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胡口買馬

《改變》 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胡口買馬

第一百一十五章殺胡口買馬

分公司開業了,其他的工作就開始進行了。

那個客運站,本來在窯崗時,楊靖等人就有一個大概的方案。這時結合那個鋪子的特點,又對方案進行了修改,方案更合理一些。張知木告訴楊靖,「最好離開殺胡口前,就把方案完全確定。這樣大隊離開時,這裏剩下的工作就給分公司自己繼續完。等真的通車搞不好就要明年開春了。冬天大雪一封路,就走不了了。」

楊靖說:「李雲鶴說了,冬天可以做一個大型的鋼爬犁,只要前後加幾個刀拖著地,不讓爬犁側就行。」

張知木說:「到時候再說吧。就怕雪太大時,馬也跑不了。那怎麼辦?」

楊靖說:「只好到冬天試試再說了。」

祥現在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採購工作。已經到江南走了一趟了的他,非常了解南方啥東西好賣。這次他對那些駝峰之類的東西非常用心,幾乎把殺胡口的駝峰買了個一空。

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也到市場上轉了一轉,發現今年的羊非常便宜。一問才知道,跟原來估計的沒錯,草原上也遭了蝗災,今年的草,養不了太多的羊過冬,所以今年的羊就賣出了蘿蔔價。張知木直接就告訴陸祥按原計劃買一萬頭羊。楊玉琳說:「你一下子買一萬頭羊,倒要幹啥用。」

張知木嘿嘿一笑說:「在這裏,這一頭羊的價錢,和一張皮子一個價。我們窯崗把羊運回去,吃完,再費點勁把皮子出來,就等於白吃羊。我們冶廠那邊就有幾千人。這點羊不夠吃的。回去路上給牛頭山上留一千頭羊,讓他們這個冬天也有吃。再說就是回去賣,這羊也能賣出幾倍的價。」

Advertisement

「今年牛也便宜,養到明年春天,一定能賣出個好價錢。」陳玉鋒說。

「我們買了那麼些地,以後耕地也是需要牛的。」楊玉琳接過話頭說。

張知木陸祥等人商量一下,今年的牛羊牲口都太便宜了。羊就買一萬頭,牛買一千五百頭。這牛在長江以北都好銷,長江以南一般不用這種牛,那裏都是用水牛。

張知木說:「我們也要挑一些專門產牛。而且我們自己一定要培育出產高的牛。這事兒就給閻伯負責吧。」

閻伯駒也很爽快,「行,這事兒就給我吧。不過,方才說半天牛羊。那馬怎麼辦。」

屋的人都笑了,這閻伯駒終於忍不住了。他最關心的還是馬。

張知木說:「閻伯,你別急。我們來到這,大頭還是買馬。等其他的事兒都落實完了,我們再定在這買多馬?因為我們還要去張家口呢。」

祥說:「現在,我們大宗的貨還沒完全備齊。象牛皮、羊皮、馬皮、駱駝皮都還差一些。最近潘掌柜的又去草原上了。我讓他多帶回來一些羊羔皮。牛角牛筋這兩天都能到貨。這些東西上次在九江,一下子就出手了。有多能賣多。」陸祥沒忘了他在九江時的功偉績。

「得啦。你這個陸小摳。你不抓點,我們到張家口就沒好馬了,天也該下雪了。」只有閻伯駒管陸陸小摳,陸祥不生氣。

祥說:「我說『賽伯樂』,我在張家口幾十年,比你悉那裏。那才是馬匹的最大易地點。那裏最高時一年能易馬匹三萬五千多頭。這殺胡口能有一兩萬就不錯了。」

「馬的事兒,你就不用跟我說了。張家口馬再多也沒用。我們買的馬只有這麼多數量,張家口的馬再多沒有用。而且馬都是整欄賣,你挑都沒法挑。我們就在這買完得啦。」閻伯駒恨不能馬上就把馬買完。

Advertisement

這牛和羊,陸祥沒一點一點買,而是談好價錢,租好圍欄。第一天,分幾伙人在談好的蒙古商家哪裏,一起出手,一下子就買了一萬頭羊。第二天在他們還在議論羊的事兒時,他們又是一下子出手買了一千五百頭牛。這樣就不給他們發現有大買家時互相串通漲價的機會。

等這些人醒悟過來時,窯崗人已經完易。在城外派人看著牛羊就行了。窯崗出手之大之快,又一次震驚了殺胡口,接著幾天裏,人們議論的還是窯崗人的事兒,都覺得這才是大商人呢。

等陸祥的貨都備得差不多了。張知木知道該買馬了。至於在殺胡口買多匹馬,大家有個爭論。閻伯駒的意思是五千匹馬都在這買。陸祥說,還是留一半兒,到張家口再看看。

張知木想到張家口究竟會怎麼樣,不確定因數太多,大量的馬還在這買了。但是張家口也不能一點不買。就決定在殺胡口買四千匹馬,剩下的到張家口再說,就是買不到馬,也不影響大局。再不行回來時,再拐到殺胡口買也是可以的。

大家見張知木已經決定了。也就都沒意見了。

這樣就該張知木去辦馬引了。閻伯駒建議最好能買一千上等馬,兩千中等馬,一千下等馬。這樣搭配著好賣。

張知木去見守備王世昌辦馬引時,帶了兩輛車去。一輛是四馬車,張知木和陳玉鋒、楊玉琳乘坐的用的,另一輛是李菁扮著車夫帶兩個人趕著的,李菁車上拉著裝有三千兩黃金的幾個箱子。這三千兩黃金相當於三萬兩銀子。

張知木見到守備王世昌時,王世昌迎上來說:「老弟真是大手筆,這些日子我耳邊沒聽到你的事兒。真為你高興。」

Advertisement

張知木說:「你軍務這麼忙,開業時還派人送去賀禮,真給我長了不臉面。」

王世昌到是跟張知木很不見外的說:「得啦,我們倆就都別客套了。你這次到底能要多馬匹?我這馬引都給你寫好了,就等著添數了。」

看說到這了,陳玉鋒和楊玉琳就都借故出去了,下人們上完茶也都出去了。張知木見沒人了,指著抬進來的幾個箱子說:「這裏面一共是三千兩黃金。」

王世昌一聽馬上站起來說:「老弟這不可以,這太多了,你是要你哥哥我的命啊。」

張知木說:「哥哥,你坐下。我話還沒說完呢。這點事兒算啥。坐下,你聽我慢慢的說。」

王世昌這才坐下。

張知木說:「我這次要買四千匹馬,一匹二兩銀子,這就是八千兩。另外還有,一份是給哥哥你回去疏通打理謀個好前程的;還有一的份兒,是我上次說的要一份兒大明朝地圖的事兒。你說,這幾項加起來,是不是不多了?對了還有一點兒馬引的費用。」

王世昌說:「那也是太多了。你們是掙了一些銀子,可那也是不容易的。」

張知木說:「你還沒回去,等你到了京城,那些大人們會把你看一隻羊,有權有勢的都會來咬一口。這些銀子也就能替你擋一陣。你說這些銀子多嗎。你放心。回去后千萬別太吝惜銀子,不夠的話,我會想辦法的。有你在北京能某個好前程,我心裏也踏實。我早晚會到北京去做生意。哥哥就是替為弟打個前站吧。對了,你回去后,有事沒事兒我都會定時派到你府上看你。有啥事兒,你告訴他們就行。」

王世昌實在沒想到,張知木一下子能給他拿出這麼些金子。

張知木說:「哥哥卸任了,你的金銀細,可要先差人送走。別一起回京。」

Advertisement

「你放心,上次的金銀早就送回京城了。軍中有自己的運輸渠道,安全得很。我馬上就可以安排把這些送回京城。」王世昌說。

「那就好。」張知木說。

「這裏有兩封信,一封是寫給大同總兵姜瓖姜大人的,另一封是,寫給張家口守備李清。這李清和我關係甚好,我們兩家是世。你拿著我的信給他,他會像我一樣對待你。還有,來接我的新守備估計已經在來殺胡口的路上。他倒時我會把你的事兒跟他說一下。都在京城做,他一定會給我面子的,他一年後就回去了,大家還要在一起共事。」

二人一起談了很多其它的事。由於沒有外人,王世昌也對大明朝的未來表示了憂慮。他說:「如果不是老弟你在開封送糧解了開封之圍。那麼闖賊已兵臨黃河了。北面剛有松錦之敗。大明朝就要兩面臨敵,就更加危險了。」

張知木說:「我來之前見過晉王,整個山西沒有人做對抗闖賊的準備。闖賊拿下陝西,下一個必然是山西。這闖賊已經恨我恨得要死。前一陣派來二十多人的小隊來刺殺我。幸虧被我躲過。不然就見不到哥哥了。」

王世昌一聽嚇了一跳,說:「賢弟一定要保重啊。生死事大,不能兒戲啊。」

張知木說:「放心,我還有太多的事兒要做。不會這麼快就完了。」

「好兄弟,一定保重。我這次出京做一回,能下你這個兄弟就值了。我們大明朝要完了,可是我們兄弟也要活下去。」王世昌有些黯然的說。

張知木長出一口氣說:「現在我還不想讓大明朝就這樣完了。我還沒又自保的實力,還需要大明朝這塊牌子罩著。」

「這不是你說了算的。」王世昌說。

張知木說:「你看啊。我幫著周王解了開封之圍,就使李自暫時元氣大傷。短時間就不會威脅到北京。大明朝就有力全面對付滿清。如果我這次能幫著朝廷斷了滿清的糧食供給渠道,那滿清就沒有力量進攻了。這樣朝廷就會有緩一口氣兒的機會。」

「唉!老弟是憂國憂民,真的為朝廷出實力啊。可是你不了解朝廷的況,上上下下都是想著撈銀子,沒人想著朝廷的安危。即使你這樣做了。我看也就是多延緩一些日子。」王世昌說。

「我不需要朝廷太多的日子。有兩年時間,我就會有自保的力量。到那時候,誰惹我都不怕。」張知木說。

王世昌說:「今天,你我都是說的一些大不敬的話。我看兄弟你絕對不是一般人,你跟我說實話。你是不是有雄踞一方的想法。」

「我可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我只想如果有一天,朝廷保不了我們了。我們要有自保的力量。朝廷能保我們,我們就好好地做生意多好。為啥去那份心。」張知木心想,現在還不能跟他說的太多。

「說說眼前的吧。你到底是要那些馬?」王世昌問。

「這次最好要一千匹上等馬,兩千中等匹馬,一千匹下等馬。」張知木說。

「那就是二十欄上等馬,四十欄中等馬,二十欄下等馬。」王世昌說著,就來到桌子前,提筆寫下了數字。

然後說:「明天你們到馬場,付銀子收馬。還是老規矩,你們就直接用那些馬欄子就行。那些看馬場的還是你打理一下。到時候我過去一趟,他們辦事兒能快一點兒。」

「那太好了。」張知木說。

回到客店,閻伯駒一看張知木拿回來了馬引,高興得像個孩子。接過馬引仔細看著就像在看馬一樣。張知木覺得閻伯駒這人好想就是為馬匹生的,每天都離不開馬。張知木甚至有一種錯覺,閻伯駒看馬的養神,有點像看人的眼神。

坤除了留下一些人看著牛羊外,帶著其他的人都來幫著接管馬匹來了。由於張知木要的馬都不是一欄挨著一欄子的,挑好馬以後,為了便於看管。要把馬趕到挨著的馬欄子裏,然後在外面重新圈起來。以免與那些沒賣出去的馬混在一起。所以需要很多人一起忙活。

這次,張知木等人早早的就來到馬場。管馬的也知道今天賣掉的馬匹數量很大,而且買馬的是跟守備大人關係很好的窯崗的東家。所以今天他們也沒敢來晚。這些人看完馬引就開始算賬。老規矩是上等馬二十四兩銀子,中等馬一十五兩銀子,下等馬十兩銀子。這樣一共是六萬四千兩銀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