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殺胡口赴宴
其他的事兒都和守備王世昌說完了,就開始辦正事了。
王世昌問張知木:「現在可正是買馬的好時候,這次你能買多匹馬?」
「現在殺胡口能有多匹馬?」張知木問。
「現在是秋天的馬剛剛上市。能有五六千匹。」王世昌說。
張知木說:「這次來,我想在殺胡口開一家分店。等我賣完貨,看能有多銀子,再定買多匹馬。不過這次最要買兩三千匹馬回去。」張知木沒一下子說自己要買五千匹馬。
「哈哈,我說你不是一般人嗎。這是越干越大了。太好了。你在這辦一個分店也太好了,盡量多運一些糧食和鹽吧。這裡太缺糧食和鹽了。」王世昌說。
「我這次運來一萬石糧食,五百多石鹽」張知木說。
「那可太好了,你可給殺胡口幫了大忙了。」王世昌聽了非常高興。
張知木說:「你就要回京城了。你回京后,有一件事兒想請你幫著想一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搞到一幅大明混一圖。這次南下,我們吃了不沒有地圖轉的苦。」
「那東西可不是隨便啥人能搞到的。那是需要兵部里有人,讓他們想想辦法才行。」王世昌說。
「是得多花些銀子。不過不管多銀子,你都要想辦法幫我把這地圖搞到。銀子我們走的時候會留給你。」張知木說。
「好吧!我回去就想想辦法。在京城裡,只要有銀子沒有辦不了的事兒。」王世昌說。
看著嘮了一天,也差不多了。楊玉琳讓把帶來的東西都抬進來。王世昌一看,就讓直接抬到堂。這次帶來的東西有江南的各種織品、茶葉等品,最讓王世昌興趣的還是張知木帶來的幾面裝潢的玻璃鏡子。剛一看時嚇了一跳,接著就不釋手了。連說:「這東西太珍貴了。哎呀,讓你們太破費了。」
張知木說:「沒辦法,你遠到邊關做一回。回到京城,你不四打點,那些大人們能再給你安排個好差事兒。你回京用的銀子。我們走時再送過來。」
三人告別守備王世昌,剛出衙門,看見李菁在門前等著呢。
原來劉雲領著陸祥來到他們上次來時住的那家悅來客店,把那個住過的小院子又給包下來了。客店掌柜的見上次的大客戶又回來了。端茶倒水的高興壞了。連忙打掃客房,所有的床鋪全部換上了新漿洗的被褥。這年月生意都不好,能有人一上來就包一個小院的,實在是不多。現在窯崗和虎威鏢局這兩塊牌子得很,這些客人能住在他們客店,能給他們帶來很好的聲譽。
陸祥安排好客店,就差人到守備衙門,告訴門軍,等張知木他們出來就轉告他們,讓他們直接到上次住的悅來客店,門軍說沒問題,你們張東家是我們守備大人的朋友,我一定轉告。
可是,忙著忙著陸祥覺得有點不對勁兒。這都過了晌午,張知木怎麼還沒回來。他馬上和歐先生商量,覺得要派個人去去守衙門等著。歐先生說:「按理說,張總和守備關係不是一般的關係。不會出啥事兒。不過派個人去接他一下也未嘗不可。派個人仔細的人去吧。」劉雲說:「李菁去吧。」
張知木見到李菁才想起來,自己這三人只顧著和王世昌嘮嗑了,把時間給忘了,陸祥他們一定著急了。「哎呀。我們忘了讓人回去報個信,這一下子,一定讓大家著急了。」
李菁說:「可不是。哪有像你們這樣到衙門辦事兒的,還有人管飯。我們還以為被守備給扣下了呢。」
回到悅來客店,陸祥等人都說:「哎呀。你不回來也不報個信兒。」張知木來年忙說:「是我考慮的不周,讓大家掛念了。保證下不為例。」
等張知木洗漱一番之後,人也神了不。陸祥過來說:「那兩位掌柜的拉走一千五百石糧食。價錢先按市場價付的,至於最後多錢,等我們趟一下行,在確定一個價格,然後多退補。他們讓我們再給他們留一千五百石。剩下的糧食也都進庫了。其他的貨,全都進了我們後面的小院里。這個小院還勉強裝得下。」
「下面的工作,就是趟行了。」張知木說。
「還能等到現在。這邊運東西,我們的人和李治的人都撒出去探行了。一知道我們進城了,行一定會有波。所以在他們沒波之前,我們就得把行個差不多。」陸祥說。
「哈哈。這跟打仗差不多。」張知木說。
「經商就是和打仗差不多。這次張總你聽我的。我們抻一天,觀察一下看看。等行穩一穩我們再出手。」陸祥說。
「好吧。這事兒我們就聽陸先生的。」張知木說。
陸祥說:「還有啊。方才你不在。德興商號的楊二東家、盛德昌商號的蔣東家來過,說今晚想請你去盛星樓喝酒,如果方便的話就給回個話。」
張知木說:「消息好靈通啊。我這屁還沒坐熱呢。他們就都了起來。」
「可不是,我們來了,這殺胡口就象過年一樣。聽客店掌柜的說,我們昨晚一到城外,城裡的人就都知道了。殺胡口很久沒這麼大的商隊了。尤其是我們運糧的馬車和四馬車,那是被人圍著看那。」陸祥滿臉興的說。
其實,殺胡口聽到張知木的商隊到了,不僅是商家們高興,城裡城外的百姓更高興,因為商隊可以帶來糧食和鹽等日用品,這些都是這裡急缺的。那些商家更是知道,這樣的商隊的購買力是驚人的。誰要是能沾上邊都有銀子賺,所以每個商號都會想辦法出來運氣。那些象德興商號、盛德昌商號這樣的大商號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張知木說:「盛星樓的酒我們去喝。不管這兩家的聲譽如何,我們做的是生意。而他們是這殺胡口的大戶。上一次他們的表現還是說得過去的。今晚把我們的酒帶去,我要讓那個酒樓的掌柜的,嘗嘗什麼是好酒。也給我們的就做做廣告。」
「那我就讓店夥計去知會他們一聲。」陸祥說。
「陸先生,你今晚好好嘗嘗盛星樓的菜吧。他們的焦溜駝峰、清蒸羊羔、紅燒鹿那是一絕。他們的幾樣拿手菜,絕對不比淮安的廚師做的差。」張知木說。
楊玉琳剛好進來,說:「快別說了,聽你一說。我現在就了。」大家都笑了起來。
陸祥說:「張總啊。我有個建議,今天不談生意,只談友誼。」
「今天我不談生意,明天我也不談。談這些事兒,還是陸先生談吧。這是你的專長。哈哈!」張知木笑著說。
晚上赴宴時,張知木等人去了兩輛四馬車。張知木和楊玉琳、陳玉鋒坐一輛,閻伯駒、陸祥、歐鶴三人坐一輛。
這兩輛馬車可是出盡了風頭。尤其是張知木的玻璃馬車,更是讓路上很多人指指點點。他們從沒見過玻璃是什麼樣。迎在盛星樓門外的幾位,見張知木的馬車到了,隔著玻璃就能看見車裡的人。這些走南闖北見過世面的人也都驚得直咂舌。雙方見面一陣寒暄過後。楊二東家說:「張東家每次來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上次你走後留下的鋼簧馬車讓我在殺胡口出盡了風頭。一次我到草原上,一位王爺竟然想用一百匹馬換我的馬車。你今天帶來的寶貝是不是可以讓我們也開開眼啊。」
張知木說:「沒問題,大家可以上車來跑一圈兒。一會上樓還可以多吃一點兒。」
幾位哈哈大笑著也沒客氣,都上了張知木的馬車。張知木讓車夫拉著幾個人跑了一圈。這幾個人轉一圈回來下了馬車,楊二東家,說:「張東家太欺負人了。你到這苦寒之地的邊關,趕著這麼漂亮的馬車來寒磣我們,這次你不留下幾輛。我們可不答應。」回頭又對一起下車的幾位,說:「你們說是不是?」那幾位當然應和著說:「是啊。不留幾輛。我們不能放張東家走。」
張知木說:「既然大家都喜歡這種馬車。我看不如這樣。你們需要啥樣的,什麼等等,我們可以給各位定做那不是更能合了大家的心意。至於我們能不能留下幾輛車,現在我們還不能定。不過運貨的鋼簧馬車這次可以留下幾輛。現在的鋼簧馬車完全採用焊接技,鋼材質量也比以前的要好的多。」
將東家說:「馬車的癮我們已經過了,其他的事兒就上樓說吧!」
今天除了楊、蔣二位東家,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三位。這三位也是這殺胡口有實力的商家。
大家上了樓,分賓主落座。酒菜沒上,茶水先上來了。張知木喝了一口茶,回頭對楊玉琳說:「把我們帶來的茶給幾位東家分一下。」
楊玉琳從包里拿出了幾包茶葉,給殺胡口的幾位分了。
蔣東家說:「張東家送給我們的茶一定錯不了。」
張知木說:「我送給大家的是今年的極品龍井,大家好好嘗嘗。玉琳讓夥計換上好茶。」
這幾位對茶都是行家,一位說:「哎呀。好久沒喝當年的龍井啦。多虧張東家打開了商路啊。現在這龍井可是寶貝,這可要謝謝張東家了。」
等夥計換好茶葉,端上來。給每人都倒上,這龍井的香氣就溢滿這個房間。還沒喝,這幾位就開始讚不絕口。說:「就憑這香氣,這茶就是極品。」
這茶一喝進裡,真的是芬芳滿口,讓讓人神一爽。
等差茶的差不多了,夥計過來問可不可以上菜了。楊東家說:「上吧。」
張知木看開始上菜了,說:「我有一個提議,今天是吃你們的菜,喝我們的酒。怎麼樣?」
蔣東家說:「哪有這麼喝酒?怕我們殺胡口的酒不夠你喝啊?」
「是這樣,上次在這喝酒,我和這裡的掌柜的有一個約定說,下一次來一定讓他知道知道啥是好酒。所以這次我就帶來一點酒,我們大家也做一個評判,我帶來的是不是好酒。」張知木這樣一說,大家也都興了,都是酒桌上的老手,誰不想嘗嘗好酒呢。尤其這還能個見證這樣一個很風雅的約定。
都說:「張東家的建議好。我們就給做個評判。」
楊玉琳下樓去,讓夥計幫著抬上來一罈子酒。
盛星樓的拿手菜是一個個的端了上來。張知木讓那個夥計把酒打開。當酒罈子蓋一揭開,濃濃的香氣就飄散開了。這些人一聞到酒香,「好酒」倆字就口而出。
前世時,張知木曾經去過中國好多產酒的的地方。對酒還是有一定研究的。這次他在山西釀的酒摻進了四川的酒麴子,是想把汾酒的烈和川酒的香結合起來。在對酒的考察過程中,他對就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以前有人說某某酒不好,喝了上頭,一定是酒對的。是犯了一個錯誤。其實食用酒喝了本不上頭。當然,用工業酒做的假酒,由於工業酒純度不夠除外。其實是,使人上頭的是釀酒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東西比如雜醇油、醛類、甲醇等質。雜醇油和水形的共沸沸點(95度)高於乙醇與水形的共沸沸點(78度),而醛類、甲醇沸點低。
由於窯崗已經製了溫度計,所以在蒸酒的時候,張知木親自到場,告訴那些釀酒的老師傅們,你們釀酒的技要保留。但是要加上我的新技在裡邊。尤其是這蒸酒,你們應控制流酒溫度,緩慢蒸餾,掐頭去尾,蒸餾開始至酒度達到70°以前作為酒頭掐去,當酒度降到50°以下作為酒尾掐去,邊嘗邊摘酒,不合格的酒摘出,把有奇特香味的酒作為優質酒或調味酒單獨存放。這樣釀出來的酒經過勾兌真的有特別的香味兒,而且不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