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九十四章 改造冶廠

《改變》 第九十四章 改造冶廠

第九十四章改造冶廠

張知木在冶廠遇到到的第一件難以接收的事就是,這冶廠每天都有死人,既有囚犯也有工人。甚至這裏還有一個專門的收隊,他們的工作就是發現哪裏有死了,就拉倒山上草草埋了。在這裏人命如草芥。

工人們的伙食,基本上就是半糠半糧,還本吃不飽。那些囚犯就更摻了,每頓的糠菜粥稀的象水一樣,還要在惡劣的環境裏從事繁重的力勞。好多人就是連帶累不住了,倒下的。

第二件事就是這裏的生存環境差的簡直不能容忍,幾乎所有的人上都有虱子,包括哪些所謂的管理人員。居住環境就更不用說了。

張知木首先讓把所有的囚犯手銬腳鐐子都打開,說這些人跑不了。外面有我們的騎兵看著。

這裏一共有大大小小的煉鐵爐十六座,況,張知木讓四座該檢修的先停爐。其它的只要不停爐就行,慢慢的運行。

然後,張知木讓李菁回窯崗。讓他通知剩下的騎兵都一起過來幫著接管冶廠;告訴黃玉坤,準備三千人穿用的、被服,這些可以員秀容城外的婦們一起幫著做;通知武山先運用一些生石灰和水泥過來;讓李雲鶴過來幫著弄一套可以利用煉鐵爐餘熱加熱水的裝置,要在這裏建一座浴池,這裏沒有提水設備,就在稍高一點的地方建一座水池子,水用牛馬車從旁邊的河裏往上拉。最需要馬上辦的是把糧食儘快拉過來。早一點拉過來就可以死幾個人。

張知木規定不管是囚犯還是工人這幾天工作強度都減半,不論工人和囚犯,所有人的伙食都一樣,一下子不敢給大家吃得太飽,限量供應大米粥,但是一天供應四頓飯。這樣的量多餐,使他們的胃有一個適應階段。到第二天每人就可以除了稀飯之外,外加一個饅頭了。

Advertisement

張炳臣來了之後,把那些質實在太差的,和有病的的都安排在一起,專門開小灶,給補充營養。頓頓有葷菜,甚至有的有牛蛋。等新服新被服拉來之後,張知木讓把工人住的窩棚里的所有的東西都扔出來,堆一堆,窩棚里清掃乾淨以後,地上都撒上石灰,這是進行消毒。由於浴池還沒修好,就打來熱水讓大家都洗乾淨以後,換上新服,然後把所有的舊都扔在那舊堆上,用火點著,徹底消滅了這些東西。

洗完換上新服,整個冶廠的人神面貌都煥然一新。晚上窩棚里都是鋪的新席子,每個人都是發的新被褥。

這幾天,陸祥他們那邊進展也很快。這些原來的賬房們,本來就對那些只知貪墨不知好好乾事兒的當的就不滿,再加上都想在新東家面前好好表現一番,特別是老巨猾的陸祥,見到誰都是滿臉堆笑,把這些人團結的都很好。工作進展的就很快。現在已經查出,大小員們有帳可查的欠款就有五千多兩銀子。其中那位礦長劉寶學就欠三千多兩銀子。

等李棟和陸祥拿著賬本兒來到關押這礦長劉寶學的房間里,把賬本給他看時,劉寶學有些發懵了。自己竟然欠了這麼多銀子。自己都不記得了,心想這些可惡的賬房,為啥不把這些帳做掉,或者提醒自己一下。又一想,自己不倒臺的話,沒人敢在自己面前提一句這樣的事兒。可是那一筆一筆自己簽字的條子,自己不能不承認。只好點頭承認了。陸祥問他:「這銀子你打算怎麼辦啊?」這劉寶學說死就不吐口,陸祥說:「你的事兒不解決,別的事就進行不下去,今天我就陪著你等出個結果。」最後礦長劉寶學說:「我想見一見你們當家的,到時候我啥都說,比你要的還要多。」

Advertisement

沒辦法,陸祥只好把張知木請了過來。其實,張知木也早想見見這位礦長了。劉寶學說:「我要單獨和張東家談一談。」陸祥等人出去了。

張知木給劉寶學倒一杯水,這劉寶學把一杯水都喝了。放下水杯劉寶學說:「張東家,我是久聞你的大名。我想就憑你能把這個冶廠以如此低的價格拿下來,你就不是一般人。我們做個易如何?」張知木說:「你別誤會,這個價格是晉王爺親口開的價,我連還個價的機會都沒有。要說做易,那要看你有啥本錢了。」

這時,張知木有點喜歡這個劉寶學了。人到了這個時候,還頭腦清醒,知道想辦法自救。不像那些平時耀武揚威,遇事就只知道跪地求饒的主。

劉寶學說:「張東家買這個礦,不外乎就是為了賺錢。第一,外面還有欠礦里的不錢,可能賬目上都查不到,我爭取為您討要回來,大概有一萬多兩銀子。這是眼前的小錢。第二,這個冶廠我可以替你打理。方才進來的你新任命的廠長,以前不過是這裏的一個爐長。他沒有能力管理好這麼一個幾千人的冶廠。而我是家裏四代都是和這冶廠打道的。工部能讓我管理這個冶廠,當然我家是使了不銀子,但無論是工部和礦監都還是很認可我的能力的。」

張知木從心裏想用這個劉寶學,這人頭腦清晰,分析問題條條是道,最主要的是他能抓住張知木的心裏,知道東家想要什麼。說實話,劉寶學已經完全說服張知木。可是,張知木知道,這人自恃有才,不好好滅滅他的火,以後用起來也是麻煩。

張知木說:「生意我們可以做,你的第一條。我就很滿意,如果你能把那一萬多兩銀子的事辦好,我就可以考慮,向宋大人為你求。我想,此時此刻宋大人還是能給我這個面子的。至於你說的冶廠管理的事兒,就不勞您費心了。我想我們能管好這個冶廠。其實你管理下的冶廠,到差,既混又效率低下。有車馬不用,非要用人去干。這裏每天都死人,我的冶廠可不想管這樣。而且,我們鍊鋼煉鐵,以後準備用焦炭,不用木炭了。你的辦法,我們也不一定用得上。」

Advertisement

劉寶學一聽自己有救,心裏是萬般的高興,可是張知木對他的貶低,他覺得不了。接過話說:「東家既然答應幫我,我就一定幫您把那些銀子要回來。至於你說的冶廠管理的事兒,我想說說我的看法,東家願意聽嗎?」

張知木說:「請講,不用客氣。」

劉寶學說:「這個冶廠原來就是一座礦山,所以我們的稱呼都礦長,而不是廠長。這辦的礦,是朝廷每年給撥銀子,大部分的鐵也是工部直接調走。按理說我們不用關心錢的事兒。可是,我們知道這礦山冶廠都是出銀子的地方,那些工部的員和朝廷的礦監能守著不想辦法嗎?所以他們還要賣一部分鐵。這樣,冶廠的賬目就不能太清。其實,那幾千兩銀子的欠條,我都想不起來到底是給誰的還是我自己用的。一般這些條子,到年底都要衝抵的,不會留下痕跡。至於廠的管理,說實話,有些我也沒辦法。說起來我是礦長,可是那幾位副職也都是通過各種關係進來的,每個人都要掌握一點實權,一開始我還想改變一下。沒想到不了,我再要弄下去,我自己就難自保了。而我又離不開這煉鐵爐,我是每天看到這煉鐵爐,心裏就踏實。所以我也想請東家留下我。我對這礦山、冶廠都悉,哪怕給李棟他們打個下手也行,如果有窯崗這樣的後臺,這冶廠可以日進斗金。這個礦產的礦石都是砂鐵,出鐵率高。照目前的規模,干五十年也沒問題。」

張知木說:「你既然有心和我們一起合作,就先把眼前的事兒辦好,其它的我會考慮。」這時,張知木打心眼裏是想留住他了。

經過幾天的努力,工人和囚犯們的都明顯的得到了改善。爐前的工人和打石頭的囚犯,都按規定戴上了口罩。張知木首先安排一部分工人把廠區的道路重新進行了改造,全部鋪平夯實,路邊還挖好排水。礦區的礦石直接用馬車即可以拉到煉鐵爐前。開採礦石,也不用囚犯們用釺子和鎚子往下鑿了。李威帶領一些人,為礦上培養了一個破小隊,囚犯們只要用釺子打出炮眼,塞進去黑**,遠遠地點燃***,轟的一聲,就炸下來一大片。只要把礦石裝上車拉走就行了。工作效率極大地提高了。剩下來不人,張知木就安排他們進行環境改造。所有的建築能用水沖洗,都用水沖洗一遍,灰塵浮土大地方,用新土蓋上,移植來不樹木,路兩邊也栽上灌木。所有能看見,不髒的地方都進行了改造。張知木也知道,以目前的技水平,要想徹底解決污染的問題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能做好的,必須做好。

Advertisement

這個劉寶學經過努力,給冶廠要回了一萬二千多兩銀子的死賬。以前這是辦的冶廠,欠賬也沒人去收,因為收回來也不是自己的,還得罪人。能欠冶廠銀子的也都是有些本事的。但劉寶學拿著欠條,一家家的找上門去時,陸祥只用幾句話,就解決問題了。後來,張知木真的向宋大人為他求,宋大人也就做了一個順水人。其實,劉寶學賣的已經不是辦冶廠的財產了。他可管也可不管。

張知木還把劉寶學的銀子欠條,當他面給撕了。劉寶學被得熱淚盈眶,要求張知木一定收留他。張知木說:「這樣吧,你留在這不合適,願意的話,你就到窯崗總部那邊,給李雲鶴當一個助手。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也要重頭做起。」這劉寶學當然十分願意了。

冶廠里其他人員欠的銀子,大部分都回來了。有一部分人,一下子拿不出來,只好慢慢的從他們的工資裏面扣。

等和宋大人辦理好接手續,送走了宋大人。張知木在冶廠做的最後工作是甄別這些囚犯。要說大明朝,在管理上還是很完善的,特別是對囚犯的管理上,更是細緻,每個人的檔案都記載的清清楚楚。

宋大人領這些人走時,啥東西都沒帶,包括這些囚犯的檔案。只是要求張知木不得私放這囚犯。只有朝廷有大赦時,才可以報請一些需要釋放囚犯,得到批準才可以釋放。張知木問:「那死了的怎麼辦?」

宋大人笑了說:「埋了。然後上報。」

「報給誰?」

「報給誰?可能是要報給王爺吧,報給我是沒有用的。哈哈!我回去給你問一問到底要報給誰。」宋大人說。

張知木知道,從這一點上看這大明朝已敗象。這不是套了嗎。這是一千多囚犯啊。王爺不願意接收,是因為他不能把他們都殺了,即要有人看著,還要管飯。

送到這服勞役的囚犯,比那些發配充軍的刑罰都重,在這裏條件惡劣,又挨凍,隨時都可以沒命。

張知木把二百多他救下來的囚犯作為重點,先從他們的檔案看起。

拿起他們的檔案,張知木就一份一份的停不下的看完了。看完了這些檔案,張知木興地心都在跳。他知道,他來到這個時代,花的最值得銀子就是買下了這二百多人。這簡直是一個人才庫啊。

這裏面竟然有三位進士、十二名舉人、六十五名秀才。而軍中的人更多。其中有竟然有兩位守備,步軍的五位參將、三十位把總,還有車兵的中軍和營將各四名、把總十名;水軍的捕資(船長)十五名等等,總之能進這二百多人的名單里都是多有點地位的。否則還真沒資格進朝廷要犯的名單。

張知木先把這些進士、舉人、秀才一共九十名召集在一起,開了個座談會。擺了幾排桌子,每人都給上了茶水。旁邊還安排人候著,茶水喝完了,馬上會有人給續上。張知木是想先把這些文人安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