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定是這麼認為的。」
「可是,鄭老師,擅長社?到底是怎麼判斷的?」
胡麗丹完全想不明白。
……
梅森數科學實驗室正式啟用。
王浩有了新的辦公室,著實新鮮了好幾天,鬱悶的就是『距離學生太近』,總是有學生過來問問題。
如果出於教學的方面考慮,能一直給學生答疑也不錯,肯定會讓學生有很大提升,只是卻耽誤了自己的研究。
後來他乾脆在門口掛了個『請勿打擾』的牌子。
一下子,安靜了。
王浩也耐心的完了崔勛年給的方程組的剩餘四組近似解組數值工作。
這個工作大概用了十幾個小時,還是讓人覺有些煩躁的。
「如果學生們都能提升上來就好了,類似的工作給他們講解一下,讓他們慢慢去做……」
王浩思考著。
這就是他對學生的最大期待。
另一邊。
103所正忙碌著接待沈城飛機設計研究所過來的團隊,帶隊的是著名戰鬥機設計師——李建華。
李建華率領團隊完過幾款先進戰機的設計,其中有一款還被大規模的製造生產。
這次率隊來103所,也是對103所研究項目的考察,可以對於未來高端戰機設計,提供一定的數據參照。
戰機設計,可不像是服裝設計那麼簡單,而是一個系統的龐大工程。
103所做的是低空飛行力研究,是戰機設計環節中的一個基礎研究,能夠給戰機設計提供低空飛行能的數據參考。
戰機設計都是有前沿的。
李建華的團隊正考慮論證第三代艦載機的設計方案,就需要各部分數據方方面面的參考,他連續去了好幾個相關的研究所。
103所,就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不過103所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戰機外形的力論證,低空飛行比高空飛行要重要的多。
高空飛行,就只是常規飛行,要求高的是作戰半徑,而不是最高速度。
現在常規的戰機,最高速度都可以超過音速。
這就足夠了。
而低空飛行的力、風阻論證,直接關係到戰機的安全、靈活,才是最為重要的。
所以李建華來103所,還帶上了研究所的力組。
飛機設計研究所的力組還是非常有實力的,研究涉及到飛機力的方方面面,低空飛行自然也是有研究的。
他們知道103所的研究遇到了問題,也是過來一起做流討論。
等一群人來到了會議室,李建華就對楊淵說道,「我們這次來,一是看看你們的研究進度,另一個,就是聽說你們的研究陷了瓶頸,我們的力組在低空飛行的風問題上也有研究,和你們流一下。」
「希通過這次流,能讓技再進一步,我是希能有風實驗評估低於20的方案,才能支持更高端的戰機設計需求。」
楊淵聽罷頓時笑道,「流是可以,但是,低空飛行的數據方案上,你們就不必擔心了。」
「哦?」李建華聽著有些不解。
楊淵有些自得的笑道,「我們已經有了兩套評估數值低於20的數據方案。」
「接下來還會繼續研究,希能有更多的方案。」
李建華頓時驚住了。
旁邊兩個力足的專家,也都聽的驚住了,其中一個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楊總工,你不是開玩笑吧?兩套評估數據低於20的方案?」
「你們是怎麼計算出來的?要是靠實驗,運氣也太好了吧?」
楊淵得意道,「當然不是靠運氣,我們是有高人相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