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第五百三十四章 得麟龍者,得天下!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第五百三十四章 得麟龍者,得天下!

 秦易抵達康都的消息,被敵方斥候所發覺,短短時間,就傳遍了整個流康。

 這個消息,對于流康眾多勢力來說,不亞于重磅炸彈,頃刻間,人人心生驚懼!

 秦易率兵南下,離開流康的半年之中,流康殺伐不停,損耗極大,但卻沒有滅亡之憂。

 皇室派雖然占據上風,卻也未能滅掉城守派。

 但如今,秦易來了。

 這個一舉奪下十二城,讓一朝天子變作獄中囚的男人回來了!

 這就意味著,流康,將會加快洗牌!

 或許只是眨眼之間,就會有城池失陷,又或許只是幾天,就會有一方勢力,徹底隕滅!

 因此,不論是皇室派,還是城守派,得知秦易前來,都不由得心中慌,連夜商議,思索對策。

 尤其是與秦易最為接近的恭王勢力,更是惶然不已,他們知道,倘若秦易北伐,首當其沖的,便是他們!

 因此,恭王連夜調兵馬,著重防范南方,以免一夜醒來,就首異

 秦易并不知曉,他的抵達,讓整個流康變得暗流涌,殺機四伏!

 ……

 康都,城守府。

 正堂中,秦易端坐于主位,神凜然,而眾多將領,坐于側位上,其中包括孫興棱、慕浩壤等大將。

 堂中正中央,是一座巨大的沙盤,盤中復刻了如今,流康的局勢。

 總共有三大勢力,秦易;由恭王和肅王為首的皇室派;以耀城、三峰城、濱城為首的城守派。

 秦易南,往上則是恭王的勢力范圍,再往上,則是肅王的勢力范圍,最北邊,才是城守派。

 也就是說,秦易與城守派之間,相隔甚遠。

 看著這樣的地緣況,秦易沉思片刻,心中就有了計較。

 這也是他召集眾將前來的原因,準備安排北伐計劃。

Advertisement

 而在這之前,他去了一趟牢獄,見了流康天子、趙相與漳王三人。

 當初,他奪下康都之時,這三人便被他囚獄中,如今已有半年之久。

 半年過去了,三人的模樣有了極大的變化,都變得極其邋遢,但許是未曾施以刑罰,這三人的心,并未改變。

 秦易去見他們,是想讓他們臣服,幫著勸降其他城守。

 有這三人發聲,尤其是流康天子,或許能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就算不能讓眾多城守獻城投降,但至,也能減弱對方的斗志。

 但怎知,沒有吃過苦頭的趙相和漳王,依舊死,前者拒絕,后者理都不理。

 至于流康天子,一如既往的昏庸,他答應了,可條件是,還他半壁江山。

 只能說,這家伙在想屁吃。

 所以,秦易打消了依靠三人,勸降其他城守的想法。

 看來,得靠鐵與,來攻下這個王朝。

 當然,策略還是一樣,得智取。

 兵力僅有二十余萬,不算多,不能拼,得留著兵力,應付象戎。

 所以,如今這個況,就得繼續盟約,采用遠近攻的策略。

 見眾將皆已到場,秦易便出聲說道,“今日起,開始轉守為攻,加快攻伐,目的便是,奪下流康!”

 “如今這個局勢,諸位有什麼建議?”瞥了一眼沙盤,秦易問道。

 眾將沉默不言,開玩笑,在戰神秦易面前提建議,是想丟臉嗎?

 先不說秦易智謀不凡,就憑他超常的預知能力,輕輕松松就能掌握眾人未曾知曉的消息,給他提建議,絕對吃力不討好。

 若是能拋轉引玉也就罷了,倘若說的不對,貽笑大方,那這臉,就丟大了。

 見眾人都不說話,秦易便才出聲,“如今,皇室派和城守派,雖然征伐不斷,但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兩方,存在聯手對付我們的可能。”

Advertisement

 聽聞秦易所說,眾人一驚,‘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雖然簡單易懂,但卻蘊含極其深刻的道理!

 事實正是如此!

 “為了避免被兩方合擊,理應繼續之前的盟約,聯合城守派,對付皇室派。”秦易接著說道。

 之前,他約聽到有些將領說,開始北伐了,可以撕毀之前簽訂的盟約。

 這些盟約,是為了驅虎吞狼,讓城守派反叛,從而形割據勢力。

 而如今,局勢已,可能在某些將領看來,就沒有了作用。

 但對秦易來說,卻是作用極大,繼續這個盟約,可以遠近攻,與城守派結盟,在未曾解決恭王的時候,避免樹敵太多。

 此外,城守派也能幫他們,引開肅王的兵馬。

 作用可謂不小。

 聽聞秦易所說,孫興棱和慕浩壤,都點了點頭,頗為贊同。

 個別將領不太懂,不知為何繼續與敵人合作,但既然秦易說了,他們豈敢質疑,都沉默不言。

 見眾人沒有出聲,秦易便接著說道,“既然各位沒有意見,那便派人,與城守派商議,繼續按著盟約行事。恭王勢力,由本王率兵攻打,而肅王勢力,則由城守派應付。”

 “且傳令下去,讓全軍將士做好準備,三日后,隨我出征,兵臨戴城!”

 ……

 耀城,城守府。

 一名親兵躬堂,給兩鬢斑白,但卻神矍鑠的耀城城守,遞去一封書信,恭敬說道,“大人,這是秦易派人送來的書信。”

 聞言,耀城城守微微瞇眼,頃刻間生起諸多猜測。

 下思緒,他拆開蠟封,快速瀏覽,片刻后合上書信,沉起來。

 信中,秦易言明,只要耀城愿意,盟約繼續生效,可將雙王分而治之,恭王由秦易對付,肅王則由耀城城守等人應付。

Advertisement

 對此,耀城城守沉片刻,便出聲說道,“去,派人問問,看看三峰城和濱城的意見,本將的想法是,答應對方。”

 唯有如此,方可驅使秦易,與皇室派拼死拼活,而他們便可擁兵不,坐收漁翁之利!

 ……

 三日后,收到城守派的回信,對方愿意繼續遵守盟約,秦易微微一笑,便下令北上,進攻戴城!

 崇城十四萬兵馬,加上康都八萬兵馬,總共二十二萬,朝著恭王勢力的戴城,快速進發。

 康都之中,留守兩萬,足以應付任何襲擊。

 而孫興棱和慕浩壤,則隨軍行,一同北上。

 一日后,秦易發兵,進戴城的消息,傳到了恭王耳中。

 滿臉皺紋,頭生白發的恭王,頓時皺眉頭。

 秦易的犀利,他十分了解,對方乃當世戰神,僅靠他麾下的十三城,十六萬兵力,本就擋不住。

 唯有向肅王請援,兩方合力,方有擊敗秦易的可能。

 只是不知,肅王是否愿意,畢竟對方,還得抵擋北方的城守派,但不論如何,都得派人試試,如此想著,恭王當即說道,“來人,請來麟龍先生!”

 不多時,一名著白袍,手搖羽扇,長須飄飄的中年男子,便走堂中,與恭王一陣謀。

 片刻后,這名瀟灑不凡的白袍男子,便離開了大堂,僅余恭王一人。

 此刻,恭王的臉上,再無憂愁,滿臉盡是笑意。

 聊片刻,他便已確信,有麟龍先生出馬,一定能夠說服肅王,請來援兵。

 看來此人果真有傳聞中那麼神,得麟龍者,得天下!

 只是不知這麟龍先生,能否輔左他擊敗秦易,終結對方百戰不殆的戰績。

 下思緒,按照麟龍先生的建議,恭王開始調兵,增強戴城的防范,且開始調各城兵馬,集結主力,以待援兵。

Advertisement

 只要援兵一到,兩方會和,便可揮師南下,與秦易戰一番!

 ……

 一日后,極千城,城門外,有一行人遠道而來,通過審驗之后,進城中。

 在守卒的帶領下,這行人,一路直奔城守府而去。

 到達城守府,眾人下馬,緩步,領頭者,乃是一名手搖羽扇,瀟灑不凡的中年男子。

 其著白袍,臉上噙著微笑,有種勝券在握的模樣,眾人見之,都不得不贊一聲,風采過人!

 城守府大堂,得知恭王派人前來,面容肅穆,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正是肅王,天子之位的競爭者,頃刻明了,對方派人來,必定是想請求援兵。

 對此,他已有決定。

 拒絕!

 雖然派去援兵,與恭王兵馬一起,就有擊敗秦易的可能。

 但若是派出兵馬,己方空虛,說不定會被城守派乘虛而

 所以,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他依舊打算,見一見恭王派來的說客,大名鼎鼎的麟龍先生。

 流康之中,不知從何時開始,有這麼一個傳言,“得麟龍者,得天下!”

 還有另外一個傳言,更為矚目,“天下智謀共一石,秦易得五斗,麟龍得五斗!”

 這個傳言,更是直接將麟龍先生,抬到了與秦易一樣的高度。

 要知道,秦易可是當代戰神,莫非這個麟龍,也是百年難遇的人才?

 由此,流康眾多勢力,恭王、肅王、以及城守派數人,都曾派人前去,請麟龍先生出山,輔左他們奪得天下。

 但麟龍先生所在的地方,乃肅王勢力范圍之,肅王離得最近,親自前去,誠意最足,才將這名流康的人,收囊中。

 未能得到麟龍先生,肅王甚是失,但也十分好奇,對方到底有何能耐。

 所以縱使拒絕,他也打算接見,看一看對方,是否真如傳言一般,能夠比肩秦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