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第五百三十章 深入虎穴!

《在下不才,乃當世名將》 第五百三十章 深入虎穴!

 曠野中,易字營全隊伍,都下馬歇息,而兩位老人則輕緩地吃喝著。

 之前,得知秦易,愿意為死去的兒做主,兩名老人又哭又拜,秦易屢勸之后,方才讓對方停止哭泣。

 而后,秦易便派出士卒,趕去明凌府城,查探消息。

 雖然他知道,兩位老人不似說謊,但豈能因為一面之詞,就貿然對付鄧家,理應兼聽則明。

 所以,要如何舉,得等到消息回傳之后,才能決定。

 等待的過程中,眾人也沒有停滯不,而是朝著明凌府城趕去。

 兩位老人則由親兵帶著,共騎一乘。

 經過一段時間的趕路,在傍晚之時,眾人來到了明凌府城五里之外,駐馬歇息。

 時間不早,眾人都吃著干糧,兩位老人雖然之前已經進食,但考慮到了許久,秦易沒讓他們吃太多,如今一同繼續進食。

 秦易也輕緩吃著干糧,皺眉沉思。

 平定穆王叛之后,他的重心,一直放在增強臨瞻,以及抵外敵之上。

 接著,便是追緝象戎,抵大離,而臨瞻吏治,他并沒有太過在意。

 或許,往后得注意一下這方面的況。

 若是有所疏忽,或許,禍患會從部生起。

 例如如今,若不是中途遇到兩名老人,他也不知道,鄧家長子在明凌府,竟然如此囂張跋扈。

 說不定其他家族,也有類似況。

 但如今,外患未定,若無必要,部不可大張旗鼓的整治,以免激起禍,敲山震虎一下,便可。

 對付鄧家,則該殺駭猴,讓其他世家知道,朝廷并非不聞不問。

 而該如何理鄧家,就得看看接下來,鄧家識不識相了。

 就在這時,馬蹄聲漸近,一名士卒奔回,下馬之后,疾步跑到秦易面前。

Advertisement

 茅力夫與易字營三校尉見狀,便聚攏到秦易邊,準備聽一聽,探查的如何。

 回返的士卒,對秦易恭敬說道,“王爺,屬下已按照您的囑咐,詢問了明凌府城諜,對方匯報,鄧家長子確實玷污了不子的清白!”

 秦易微微皺眉,而后問道,“除此之外,鄧家有犯什麼大錯嗎?”

 世家流傳數十年,甚至百年,必定使用了不暗手段,但只要不是大錯,沒有做得太過分,便無須過于追究。

 若是如同司徒家一般,跟著穆王造反,那便舉族皆滅,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

 士卒恭聲答道,“諜說,暫時沒有查到太過出格的事,不過倒是得知,鄧家經常行賄,收買吏,在整個明凌府,擁有極大的權勢,族中之人,屢有犯錯而不被追究者。”

 秦易沉片刻,點頭道,“既如此,那便先理鄧家長子玷污民之事。”

 他轉過頭,向幾名將領,問道,“諸位覺得,這個況該如何解決?”

 一名易字營校尉,當即說道,“鄧家在明凌府城,擁有極大的權勢,要想讓對方屈服,唯有重兵抵達城下,方可迫對方,出犯人!”

 秦易聽了,不由好笑,重兵城,這是迫鄧家啊,還是迫城中的百姓啊?

 “不可,我們又不是匪兵,豈可用這種手段,太過擾民,”秦易搖頭說道,“理應派人前去,先禮后兵。”

 茅力夫聞言,當即說道,“那便由卑職帶著麾下,前去鄧府,讓對方出犯人!”

 幾名校尉一想,這個法子不錯,也都說道,“就讓末將走一遭吧!”

 “末將前去,必能擒回犯人!”

 秦易搖了搖頭,犯人肯定是要擒下的,但不是擒回此,須得明正典刑,將對方的違法之事宣揚出去,而后才是罰。

Advertisement

 且對他來說,這一趟,并不僅僅是替民申冤,也應看看鄧家,該如何懲治。

 還須看看,明凌府城的吏治,有沒有腐蝕到骨子里,需不需要進行大換

 因此這一趟,他得親自走上一遭,唯有如此,才能確定,該用多大的力度去整治。

 是只懲某些人,還是連拔除,這個況,麾下難以衡量。

 “我帶人去一趟。”沉片刻,秦易說道。

 茅力夫等人頓時一驚,“王爺,不可!此行兇險不明,鄧家未必肯安然就范,王爺豈可親自冒險!”

 “王爺若要前去,問題不大,但須帶上千余兵馬,方可確保安全!”易字營校尉說道。

 你當是去打仗嗎?

 秦易搖了搖頭。

 靠兵馬之勢,的確可以輕松擒下犯人,但卻不利于考察城中吏治,以及鄧家的態度。

 他出聲說道,“無須太多,三人即可,爾等誰跟我去?”

 易字營校尉,雖然提出需要千余名士卒,但若是秦易不同意,五百來名也是可以的。

 但沒想到,秦易不僅沒要五百人,就連百來人都沒要,僅僅只帶三人!

 心中大驚,校尉急忙勸道,“王爺,不可啊……”

 沒等他說完,秦易打斷道,“我意已決,無須再勸。”

 眾人無奈,只能停止勸說,轉而說道,“卑職愿意跟隨王爺前去!”

 “末將愿意跟隨!”

 秦易點了點頭,“茅力夫帶上兩名親兵,隨我前去,你們三人,留守此,統轄易字營。”

 秦易已做安排,眾人只能聽從。

 出發前,秦易來一名士卒,說道,“你先行城,前去知府住,告知對方,本王率人前去鄧府,意圖懲治鄧家長子,其余的無須多說。”

 如此做,是為了試探這個明凌知府,看看這家伙,到底是不是尸位素餐。

Advertisement

 平日里不敢得罪鄧家,便也罷了,如今自己前去,若是對方依舊虛與委蛇,那麼這明凌府,就有必要換一個知府了。

 安排妥當之后,秦易帶著三名親兵,以及兩位老人,朝明凌府城趕去。

 他知道,這一趟結果不明,可能無驚無險,也可能兇險異常,只帶三名親兵前去,確實有些冒險。

 但對別人來說,算是冒險,可對他就未必了。

 只要鄧家沒有私藏弓失與弩機,縱使人再多,多達百人,兩百人,甚至三百人,對他來說,都不值一提。

 縱使是兩百名士卒,以他的武藝,想要離開,對方未必留得住他。

 更何況,對方不過是一些護院與侍衛,武藝與膽氣皆弱,無須太過驚懼。

 唯一要提防的,就是對方使詐,下毒,或者私藏了不弓失或弩機!

 不多時,眾人便來到明凌府城城門前,通過盤查,進到城

 此時已是傍晚,城門之后的大道旁,有眾多酒館食肆,熱鬧非凡,食客眾多,正大快朵頤。

 城之后,秦易輕下馬,兩位老人也在親兵的攙扶下,下了駿馬。

 秦易上前說道,“兩位老人家,你們且先回去,本王如今便去鄧家,為令媛討回公道!”

 兩位老人聞言,不由欣喜,連連拜謝,“多謝王爺,老朽替小謝過王爺!”

 “王爺大恩大德,民婦沒齒難忘!”

 兩位老人過于激,聲音極大,傳揚甚遠,周邊的行人頓時一驚,王爺?

 他們連忙轉頭,就看到一名氣宇不凡,面容英武俊逸的年輕男子,將兩位老人攙扶起來。

 只聽老人中,一疊聲呼喊著王爺。

 有人不住喃喃道,“莫非是攝政王?”

 整個臨瞻,僅有一個王爺,那就是攝政王,秦易!

Advertisement

 眾人紛紛圍攏過去,有人忍不住,朝秦易恭敬問道,“您可是秦王爺?”

 秦易笑了笑,輕緩點頭。

 旁的三名親兵,頓時警惕,沒想到剛剛城,秦易就暴份,若是引來不軌之人,那就不妙了!

 也只能怪,這兩位老人沒有心眼,竟然喊得那麼大聲。

 見秦易點頭,眾人便都欣喜起來,突然有人喊道,“這就是秦易秦王爺,我在瞻京見過!”

 “我也見過,秦王爺英武非凡,就是如此模樣!”

 這下,眾人再無遲疑,激萬分,紛紛躬作揖,中喊著拜見王爺之類的話。

 只是片刻,秦易周遭,就被圍的水泄不通,眾人紛紛擁著,想要看一看臨瞻戰神的風采。

 有不人,從未離開過明凌府,也未曾見過秦易。

 甚至有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見到對方。

 但如今,這個名蒼元的人,出現在此,乃數年甚至十數年難得一遇的場面,豈能不親眼見見。

 所以眾人愈發擁,都在拼力往人群之去,場面有些紛

 三名親兵有些警惕,快速上步,擋在秦易前。

 眼看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近,秦易高聲說道,“各位莫要擁,還請速速散去。”

 三名親兵聞言,當即準備清場,可怎知,秦易話語剛落,眾人竟然不再擁,紛紛躬應是,喊著謹遵王爺之命,祝王爺安平喜樂之類的話,便緩慢且不舍的散去。

 這場面,讓親兵頗為驚訝,沒想到秦易的話,竟然這麼好使。

 眾人果真聽令行事!

 這便是民甚高的結果,無人膽敢違逆!

 難怪大家都期待著,秦易能夠登基為帝,這民……高得難以想象!

 秦易面平靜,看著眾人散去,就在這時,茅力夫走上前來,皺眉說道,“王爺,您份暴,鄧家很可能已經知曉,理應盡快趕去,讓對方來不及做準備。”

 秦易搖了搖頭,他要的,就是對方有所準備!

 他要看看,對方到底會有什麼準備,也要看看這鄧家,還有沒有留存的必要!

 此外,他特意在行人眾多的城門口停下,通過兩位老人,將份暴出去,便是想讓眾人知道,他秦易,來到了明凌府。

 鄧家就沒有了殺人滅口的機會。

 要打什麼牌,明著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