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德門進城,就是長安城的朱雀大街。
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是長安城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
大街的路面用青磚鋪,道路兩側有三四米深的排水和行道樹。
這條貫通長安城的大街看得李忘憂瞠目結舌,太特麼的寬了!
這尼瑪確定是長安的大街,而不是飛機跑道嗎?
一百五十米寬的朱雀大街,已經超出了李忘憂的認知範圍。現代道路一條汽車道三米寬,一百五十米就等於後世五十車道的馬路,堪稱恐怖。
長安城朱雀大街最寬,其次是其他城門對應的大街,標準寬度一百二十米,普通大街也有八十米寬,可謂蔚為壯觀,氣勢如虹。
朱雀大街與其他街道不同,道路中間隆起幾十米寬的路面,那便是天子出行專用的「道」,尋常百姓可橫穿,但不允許在上面行走。
這大唐居然也與後世一樣,通規則是以右側通行。《唐語林》卷八說:「人道尚右,以右為尊。」,寬大的街道上雖然車水馬龍卻顯得井然有序。
寬闊的朱雀大道上,人聲鼎沸,往來的各國使團、商隊絡繹不絕;各種馬隊駝隊、車轎川流不息。
一時間,李忘憂看癡了。
進長安城時,天空中正飄起綿綿細雨,李忘憂著眼前的一切,腦海中跳出一首詩來。
天街小雨潤如,草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寫的正是長安城初春小雨的優景。而詩里的天街,正是朱雀大街的別稱。
騎在馬背上,李忘憂一時失神,口中喃喃念出了這首詩,卻聽見旁傳來一男子聲音。
「好詩,好一個天街小雨潤如!這位郎君好文采!」
李忘憂愕然扭頭去,卻見自己旁不知何時有一位騎著駿馬穿華服,腰間一把佩劍的年輕人,正一臉激看著自己。
見李忘憂看向自己,騎在駿馬上的年輕人朝李忘憂拱拱手:「無意聽見郎君詩,一時激出聲,多有打擾。我姓房名俊,表字,不知郎君如何稱呼?」
房俊?李忘憂聽到這個名字第一反應是不認識,等聽到此人自稱字的時候,他差點一口老噴出。
房俊房?
尼瑪!大唐著名的綠帽黨啊,頭上的青青草原都綠的可以放牧了。是一道,綠的你發慌!
房,大唐名臣房玄齡次子。
後來娶了著名的高公主當老婆,而高劈辯機和尚的故事,那簡直家喻戶曉啊!更可悲的是這貨還被高拉著去玩造反遊戲,搞宮廷政變,結果被剛剛當上皇帝的李治給宰了。
有一種人生悲劇娶了公主……
李忘憂沒想到自己運氣那麼好,剛剛進長安城走上朱雀大街就能遇到這樣一位「歷史名人」。
「兄,你好,我是戶縣李忘憂,表字子憂。」忍住噴的衝,李忘憂見禮道。
「戶縣?莫非子憂老弟出生戶縣李氏?」房問道。
房的話,讓李忘憂一臉苦笑:「我原是出戶縣李氏,不過前些時日已然被宗族除名,不提也罷。」
「什麼?被宗族除名?這是為何?」房聞言一臉震驚。
在他看來,眼前這位年氣質不凡,尤其剛才聽到那首詩更是絕妙。能有這樣文採的年郎不應該是宗族大力培養的嗎?如何會被宗族除名?
對於房的問話,李忘憂卻不好回答了。兩人初次見面,卻如何好說這些。
見李忘憂面古怪,房一拍自己腦袋:「哈哈,怪我怪我,初次見面就探聽子憂的私,是我的錯。」
他又看看天:「子憂老弟,此時已是午時,想來你們還沒有用過午飯吧?走走,今日我做東,我們二人一醉方休!」
說完也不管李忘憂反對,徑直手拉過李忘憂的馬韁,便要拉著李忘憂去吃酒。耐不過房的盛邀請,李忘憂也只能跟著走了。
說起去酒樓吃飯,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這諾大的長安城,其實並不是後世城市那樣到商鋪林立。李忘憂舉目去,寬闊的街道兩旁都是一堵堵的坊牆。
長安城分為一百零八坊,而每一坊都由坊牆和坊門圍合起來,大唐坊和市又是嚴格區分的。
坊其實就是居住區,而市則是商業區。
長安城只有東西兩市,這裏匯聚著天下最繁華的商業所在。各國商人沿著綢之路千里迢迢來到長安,就只能在東西兩市進行易。
綢緞帽肆、珠寶首飾行、胭脂花、刀槍鞍轡、鐵鋤陶碗、拉琴賣唱、算命卜卦、酒樓食店……在東西兩市都應有盡有。
後世常說的「買東西」,其實就源自大唐長安東西兩市。
而房要請李忘憂吃飯,這諾大的長安城,除了個別坊有酒肆以外,其他酒樓全集中在了東西兩市。
房後也有兩名騎馬的隨從,加上李忘憂三人,一行六人騎著馬慢慢向東市行去。
長安城止跑馬,而從明德門沿著朱雀大街到東市,差不多有二十里路,的李忘憂前心肚皮了一行人才終於抵達了酒樓。
在家名醉霄樓的二層酒樓前停下,房還沒下馬就有店小二迎了出來。
「房公子,你可好久沒來了。裏面請,裏面請。」
眾人下馬,房讓小二給馬匹準備草料,又吩咐給他的兩位隨從以及牛家兄弟在準備吃食,便拉著李忘憂向酒樓走去。
李忘憂打量這大唐的酒樓,一樓是寬敞大廳,裏面已經坐了不人,熱鬧的很。
不過這牆壁之上卻實在是夠「花哨」,麻麻寫滿了各種文字。
李忘憂好奇看去,差點沒給逗樂了。
原來這酒樓牆壁上全是各種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寶」。
院牆上、屋壁上,也到都題著詩。
那些手欠的大唐文人,就見不得有一塊乾乾淨淨的空白地方啊!
會作詩的寫詩,會寫文章的刷文章,實在啥都不會,大筆一揮也要寫個「某年某月某鄉某某人到此一游」……
尼瑪,這確定不是後世的吧論壇嗎?灌水有毒啊!
原名《梅素素古代記事》 梅素素穿成了一個古代小妾。 小妾有過兩個男人,前頭那個遭流放了,現在這個拿她當征服白月光的工具人,倒霉的是,白月光就是她前頭男人的正妻。 也就是說,等哪天白月光想通了,她也就混不下去了。 —— 全王府都知道,蘭馨苑那位才是王爺放在心尖尖上的人。 晉王殿下高傲冷漠、心狠手辣,誰都不放在眼里,唯獨對這位寵愛有加,將人偷偷藏在府中,什麼好的都緊著她,小院圍的跟鐵桶似的。 隨后進府的梅氏跟她比起來,待遇千差萬別。 梅素素心里也清楚自己的地位,所以面對晉王的寵愛,她從不動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跟他虛與委蛇,暗中想著法子離開這里。 直到那天白月光突然召見她,她就知道自己機會來了。 ......姬長淵知道梅素素離開的消息時,只是淡淡嗯了一聲,沒有多余的反應。 府里下人都以為王爺并沒有多喜歡梅主子,真正被他放在心頭上的還是蘭馨苑那位,連他自己都這麼認為。 直到后來,他才后知后覺發現,自己每次回府會下意識往一個方向走去,有時候睡著了,耳邊也不自禁聽到某人熟悉聲音,甚至忙的累了他會叫出一個名字...... 心里仿佛空了一塊,密密麻麻的疼。 他后悔了。 ps:女主沒心沒肺,男主追妻火葬場的故事,結局he,男女主非c......慎入...
文案一: 姜涼蟬一朝穿書,對著一家子注定是炮灰配角的傻白甜犯了愁。父親兄弟將斷男主仕路,她將蠻橫作妖害死女主,斷男主情路。手握劇情,她瘋狂補救,鞍前馬后地在沈放和女主之間穿針引線,妄圖將功補過。終于劇情進行到情人橋,女主踏上這座橋,從此就跟男主鎖了,癡纏一生受盡寵愛。站在情人橋頭,她松了一口氣,準備功成身退。 沈放盯住她,下巴一抬:“這橋,你上。”姜涼蟬:?????我把你當兄弟,你卻把我當媳婦?主角和惡毒女配之間就不能有一點單純而又感人的友情嗎? 文案二:世人都道,沈放白長了一副妖孽相,其實是個人間閻羅。他最討厭的,就是京城姜府那一家,尤其是那姜家大小姐。直到元宵看花燈,姜涼蟬被人踩掉了鞋,眾目睽睽之下,沈放泰然自若、姿勢熟練地蹲身給她穿鞋。********沈放本來心里只有家國和時事,偏偏她橫竄出來,在他面前橫沖直撞。后來,又在他心里橫沖直撞。他的丫頭哪里都好,就是有一點不好:太愛做媒,總想往自己懷里塞人。沈放氣苦,忍不住暗示她:“你覺得我們之間算什麼?”小丫頭眼淚汪汪,滿眼全是感動:“你也把我當兄弟了?” 算了,還是早點把她揉進懷里省事。 閱讀指南: 1、本文架空,架得很空很空,請勿考究。 2、沙雕古言小甜文。
魔女變成三歲半小團子被迫找爹,可是沒想到便宜老爹一家都是寵女狂魔。從此,小團子開始放飛自我,徹底把改造系統逼成了享樂系統,鬧得整個江湖雞飛狗跳。小團子名言:哥哥在手,天下我有。什麼?有人找上門算帳?關門,放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