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帝凰女毒天下 第九百八十二章 被彈劾

《帝凰女毒天下》 第九百八十二章 被彈劾

錢武問道:“接任永樂府知府一職的大臣是誰?”

“陛下與娘娘極重永樂府,接任知府一職的人選讓人很是意外。”

“是永樂府人氏?”

員搖頭。

錢武將自己知道的人都猜了個遍。

錢武道:“文郡王慕容忌!”

“是他?”

堂堂皇族要來永樂府做知府,陛下這又是什麼意思。

此人有些才華,據說文章、書法都不錯,是定王府數子裡頭,書念得最好的一個。

“這一位的眼裡容不得沙子,錢大人還將手中的事理妥當,莫被他抓住了什麼不是,屆時,便得不償失。”

這人怎麼說話的?

錢武肚子裡怒火竄,“大人以為本是個貪?”

員笑。

誰不知道錢武是只狐貍,狡猾非常,當年幾句話,就將太原王玄齡忽悠得離開永樂府。

沒過多久,王家就悔得腸子就青了。

他們哪裡知道永樂府會為直隸府,直隸府最大的優勢,明明所轄數縣,卻擁有一省之多的仕名額,這對其他地方的學子來說,在這裡考取功名更易。

員又道:“近來朝堂上,有文臣彈劾,說永樂府的仕名額太多,更有人說,主持鄉試的錢大人暗中放水。今秋鄉試,又有八十個舉人。

而晉省鄉試得中舉人十二人、豫省得中舉人十人、秦省一帶卻只得六人。永樂府一府就有八十個舉人,一百個秀才,你讓朝廷怎麼想?”

錢武怒道:“永樂府人傑地靈,雲集了天下鴻儒於此,永樂書院名天下,郡主花園的藏書樓不亞於燕京書院的藏書樓,因那三省的學子不才,就能怪我永樂府的舉人太多?”

員擺了擺手,“我也是永樂府人,錢大人這樣的解釋留給上頭說,你重視教書育人是大功,可若真在鄉試放水,等同舞弊,弄個不好,你一生的仕途可就毀在上面了。

Advertisement

文郡王才高八鬥,他接掌永樂府後,永樂府的學子是不是有真才實學,他會比你我更有數。這位可不好糊弄,又是皇族,若讓他抓住把柄,麻煩可就大了。”

錢武是升了,卻被人質疑科考舞弊,這令他很是惱火。

“是誰彈劾本?”

員微微一笑,“太原王道明!”

“王玄齡的孫兒,王道安毒害我永樂學子,被發配礦場……”

“王道明在恩科會試中名次不顯,殿試時,表現平平,可王家打點了上下,讓他在京做了庶吉士。你與王家的梁子可是結大了。”

這是遇上對頭、仇人了,他還覺得奇怪,怎麼好好的就升他的

看來是柳仲原在幫他避險。

員揖手道:“赴任文書送到,本得去永樂府驛館,明兒一早趕回燕京,還能陪家人一起過年節。”

錢武還禮,親自將員送出知府衙門。

他坐在花廳上,就此次升遷的事琢磨了良久。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是有人幫他,還是蘇家使的詭計?

錢武急得撓頭皮。

不多時,整個知府衙門都知道錢武要升遷的事,錢文夫婦很是歡喜,待他們過來,卻見錢武一臉愁容。

錢文道:“二弟這是怎了?”

錢武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想不通啊想不通,我竟被太原王道明給彈劾,說我主持秋闈鄉試舞弊。”

錢文夫婦大驚。

他們後的錢家兒郎也個個意外不已。

錢大公子怒道:“王道明,還說是太原大才子,齊名王灼,哼,要比品,王灼能甩他十八條街。”

“他這是公報私仇,王家品誰人不知,借永樂府逃避戰禍。太原的戰事一結束,就要回祖籍。後來聽說永樂府了直隸府,仕容易,又後悔了。”

Advertisement

錢武搖了搖頭,“升遷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他想得快要頭破。

因不知前路是好是壞,他又琢磨不,心裡更是著急。

錢文道:“二弟,要是錢家不了世家,便作罷。只要兒孫們自己爭氣、出息,這又有什麼要的。”

錢武妻道:“夫主燕京,還是去拜會娘娘。你是娘娘一手提上來的,你若虛心請教,娘娘總會提點一二。”

錢武道:“三月初一要去戶部赴任,給娘娘的禮還得預備。”

他們家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後娘娘。

錢文道:“二弟去了燕京,那我們……”

“長兄留在家中,照顧族人,打點家業,讀書的子侄隨我赴任燕京,一來在燕京讀書,二來預備本屆的會試。只要永樂籍的學子在會試中考好了,王道明彈劾我的事不攻自破。”

他好好地主持鄉試,竟還被彈劾。

晉、豫、秦三省的學子如何能與永樂府比,可他們竟質疑他放手。

這些舉人,皆是靠著真才實學考出來的。

加上恩科落榜的二十位舉人,此屆京赴任的便有一百多人。

竟永樂府一,就抵了十幾個省,難怪旁人看不慣。

送信的員回了驛館,天一亮就去了陳家拜訪。

這可是皇後的娘家,陛下對皇後的看重遠勝一切。

陛下更是在朝堂上說自己懼,前兒穿了雙新鞋,還誇皇後的紅出,皇後做了幾樣點心,他還賞給左相等人品嘗。

因著這兒,燕京多有皇後的賢名傳出。

陳家、莫家、袁家皆很熱鬧,自家子侄出息,張燈結彩,永樂府大街兩側,店鋪林立,酒旗招展,空氣裡有茶香、酒香味兒。

天一亮,就能聽到孩的讀書聲,即便幽深小巷亦有朗朗讀書聲。

Advertisement

婦人們喝兒起床讀書。

陳府,大門外有一對一人多高的石獅,門外種了幾棵松柏,樹幹修得筆直,只上頭有一團樹椏,就像兩面綠的旗幟。

侍從走近大門,叩開大門,只出一個門丁清秀的小臉,侍從揖手道:“吏部員周興特來拜訪貴府老夫人!”

門丁看了看馬背上的人,當即道:“大人請稍候,小的這便去稟報。”

莫氏剛起床,陳葳的幾個兒離開後,很不習慣,將二姑娘喚到邊作伴,偏二姑娘還不樂意,又推了庶出的三姑娘來。

三姑娘樂意了,只一味的奉迎討好,頗讓莫氏瞧不上,用了好些日子,才將三姑娘上那子奴婢氣給改掉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