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唐圖書館 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績進敵營

《大唐圖書館》 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績進敵營

一個小小的軍中司馬被扣押,大軍主帥是完全沒有必要親自去要人的,但是李績偏偏力排衆議不顧危險親自前去,諸將苦勸不住。

這裡面有白凡的關係,也有李績自己的考慮,他篤定吐蕃外強中乾不敢手,同時也要會一會這個吐蕃國主隴西李氏子弟,另外他心中也不敢肯定,是不是新來的李明心真的投敵了,自己親自去驗證一番,無論救不救得回,對白凡都有代了。

“唐軍主帥李績?敢孤城,是條漢子,夠膽!”李信忠坐在主位上對著下首的李績讚道。

李績打量著眼前這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黝黑眼,明顯是個不太好相與之人。

“李信忠?不知道若是讓吐蕃百姓知道,一個大唐之人坐在了吐蕃王位之上,他們會是何想法?

想當年你祖上西漢飛將軍李廣畢生都在抗擊異族,如今你卻投了異族,李將軍若是在世,不知道會是如何想法?真是諷刺啊!”

“夠了!

你李績也是當世名將,徒逞口舌之利不覺有失份嗎?

你可以回去問一問他李世民,我之所以走到今日是誰的?

我李氏本來安居樂業,世代守護著祖上的榮耀,他李世民還是容不下我們,竟然趕盡殺絕。

既然如此那就來戰,他日我必將滅了大唐爲我隴西李氏十幾萬枉死族人報仇雪恨!”

李績看著這個已經瘋魔的李信忠,心中明白這是不可磨滅的仇恨了,當初皇帝一時心急造下殺孽,有這麼一個結果也不奇怪,只是可嘆隴西李氏出了這麼一個人傑子弟,若是能爲大唐所用該多好啊。

“家祖李廣馬上一生難覓封侯,帝王從來都是不公的,既然如此,那我等就自取王位,不用他人施捨。

Advertisement

在吐蕃我敢自稱李信忠,那就不怕爾等的蠅營狗茍,百姓們纔不管誰是國主,他們只知道誰對他們好就認可誰,松贊干布一介蠻夷懂得什麼治政國家?

由我隴西李氏貴族統領蠻夷之地,代天教化,這可不是投敵,是宗耀祖的功德。

你應該慶幸自己不是侯君集,若是他敢城,定要他死無全。”

李信忠激昂澎湃的話語讓李績有些錯愕,甚至他都有個錯覺,這廝說的似乎有些道理呀。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無論如何,你帶著異族反攻唐就是不對。

“好了,今日來此我並不是聽你說大話的,將李明心出來給我帶走,無端扣下我軍使臣,這就是所謂的王者氣度?”

李信忠哈哈大笑道:“真是可笑,李明心是我親弟弟,他不遠萬里前來投奔我這個兄長,已經告訴你事實了,你還是不信嗎?”

“不可能,李明心我見過,終南書院傑出學子,志明心堅豈是黑白不分之輩,定是你用卑鄙手段扣下了他。

他可是藍田侯親自送來的人,你要考慮好了,有些人你惹不起。”李績大聲道。

“呵呵,你說的沒錯,白凡我的確惹不起,一人就能破我十萬大軍,滅我七萬士卒,聽說他武藝天下第一,萬軍之中取人首級如探囊取,我也沒想惹他。

既然你堅持不信,那只有讓你親眼看看了。”

說完,李信忠派人來了已經被策反的李明心。

李明心大步而來,對著李績行了一個軍禮:“大帥,謝你爲我親自赴險,請回去轉告家師,就說弟子李明心不孝,兩難之地,我選擇跟我唯一的親人在一起,生一起生,死一起死。”

Advertisement

一臉堅定的李明心說的斬釘截鐵,李績看了良久,心中一嘆,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對簡之我也有個代了,告辭。”

李信忠開口住了他,“你孤敵營,當真不怕死嗎?如果你死了,不知道大唐十萬大軍會不會不戰自潰?”

沒有回頭,李績不屑的話語遠遠傳來:“你可以試試!”

大唐軍規,主帥遭難全軍辱,如果李績真的出不來,十萬大唐將士絕對會不顧一切一擁而上救帥,到時候不計後果,小小一座城池,絕對擋不住。

李績回營,第一件事就是書信告知白凡,快馬送去終南書院。

隨後召集人馬聚將議事,不知道李明心在書院學了幾本事,如今敵人多了這麼一個強援,戰事不能再拖了,陛下曾說過,終南書院遍地是寶,任何學問流落他國都能給大唐帶來無盡的危害,所以李績此時下了狠心,破城,殺李明心,不能爲我所用,就要爲我所殺。

“諸位,敵人再添強援,戰機不容再拖了,如何破城當有決斷。”中軍帳,李績沉聲道。

程咬金不解道:“茂公,那小子當真投敵了?”

說完連忙捂住了,這事還是不要公開的好,畢竟白凡的弟子叛變投敵,傳出去名聲不好。

李績倒是大方說道:“不錯,李氏兄弟深,聲稱要生死與共,這是他的選擇,我自會跟簡之解釋。

只是他學了書院絕學,大唐絕技不容流落他國,否則禍無窮,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城一地的戰爭了,必須儘快破城擒賊。”

衆人心中一驚,大帥說的不錯,整個大唐文武羣臣都知道書院的重要,而且基本上大家的孩子都在書院就讀,民間傳言,就算書院一個廚子或者掃地的,出來都能富甲一方,這不是空話。

Advertisement

“大帥,我等之前曾商討過破城之法,鐵甲車炸城牆已經不可取了,所以就研究投石車加上轟天雷。

軍中工匠多日攻堅,犧牲了十幾人,終於有所突破,再有三日就能實現遠程投放轟天雷了。”

“好,此法一,破城有,三倍卹烈士,來日破城記作首功。”

城外李績在積極整軍備戰,城中李氏兄弟也在商議臨敵之策,久守必失不可不防。

“小弟,爲兄在此苦苦支撐兩月,已經無計可施,不知道你可有什麼破敵之策?在書院學了三年,學了白凡幾學識?

如果我們守不住這裡,那吐蕃就會再次陷局面,長久不利啊。”李信忠對李明心詢問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