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極品小侯爺 第1182章 二十七個據點

《極品小侯爺》 第1182章 二十七個據點

 秦風不僅劃出了田地,還趁著這個機會,重新規劃了一連串的重要據點。

 共計二十七個據點,這些據點,前后呼應,連兩線。

 第一線共計十個據點,第二線共計十七個據點。

 除了可以用來屯兵,以及儲存資之外,還可作為前線的依托,以及保障。

 萬一前線戰敗,大軍就可退守據點,以這兩條據點鏈,繼續與南境作戰。

 若是敵軍派遣騎兵,襲擾后方,這兩道由據點構的防線,便可打消敵軍的念頭,為后勤糧儲,提供安全保障。

 “王爺,若只是單純的據點,恐怕會勞民傷財。”

 柳明第一時間提出異議。

 這一點,秦風自然考慮過了,當即解釋起來:“本王可從來沒說過,這些據點,乃是純軍事用途。”

 “將來若是拿下南境,這兩道防線的存在,就沒有什麼太大意義了,反倒會為安全患。”

 “所以,這二十七個據點,乃是半軍事,半民用。”

 柳明眉頭微皺,他雖然聰明,但業有專攻,在民生方面,他拍馬都趕不上秦風。

 秦風也不繞彎子,直截了當道:“這五千屯田兵,分散駐扎于這二十七個據點中,與后勤糧儲屯田融為一。”

 “若是愿意扎于據點中的士兵,可將家人遷其中,并且按照人頭,發放補助,每戶數量不限,每人補助二兩銀子。”

 被貶為副將的孫波,馬上意識到秦風的真實意圖。

 “王爺,您的意思是……一邊打仗,一邊休養生息?”

 秦風點了點頭:“不錯。”

 “盡管大梁與北狄已經迎來和平,但畢竟是連年打仗,國庫早已經被掏空了,山河也瀕臨破碎。”

Advertisement

 “如今南境豪族,負隅頑抗,這場戰爭不知道要打多久。”

 “等大戰結束,百姓家破人亡,需要多久才能恢復國力,又是一個大問題。”

 “與其亡羊補牢,倒不如現在就開始休養。”

 “仗要打,國力也要恢復。”

 這番話若是從別人里說出來,在場之人,絕不會相信,反倒會嘲笑對方異想天開。

 但是從秦風里說出來,卻是另外一番滋味。

 畢竟北溪縣和北境,可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除了軍事方面,秦風還有兩大制勝法寶,便是政治和民生。

 準確來說,軍、政、商、民,秦風皆是做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甚至超越了絕大多數人的認知。

 正因為秦風掌控著僅次于梁帝的權力,他這番近乎異想天開的規劃,才有可能變為現實。

 在場的屯田兵代表,紛紛站了起來,他們興地直攥拳頭。

 “王爺,我們現在就可以做出決定,遷據點。”

 “只要能過上好日子,在哪不是過?”

 林大海乃是職業軍人,并不在屯田兵的范圍,但他居然也站了起來,滿臉漲紅。

 “王……王爺,屬下也想遷據點。”

 林大海做出這個決定,只因他深知,北溪縣以前是個什麼德行。

 但自從為秦風治下,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從大梁最窮的縣,搖一變,為了最富有的縣城。

 那些回鄉探親的百姓,每戶都帶著十幾兩銀子的家財。

 說不羨慕,那是不可能的!

 林大海深知,這二十七個據點,必定會為秦風接下來發展的重點。

 他可不想錯過這麼好的機會,萬一為秦風的治下子民,他和家人這輩子也就有了著落。

Advertisement

 在林大海的帶下,越來越多銳將士,也紛紛站了起來,冒出遷據點的念頭。

 見大家如此支持自己,秦風自然很高興,可是所有人都跑到后勤,前線誰來打仗?

 秦風只好手,表示此次建立二十七個據點,以屯田兵為優先,其余將士,仍舊要留守在前線。

 只有林大海破例,可以進后勤。

 畢竟此人,既有實戰經驗,又懂軍事,還有其他人所不備的魄力。

 必須要有合適的人選,帶領屯田兵才行,否則一群烏合之眾,難有作為。

 統籌大會結束后,接著便是秦風和心腹臂膀們開設的小會。

 對于秦風建立二十七個據點的計劃,眾人都很支持,可是一提到資金方面,眾人的熱就被打消了。

 徐墨,趙振海和趙玉龍都是武將,自然不便

 唯有柳明,臨時擔任起了文臣,拋出了最實際的問題,錢從哪來。

 “秦王,且不說開荒屯田,和二十七個據點的建設,是給屯田兵發放的補助,就不是一筆小數目。”

 “五千屯田兵,外加親屬,至也有一萬五千人以上。”

 “每人二兩銀子,這便是三萬兩銀子!”

 “難道這筆錢,要從北境出不?”

 面對柳明的疑問,秦風毫不在意,畢竟柳明不是正經搞后勤的,若是換做林瞿奇和李章,得知此事,恐怕要把秦風的家人都問候一遍。

 三萬兩銀子,這可不是小數目,北溪縣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再說了,北境還要發展,難道發展一個北溪縣,北境其余百姓的死活就不顧了?

 北境之后,還有桑州……

 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Advertisement

 殊不知,秦風心中早有韜略,也不急著解釋,而是反問了一句。

 “北境的糧食夠不夠吃?”

 柳明想都不想,口而出:“當然夠吃,當初秦王不是大力發展北境的農耕嗎?還一而再地降低了百姓的稅賦。”

 在眾人看來,北境一切都是欣欣向榮。

 唯獨秦風嘆了口氣:“也僅僅是夠吃而已。”

 “北境風大雨,氣候惡劣,就注定了糧食的產量有限。”

 “倘若遇到天災,糧食絕收,北境馬上就會被打回原形。”

 “因為地理條件的限制,北境注定為不了糧倉,相較于農耕,北境真正的未來,是畜牧。”

 “相比之下,姑蘇城以北,一直延到京畿,這里氣候適宜,自古以來就是大梁的糧倉。”

 “發展此地,以后還可反哺北境,此乃雙贏。”

 “至于錢從哪來,主要從國庫里撥付,而北境也會提供一部分支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