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明第一臣 第六百七十一章 請陛下為子民報仇

《大明第一臣》 第六百七十一章 請陛下為子民報仇

自從鐵鍋出現在奉天殿,所有文武諸臣,全都傻眼了,懵了……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麼個作。

過去這幾年,大明一直在調整政,鼓勵工商,劃分行省,整頓吏治,忙得不亦樂乎。誰都知道,這麼折騰,如果不對外用兵,是會出事的。

就好比一個閉容,裡麵力不斷往上增加,冇有一個合適的通氣孔,肯定要自……說白了,就是大明這一頓折騰,吏數量大大增加,要管理的容,倍暴漲,是一個員俸祿,就膨脹了三倍。

以張希孟的門下省為例,目前各種吏數目,已經近了八百人。

人員暴漲,開支劇增。

效如何,倒是冇看出來,反正國庫先告急了。

這是大多數改革的通病,要取得效果,就要先增加投果冇看到,錢先花出去了。

如果實現不了歲增加,國庫充實……哪怕以張希孟的威,也維持不了多久。要是把大明朝弄得積貧積弱,冗冗費,哪怕是老朱,都能提刀鋤,來一出含淚斬馬謖。

部改革哪有那麼容易,說是鼓勵工商,立商業部,但問題是要投資下去,經過一個週期,才能看到回頭錢。

在拿到回報之前,就必須想辦法拿到足夠的利益,餵飽名為朝廷的怪

花雲已經在琉球試驗功了,對外開拓,是可以賺錢的,因此早就有各種聲音,主張向外發展。

這裡麵有軍中將領,比如藍玉,他就一再鼓

也有文臣,比如錢唐這種。

自然也有宗室,比如李貞!

冇錯!就是朱元璋人畜無害的老姐夫。

自從張希孟把他推上了工商業的路子,老爺子就不得不為了發展工商,殫竭慮。思前想後,覺得對外用兵,開拓商路,尤其是把海上航路拿在手裡,不給中間商賺差價非常非常重要。

Advertisement

最老實的人,竟然主張比藍玉還積極,簡直咄咄怪事了。

張希孟說,朝廷計劃向兩個方向用兵,並不是隨口說說,是早有商議的。隻是要選擇哪一步,還冇有下決心。

以朱棣和朱英的人品才華,可以說是臥龍雛,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到底要選哪一邊,還要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這一次洪武十年的慶典,正好衡量周圍國家的況,底細,順便給朝臣一個代,凝聚共識,下定決心。

這裡麵的算計太多了,牽連的事也太多了。

要不然是為了朱元璋高興,花這麼多錢,辦一個大而無用的慶典,“卑微的公”們可冇有這個興趣。

隻是誰也冇有料到,在試探藩國的事上,張希孟竟然打出了鐵鍋牌!

讓前大元皇帝,品評原來自己的藩國,這招已經冇法形容了。

文武兩方,這麼多聰明的腦袋,集懵了,隻剩下傻乎乎看著。

倒是朱棣和朱英,這倆貨興趣極大,瞪著眼睛,全神貫注。

鐵鍋也侃侃而談,“自從世祖皇帝以來,高麗上下,爭相投靠大元,國中未嫁子,要先記錄在案,以供大元挑選,然後方可嫁人。高麗仗著與大元臨近的便利,船舶駛來,隻需要三日景……因此高麗上下,無不從事商賈,販運商貨獲利。草民在宮中之時,邊宮,皆是高麗子。”

“高麗國中,也流行蒙古服飾……前幾日,那些使者牽著馬匹,耀武揚威,還穿著蒙古樣式服,便是明證!總而言之,在諸多藩國當中,高麗最是儘心儘力,也最是為虎作倀,他們派遣兵馬,協助元軍,殺戮紅巾義士,搶劫百姓,罪行累累,罄竹難書。高麗子,高麗宦,為禍朝堂,敗國典,大肆盤剝,敲骨吸髓,無所不為!竟然有人以小兒腦髓為食,說是可以重新為男人……隻不過是真是假,尚未有定論……”

Advertisement

啪!

朱元璋聽到這裡,猛地一拍桌子,怒火中燒,“高麗如此諂大元,為禍華夏,如果不嚴懲,實在是對不起被害的無辜百姓!”

元朝前皇帝指證,試問還有誰能比這個更有力!

剎那間,大殿之中,文武眾臣,全都咬牙切齒,義憤填膺,徐達和常遇春等將領已經準備請旨出戰了。

這要是不給高麗點瞧瞧,簡直對不起他們乾的事

文臣這邊也是如此,錢唐覺得接下來要修元史的話,必須把這部分寫清楚,讓後人知道,高麗到底乾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這筆賬,必須說明白才行。

就在大明上下,全都義憤填膺的時候,張希孟還不慌不忙。

“啟奏陛下,尚有征東行省一事,冇有說清楚。”

張希孟剛說完,鐵鍋立刻道:“回陛下的話,征東行省,原是為了征討倭國所立,隻是大元兩次出兵,皆因遇到了風暴,損失慘重,並未功。後續一直保留,如此算來,高麗也是大元行省,陛下收回高麗,也是理所當然。”

說到這裡,崔瑩臉慘白,都涼了。

不帶這麼欺負人的!

我們忠心耿耿,孝敬大元,結果大元皇帝就這麼對待我們!

果然是蠻夷,無恥啊!

我們高麗兒,白嫁給你了!

白瞎了!

崔瑩此刻找不到任何辯駁的語言,隻能跪在那裡發抖。

可事實證明,論起大缺大德,朱英朱棣,全都是弟弟,還是不流的弟弟!

張希孟耐心聽完,隨口道:“這麼說來,高麗不為禍中原,還曾經充當走狗,戕害鄰居。陛下,臣以為可以召見倭國使者,當麵對質,詢問倭國是否有意報仇雪恨?倘若他們有意出兵,我大明可以鼎力相助!”

張希孟說完這話,就看崔瑩,已經渾搐,直接要過去了!

Advertisement

他突然以頭杵地,失聲痛哭,“倭國狼子野心,野蠻,他們早有圖謀敝國之心,如今尚有許多倭寇作,敝國上下,飽塗炭,百姓苦不迭。小人,小人聽聞,上國也有倭寇作,理該和敝國聯手,一起除掉倭寇纔是,如何能幫助倭國野,欺負敝國百姓啊!”

崔瑩痛哭流涕,這一番話,斷斷續續,倒是說了一些文臣。

倭寇絕對是海疆之患,算不上心腹大患,也至是疥癬之疾。

相比之下,高麗確實順眼一點。

但他們不清張相公的套路,也不敢胡言語,正在這時候,朱棣突然開口了。

“父皇,冤家宜解不宜結,既然高麗這麼可惡,乾脆讓倭國招募兵馬,攻打高麗報仇……如此一來,我大明的倭患自然解除,也就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了!”

好小子!

朱英眼睛都瞪大了,行,論缺德,你比我強多了!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大缺大德了,你們老朱家的祖墳都冒煙了知道嗎?

倭寇不好解決,那就全都送去高麗,讓他們在高麗折騰,大明朝就相安無事,天下太平。

你就說這個思維模式,不讓他當外藩,真是糟蹋人才了。

我們不解決問題,我們隻是問題的搬運工。

把問題搬運到我們看不到的位置,不就是功了嗎!

可這話聽在崔瑩的耳朵裡,豈止是心灰意冷,簡直是掉進了阿鼻地獄!

完了!

高麗冇救了!

倭國和高麗世仇,兩千年間,有一千七百多次戰鬥。

這倆國就冇太平過,仇恨都寫在了骨髓裡。

區彆無非就是大打還是小打罷了!

而言,倭國要比高麗兇悍一些。但是高麗可以靠著中原王朝的支援,實在不行,就請爸爸出手,也算是能勉強維持。

Advertisement

但如果爸爸不罩著他,而且還聯手倭國,一起欺負他,南北夾攻,舉目皆敵。

高麗還有一勝算嗎?

就在這時候,朱棣居然又加碼道:“父皇,辛旽已經在北平招募了數千義士,可以充當前鋒,隻要他們發起攻擊,同倭國一起,圍剿高麗,必定能大獲全勝!”

聽到辛旽這倆字,簡直比大明和倭國加起來還可怕。

畢竟後兩者聯手,那也隻是亡國罷了。

如果辛旽帶兵殺回去,那就是滅家了!

“上國饒命,饒命啊!”

崔瑩完全是癱在了地上,拚命磕頭。

朱元璋眉頭微皺,看了看文武,突然低聲道:“十多年前,天災**,中原百姓,也是如此哀求吧?”

眾人渾一振,尤其是徐達,立刻站起,躬道:“回陛下的話,確實如此,天災**,落到華夏子民頭上,家家都有死人,戶戶皆是白骨。元廷盤剝榨,高麗為虎作倀,數萬高麗兵馬,肆淮上,有多人被他們害死,有多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臣,臣以為,事到如今,無論如何,也不能因為哭訴哀求,或是歸附為藩國,就放過此事!”

徐達說完之後,雙膝跪倒,“臣懇請陛下,為百姓報仇!”

他說完之後,常遇春也跟著急忙跪倒:“請陛下為子民報仇雪恨!”

有這兩位帶頭,朱英,朱棣,藍玉,包括其餘武將,紛紛跪倒。

稍微遲疑,李善長也從座位上起來,伏拜倒。

“陛下,高麗所作所為,天怒人怨,罄竹難書,老臣懇請討伐不臣!”

有李善長帶頭,文臣這邊,竟然也都起拜倒。

到了最後,張希孟也站起,伏施禮。

“陛下,縱然天心仁慈,也不能讓文武百姓失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