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明第一臣 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儘天良的張希孟

《大明第一臣》 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儘天良的張希孟

張希孟過了而立之年,不似頭些時候的白麪俏書生,整個人越發莊重起來,尤其是開始蓄鬚,短而整齊的黑鬚,而大氣,當真詮釋了什麼做君子如玉。

淡灰的長袍,加上一頂狼皮帽子,更無多餘的裝飾。

朱標算是吸收了老朱和馬皇後的特長,也十分高挑,五也不差,但是跟張希孟比起來,隻能說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這倆人剛要走,正好到了江楠匆匆回來。

這位江尚書剛剛執掌商業部,百廢待興,一切從頭開始,忙得不可開

好容易回來,發現張希孟要走,回屋,等回來的時候,手裡已經多了一狗皮膏藥,直接摔在了張希孟的太上。

“彆讓人認出來。”

張希孟點頭,“多謝夫人心細,我看完戲就回來。”

代之後,張希孟纔跟著朱標離開府邸。

等到了外麵,朱標看著太著狗皮膏藥,和流氓有的一拚的張希孟,忍不住笑道:“先生,我看不是怕人家認出您,是怕有哪家的大姑娘小媳婦,把您老人家搶走了!”

張希孟給他一個大白眼,“不要渾說,誰敢搶我,江尚書會帶兵殺過去的!人頭滾滾,河啊!”

朱標意味深長看了看張希孟,心說您這是誇啊,還是損啊!

算了,還是看戲要吧!

他們兩個出來,張希孟還順手從路邊買了一包炒蠶豆,然後跟著朱標去看戲了。

這個戲很有意思,需要事先買竹簽,最可以買四分之一段。

如果先進去了,看個開頭,冇到彩的地方,就讓人請出來了。

這麼乾的隻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一種是老戲迷,隻撿最彩的地方看。

再有就是買半截,看半場。

Advertisement

這種況通常是時間很,看不了全場,隻是撿自己有時間的看。

朱標當然選擇了第三種,是完整一,能夠看全場。

張希孟倒是覺得後世的電影票可以參考這個模式,賣四分之一票,半場票,可以先試試水,如果不好看,果斷跑路。

如果好看,就在線續費,增加時長。

到時候看完整觀看率,一部電影的好壞就清清楚楚了。

張希孟覺得自己這個主意都絕了,絕對值得投兩張票,順便再打賞一點。

他正在想著,戲臺上已經開鑼演出了。

貍貓換太子,最早的版本,能追溯到元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而自此之後,這齣戲不斷被演繹,功和包公案結合,為民間傳說中,包拯最亮眼的高時刻。

哪怕到了後世,依舊能在一些電視劇中,看到端倪,比如年包青天……

張希孟對整個貍貓換太子的過程,還算悉,他這次過來,除了看戲,更是看戲外的人,看三教九流,看種種故事。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吳大頭率領著一批人,前往涼州,勞前方將士,整個應天的戲曲界就悄然發生了變化。

原本朝廷主導的那些戲,越來越,其他的容越來越多,而且方的戲班子也越來越,民間的戲班子越來越多。

種種變化,雖然無聲無息,但不可謂不迅速。

張希孟坐在這裡,思忖之際,離著他不遠的地方,進來一個文人,他低著頭,十分小心,好像生怕惹出什麼麻煩,因此也不敢抬頭看,隻是進來,一屁坐下。

然後從袖子裡出幾張紙,從另一邊拿出一支筆。

由於這種戲園子,是不準記錄的,你要是有本事,能過耳不忘,全都記去了,那冇有什麼好說。

Advertisement

你要是想抄寫師,是要捱打的。

來這個人,他也不是需要全篇記錄,隻是想撿些要的地方記下來。

這種明顯邊球的行為,也不知道要怎麼說。

如果旁邊人願意幫忙打掩護,巡場的小夥計高抬貴手,也就糊弄過去了。

因此他坐好之後,就抬頭,看了看旁邊,很湊巧,有人也在看他。

“羅兄,自從當日茶葉行一彆,有半個月了吧,你的茶葉生意怎麼樣?我這邊可不太好!”

羅貫中眨了一下眼睛,怔了怔,乾笑道:“張……先生的生意比小的大多了,我這兒更差,隻能,隻能看戲,排解憂愁罷了。”

老羅說完之後,連忙低頭,平複心緒。

畢竟看到這位的時候,他差點把心跳出來!

張相啊!

你冇事跑來看戲乾什麼!

羅貫中是驚訝不已,他稍微平靜心,再抬頭,正巧坐在張希孟另一邊的朱標也往這邊看……他也認識老羅,還衝著他出個大大的燦爛笑容。

羅貫中怔了好一會兒,眼珠子差點掉下!

太子也來了!

我的天啊!

這是什麼福氣啊?

看個戲都能上這兩位,怎麼這麼巧啊?

羅貫中想不通,也隻能強著激,老老實實看吧!

至於想抄寫幾句戲詞的打算,也扔到了九霄雲外。

這要是因為自己的舉,暴了這兩位的份,那可就罪莫大焉。

羅貫中隻能揹著手,像個乖寶寶似的,一雙眼睛,盯著戲臺上,餘還要不時掃張希孟。這戲看的,實在是太考驗水平了,一場戲看完,估計能看出二百五十度散來。

相比起老羅的心驚跳,臺上就演得神采飛揚多了。

所謂貍貓換太子,說的就是宋真宗朝,劉妃和李妃同時懷孕,誰能生下皇子,誰就會被立為皇後。

Advertisement

李妃生下男嬰之後,失過多,昏厥過去。

此時總管郭槐和接生婆一起做手腳,用剝了皮的貍貓換下皇子。

而劉妃又把這個皇子給了心腹宮寇承,讓理掉。

寇承心知這是皇子,不捨得加害,就藏在樹叢裡麵,恰巧老總管陳琳路過,他原是給八王送壽桃,寇承知道他忠心耿耿,就仗著膽子出來,把事說了一遍。

陳琳當即把皇子放進了裝壽桃的盒子裡,帶去給了八賢王。

這就是上半場,貍貓換太子。

上講,就是個古早版的後宮甄嬛傳,屬於宮鬥戲的開山鼻祖。

很顯然,這齣戲有許多不合常理的地方。

比如降生皇子,為什麼隻有總管和接生婆?

負責起居注的吏在哪裡?

醫在哪裡?

還有宗正寺,他們不需要見證皇子誕生嗎?

最最要,皇帝自己又在哪裡?

在這麼多人的見證下,又怎麼拿貍貓換太子?

很顯然這是個不可能的事,倒不如等著皇子生下來,想辦法下藥害死,來得方便。

當然了,作為開山之作,不能要求這麼多。

畢竟這齣戲已經備了宮鬥劇的雛形,惡毒的貴妃,邪的太監,忠誠的小宮,頗有俠義心腸的老太監……這種主要人員的設定,哪怕到了後世,也依舊適用。

而且李妃善良被害,陳琳和寇承忠肝義膽,救護皇子。加上皇子流落出去,如趙氏孤兒一般。

接下來就要看皇子如何複仇!

一個上半場,噱頭十足。

張希孟看得津津有味,羅貫中是一臭汗,朱標也冇說什麼,因為真正的問題在後麵。

果然進中場,劉妃原來生育的皇子早夭,真宗皇帝不得不過繼八王之子,給自己當太子。

而這個八王之子就是當初送出去的皇子。

Advertisement

此時的劉妃已經是皇後,覺得皇子份可疑,當即來寇承……貍貓換太子的第二場,拷打寇承

劉皇後問事真相,寇承抵死不認,陳琳掌刑,打死了寇承

轉眼又是十年,此時皇子已經長大了,而當初被陷害的李妃,死裡逃生,從冷宮跑出來,去了陳州,在破瓦寒窯乞討為生。

而此刻陳州發生了災荒,李妃命懸一線,恰逢包拯陳州放糧,遇上了李妃,把當年的事告訴了包拯。

包拯帶著李妃返回了開封,此時真宗已經死了,皇子順利登基。

包拯定計,讓郭槐說出真相,同時陳琳又給作證,著劉太後自儘而死。

第三齣戲,也草橋斷後!

李妃順利回宮,和兒子團圓,被封為太後。

甚至李妃流落民間,收養了一個乾兒子,這個乾兒子也了乾殿下,可謂是皆大歡喜,普天同慶。

壞人都死了,正義得到了張。

忠臣義士,扶保大宋。

這個經曆坎坷的皇子,就是大宋在位時間最長的宋仁宗。

戲演到了這裡,所有演員上臺,最後要來個大團圓。

到了這時候,那個飾演陳琳的老生,就唸了起來,大概的意思,大宋朝有忠臣義士,聖君賢臣,哪個喪儘天良,膽敢狂言,說大宋無人!

哪個狂言?

狂言之人,不就在臺下嗎!

一場好戲,張希孟臉上含笑,從裡麵走出來,朱標在後麵跟隨,羅貫中也跟了過來,他不知道張希孟會怎麼置!

“先生,你看要不要把這些唱戲的人,立刻抓起來?朱標殺氣騰騰,“治他們一個妖言眾的罪!”

張希孟一愣,笑道:“這樣不好,殿下要是有心,就把他們請到宮裡……這不是陛下要過生日了,給陛下演演,也請皇後瞧瞧!”

朱標眨眨眼睛,突然出大拇指,“先生高見!”

------題外話------

貍貓換太子的版本很多……大家有疑問,那就以你們為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