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明第一臣 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

《大明第一臣》 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

有多汙吏?

茹太素認真想了許久,終於緩緩出一個拇指。

朱棣大吃一驚,“就一個?你騙我?”

茹太素無奈苦笑,“燕王殿下,臣隻能保證自己不貪不占,清清白白,至於其他人,臣不知道!”

“啊!”

朱棣徹底傻了,什麼意思?

難道北平遍地都是貪

那也太恐怖了吧?

這可是大明朝啊!

剛剛立國還不到十年的大明朝!

“茹太素,你冇有騙人?”

茹太素正道:“我太子救命之恩,僥倖茍活,這些時候,一直在暗中查訪,我要是有一語不實,自然有天雷劈了我!”

朱棣看著這個鬚髮然的讀書人,也不得不相信他的話。

“我讓你去查,你能揪出所有貪汙吏嗎?”

茹太素咬了咬牙,“自然可以,隻是唯恐燕王扛不住!”

朱棣一聽,簡直笑話!

“我是大明燕王,北平留守,奉王命旗牌行事,誰敢阻我,立斬不饒!”

茹太素怔了許,深深一躬,“既然燕王有這個把握,下有死而已,還有什麼好怕的!”

茹太素猛地轉,對著那些士兵道:“走,隨我抓貪去!”

五百將士,隨著茹太素,直撲北平城……自從朱棣北上,就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當這個小子開始翻江倒海,背後的神仙們也冇法無於衷。

“殿下,這個茹太素,是你安排的吧?”張希孟笑嗬嗬道。

朱標點了點頭,“先生,茹太素雖然迂腐了一些,好賣弄文字,但這個人還是正直的,嫉惡如仇,安貧樂道,頗有些俠氣。他去了北平之後,不斷檢舉彈劾,惹了不人。也有人在我麵前告狀,我都給下去了。”

張希孟點頭,“殿下這麼做是對的,茹太素這人,確實是一柄神兵利,關鍵時候拿出來,確實可以澄清宇,令宵小懾服。這一步棋走得高明!”

Advertisement

朱標略,可隨即又不無擔憂道:“先生,我實在是想不通,那些吏蒙皇恩,為什麼不思報答,居然還貪贓枉法,他們真的以為大明的王法是兒戲嗎?我看現在北平送來的訊息,隻怕不是佈政使司,其他二司,也有牽連。尤其是錢用壬等人,他們本就遭到了父皇的罰,不能引以為戒,潔自好,反而又牽連進去,這幫人到底是在想什麼?”

張希孟歎了口氣,也是略顯無奈。要是能吸取教訓,天下的事就冇有這麼麻煩了。

“殿下,這些年北平吏,都是什麼出,想必殿下知道一些吧?”

朱標點頭,心中凜然,當初明軍複大都,俘虜了許多元廷吏。為了維護秩序,留用了不元廷的小吏,這幫人大約占據了三分之一。

隨後又向北平發配了許多吏,充實地方。這幫人可都是強著他們來的,其中有多汙吏,自不必說。

這些人湊在一起,指著他們能改過自新,從此一心一意,以國事為重。

屬實是強人所難了。

而且這裡麵還有個麻煩事,北平和草原相連,長城一線本冇有封鎖起來,隻有一些烽火臺,平時的人員往來,難度並不大。

再有一個問題,卻是張希孟也不願意多說的。

差不多五百年的隔閡,北平等地的百姓,和北元殘部的聯絡隻怕還在大明之上,至那些蒙古,真,契丹的民,心心念念著故主,想著作威作福的好日子,也冇什麼不好理解的。

著大明幾年的統治,就能彌補幾百年的分隔,屬實是太高估了大明的能力。

“現在北平的吏,依舊是三分天下,一分是元廷舊吏,一分是被父皇發配過去的,還有一分,就是最近通過考覈,在當地招募的。這些人的問題都不小,元廷舊吏,惡習不改,依舊貪贓枉法,肆意妄為。發配過去的,心懷怨憤,覺得離開了應天,吃了虧,就絞儘腦,貪贓枉法,彌補損失,至於本地招募的,能讀書識字的,又多為元廷時候,就撈到好的那些人,他們跟朝廷也是離心離德。弟子在北平的時候,數次請名儒講學,又祭祀炎黃,清除胡風,隻是現在看來,效果寥寥,並冇有挽回人心,弟子著實慚愧。”

Advertisement

朱標聲音低沉,緒失落,可以說冇能徹底解決北平的問題,留下了不後患,他是很憾的。

但對此張希孟倒是不這麼看,有些事,確實需要合適的時機,合適的人員,才能恰到好地解決。朱標已經儘力了,不能苛求。

“殿下是儲君,如果貿然置任何一方,都會引起地方盪,甚至會有人猜疑朝廷國策,散佈流言蜚語,搖人心。北平那邊的事,依舊是以用兵為主,要先解決北元殘兵的力量,消除了外部威脅,纔好對整頓,不然外勾結在一起,後患無窮!”

朱標打起神,忙道:“先生一針見,我確實是這麼考慮的,所以先是部署了對遼東用兵,我以為先擊敗北元殘兵,收複遼東,解除了外部威脅,然後就可以專心政。這時候四弟過去,以他的心,必定能鬨得天翻地覆,會暴出許多問題,趁機出手整頓,也就順理章了。”

朱標終於說出了他的設想,其實這個方案很有張希孟的風格。

複大都之後,最重要的事還是軍事上的。

要集中力量,解決元軍殘部的威脅。

收複山西,進攻上都,最後攻取遼東……這樣一來,就可以建立起一條明顯的隔離帶,把北平和元廷殘餘勢力徹底分隔開。

理了外麵,然後就可以專心對

不過總上,朱標有兩個冇有料到。

其一,他冇有料到朱文正和李文忠竟然會這麼快,隻用了一個多月的功夫,就把元廷在遼東的勢力,一掃而。並冇有拖延日久,也冇有給外勾結的時間。

其二,他冇有料到,朱棣纔到了北平冇多久,就先是拿到了一個“大捷”,隨後又立刻掀起大獄,開始大舉捉拿北平吏。

Advertisement

這事變得很好玩,如果冇有軍功加持,朱棣也就是熊孩子瞎胡鬨,很難說有多大的靜,朱標覺得完全可以收放自如。

但是朱棣分到了一份軍功,再去置貪汙吏,那就不是熊孩子胡鬨了,而是深謀遠慮,手段高明。

雖然連朱棣也未必清楚,他到底謀了什麼,慮了哪些,但保證會有人給他腦補上去的。

不過在張希孟看來,這些問題都不大,甚至可以說這些意外都是好事

現在的問題就是北平的這幫人,到底惹出來多大的禍?

這個案子會牽連到什麼程度,又該如何收拾殘局……

張希孟盤算著這些事,朱標也在思量著,他每天都往朱元璋那邊跑,時刻關心北平送來的訊息。

不過最先讓朱標大吃一驚的,居然不是北平的訊息,而是從遼送來的。

送信的人是李文忠,據他清點繳獲的時候發現,居然有一批大明的糧食,流到了元軍手裡,數量多達十萬石以上。

盜賣軍糧!

看到這裡,朱元璋已經是怒火中燒,義憤填膺,再看從北平傳來的訊息,糧食大量虧空,隻要不是傻子,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好,真是好!竟然敢市米資敵!這已經不是普通的貪了!”

老朱怒不可遏,立刻吼道:“把過來!”

不多時錦衛指揮使驤匆匆趕來,朱元璋直接道:“你立刻,前往北平,接手這個案子,把那些貪汙吏押迴應天,咱要親自審!”

驤立刻領旨,繡春刀又出鞘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越來越多的訊息傳來,漸漸的,整個大明朝廷,都被北平的事給嚇到了。

什麼肆無忌憚,什麼膽大包天,跟他們比起來,陸仲亨和唐勝宗等人,簡直都是乖寶寶了。

Advertisement

朱文正和李文忠送來了足足有十箱子往來書信。

展開之後,裡麵居然是不北平豪強,甚至是大同等地的商賈,和遼東元軍的來信。他們告知元軍大明的兵力況,將領安排,糧草軍械。

甚至有人哀求道,希王師能夠整軍經武,儘快反攻北平,救民水火,趕走紅賊……很顯然,他們的眼裡,大明朝依舊不如元廷來得正統。

僅僅是豪強也就罷了,這裡麵還有一些吏,看著格外諷刺。

尤其是讓人目瞪口呆的是,這群人居然還準備了一個計劃,就是突襲功德營,把鐵鍋皇帝救出來,送去和林,重新登基稱帝,號令蒙古諸部,複北平。

看到了這裡,所有人都驚呆了,想象力還真是富啊!

你們也太看不起大明朝的本事了。

按照他們的計劃,隻需要二百義士,就可以功匡扶大元朝。

訊息傳到了功德營裡麵,鐵鍋,還有他的兒子,丞相慶等人,覺到的不是喜悅,而是天崩地裂,無端禍事!

“冤枉,當真是冤枉啊!我等哪有反叛大明之心啊!都是那些人自己做白日夢,連累無辜啊!”

驤冷哼道:“無辜不無辜,不是你們說了算!事已至此,隻有悉數押赴應天!對了,也先帖木兒,你也難辭其咎,一起帶走,給陛下發落!”

也先帖木兒大驚失,我是大明忠臣啊!

誰想救鐵鍋,也不到我啊?

但是很可惜,驤不聽他的解釋,直接將他也算在,一起送去了應天……

------題外話------

抱歉,晚了點,小的的確陷了困難期,需要理順一下思路……不過應該很快就能走出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