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上品寒士 十五、竹篁里

《上品寒士》 十五、竹篁里

?十五、竹篁里

冉盛已升任屯長,這次帶了一百名軍士準備跟隨陳之前往會稽,但陳之只讓冉盛挑選了二十名軍士隨行,其餘軍士留在中領軍桓——

此去會稽複核土斷,固然要面對會稽大族的阻撓,必要時還得進士族莊園搜檢,但這主要得依靠當地郡縣的力量,單憑冉盛這一百軍士非但用不大,反而容易遭到會稽士庶之忌,.

九月二十五日,陳之、謝道韞、賈弼之與謝玄、劉尚值在句容縣分道後向吳郡而行,有騎馬的、有乘車的、有步行的,所以行程也不甚快,一日行六、七十里,且喜暮秋氣爽,連日晴好,朝行暮宿,謝道韞已學會騎馬,這幾日都是騎一匹褐牝馬與陳之並騎而行。

沈勁之子沈赤黔,遵陳之之命也隨謝玄、劉尚值回吳興郡,在土斷上助二人一臂之力,近二十年來吳興沈氏雖然式微,但在本郡依然有很大的勢力,有沈氏相助,謝玄複核土斷的力就會減輕許多——

十月初五上午,陳之一行人來到吳郡郡城,在西門外謝道韞微笑道:「三年前子重離開吳郡回錢唐,滿城仕爭相送出南門驛亭,蛋、瓜果、甜餅收了不,今日想必又將現當日盛況。」

之笑道:「即便真是衛玠復生,見多了也不過如此罷,哪能日日圍看!」

謝道韞笑而不語,心裏想的是:「三年前那些送你香囊的郎現在都已作他人婦了吧,時流轉何其快也。」

吳郡城,陳之改乘牛車,避免被吳郡的婦人郎、閑漢圍觀,與謝道韞、賈弼之徑郡署拜見太守朱顯,用罷午餐,陳之便與謝道韞一道去小鏡湖畔、獅子山下拜訪徐藻博士,路過真慶道院,方知院主黎道人已於八月間仙逝,陳之不勝嘆惋,年初他路過吳郡赴建康與黎道人相見時,黎道人還領著他到後山看茶花,他應黎道人之請畫了一幅《道院山茶圖》,沒想到再回吳郡時,黎道人就已逝世!

Advertisement

之去真慶道院後山時,謝道韞並未同往,知道陳之以前常與陸葳蕤在此相會賞花,不想踏之的這份記憶,這是屬於陳之與陸葳蕤的,而與陳之似乎永遠在路上,從吳郡至錢唐、從建康至姑孰,現在又是千里迢迢去會稽——

小鏡湖波依舊、獅子山端坐如昔,陳之的兩個堂弟陳謨和陳譚就在這徐氏學堂求學,相見之下,自是歡喜不盡。

陳譚年方十六,還是年心,與陳之頗親近,一見面便低聲音道:「十六兄,我上月初見到陸氏郎了,陸氏郎來這裏拜見徐博士,代其父問候徐博士,那陸氏郎對我二人微笑著點了下頭,還讓一個小婢來問我兄弟二人的話——」

之「嗯」了一聲,問:「陸小娘子現在華亭是吧?」

陳譚應道:「是,見過徐博士后便乘車去華亭了,十六兄要去見嗎?」

這時吳郡國學博士徐藻步出草堂,陳之趕上前拜見,自上回在吳郡別後,陳之已有三年多未見過博士徐藻了,此次再見,徐博士兩鬢全白,古人早衰,年過五十就已是暮年。

徐藻博士見到陳之和祝英臺,甚喜,他教學十餘載,陳之、祝英臺是他教授過的最特出的學子,徐博士得知陳、祝二人是去會稽複核土斷,便道:「之這次是要回錢唐探的吧,我年底也要去錢唐,就在馮夢熊兄府上過年了,邈兒年前也會趕回錢唐。」

徐邈、馮凌波四月間參加了顧愷之婚禮后便回吳郡探老父,再回錢唐拜見馮夢熊夫婦,馮凌波發現懷孕了,徐邈不忍隨自己去荊州舟車勞頓,就讓馮凌波留在了錢唐母家。

敘談了一會,陳之向徐博士打聽范汪現居何?徐博士笑道:「范汪兄前日還曾到這裏與我論儒學,之要去拜訪他嗎?」即命一僕役領路,帶著陳之去見范汪。

Advertisement

徐、兗二州刺史范汪因北伐失期,被桓溫表奏朝廷貶為庶人,便一直居在吳縣涇河畔竹篁里,陳之與謝道韞還有冉盛三人在徐氏僕役領路沿涇河南岸逆流而行,經浮橋來到對岸——

牽馬過浮橋時謝道韞忽道:「子重,那日你就在那株公孫樹下吹曲,快四年了,那樹幾乎沒有長大。」

四年前,謝道韞姊弟就是在這浮橋畔、烏篷船上聽陳之在公孫樹下吹曲,這時遼遠又切近,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過去了,竟又走到了這浮橋上,那曲子似乎還洋溢在這流水間——

之淡淡道:「公孫樹,公種而孫得食,其壽有千年,人何能及。」

聽了這話,謝道韞驀然想起三叔母劉澹說的「生年不滿百,喜歡就要爭」那驚世駭俗的言語,不微笑著搖了搖頭,謝道韞覺得三叔母並不了解,那麼陳之呢?陳之了解嗎?

過了浮橋,那徐氏僕役指著前邊一片竹林說道:「兩位郎君,那就是范氏莊園。」

時近黃昏,斜殘照,修竹掩映,景緻清幽,那佔地數頃的小莊園便是范汪居之,莊客請陳之三人稍待,急急通報去了,不一會,就見蓄著鬍鬚、表肅毅的范武子大步而來,笑道:「子重兄,家父自蒙惠贈《弈理十三篇》,常思與子重一晤——這位是?」

范寧不認得這個祝英臺,哪裏會知道他還曾與這個祝英臺進行過激烈的辯難。

祝英臺用濃重的鼻音說道:「在下上虞祝榭祝英臺,慕范公之名,便與子重一道前來拜訪。」

范寧三月間便離開建康回到了吳郡,並不知道天闕山雅集祝英臺一鳴驚人之事,但祝英臺要娶謝道韞為妻的事倒是有耳聞,今日見這祝英臺敷薰香、頗有態,心裏便存了三分鄙夷,心道:「這等浮浪子弟竟妄想娶謝氏,那謝氏真乃奇才,依我看只有陳之堪匹配。」

Advertisement

范汪、范寧父子重儒輕玄,對正始玄風深惡痛絕,服散、薰香、男子態,更是正始玄風之流弊,范寧一向耿直,喜怒形於,既然鄙夷祝英臺,也不虛與委蛇,對祝英臺頗為冷淡,對陳之則甚是熱,領著二人去見其父范汪。

之走在後面覷空對謝道韞道:「英臺兄莫怪,范兄直,想必是看不慣你敷薰香。」

謝道韞道:「子重,我三叔父說我與人往稜角畢,要你時時提醒我,今日我想再一下稜角如何?」

之微微一笑,說道:「英臺兄多日未辯難,技乎?」

謝道韞道:「遇見玄談高手,難免躍躍試。」

范武子痛恨正始玄風,但又研黃老之學,他要弘揚儒學,就必須對老莊玄學有通的了解,這樣才能駁倒老莊玄學,所謂知己知彼、所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者也。

之道:「范兄遇到英臺兄這樣強勁的玄辯高手,要慨嘆弘揚儒學之難了。」

謝道韞問:「那我緘口不言?」

之道:「可以論儒經史傳嘛,到會稽我們還要去拜見雅好經史、憎厭玄虛的虞常侍,會稽士人重儒輕玄,我們鄉要隨俗。」

謝道韞含笑低聲道:「子重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談儒論玄講兵、詩作畫烹茶,任選。」

之嘿的一笑,這時已看到立在廊下的那個鬢髮斑白的老者,面目依稀似范寧,頗有風霜之,目深邃而銳利,有不怒自威之態,這應該就是曾掌握徐、兗二州軍政大權的范汪范玄平了。

之與謝道韞上前見禮,范汪略事寒暄,便道:「貶黜之人,有客至,今見兩位年英才,范某心喜,於圍棋,范某急之手談一局,請——」

Advertisement

范汪著有《棋品》,神、坐照、、通幽、用智、小巧、鬥力、若愚、守拙,這九階棋品就是范汪首先提出來的,陳之也極圍棋,這次來拜訪范汪,就是想向范汪討教一局,見識一下東晉圍棋第一人的風采,還有,范汪是京口北府的重要人,北府由郗超祖父郗鑒一手創建,軍士都是北地流民,北府兵以勇猛善戰著稱,在平定王孰叛、平定蘇峻叛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自從郗曇病逝、范汪貶黜之後,北府被桓溫下令取消,北府兵或歸附庾希、或解甲歸田,今已不存在**的北府兵——

之知道謝安執政后命謝玄重建北府兵還要到十年後,而他陳之既有先見之明,何妨先與北府元老范汪好,日後重組北府兵也方便得多,當然,桓溫當政,是不可能重建北府兵的,陳之很清楚這一點,速則不達,不然的話遭桓溫忌那將是禍事,所以他是以棋來與范汪往,桓溫即便知道他來拜訪范汪,也只會一笑置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