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盛華 第285章 又說又不說

《盛華》 第285章 又說又不說

 老和尚臉上的悲傷頓時無法抑制,金拙言盯著老和尚痛苦萎下的子,狠意怒意頓時象泄了氣一般,往后退了一步,片刻,啞著聲音問道:“這命數,虛無飄渺的東西!”

 老和尚抬頭看向金拙言,,卻沒能說出話來。

 金拙言直視著他,又往后退了半步,“先前你說到杭城,只要到杭州城,現在又說還在那兒!你本就不知道!”

 老和尚臉上的悲傷更濃,“鸚哥兒,他那樣的人,這命數,豈只是他的命數,……到杭州城,有一機會,現在,還有一機會,只有一,可是……”

 金拙言盯著老和尚,看了好一會兒,突然轉就走。

 老和尚看著他的背影,一直看到看不見了,上塌下去,微微昂著頭,看著已經垂落下來的夜幕,看著遠彎彎的,暗淡的下弦月。

 他和拼盡一切,也只給他爭來了這一的機會。

 ……………………

 李文山進了秦王府外書房,秦王正寫著字,李文山放輕腳步,走到陸儀邊,張無聲的問了句好,沒等陸儀讓他坐下,秦王已經寫好了,一邊放下筆,一邊帶笑問道:“李五來了,六哥兒報好名了?”

 “都好了,就等考試了。”李文山忙長揖見禮,笑答道。

 “昨天聽唐尚書說,今年這三場試,打算在三月中之前考完,六哥兒要辛苦這一個月了。“秦王放下筆,站起來,也走到窗前,和李文山,陸儀兩人一起站著,欣賞著窗外盛開的海棠。

 李文山一個怔神,“要打仗了?”

 秦王沒答話,陸儀看著李文山,微微點了下頭。

Advertisement

 李文山眉頭微擰,輕輕嘆了口氣,突然又噢了一聲,抬手拍了拍額頭,沖秦王長揖到底,“差點忘了最要的事。多謝王爺援手。”

 “嗯?”秦王從窗外收回目,打量著李文山,滿眼的狐疑,他援什麼手了?他怎麼知道?

 陸儀也驚訝的看著李文山,李文山迎著兩人的目,“我大妹妹和親的事,那天宴飲后,太婆回來就不舒服了,沒提這件事,我知道的晚,事鬧起來的時候,也沒想到。是郭先生提醒我的,說幾乎整個史臺都上了折子,還說除了王爺……”

 “這話慎言!”陸儀急忙抬手制止李文山。

 秦王一挑起,似笑非笑的打量著李文山,片刻,和陸儀笑道:“你看,他又聰明起來了,你把郭勝說的話,仔細都說說,整個史臺都上了折子,關我什麼事了?”

 “郭先生說,打頭的那幾份折子,和蘇尚書都關系匪淺,后頭跟上的十幾份,有幾個深江家大恩,還有幾個,郭先生說,是陸將軍能遞個話什麼的人。”李文山看著秦王,又掃了眼陸儀。

 秦王和陸儀對視了一眼,示意李文山接著說。

 “和親這事剛議出來的時候,我就擔心過,好象聽起來,京城勛貴之家,合適的小娘子,大約也就大妹妹一個。

 郭先生說,大約是王爺先得了信兒了,說只有王爺,肯出這個面,也只有王爺,能讓蘇家和江家,援手。”

 李文山再次沖秦王長揖到底。

 “你想多了。”秦王沖李文山擺了擺手,“你記好,這件事跟我可全不相干,跟你,也毫不相關,撿錢的多,撿麻煩的可沒有。”

Advertisement

 “是,也就是跟王爺謝一句,外頭哪敢提起半個字。”李文山笑起來,再次長揖下去。

 “這一會兒,謝了兩三趟了,何至于?”陸儀跟著笑。

 “要不是怕王爺嫌我煩,我都想跪下好好磕幾個頭,”李文山的話真心誠意,“大妹妹真要是……唉,本沒有活路。

 大妹妹要是有個什麼好歹,阿夏非得瘋了不可。

 前兒聽洪嬤嬤說,在高郵的時候,阿夏病過一回,那場病來得又急又重,阿夏上熱的滾燙,誰都不要,就得姐姐看著,說是有一回臨近傍晚,看睡沉了,冬姐兒出去了一會兒,阿夏醒了,一眼沒看到姐姐,從床上滾下來,連滾帶爬哭著喊著姐姐別走,洪嬤嬤說喊的哭的那個凄慘,把一家人嚇壞了。”

 李文山一邊說一邊嘆氣一邊難過,那一回,阿夏肯定燒糊涂了。

 “王爺也是不想讓你和阿夏難過。”陸儀掃了眼秦王,看著李文山笑道,“不用放在心上,也不全是為了這個,和親與事無補,反倒有損前方士氣。金相也很反對,蘇尚書和太子,也都不贊,頭一回沒議清楚就匆忙定了,金相已經自責過好幾回了,別放在心上。”

 “這件事,阿夏知道嗎?”秦王踱過去坐到椅子上,端起茶,看著李文山,好象隨口問了句。

 “嗯?和親的事?知道,我跟說了。”李文山一個怔神。

 “阿夏怎麼說?”秦王不抿茶了,看向李文山。

 “阿夏嚇壞了,說得趕把冬姐兒的親事定下來。”李文山避重就輕,耍了個頭。

 秦王似笑非笑的看著他,看的李文山有幾分不自在的揮了下手笑道:“對了,昨天江大公子請六哥兒吃飯,六哥兒沒空兒,就偏了我和阿夏,竟然有幸喝了杯江大公子沏的茶,真象小古說的,哪還能喝出那茶是好是不好,看就夠了,真是好看。”

Advertisement

 聽李文山說了這件事,陸儀暗暗松了口氣。

 秦王一聲嗤笑,點著李文山,“還請了誰?你必定是沾了別人的,江延世那個人,那份傲氣,你可不在他眼里。”

 “就我和阿夏,六哥兒沒空,他給了三張帖子,我和阿夏就去了,大約是因為十五那回看燈看煙火的時候,舅舅不是明州人麼,說起來明州的吃食,江公子就說京城有家明州館子,明州菜做的比他們府上還好,要請我們嘗嘗,他倒是一言九鼎。”

 李文山領了阿夏的吩咐,被江公子請吃這事,一定得稟給秦王,要稟又不能全說,中間的分寸讓他自己把握,因為不能全說,他覺得這話,真是難說極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