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盛華 第146章 不差臉

《盛華》 第146章 不差臉

 李夏眼皮微垂,依舊看不出表

 這門親事,必定是郭二太太的主意,那位郭五娘子,沒進宮時見過幾回。能跟五哥提起這門親事,已經是很高看五哥,以及,很高抬們一家了。

 ……跟從前提過的那幾門親事比,更是把五哥高看到天上去了。

 “還有句抱怨,承影說,等王爺署理兵部的旨意下來,他這一趟一趟,還不知道得跑多趟。”

 “太子呢?”李夏問道。

 太子和秦王同齡,秦王署理兵部,太子,更應該指一份政務以歷練。

 “他沒說,我沒問。”郭勝看著李夏,“只能等邸抄了。”

 “嗯。”李夏神的凝重。

 見過太子很多面,太子承繼了江皇后的勇猛剛烈,從小兒就好武,都說他功夫還不錯,他應該最想署理兵部吧,偏偏指了秦王……

 郭勝看著李夏的神,接著問道:“大爺給五爺提親這件事,秦慶肯定不知道。所以,陸將軍才讓承影過來講這個笑話兒,這是要咱們給江寧府大老爺遞個信兒,您看,是跟秦慶說一聲?還是直接給江寧府大老爺捎個信兒?”

 “是李文杉夫妻提的親。”李夏看了眼郭勝。

 郭勝苦笑道:“姑娘的意思我懂,和大老爺說了,大老爺必定要訓斥大爺夫妻,這一訓斥……”

 這一訓斥,就是替五爺狠狠得罪了一回大爺夫妻,如今五爺一個人在京城伯府,主持伯府中饋的,又是大爺夫妻……唉。

 “五哥護得住自己,再說,陸儀看著呢。”李夏看了眼一臉苦笑為難的郭勝,低聲說了句。

 郭勝忙點頭,五爺那邊,只怕不是陸儀看著,秦王府和長沙王府,才是真正的看著呢,確實不用多擔心。

Advertisement

 “趙平安以后要跟著出門,你留心看看這個人。”李夏吩咐了句。

 郭勝答應了,看著李夏,低了聲音,“承影那句抱怨,是不是要讓咱們?”

 “咱們能怎麼樣,在這里,你一個人勢單力孤,承影要是再來,你也抱怨抱怨就是了。”李夏看了眼窗外,六哥還在背書。

 “是。”郭勝有幾分尷尬,尷尬中卻又愉快,想了想笑道:“下次出城,咱們往北三里看看?”

 北三里是高郵軍聚堆的地方,十分熱鬧,李夏嗯了一聲。

 十幾天后,邸抄傳過來,太子署理戶部。

 李夏暗暗松了口氣。太子先從帝國財賦習學,這是傳統了,想的有點兒多了,至到現在為止,一切都是好好兒的。

 看起來,一切都跟從前不一樣了,這就好。

 ………………

 金秋里,京城遞過來李文山秋闈高中的喜信兒,李縣令高興的坐著坐著就自己笑出了聲,徐太太稍稍好那麼一點點,因為在心眼里,那個大兒子,才氣就是這麼高!

 洪嬤嬤板著張臉,拘著家里的下人們不許得意張狂,這會兒更要謙和淡定,自己卻是腳底生風,力旺盛。

 這一兩年,倒象是年青了好幾歲。

 李冬跟徐太太一樣,眼里,五哥那簡直太厲害了,明年春闈上,五哥就是考個狀元出來,都不覺得有什麼意外。

 李文嵐立刻就樹定了志向,簡單明了,他也要十八歲就考過秋闈!

 李夏和郭勝一起,從生員放榜之后,就盯著這秋闈的事了,知道李文山要考秋闈后,郭勝就寫信給秦先生,讓他一有什麼信兒,立刻寫信給他,放榜之后,想辦法把李文山的考試文章都抄出來,給他看看。

Advertisement

 知道是唐承益主考,李文山還能高中,李夏很有些意外。

 秦先生十分能干,不但抄出了李文山的考試文章,連唐承益的評語,也一并抄了來。

 李夏看著唐承益的評語里赤子之心四個字,眼睛彎了起來,是了,這唐承益不是古板之一,相反,他相當的機敏變通,五哥這種樸實太過的文章,是最吃力不討好的一種,有十分學問才氣,也就能顯出一兩分。

 唐承益跟說過不只一回,治人者,最難得的,是一顆悲憫之心。

 五哥這運道,可真是好得很呢。

 生員試后,秦王和金拙言應該就知道了唐承益對五哥這份十分難得的評價,所以才讓他下了場……

 郭勝仔細看著李夏的神,頗有幾分不解,猶豫了下,在李文山那篇時文上點了點笑道:“五爺這篇時文,見事深,十分難得,也就是文筆上稚了些。”

 “文章學問都差了不。”李夏看了眼郭勝,手指點著唐承益那幾句評語上,“為什麼取中五哥,唐承益都寫在這里了。唐承益這個人,用人重心地,做事不避嫌。”

 郭勝專心聽著,這些都是要牢記在心的待。

 “你寫封信給五哥。”沉默了好一會兒,李夏還是待道,知道五哥的子,可還是要以防萬一,“讓他從此專心讀書,他的學問文章差的太遠,要沉下心,好好讀幾年書。”

 “是。”

 ………………

 沒兩天,跟著這喜信兒,又來了封信,是二老爺李學玨的親筆,揚揚灑灑一通舞文弄字表述懷,足足寫了十幾張,簡而言之,是要替李文山牽一門好親,對方是祿寺卿郭懷寧的兒郭五娘子。

Advertisement

 李縣令看到這封信時,郭勝自然也看到了,無語之極。

 這件事,他也不用先找李夏請示下了,直接給李縣令提了建議,這門親事,他雖然是親爹,可不好直接就這麼作了主,聯姻聯姻,聯的是家和族,這事兒,一定得先請了江寧府大老爺的示下,才好說其它的呢。

 這會兒的李縣令,對大哥那是打心眼里長兄如父,郭勝的建議還沒說完,李縣令就拍著手連聲贊同,趕忙寫了封信,附上二老爺李學玨那封厚厚的信,打發人千里急遞,送往江寧府。

 江寧府里,正因為李文山秋闈高中,以及李文山竟然得了唐承益青眼這兩件大事,興高興不已的李漕司,被他嫡親二弟這封信,只氣了個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