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三位上教導,下牢記在心。”李縣令起長揖致謝。
“這會兒沒什麼外人,不必如此拘禮。家里都安頓好了?山哥兒已經進縣學讀書了?”上次聽李縣令說過一回,羅帥司順口問了一句。
“山哥兒讀書的事,正要跟帥司稟報一聲。”李縣令正愁怎麼提起山哥兒進萬松書院的事,見羅帥司問起,急忙答道。
“噢?”羅帥司這一聲‘噢’里著說不清的味兒,最近求到他這里要進萬松書院的一個接一個,他有點后悔剛才不該問起這讀書的事兒。
“……就是山哥兒想考萬松書院的事。”
羅帥司聽李縣令果然說到了萬松書院,不由皺起眉頭。
王同知眼里滿是笑意的看著李縣令,怪不得出世家,三十多歲才做到橫山小縣的縣令,確實太不知輕重進退了。
關副使皺著眉,不等羅帥司說話,先開口道:“萬松書院早就不招人了,再說,令郎必定要走科舉的路子,如今的萬松書院不合適。”
“關副使說的極是。”羅帥司急忙接上,“若是縣學不合適,就讓山哥兒到府學附讀吧。”
“下原來也是打算讓山哥兒到府學附讀,可前幾天王爺發了話,讓山哥兒去考萬松書院,說是要帶著山哥兒一塊兒讀書,王爺和世子爺他們都是不準備科舉的,讀的書做的文章和山哥兒兩樣,我也覺得山哥兒跟他們一起讀書不合適,要不跟王爺說一聲……”
李縣令擰著眉一臉愁容,他真是這麼想的,也是真發愁跟王爺讀書會耽誤他寶貝兒子的科舉大業。
羅帥司聽的眼睛都瞪圓了,瞪著李縣令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關副使‘噗’的笑出了聲,他也說不清為什麼要笑,
“李縣令你可真是……真是!說你什麼好?”王同知站起來,用折扇點著李縣令的肩膀,語氣神態隨意又親呢,“王爺點了你家哥兒陪讀,你竟敢嫌棄王爺耽誤了你家哥兒科考?怎麼著,你這是要讓羅帥司做惡人,去跟王爺說:讓他別耽誤了你家哥兒?”
秦王竟如此看重他兒子!看來對他,照顧一二是不夠的……只是,這位看著木訥拘謹,怎麼這麼促狹?
“王爺邊都是博學大家,能跟在王爺邊讀書,那是令郎的福運,怎麼會耽誤?”象是擔心李縣令再說出什麼不合適的話,關副使搶先點了句。
“你大哥說你子迂,還真沒說錯你!”羅帥司點著李縣令,一幅又生氣又無奈的樣子,仿佛長兄訓斥弟弟一般,“王爺發了話,就是耽誤那也得去!再說也耽誤不了,你且放寬心,晚些我和山長打個招呼,制藝解經這些,讓他給山哥兒額外加上就是。”
李縣令聽羅帥司如此說,一顆心放回肚子里,連聲道謝。
羅帥司眼風掃過李縣令的靴子,李縣令這一服嶄新,靴子卻是舊的,羅帥司在京城長大,和李漕司又是自小的,對永寧伯府那些陳年污糟事知道的不,自然曉得這位永寧伯府三老爺日子過的相當拮據,稍稍猶豫了下,羅帥司看著關副使和王同知笑道:“山哥兒進萬松書院陪讀,這事亦私亦公,一應費用也不好全由李縣令私人支出,我看,就從公使錢里撥一些給橫山縣,兩位看呢?”
“我覺得好!”關副使一口答應。
“正該如此!”王同知拍手贊同。
“咱們兩浙路的公使錢還算富裕,”羅帥司轉向李縣令,“回頭我讓人核算一下,從這個月起,每月往橫山縣撥一筆公使錢,孩子還小,銀錢上頭不可放縱,可也不能拘的太了。”
李縣令聽的一陣眼暈,這公使錢他是知道的,當初在太原府,因為公使錢誰用的多了、誰用得了,三司衙門沒鬧事,他看的熱鬧聽的閑話多的很。至在太原府,這公使錢從來沒有撥到縣令頭上的道理,沒想到兩浙路竟富庶至此!
“咱們兩浙路富庶是富庶,可用錢的地方也多,別的不說,太后在杭城住著,那北上南下的員仕族,如今幾乎個個都要繞道杭城,給太后請了安再走,一年到頭,招待這些貴人,咱們的公使錢就用去了十之八九!各府各縣的公使錢,一向是給個虛數字,要用銀子時寫條呈上來現支,如今橫山縣實領銀子,李縣令可得好好謝謝帥司才是!”
見李縣令只知唯唯諾諾,王同知頓時想到這麼個老實木訥人,只怕領會不到羅帥司這是給了他多大的一個恩,忙仔仔細細給李縣令解釋了一通。
李縣令這才明白,就是富庶的兩浙路,這公使錢也不著他們這些從八品的小縣令用。特別撥銀子給他,一是因為他兒子陪王爺讀書得花不錢,二來,就是看在大哥臉面上了……
李縣令心里一時五味俱全,急忙起長揖到底鄭重致謝。
辭了羅帥司,羅帥司和關副使徑直出偏門走了,王同知卻和李縣令一起往外走。
“李縣令這就趕回去?”
“要晚一晚,下兩子兩慕杭城繁華,下就帶他們一起過來了,總要讓他們逛一逛再回去。”李縣令態度極其恭敬。
“原來如此,原本還想請李縣令到舍下吃頓便飯,如此就不打擾了。”幾句話間,已經到了衙門口,王同知和李縣令拱手作別。
門房里就梧桐一個人了,正等的脖子長,見李縣令出來,急忙迎上前,出衙門上了馬,往約定的茶樓去尋李文山兄妹四人。
茶樓里只有李冬,李文山和李文嵐、李夏三個都不在。
………………
和李縣令分開后,李文山想去萬松書院看看,自從聽說哥哥要進萬松書院讀書,六哥兒李文嵐就對萬松書院無比敬仰向往,聽李文山提了’萬松書院’四個字,他就兩眼放一定要跟著去,李夏也想去萬松書院看看,一來是五哥要讀書的地方,二來,上一世對古家那位神一樣的文正公極為向往,能親眼看一看萬松書院,也算是圓了上一世的念想。
天才醫學博士穿越成楚王棄妃,剛來就遇上重癥傷者,她秉持醫德去救治,卻差點被打下冤獄。太上皇病危,她設法救治,被那可恨的毒王誤會斥責,莫非真的是好人難做?這男人整日給她使絆子就算了,最不可忍的是他竟還要娶側妃來噁心她!毒王冷冽道:“你何德何能讓本王恨你?本王只是憎惡你,見你一眼都覺得噁心。”元卿凌笑容可掬地道:“我又何嘗不嫌棄王爺呢?只是大家都是斯文人,不想撕破臉罷了。”毒王嗤笑道:“你別以爲懷了本王的孩子,本王就會認你這個王妃,喝下這碗藥,本王與你一刀兩斷,別妨礙本王娶褚家二小姐。”元卿凌眉眼彎彎繼續道:“王爺真愛說笑,您有您娶,我有我帶著孩子再嫁,誰都不妨礙誰,到時候擺下滿月酒,還請王爺過來喝杯水酒。”...
玄月玥沒想到自己居然穿到了剛出世的嬰兒身上,卻正因為女兒身,被冷酷的皇帝爹疼寵無度。三個哥哥不得寵,原本記恨這個妹妹的他們卻真香地讓小妹妹成為了團寵,開了掛的師父,神仙一樣的皇叔… 反派大叔竟被月玥暖化成操心的老父親... “師父,我把首輔打了,怎麼辦?” “月玥做的都是對的!” … “父皇,貴妃她下毒,我反送給她喝了,好像死了!” “月玥真棒,不愧是朕的女兒,還有,叫爹爹。”
作為今上唯一的子女,崇寧公主魏姝備受圣寵,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唯有婚事,不甚合心意。好在成親次日,駙馬便回了西北老家,一去大半年,連封家書都沒給魏姝寄過。魏姝轉頭住回皇宮,三五不時,照舊召些才俊入宮伴游,賞花吟月。兩人均十分默契地視對方為無物。直到十個月后,魏姝生下一子,主動給駙馬寄了和離書。夫妻二人迅速和離,孩子卻歸魏姝撫養。京中頓時流言四起:孩子生父怕不是另有其人。然而魏姝前腳才和離,后腳今上便猝然駕崩,之后魏姝皇叔繼位,孝期剛過,就逼她去和親。走投無路之下,魏姝只能抱上兒子,硬著頭皮找到自己的前駙馬——如今剛被新帝破例親封的嘉王。“你看咱們兒子長得多像你……”魏姝準備了一籮筐的話求救,可才剛開了個頭,便被對方打斷道:“公主認錯人了,嘉王在你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