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紹宋 第三十三章 敕約

《紹宋》 第三十三章 敕約

 饒是金富軾早有準備,此時也不微微嘆氣。

 “鄭知常鄭學士出使大宋多次,文名傳于天下,更是金河之盟持約之人,如今為你所殺,請問,高麗國也好,你金富軾也罷,要怎麼與朕、與西遼大石林牙,與兩位蒙古王,與高昌國主做代?”趙玖平靜來問。

 此言一出,里與合不勒更是直接睥睨來看,似乎真還記得鄭知常長什麼樣一般。

 “除此之外。”而金富軾尚未做答,趙玖又將懵懂的兒從一側抱到上,繼續迎著海風來問。“當日朕北伐之際,曾有明旨至高麗,要你們遵從金河之盟、邦屬之德,出兵攻遼東,而且約定晚一日便要出一萬貫軍費,以饗士卒……你們晚了足足一百余日,又該怎麼說?”

 金富軾沉默一時,地上的金仁存也低頭不語,便是周圍諸多邦國使臣、部族首領也多捻須冷笑,因為所有都知道,這是高麗必須要面對的一個死結……不是你們維持了部團結就能輕易熬過去的,不然,仗就白打了。

 “朕有句話要說一說。”

 抱著兒的趙玖見狀,不等對方開口,卻又忽然嚴肅起來。“邦國之重,莫過于兵,今日的事還有往后的事,怕是都還得回到戰爭本上面去……”

 上下也旋即肅然起來。

 “此戰以宋金為主,長江以北諸邦國部族,皆參與戰中。”趙玖繼續緩緩認真來說。“靖康之前便不說了,只從靖康算起,也快十二年了,十二年間,戰爭的代價可不僅僅是一場獲鹿大戰或者之前堯山這類戰役的死傷那麼簡單……

 “土地的淪喪與收復是上萬里的規模,城池易手,怕是要反復累加過千……

 “軍士死傷累積數十萬之眾,戰爭中的士民傷亡恐怕要以千萬來計數……

Advertisement

 “漢、真、黨項、契丹、奚、高麗、渤海、蒙古,乃至于高昌、日本,皆有軍士披甲列陣參戰……

 “遼國為此亡、西夏為此亡,西遼、東蒙古、西蒙古復又由此而立……

 “漢人死傷最多,辱最眾,契丹一分為二,渤海諸族則在戰中幾乎損失人口過半,真人不清楚,但大約也要損失近半人口,邦國興衰,部族存亡,皆要歸于此戰……”

 趙玖緩緩道來,下面的各國使臣、部族首領,臉也越來越嚴肅,到最后,滿滿騰騰的大龍宮寺大雄寶殿前方正院,幾乎雀無聲,便是宜佑公主也察覺到了某種氣氛,不顧天氣微熱,往父親懷中依靠過去。

 “所以,朕今日才你們都過來,因為這一戰,不是大宋與大金的事,你們國家的興衰、部族的存亡也在這里。”說到此,趙玖終于再度看向了金富軾。“金相公、金元帥……朕不追究靖康之變時你們的反復,畢竟那個時候,朕都被兀追的躲到八公山上,何況你們?但是,西夏亡后,金河之盟,諸國就此定下此戰順逆正反,朕來問你,高麗認不認?”

 “當然認!”

 金富軾不敢有片刻遲疑。“高麗屬宋,不屬金,此戰順天意承華夏而敵蠻夷……大是大非,不敢有毫之誤。”

 “那現在你再來告訴朕,既然以金河之盟為準,自認從宋抗金,那鄭知常的事,出兵延誤三月有余的事,到底怎麼講?”趙玖繼續認真追問。“你難道以為,這些事只是落在口頭上的機鋒嗎?便只是言語、紙張,可落到如此堂皇大戰中,那也是要決國家興亡的吧?!”

 金富軾毫不猶豫,先下跪于地。

 說白了,金富軾本就是個明白人,這件事當然可以指著金河之盟來個什麼說法,但即便沒有這種說法,回到本利害上去,高麗也要為自己在戰爭中的首鼠兩端付出代價……尤其是大宋現在全面勝利,岳飛部眾更是聯合契丹人在遼周邊將高麗軍歸國道路阻斷,尤其趙宋家又不是個好像與的。

Advertisement

 君不見,西夏為何而亡?

 “鄭知常乃是高麗國中私斗而亡,非關大義,陛下若計較此事,外臣愿以命抵命。”沉默片刻后,金富軾只能叩首,任由宰割。“至于出兵延誤一事,實乃我高麗國中空虛疲乏,耗費日久方才行……不過誠如陛下所言,彼時便有明旨,外臣也無話可說,所以高麗國中愿意傾國罰,但委實國庫空虛,還請陛下諒……真將高麗弄,弄得民不聊生,于陛下與大宋也無益的。”

 “打了這麼多年仗,廢池喬木,尤厭言兵,朕自然愿意慈悲為懷。”

 趙玖終于點頭,卻又看向了側的呂本中,后者會意,即刻從袖中取出早就備好的一張紙來,然后向前半步候命。“但有些事,算是最后的說法,你可以提出建議,但朕若不許,你就不必再堅持了……否則,即便是再不想如何,朕也再要勞岳元帥一番了。”

 岳飛趕拱手,卻又隨趙玖一揮手再度坐下……他此番歸來,果然是要做嚇唬人的活的。

 “是。”

 另一邊,跪在堂前的金富軾未及應聲,金仁存卻又搶著叩首答應了下來。

 趙玖瞥了這兩個高麗人一眼,懶得理會,只是去看呂本中。

 呂本中立即向前,宣讀了對高麗的最后置:

 “其一,金富軾加公爵,實封高麗西京(平壤),為高麗元帥、樞相,輔政高麗,非中國天子旨意,不得擅自更迭……”

 金富軾與金仁存各自抬頭愕然。

 “其二,還此次出兵所據土地、城池,歸還擄掠錢帛、人口,分毫不得納回國中。”

 “其三,高麗須參與《中國政治、文化一敕約》、《大宋-高麗友好通商航海敕約》、《北疆聯防敕約》。”

Advertisement

 念完這話,上下還在茫然之中,呂本中便已經閉,直接退了回去。

 平心而論,第一條大家都還是懂得,無外乎是通過扶持金富軾,大力懲罰高麗的意思,就高麗那小國寡民的,再加上西京開京素來全方位對立,一下子直接分開,怕是要國中之國的,與直接分裂幾乎無異的。

 當然,金富軾本人也已經打定主意,咬牙接下來,等自己死了再還給王楷便是……總比讓岳飛從遼那邊隨便選個武人來干這事強吧?

 人為刀俎我為魚,就那回事。

 而第二條更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是,第三條是個什麼鬼?聽起來就讓人膽戰心驚好不好?

 “陛下……”

 果然,金富軾滿頭大汗,勉力來問。“敢問何為三敕約?”

 “你不必憂慮。”趙玖從容相對。“前兩條條是對高麗與你的置,而三敕約本是今日花島的本事宜,都要參與的,不是針對高麗的……現在真人還沒置好,等他們來了,一并宣布。”

 金富軾微微釋然,卻又忍不住繼續講了一個要害之事:“陛下,其余出兵所得土地倒也罷了,保州本是高麗舊土,……”

 “此事屬于《北疆聯防敕約》,此敕約中一大條,正是要劃定疆界,不使再生戰端之意。”趙玖口而對。“至于所謂保州,等此敕約公布,到時候你想說再說……還有嗎?”

 “陛下。”金富軾閉口不語,金仁存則盡最后努力。“公爵之事,高麗國中素無例……”

 “以后就有了。”趙玖依然平靜。“此事屬《中國政治、文化一敕約》,不是高麗,各邦國部眾都要統一爵位、聯通職品級的……而且,三敕約之事,不許任何邦國反對,朕所指而膽敢不約者,是敵非友,朕寧可再種十年桑、養十年魚,也要清除害群之馬,還天下以太平。”

Advertisement

 金仁存呼吸數次,卻又不敢多言。

 “喚真人上來吧!”

 趙玖見狀,目掃過左右上下,終于揮手將高麗人暫且屏退,進今日正餐。

 眾人不敢怠慢,各自歸坐肅然,然后一起看向寺廟院門方向,而果然,須臾之后,便有甲士蜂擁,帶著一群人涌了進來,而其中,最人矚目的,當然是三個宛如漢家兒的年輕人。

 至于劉豫、傅亮等人,早早在陸地上就被轉而押送往燕京去了。

 回到眼前,院中原本肅然,但隨著這三名‘漢家兒’一般的真貴族子弟院,立即便引得所有人頭接耳、竊竊私語,乃至于嗤笑睥睨者無數。

 其中兩個年,早已經面發紅。

 但是,另外一人,非但面不變,反而在來到前之后,直接闊步向前,就在之前金富軾下跪之地從容跪地,再三叩首,抬起頭后,更是語出驚人:

 “兒臣完亮,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饒是座中坐滿了北地英豪,自詡見多識廣,此時也都目瞪口呆,繼而全場失聲,而他后兩名半大年,也全都失措。

 半晌之后,居然是趙家懷中宜佑公主睜大眼睛打破了沉默:“父皇……我何時多了一個哥哥?”

 眾人強忍笑意,而自稱完亮的年,聞言雖然眼皮一抖,卻依然昂首不

 到此為止,趙家到底是見多識廣,終于當場大笑,笑完之后,才以手點向對方后二人:

 “你們二人,真是無禮……事到如今,甚至不愿喊朕一聲父皇嗎?!”

 后面二人終于支撐不住,一起上前下拜,口稱‘父皇萬歲’。

 趙玖再度大笑,這才點頭示意:“且報姓名。”

 “兒臣完雍!”最小的那個俯首相對,依然面發紅。

 “兒臣紇石烈良弼。”另外一個也做匯報。

 三人不約而同,皆用了漢家姓名,而趙玖稍一思索,便與之前得到資料中的三人相互映照了起來——大太子完斡本的孤,三太子完訛里朵的孤,紇石烈部的主、完希尹的學生。

 對上以后,趙玖攬著自家兒,繼續慨:“認真來說,朕聽說希尹死了以后,一度是想讓岳元帥直接打到會寧府的,因為希尹既死,朕實不知道真還有沒有漢化可能,自然有斬草除之念……但見到你們三人,朕倒是松了口氣。”

 “好讓父皇知道,兒臣自讀書習文,頗通詩文,不敢與父皇千古名家手段相提并論,卻足以承教化之德。”完亮又迫不及待起來,很顯然,失去了父親和大部分家人的他迫切需要這個真國主之位來自保,兼為日后報復。“父皇掃天下,威聲赫赫,兒臣正有一詩奉與父皇,稍顯父皇之志。”

 “哦?”

 趙玖是真來興趣了。

 “兒臣請父皇開恩,許兒臣起誦。”

 “好。”

 一番對答,完亮第一個站了起來,然后環顧左右,果然踱步越過側二人,面東而誦出一首詩來:

 “萬里車書一混同,燕云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黃河上,立馬太行第一峰!”

 趙玖心中愣了一下,終于醒悟這廝是哪位了,但面上卻沒有半點遲疑,只是連連頷首:

 “好詩、好詩!”

 “不足以道父皇武功萬一。”完亮回過頭來,懇切以對。

 “與我兒賜座。”趙玖直接手,指著對方而言。

 眾人當即岳飛與諸王之后添加幾案座位,而完亮更是大喜過,謝恩之后,堂而皇之坐了過去。

 然后,趙玖復又看向了剩下兩個跪著的‘兒臣’:“你二人文學又如何?”

 剩下二人面面相覷,半晌,還是完雍小心低頭開口:“好讓父皇知道,兒臣是三人中文學最差的……良弼兄是國中神,希尹相公生前最信重的嫡傳子弟,甚至早早在燕京開儒學教導他人……兒臣卻只是隨著通讀過儒家經典而已。”

 趙玖點頭,立即看向另一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