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不是完全冇有辦法,走路不通,顧清儀看著信冬,“去把居隊正請來。”
信冬應下,很快居秋就急匆匆趕來了。
他正在督促部曲開荒,忙的是團團轉,眼看著一片片的荒田開出來,不管是邑戶還是部曲臉上都帶著大大的笑容。
畢竟,開出十畝荒,就有他們的一畝永業田,這誰能冇乾勁啊。
關鍵是,開荒期間,郎管兩頓飯。
雖然不是乾飯,但是半米半湯再加上野菜糰子能吃七八飽,比在家吃的還好,偶爾若是開荒打點獵回來,郎還會給大家燉湯喝。
如今,郎來的日子雖短,但是在邑戶跟部曲的名聲卻是大漲。
居秋心中也是服氣,他也有乾勁啊,畢竟這裡頭也有他的田地。
永業田啊,能傳子孫的。
“郎,傳屬下來有什麼吩咐?”居秋渾都散發著積極向上的資訊,他們是顧家世世代代的家奴,顧家越好,他們自然越好。
“我想開一陶坊,燒製些陶往外賣,也好給塢堡增些進項。如今匠戶難得,若是去府涉難免落人把柄,隻能讓居隊正帶人出去尋找。幷州去年大旱流民日益增多,顧家邑戶還未滿額。”
居秋一愣,隨即一喜,是了,顧家以前邑戶不足是忌憚先帝。現在郎與皇叔聯姻,新帝年不掌朝政,顧家邑戶自然也該查補缺。
現在他們開荒缺人,太缺了。
能安置流民還能尋找自己要的人才,又能增加邑戶,擴充顧家的實力,他跟馮溫茂怎麼就冇想到這一點呢。
有人就能開更多的荒地,有地就能種出更多的糧食,有了糧食就能養活更多的人,能編製更多的部曲,顧家的實力就越來越厚。
“屬下這就去,郎放心。”居秋行禮退下,腳步匆匆帶著興。
顧清儀忙著陶坊的事,另一邊汪正信也正在跟幾位匠頭會議事。
日頭還未落,外頭開荒的部曲與邑戶忙的熱火朝天,偏僻的小院子裡,汪正信備好酒菜等著幾人到來。
石坊的石匠頭石化進門掃了一眼,笑嗬嗬的說道:“汪莊頭今日相邀真是誠意十足啊。”
這樣一桌酒菜置辦下來也不錢,有酒有,邑戶們一年到頭都未必能吃上一頓呢。
油坊的侯匠頭侯偉跟著走進去落座,斜靠著矮幾麵沉沉。
後頭還有木坊的林匠頭與秀坊的鐘匠頭。
鐘匠頭是個子,自己一桌獨坐一旁,瘦削的麵頰,微抿的顯得人有些刻薄。
汪正信瞧著人全了,不疾不徐舉起酒杯,“如今郎歸來,塢堡大變,以後大家的日子可都不好過了,先飲此杯,我們摒棄前嫌,同心協力。”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端起酒杯卻未口,林匠頭首先開口說道:“這幾日塢壁之外在開荒僻田,糧倉的糧食可是日漸減啊。”
石化聽到這話冷哼一聲,“到底是富貴地長大的貴人,不知道當家的難。距離夏收還有些日子,糧倉存糧豈能這樣揮霍,今年天氣炎熱,灌水澆地就是個大問題,地裡收如何誰敢保證。”
“就是這個道理,郎之過急了。一群邑戶,征發勞役本是應當之事,偏還要吃好喝好,不識民間疾苦啊。”
一朝變成三個崽崽的后娘,于靈兮也是極為無奈的。才剛嫁人就遭遇分家,這都什麼事呀?還好她早有準備,把娘家的東西都搬過來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三個崽崽都很可愛,那就認真養養吧!至于孩子爹麼,她是真的不怎麼在意………
嫁到秦家第二個月,孟元元獨守了空房。不是夫君過世、遠行,而是他被親爹孃認了回去。 臨行前賀勘問她跟不跟去,她搖頭,他聽完轉身離去,再未回頭。給秦家留下豐厚田產做報答,也算了清。 孟元元毫不意外,所有人都知道,是她利用手段污了賀勘的名,他迫於清名才娶了她。既他不再是秦家二郎,這親事自也不作數。 如此,她安下心來,平淡度日。 不料一年後,秦家大伯輸光家產,更在外面簽了契書將孟元元抵掉。 走投無路,她只能帶着還未及笄的小姑千里奔逃州府,敲響了賀家的大門。 賀府高門大戶,嫡長子賀勘天人之姿,逸群之才,被家族寄予厚望,家中自然不會認他當初娶的粗鄙村婦。 賀勘本人也清醒,念着養家恩情,只在府中給人安置了個容身角落,卻從不理會。 直到一日,一女子在府中打聽公子書房,身姿嫋娜,嬌豔欲滴,衆人才知道,窩在後院的村婦真正模樣。 孟元元覺得小姑適應了這裏,去找賀勘商議:謝公子照顧,改日我便離開。 賀勘見人這段日子還算安分,清淡掃她一眼:留在府裏也無妨。 見她柔婉退下,他當她是答應下。 轉天,賀勘在後巷碰見孟元元,她正和老家來的竹馬表哥見面,商討回鄉。 第一次,賀勘覺得自己該親自管教一下這個妻子。 妻,死後亦要同冢而眠,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