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太子入戲之後 123:鬥毆傷腿

《太子入戲之後》 123:鬥毆傷腿

晏君初將簸籮迅速地放到拐角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然後走到蘇辛夷面前,「走吧,四逛逛,今日還有很多好玩的。」

蘇辛夷滿臉的笑容,倆人並肩往外走,還沒走出去就聽到有人喊道:「上當了,有人上了頭柱香了!」

聽到這一嗓子,來人對視一眼,同時加快腳步跑了出去,等出了神保觀這才大笑起來。

出了神保觀,這才發現前來上香的香客已經越來越多,準備表演雜耍和雜劇的藝人們已經開始在準備了,今日會安排表演百戲,據說有一百種,有沒有不知道,但是確實有很多藝人們番表演。

晏君初跟蘇辛夷說起這個,見一臉不明的神頭不由一,生長在村落的人,又哪裏能知道繁華府縣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他收回自己自己有些異樣的神,笑著說道:「民間鼓樂,謂之社火,多以稽取笑。社火,就是今日你看到的二郎真君生辰,也就是迎神賽會所扮演的雜劇和雜耍。他們表演的地方大多就是今日殿前所搭的臺上,而且還有獻納的供品,供品之多千上萬,所以很是可觀。」

蘇辛夷不由咋舌,真是沒看出來會有這樣大的排場。

「那表演的百戲都有什麼?」蘇辛夷以前在鄉下趕過廟會,廟會上也會有藝人表演雜耍。

「那可就多了,上桿、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合笙、裝鬼……」

聽到裝鬼蘇辛夷就笑了起來,「真是夠膽大的,在道觀里裝鬼。」

晏君初也笑,「說的也是,還真沒有人說過這個問題。」

倆人說笑著在神保觀外繞了一圈,找了個人多的食攤吃了早飯,吃的是煎魚飯,配了一壺涼茶,夏日的清晨涼茶下肚分外舒爽。

Advertisement

吃完飯,神保觀第一波的香客也燒的差不多了,晏君初與蘇辛夷又折了回去看百戲,兩幡竿頂端安了一橫木,就見藝人們站在橫木上各出神技,口吐煙火,看上去特別的彩,好聲不絕於耳。

今日這一場盛會要一直持續到傍晚才會結束,楊津帶著人守在觀外,聽著觀的熱鬧嚮往不已,可惜他不能去,也只能在觀外等著了。

他們殿下什麼時候有這樣的雅興陪著姑娘逛街吃飯看百戲的?

楊津不得不佩服蘇六姑娘,這都讓他們殿下破了幾回例了?

得虧是宮裏的皇後娘娘不知道,不然傳到耳朵里,不知道又要鬧出什麼是非呢。

楊津的思緒越飛越遠,這一等就從半夜二更天出門一直到日落西山,大戲散場。

晏君初與蘇辛夷出了神保觀,此時滿天的紅霞將半邊天都照紅了,街上行人往來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馬汝德已經落網,我在旌安府也沒別的事,明日便要啟程回淮寧,就在此與士元哥辭別。」蘇辛夷笑著說道。

晏君初看著輕快的笑容,就點點頭說道:「史仲謙的來意審出來后,若是與令姐有關。我會令人與你知會一聲。」

蘇辛夷聽懂這話的意思,若是與蘇白薇母無關,就不會特意讓人跑一趟淮寧了,自然鄭重道謝。蘇辛夷轉離開,兩位哥哥只怕已經在民居等著了。

晏君初等人走遠了,放在袖袋中的摺扇也沒拿出來。

扇子便是兩人那日一起看中的那個,錯過當日的時機,現在再拿出來送人,晏君初總覺得有點奇奇怪怪的。

罷了。

楊津此時終於等到機會忙上前來,「爺,該回去了。」

這一天在外溜達,耽誤多事兒啊。

晏君初點點頭,目幽深平靜,「回吧。」

Advertisement

一行人從神保觀快速離開,將這滿街繁華棄於背後,馬汝德落網,李紀鹽引案也即將正式收網,要做的事太多了。

蘇辛夷與兩位哥哥匯合,就見他們也是買了一堆堆的東西,三人說笑著回了蘇府,當天晚上蘇翼空過來一趟,與倆弟弟還有妹妹見一面說說話,因為有差事在不能回淮寧,特意準備了禮讓他們捎帶回去。

蘇翼最後看著蘇辛夷說到:「六妹妹,你邊的穆邢借我用幾天。馬汝德那邊的事怕是要他幫忙。」

蘇辛夷琢磨著馬汝德事還沒結案,穆邢估著也不會跟自己走,他雖然對馬汝德失,但是該報的恩還是要報的。

把穆邢來一問,果然穆邢願意留下,蘇辛夷就讓他跟著大哥,叮囑幾句后,就讓他跟著大哥走了。

第二天一早,三兄妹踏上了回淮寧的路,又過兩日抵達淮寧,一家人見面自然是歡喜不已。

接風宴上簡單地講了在淮寧的事,聽得蘇濛玉、蘇西華還有蘇芷珍幾個嚮往不已,不停地問神保觀的事,沒想到會那麼熱鬧。

三人笑聲商量著,等到明年的時候,就讓家裏人帶著們去走一趟,反正淮寧不算遠,就當去遊玩嘛。

等三叔祖等人聽到史仲謙也出現在淮寧的時候,臉就有些不好看,蘇白薇也是眉心皺。

不過好在史仲謙現在還不能前來淮寧,如此一來,蘇白薇的婚事怕是要提上日程,就怕史仲謙從牢裏出來前來糾纏,畢竟現在秦國公府已經沒有了,筠姐兒又在蘇白薇邊,作為父親前來探兒是正理。

但是若是史仲謙藉此糾纏不休,這對蘇白薇的名聲可不是什麼好事

只不過四夫人不能在這邊久呆,高穆華與王策的婚事快要到了,這個做姑姑的怎麼也得趕回去。

Advertisement

蘇辛夷等人就要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京城,蘇白薇自然不舍,看著蘇辛夷就笑著說道:「這回程辛夷你可要悠著些。」

蘇辛夷:……

淮寧老家知道們要走,又擺了送行宴,走的那一天,蘇登三兄弟一早就起來,蘇祁跟蘇辛夷跟在四夫人邊,三老太爺夫妻年紀大了便沒出面,蘇召與蘇善兩兄弟前來送行,李氏與周氏對著四夫人也是依依不捨。

蘇濛玉看著蘇辛夷說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見面,等有機會我去京城看你。」

蘇辛夷爽快的答應下來,與眾人惜別,坐上了馬車迎著清晨的日踏上了歸程。

蘇辛夷沒等到太子的信,但是留話給了蘇白薇,若是有淮寧的人來讓見了便是。

蘇辛夷前腳走,後腳送信的人便到了,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順路』的解指揮使。

因為怕趕不上高穆華的嫁人的好日子,因此路上們不敢耽擱,一路疾奔回去,蘇祁這次沒有騎馬,而是乖乖坐在馬車裏。

等到京城的城門出現在眾人的眼前時,大家不由得同時鬆口氣,長途跋涉確實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提前送了消息回府,城外已經有國公府的人等著,見到們的馬車就迎上來。

沒想到是蘇雎。

蘇祁見到蘇雎笑著打招呼,「四弟,你怎麼來了?」

蘇雎笑了笑,「二哥,這一路可還好?本來三哥與我一起來的,不過三哥把摔了,不太方便行,只能在家等著了。」

蘇祁一愣,好端端的怎麼摔了

但是在城外也不是說話的地方,蘇雎先去給四夫人見禮,又跟蘇辛夷打過招呼。

蘇辛夷掀起簾子了一聲,「四哥。」

蘇雎點點頭,笑著說道:「一路辛苦了,咱們先回家再說。」

Advertisement

蘇辛夷笑著應了,一行人繼續前行。

落下車簾后,蘇辛夷靠著母親,「三哥摔了,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兒。」

四夫人想起三夫人的子,看著辛夷說道:「回府後你說話,等問清楚事再說。」

蘇辛夷知道母親提醒自己,三伯母的子擺在那裏,先弄清楚是非再做打算,免得裏外不是人。

「我知道了,娘你放心。」蘇辛夷點頭。

四夫人應了一聲,「瞧著你四哥的樣子,這事應該不是意外。」

蘇辛夷知道三哥蘇北,與三夫人這個母親還有蘇京墨這個妹妹不同,更不像三伯父行事爽朗肆意,是個子溫和的人,以他的子也很難與人發生衝突導致傷了

大家心裏都有些擔心,馬車進了城直奔國公府而去。

進了府便先去太夫人那裏請安問好,太夫人帶著府里的人已經等著了。

蘇四夫人一進門就帶著蘇辛夷與蘇祁上前行禮,「兒媳給母親請安。」

太夫人打量著三人風塵僕僕的樣子,臉上的神都緩和了,「一路辛苦了,坐下說話。」

蘇辛夷與蘇祁就給在座的長輩見禮,跟蘇京墨幾個人眼神對了對,大家相視一笑,在太夫人面前這會兒也沒人敢失禮放肆,只能打個眼神再說。

四夫人與太夫人先回這一趟去淮寧的事,將辛夷去旌安府的事下沒有當眾提起,回頭再與長輩細說。

又把淮寧老家給帶來的禮單送上,全都是當地土儀,東西不貴重是老家人的心意。

太夫人就有些念的說道:「我與你們三叔祖母多年未見,心中很是想念,只是我們年歲漸長,想見一面也難了。」

這話一出大家不免也有些傷,大夫人立刻笑著說道:「若是娘想念三嬸娘,等明年開了春,天氣暖和了,看看能不能接老人家來京城小住,想來爹也很想念三叔呢。」

太夫人知道大夫人這話是寬的心,只笑著點點頭,並沒有應下這話,這麼遠的路程一把年紀了,路上太折騰人。

大夫人知道白薇母在淮寧安置好了,滿臉笑容對著四夫人道謝。

二夫人一向是溫和的子,到是看不出如何,蘇辛夷注意到三夫人的神確實有些不太好。

等到晚飯時,家裏的男人都回來了,老太爺帶著兒子們來太夫人這裏大家高高興興的吃了團圓宴。

也就是這個時候,蘇辛夷挨著蘇京墨坐了,才有機會問蘇北的事

蘇京墨看著蘇辛夷就說道:「也不是多大的事,就是我哥與朋友們去書局買書,沒想到就遇上了姜墨州與晏從嘉一行人,三言兩語就吵了起來,不小心了手,我哥的撞在了牆角上蹭了下,問題不大,養兩天就好了。」

蘇京墨說的太雲淡風輕,以子這麼護短,肯定是早就跳起來了。

而且這裏頭還有晏從嘉跟姜墨州,晏從嘉就不說了紈絝一個,但是姜墨州跟鹽引案可是有很大的關係,等到旌安府的案子落地,東黎王府的安側妃兄妹還有姜墨州這個兒子只怕都討不了好。

現在這個關頭蘇北傷,又跟他們有關係,很難說他們不是沖著來的,可能蘇北是牽連。

畢竟當初鹽引案這麼快發,是在其中出了大力的,別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姜墨州一定會清楚。

蘇辛夷又看著蘇京墨故意說得這麼輕鬆,就肯定一定跟有關係。

不過,蘇京墨這麼費勁瞞著現在也不好追問,等回頭自己把展橋來問一問就知道了。

蘇京墨看著蘇辛夷沒有追問心裏頭也鬆口氣,旁邊的蘇希仙瞧著這樣子心裏翻個白眼,就替把話頭接過去,對著蘇辛夷問起淮寧的事轉移的注意力。

蘇辛夷看著蘇希仙都肯給蘇京墨打配合,心頭微微發沉,看來事可能比想像的更嚴重一些。

一頓飯吃完,大家歡歡喜喜的散了,蘇辛夷察覺到有幾次三夫人的眼神落在上,但是最終三夫人什麼都沒說。

相比起來三爺就鎮定從容多了,對著蘇祁詢問老家的事看上去還不錯的樣子。

蘇辛夷跟著母親回了自己的院子,越想越覺得事不對勁,就讓人去把展橋來。

得問清楚到底怎麼回事。

展橋來得很快,後頭還跟著田早跟包大同,倆小子這段日子不見個頭都長高了些,在府里的飯食再加上展橋對他們的訓練,自然要比做小乞丐時強多了,一眼看去倆人上的氣息都發生了變化,就連包大同都沒當初來的時候畏畏的樣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