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底格里斯河流域,馬其頓、羅馬、西班牙、英格蘭幾個王國在此地部署兵力,阻止夏軍渡河。
羅馬將領大西庇阿頭髮花白,率領八個羅馬軍團駐防,小西庇阿率領四個羅馬軍團與大西庇阿配合。
除了大小西庇阿,還有馬略、費邊等羅馬將領,全部出征。
只有元老院象徵地留守羅馬城。
羅馬三帝,君士坦丁、凱撒、龐培,用31個羅馬軍團,以及醫院騎士團、迦太基、埃及、威尼斯、熱那亞幾個特殊的大型軍團。
大夏王朝在冰雪融化之際發起西征,橫掃波斯東部,直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王城格達。
亞歷山大在格達城北部迎擊夏軍,方便補給。
兵和糧草源源不斷從西方大陸運送到格達,後勤力小於遠征的楚天。
“來自東方的大軍,號稱千萬,但實際上,應該是幾百萬人,進攻波斯的人數,在200萬到300萬之間。”
君士坦丁向聖級統帥漢尼拔說出他的推論。
羅馬將領統帥羅馬軍團,而漢尼拔統帥的是迦太基軍團。
在他們的後,羅馬的鷹旗招展。
漢尼拔雙手叉放在前,迦太基軍團帶來了千頭戰象,還有迦太基的騎兵、重甲步兵。
醫院騎士團的大團長也跟在君士坦丁邊。
三大騎士團之一的醫院騎士團,同樣參與波斯大戰。
熱那亞的十字弩軍團、威尼斯的重步兵軍團、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軍團,這些軍團配合羅馬軍團作戰。
亞歷山大、君士坦丁、英王查理,分別阻擋三個方向的夏軍。
底格里斯河流域重兵雲集,三個方向都是十字軍的銳。
羅馬三帝聯手,再加上依附羅馬的一些王國的兵力,比起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的聯軍,也毫不遜。
凱撒、龐培已經年邁,或許是他們的最後一戰。
“夏軍先鋒距離此地不到三十公里!”
在前方偵查的騎兵回來,向羅馬軍團示意。
大夏王朝的軍隊,已經兵臨底格里斯河流域,投鞭斷流!
凱撒起,披著紅袍,戴著羅馬制式的頭盔,登高看向遠方。
良久,在地平線上,沙塵揚起,一支前來偵查的夏軍騎兵出現在凱撒的視野之中,蒼穹中有戰鷹翱翔,夏王朝的龍旗獵獵作響。
鐵鷹斥候僅僅出現在外圍,進行探查,清楚羅馬軍團的數量和位置。
“果然,他們擅長使用戰鷹偵查。用稻草人,迷戰鷹的視線。另外,埋伏的兵力不可暴。假使夏帝判斷失敗,他將會損兵折將。”
凱撒見鐵鷹斥候的戰鷹。
鐵鷹斥候的戰鷹可以略地判斷對方的數量以及位置,但因爲不備人的智慧,所以存在被欺騙的可能。
“東方的騎兵,這將是我第一次與他們手……”
聖級統帥漢尼拔從未與夏軍撞。
不僅僅是漢尼拔,亞歷山大麾下的聖級統帥貝利撒留也從未與夏軍有過任何的手記錄。
而這一次,十字軍用大量的名將,勢在必得。
亞歷山大這邊也看到了靠近偵查的鐵鷹斥候。
十字軍的君王們已經想好了應付戰鷹的方法,僞裝步兵或者騎兵的稻草人欺騙了戰鷹的視線,讓鐵鷹斥候的偵查結果出錯。
“陛下,這是鐵鷹斥候探查的結果。”
鐵鷹斥候在探查時,遭到馬其頓、羅馬等王國的騎兵的驅逐,向後撤退,將自己以及戰鷹探查的消息,全部呈現給後方的楚天。
楚天簡單掃了一眼,然後給孫臏、王猛、賈詡等謀士:“你們認爲如何?”
衆人傳閱一遍,對視一眼,搖了搖頭:“恐怕這並非是對方真正的佈防。”
鐵鷹斥候大汗淋漓:“各位大人,我們按部就班進行探查,沒理由會出錯……”
久經沙場的楚天已經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他將這份圖紙給衆多謀士們,也是爲了確定自己的想法正確。
“看來亞歷山大已經知道如何欺騙戰鷹。”
楚天知道接下來是一場慘烈的大戰。
實際上,亞歷山大、凱撒、君士坦丁等人,楚天認爲是最後的敵人。
至於霍亨索倫、路易、古斯塔夫等國王,楚天認爲葉卡捷琳娜、楚武足以擊敗他們,因此才兵分兩路。
劉備、曹、孫堅直接聽從楚天的命令:“玄德,你去試探亞歷山大。”
楚天派出劉備軍團,作爲試探亞歷山大的先鋒。
“臣領命。”
劉備現在已經承認楚天的地位,帶領關羽、張飛出徵。
……
莫斯科城,在楚天進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同時,楚武的長子軍集結完畢,葉卡捷琳娜召集150萬兵馬,與50萬人的長子軍,合兵200萬,進攻波蘭王國。
長子軍全部是大夏王朝的年輕武將、年輕士兵。
如果在這次大戰中倖存下來,那麼這些人將會爲大夏王朝將來的中流砥柱。
“兄長,我請求擔任先鋒。”
楚武的妹妹楚璇,與花木蘭有幾分相似,同樣是巾幗英雄,向楚武請求擔任先鋒。
“此戰危險,如果你出事,我難以向父皇代……岳雲將軍,你擔任先鋒。”
楚武派出岳飛之子,作爲先鋒。
岳雲答道:“臣領命。”
岳雲也有一小隊背嵬軍。
“……”
楚璇擁有“風林火山”在的強力特,可惜還沒有指揮兵馬作戰的經驗。
長子軍以諸葛亮爲軍師,擁有一衆名將。
孫尚香的專屬兵種也已經招募出來。
孫權招募瞭解煩兵,曹彰統帥虎豹騎。
關平、張苞也加了長子軍。
長子軍開始南下。
孫尚香揹著一張長弓,與楚武一同出征。
同時出征的還有呂玲綺、馬雲祿、立花誾千代等將,浩浩。
“哼。”
呂玲綺與孫尚香似乎有些矛盾。
原因也很正常,因爲正宮的位置只有一個,孫尚香的地位是孫堅勸說八十萬江東軍臣服換來的,但呂玲綺不怎麼服氣。
“我的三千越甲,會幫楚武哥哥你掃平障礙。”
孫尚香的專屬兵種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三千越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