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寶都不知道,白善寶和白二郎更不知道了。
白二郎看都不看一眼農書,直接問,“寫這本書的人是不是種地很厲害?”
“這個不知道,但對方讀書一定厲害。”不然也不會考上研究生了。
白善寶和白二郎對于這一點都沒有意見,讀書要是不厲害,也不能寫書啊。
白善寶寫到一半,發現問題越來越多,只能又回頭出那本農書細細的看,唉,看來要做計劃,不認真讀書是不行的。
三個小伙伴一起商量,偏他們雖然看得多,卻沒怎麼種過地,好多東西計劃到一半就不得不停下。
寫到最后,滿寶道:“我得回去問一下我大哥。”
白善寶就把那張列滿了問題的白紙給滿寶,道:“你回去吧。”
白二郎這才發現時間不早了,而他今天還沒去和小伙伴們玩呢,他自己都驚呆了。
白老爺也驚呆了,派去找兒子的家丁竟然沒在學堂附近,也沒在田野里把兒子找回來,而是從隔壁找回來的。
他傻兒子竟然轉了?
再一問,白老爺這才知道他們整個傍晚都在隔壁計劃著種地的事,雖然白二郎有許多的話聽不懂,但他是全程參與的,地里要種什麼東西他心里總算是有數了。
也能回答上白老爺的話題了。
白老爺低頭看著他兒子,目復雜不已。
白二郎撓了撓腦袋問,“爹,你怎麼了?”
白老爺收回目,道:“沒什麼,明天下學你讓善寶和滿寶上家里來一趟吧,跟我說話不必搞這麼多計劃,心里是怎麼想的告訴我好了。”
雖然一百畝地不,又要人又要牲畜的看著花銷大,但這些花銷在白老爺這里還真的沒什麼。
一百畝的地,連個小莊子都夠不上呢。
可是,他本人正在糾結中。
他是想讓兩個孩子為清貴的讀書人的,不是讓他們去種地的,兩個孩子怎麼就突然對種地興趣了?
尤其是他家老二……
其實這也是他猶豫的主要原因之一。
善寶不管做什麼都優秀,哪怕是種地也不影響他讀書,可他家老二不一樣。
可換個思路,如今二郎調皮搗蛋,每日讀書都要人押著,若他跟著善寶玩種地能夠穩重些,轉而發讀書……
也是抱著這個想法,白老爺才沒有一口回絕了他們。
但他心深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的。
所以在思慮了一個晚上后,白老爺還是決定過去找劉氏談一談。
他覺得種地這種事給家里的管事和下人就好,作為土地的所有者,他們只要學會管好管事就行。
善寶實在沒必要親自去管理一個農莊,這時候他不是應該全心的放在讀書上嗎?
他覺得不能為了讓兒子變得穩重就讓善寶屈才,大不了以后押著兒子讓他多跟善寶玩唄。
劉氏聽說后卻問道:“他們打算怎麼種這個地?”
白老爺苦笑,“我昨天晚上問了二郎一些,聽他的意思也是和現在一樣種些小麥豆子和水稻之類的,只是三個孩子想要兩年三季,各種作替著種。”
這種充分,甚至是過分使用地力的事他也是做過的,最后都不了了之,就是因為多加一季的收獲并不如預想中的高,而如此兩三年后,地力被過度消耗,地里的莊稼都會遜于同期的莊稼。
白老爺覺得農桑這種事有所了解就行,實在沒必要親力親為。
他們兩家又不是讓孩子親自下地耕作才能過下去的人家。
劉氏卻更了解自家的孫子,如果只是平常的種地,他看村子里的人勞作就好,何必要問白老爺要一份地來耕作?
顯然,他是有不一樣的想法想要得到驗證,但村里的人做不到而已。
劉氏對他笑道:“等孩子們回來,我們問一問他們。”
白善寶并沒有想要瞞著家里的意思,祖母一問,他立刻扭頭看向滿寶。
滿寶便從書箱里拿出一張大大的紙來,紙上分條例的列了好多事項,還有不的問題,下面現在大多寫著答案了。
那是昨天晚上滿寶回家后問過幾個哥哥們后寫上去的。
論對種地的理解,十個白老爺都比不上家一個哥哥。
劉氏見孩子們竟然準備得這麼充分,忍不住一樂,不過只掃了一眼紙上的文字,然后就折起來遞還給滿寶,笑問道:“我不用看這個,我只想問你們,你們為何想要去種地?你們種地跟村子里的人種地有什麼不一樣?”
白善寶看了一眼滿寶后道:“滿寶得了一本農書,書上寫了許多種地的新法子,照著做,能夠大大的提高產量,我們想試著做一做。”
“若是做了你們想干嘛?”
這個問題白善寶他們在第一時間就想了,他著膛道:“滿寶家里就能多收很多糧食,賺很多錢,以后就可以想吃多飯就吃多飯,村子里的鄉親也能益,我們家也是一樣。”
劉氏點頭,問道:“然后呢?”
“然后我和滿寶就很有錢了呀,到時候我們要去益州玩兒,祖母,聽說益州的中秋和元宵都好熱鬧的。中秋只放三天假,來回不便,但我們可以元宵去。”
白二郎:“還有我!”
劉氏就笑,“那得到后年元宵了吧,你們能等得?“
白善寶和滿寶點頭,白二郎搖頭。
白老爺在一旁沖他瞪眼。
白二郎便跟著倆人一起點頭。
劉氏就笑道:“那好,你們去做吧,賠了算我的,賺了算你們的。”
扭頭和白老爺道:“三個孩子用的地,由我出錢來租。”
白老爺苦笑,“嬸娘,您這不是打侄兒的臉嗎?我也沒說不讓他們種,這一百畝還是我來出。”
劉氏頷首,也沒和他爭論,笑道:“那他們所需的人力力我來出。”
滿寶抬頭看看白二郎,再扭頭看看白善寶,下意識的覺得這個便宜占得不好。
在心里遲疑的問科科,“這樣是不是不好?”
科科沒有回答,最近,它回答滿寶私人問題的次數越來越了,滿寶約知道,似乎是因為論壇開放,主系統對他們這些子系統的監控更加嚴了。
但滿寶與它有多年的默契,雖然科科沒回答,滿寶還是到了它的意見。
于是滿寶道:“我得回去問一下我爹娘。”
顧知灼覺得自己的上一世是天煞孤星,尤其是在及笄這年,倒黴透頂。 具體表現在: 1、她出生名門,生來富貴。 及笄之年,慘遭抄家奪爵,滿門盡亡。 2、她自幼被指婚太子,日後必當母儀天下。 及笄之年,未婚夫移情別戀,爲了討好心上人,毀她容貌,污她名聲。 3、她才學出衆,弓馬嫺熟。 及笄之年,卻成了京中人人口中的草包,紈絝,不學無術。 反觀,一直寄住在她家的孤女表姐季南珂,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每天只用躺着,地位,財富,名聲,太子妃的尊榮也都會自個兒往她身上湊。 是大啓朝人人皆知的福運女。 直到死後,她才知道,原來,季南珂的福運都是從她這裏偷來的。 難怪,及笄這年,她們的人生顛倒錯位。 好消息:她重生了。 壞消息:一睜眼,她的未婚夫正在教唆太醫給她下藥,想要讓她毀容。 他們不知道的是,上一世,她頂着潑天黴運,苦心鑽研醫卦星相,差點成了國師。 * 上一世,顧知灼在流放後九死一生。直到遇上同樣朝不保夕的謝應忱,才終得喘息之機。 謝應忱是先帝的嫡長孫,曾經的太孫。 他教她養她,把她的未來路鋪的順順當當。 然後帶着半生仇恨和滿身病痛撒手人寰。 如今一切洗牌重來,謝應忱還沒有病入膏肓。 顧知灼要找到他,治好他。
聖旨下來,本以爲要被五皇子納爲側妃的戴玥姝,被打包送進了東宮。 戴家幼女,人如其名,姝色無雙、天香國色。 美人在前侍奉筆墨,太子衛卿珩一心朝事不爲所動,堪稱當世柳下惠。 戴玥姝信了,徹底安心,各種“折騰”打發時間。 她昨天摘了太子院子裏的花做薰香,今天得了太子的布料做新衣裳,後天用太子名義點菜開席嘗新品,玩得不亦樂乎。 將一切盡收眼底的衛卿珩微微一笑。 是夜,明月高懸。 戴玥姝眼淚汪汪,“騙子”還沒喊出口就又被堵住了嘴。 衛卿珩掐着她細腰,勾脣:“‘利息’還是要收的,我的阿姝。” * 後來。 衆人發現,這位慣常被說以色侍人不能長久的寵妃身上穿的是僅五匹的貢緞雲霞鮫衣,頭上戴的是皇帝親自設計的點翠鑲金玉鳳釵,用的是天下獨一僅存的夜光杯,一向眼長腦門頂的太監總管跪在地上給她整理裙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