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武俠仙俠 位面武俠神話 第398章 大輪明王

《位面武俠神話》 第398章 大輪明王

僧舍之中七人各自行功,潛伏在屋脊之上的凌牧雲也專心記憶六脈神劍劍法,不知不覺間半夜過去,黎明到來,東方天邊現出一抹魚肚白。

眼見天將亮,六脈神劍劍譜又已都記下,凌牧雲不敢再在此地多呆,以免被寺中僧人看見,當即趁著寺中僧人還未起,悄悄將屋瓦移回原,隨即縱而起,一路飛掠回到先前爲他所安排的客房,上牀歇息下來。

躺在牀上小憩了一會兒,就聽寺中僧人來用早齋,凌牧雲起來吃過早齋,將昨日爲安排住的那個本因方丈旁伺候的小沙彌了來,道:“這位小師傅,不知道我那段兄弟他怎麼樣了?好了沒有?”

小沙彌道:“這個……凌施主,實不相瞞,段世子與段皇爺隨師父他老人家進了牟尼堂之後便再也沒出來,他的況小僧我也不知。”

“這樣啊,那不知小師傅可否替我通傳一聲,讓我和段兄弟或者段皇爺見上一面,瞭解一下況,在下也好依據況決定行止。”凌牧雲道。

小沙彌忍不住面:“這個……牟尼堂乃敝寺衆位高僧潛修之地,一般我們是不敢去打擾的。”

“就煩請小師傅前去替我傳稟一聲,哪怕幾位高僧和段皇爺他們都沒時間見我,給我個準話就行。”

“這……好吧,小僧就替施主傳稟一聲。”那小沙彌耐不住凌牧雲的懇求,點點頭答應了下來。

看著小沙彌離開,凌牧雲神悠然。如今六脈神劍已經到手,凌牧雲此番前來天龍寺最大的目標已經達,他讓小沙彌去通報一聲,其實就是準備走人了。如果他所料不差,段正明他們還要忙著應付大明王鳩智。想必也沒時間來見他,到時候只要傳出一句讓他先走,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從天龍寺的是非漩渦中而出。

Advertisement

時間不大,那小沙彌回來,一臉敬慕的向著凌牧雲施了一禮道:“凌施主,方丈大師和段皇爺請您道牟尼堂一見。”

“請我去牟尼堂?”

凌牧雲不由得微微一愣,這與他的預料不符啊,這個時候段家的人不是在應該忙著應付即將到來的大明王鳩智麼?怎麼還有時間見他?

“凌施主,您怎麼了?”小沙彌見狀問道。

被小沙彌一問,凌牧雲立馬反應了過來。說道:“哦,沒什麼,不是說牟尼堂乃是貴寺衆位高僧的清修之所麼?我去合適麼,不會打擾衆位高僧的修行吧?”

“不會,請您過去也是牟尼堂另外幾位大師的意思。”

小沙彌一臉欽羨的看向凌牧雲。須知牟尼堂乃是天龍寺最頂尖幾位高僧的閉關清修之所。實是天龍寺中最尊榮之地,即便是寺中弟子也不得靠近,便是他爲方丈邊伺候之人,進牟尼堂覲見幾位高僧的機會也不多,想不到這位凌公子竟然有這麼大的面子,能讓幾位高僧出言相請,實在是太令人羨慕了。

凌牧雲其實心中也有些沒底,天龍寺的這些大和尚們在這個當口請他去幹什麼,不是他先前學六脈神劍的事被發現了吧?應該也不會呀,如果枯榮等人真的發現了他先前的窺之舉。也應該當時就發作纔是,又怎會放他回來?

“既然如此,那就請小師傅在前面帶路吧。”

凌牧雲手向著小沙彌做了個請的手勢,思之再三也沒有想出個頭緒來,索就見機行事吧。

當下小沙彌當前引路,凌牧雲跟隨著出了房門。雖說凌牧雲不久前纔剛從牟尼堂回來,對去那裡的路徑很悉,不過他自然不會傻得表現出來,裝作一副不識路的樣子,乖乖的跟在小沙彌的後。

Advertisement

一行二人過了瑞鶴門,經幌天門、清都瑤臺、無無境、三元宮、兜率大士院、雨花院、般若臺,來到一條長廊,沿長廊更向西行,不多時便來到幾間木屋之前,正是牟尼堂到了。

兩人才剛剛來到牟尼堂前,便見牟尼堂的房門“嘎吱”一開,三人腳分先後從中迎了出來,正是本因方丈,保定帝段正明和段譽三人。卻是天龍寺衆高手在屋中就已經聽到了凌牧雲和小沙彌的腳步之聲,於是開門出迎。

“陛下,您怎麼……”

凌牧雲佯裝吃驚的看向段正明,雖然他之前便已經知道段正明已經削髮剃度,作了僧人打扮,但這個時候當然不能表出來。

“賢侄,你先請進,此事容我進屋再與你細說。”保定帝道。

那個帶路的小沙彌向著本因等躬施了一禮便恭敬的退了下去,凌牧雲則跟著段正明等人進了牟尼堂。

進了牟尼堂,凌牧雲發現原本掛在四壁上的六脈神劍劍譜已經收了起來,都擺放在了枯榮的前。

在段正明的介紹下凌牧雲與本觀、本參、本相等人一一施禮見過,而枯榮長老則面壁而坐,並未與凌牧雲見禮。凌牧雲知道枯榮是坐枯禪,連與本因等人都是背對說話,因此也不以爲怪。

不過看衆人與他以禮相見的架勢,不像是要對他興師問罪的樣子,心中不暗暗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段正明向凌牧雲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鳩智向天龍寺送上拜帖,想要借取天龍寺的鎮寺絕學六脈神劍去祭奠故友慕容博之事,以及他削髮剃度的原因,隨即又向凌牧雲說了一下這次請他來牟尼堂的用意。

聽完段正明的敘述,凌牧雲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天龍寺衆僧也知道此番鳩智前來借六脈神劍的劍譜,只怕不了要起爭執,到時候鳩智若是不能如願,去外面誹謗天龍寺蠻橫無理。難免誤人視聽,所以在凌牧雲委託小沙彌前來通傳之後,枯榮便提議將凌牧雲這個第三方請來做個見證!

Advertisement

凌牧雲稍微猶豫了一下,便即答應了下來。段正明等人既然出口相求,他也不好拒絕。況且他也知道,鳩智此番前來免不了要與天龍寺衆僧較量一番,他也正好可以趁此機會見識一下火焰刀和六脈神劍的威能。

當下本因方丈取過一個團給凌牧雲,凌牧雲便在牟尼堂坐下,段正明等人繼續揣六脈神劍的心訣劍法。

過了不久,忽聽一聲若有若無的梵唱遠遠飄來,聲音飄忽難定,也不知是自哪裡發聲,倒好像是在天際傳來的佛音一般。凌牧雲頓時心中一警,知道這乃是力極高深之輩所爲。十有八九,是鳩智到了。

果不其然,就聽面壁而坐的枯榮大師忽然說道:“善哉,善哉!大明王駕到,你們練得怎麼樣了?”

本參道:“雖不純。似乎也已足可迎敵。”

枯榮道:“很好。本因,我不想走,便請明王到牟尼堂來敘會吧。”

“是!”本因方丈答應一聲,起走了出去。

本觀取過五個團,一排的放在東首,西首放了一個團。自己坐了東首第一個團,本相第二,本參第四,將第三個團空著留給本因方丈,保定帝坐了第五個團。段譽沒有坐位。便站在了段正明的後。

段正明回頭看了侄兒一眼,道:“譽兒,待會激戰一起,室中劍氣縱橫,大是兇險,伯父不能分心護你,你到外面走走去吧。”

段譽心中一陣難過,說道:“伯伯,我……我要跟著你,我不放心你與人家鬥劍……”說到最後幾個字時,聲音已有些哽咽了。

段正明被段譽的孝心所,也不由得微微容。

便在這時,忽聽枯榮大師道:“譽兒,你坐在我前,那大明王再厲害,也不能傷了你一。”他聲音仍是冷冰冰的,但語意中卻頗有傲意。

Advertisement

“是。”段譽答應一聲,彎腰走到枯榮大師前,不敢去看他臉,也是盤膝面壁而坐。枯榮大師的軀比段譽高大得多,將他子都遮住了。

段正明頓時放下心來,枯榮大師不僅在天龍寺輩分最高,份最尊,實力也是最強,一禪功足以傲視當世,要保護段譽自是綽綽有餘。

段正明轉而又向凌牧雲道:“凌賢侄,一會兒你也要小心些纔是。”

凌牧雲微笑點頭:“陛下請放心,我自會小心的,雖說在下武功比之諸位高僧多有不如,但僅僅做個觀衆,自忖還是沒問題的。”

當下凌牧雲拿起自己的團,走到南邊靠著牆壁坐下,安心等待好戲上演。牟尼堂中衆人各自準備,霎時間寂靜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只聽得本因方丈的聲音在屋外響起:“明王法駕,請移這邊牟尼堂。”

這時就聽另一個聲音道:“有勞方丈領路。”

聽聲音甚是親切謙和,彬彬有禮,一點也不像是強兇霸橫之人,應該就是大明王鳩智了。

除了說話的兩人之外,聽腳步聲還有八九個人,腳步聲卻比兩人重了許多。牟尼堂乃是天龍寺中要地,尋常寺衆平時不許靠近,想來這些人多半是鳩智所帶來的隨從。

就聽板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本因方丈說道:“明王請!”

“失禮了。”那大明王客氣一句,便舉步進了堂中,率先向著枯榮大師合什爲禮,說道:“吐蕃國晚輩鳩智,參見前輩大師。有常無常,雙樹枯榮,南北西東,非假非空!”

凌牧雲不通佛法,聽不懂這四句偈言是什麼意思,但在場的衆多天龍寺高僧卻是不由得心中一驚,暗道這大明王博學深,果然名不虛傳。竟是一見在面便道破了枯榮大師所參枯禪的來歷。

世尊釋迦牟尼當年在拘那城娑羅雙樹之間滅,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一面的兩株樹都是一榮一枯,稱之爲‘四枯四榮’,據佛經中言道:東方雙樹意爲‘常與無常’,南方雙樹意爲‘樂與無樂’,西方雙樹意爲‘我與無我’。北方雙樹意爲‘淨與無淨’。茂盛榮華之樹意示涅般本相:常、樂、我、淨;枯萎凋殘之樹顯示世相: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如來佛在這八境界之間滅,意爲非枯非榮,非假非空。

枯榮大師數十年靜參枯禪,還只能修到半枯半榮的境界,無法修到更高一層的‘非枯非榮、亦枯亦榮’之境。是以一聽到大明王的話,便即凜然,說道:“明王遠來,老衲未克遠迎,還請明王恕罪。”

明王鳩智道:“天龍寺威名,小僧素所欽慕,今日得見莊嚴寶相,大是歡喜。”

凌牧雲定睛向這天龍世界中赫赫有名的大明王鳩智瞧去,只見他一僧袍。不到五十歲年紀,布芒鞋。臉上神采飛揚,似有寶,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令人一看便忍不住心生欽仰親近之意。

不過凌牧雲卻知道,別看這鳩智長得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實際上可不是個善茬。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做的惡事可不,說是大大惡之輩也不過分,若非後來被段譽以北冥神功吸去了他的一力,從而大徹大悟,只怕也不能在歷史上留下一代高僧的名。

再從板門中出去,只見門外站著八九個漢子,面貌大都猙獰可畏,不似中土人士,自是大明王從吐蕃國帶來的隨從了。只是份不夠。不能進屋,所以留在了屋子外面。

在凌牧雲打量鳩智的同時,鳩智也注意到了凌牧雲,畢竟牟尼堂人雖然不,但做俗家打扮的卻只有凌牧雲和段譽兩人。而段譽又藏在了枯榮禪師的後,這樣一來凌牧雲就顯得十分顯眼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