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以為自己聽岔了,一雙眼睛睜的宛若核桃,“你說什麼?娘沒聽清楚,你再說一遍。”
“父親要休妻。”傅元令第二次說出這句話,整個人比之前要松緩幾分,“您為何要這樣做?就算是跟爹爹有什麼不睦,為什麼扔下生了重病的父親自己跑來這里?”
聽著兒子的質問,石氏的和善再也裝不下去,整個人就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劍,尖著嗓子喊道:“怎麼,現在到我跟前來裝孝順兒子了,你要是真的孝順怎麼會這麼多年不回家?我跟你爹的事你又知道什麼,不問是非曲直就要給我定罪?你可真是我的好兒子!”
“那您想要我說什麼?我只知道您扔下生了重病的父親是真的,您可知道事要是鬧大了,父母私德不修,為子也會因此到牽連,若是被人彈劾一本,興許我連職都保不住了,是不是鬧到那個時候您就滿意了呢?”
“你不要拿這種話來嚇唬我,真以為我是個沒見識的人不?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老人的話真的是一丁點也不假。唐氏到底給你喝了什麼迷魂湯,這麼多年勾的你連家也不回,怎麼現在嫌我礙事,你就要連親生母親都不奉養,找個借口趕我走是不是?”
石氏真的要氣瘋了,沒想到兒子會不喜留在這里,這可是放在心口窩養大的兒子啊。
傅元玉就知道說不清,他也不再這事上費口舌,直接說道:“是非曲直您比誰都清楚,您要是再這樣顛倒黑白,也不用別人彈劾我,我自己上書辭,帶著您跟孩子們一起回上京。”
石氏:……
滿腔的怒火一下子被澆了個心涼,要是兒子辭了,這以后還有什麼前程?
就像是小兒子一樣整日游手好閑嗎?
娶了個媳婦倒是聽話,但是管不住丈夫,石氏不知道多私房銀子填了小兒子的窟窿。
要是大兒子的也丟了,灰溜溜的回了上京,還不是被人笑話?
“為了攆我走,你也是費盡心思,這種招數都想得出啦。行,你倒是厲害。”石氏氣得渾發抖,指著兒子的臉,滿臉的怒火,“你爹爹這麼多年在外頭花天酒地,何曾管過我在府里的死活?如今他自己不要臉得了那種臟病時倒是想起我來了,你這個做兒子的不心疼母親,我真是白養了你一場。”
傅元玉驚呆了,臟病?父親?
看著兒子這樣子,石氏更是怒火中燒,“別人養個兒子能替老母撐腰當家,我倒好,養的兒子就是個白眼狼啊。”
“那父親怎麼樣了?”傅元玉看著母親問道,“邊可有人照看?”
石氏一抹臉就著帕子哭了起來,“我這輩子真是命苦啊,丈夫尋花問柳,兒子嫌棄老母,早知道這樣我就一頭撞死在伯府門前,好你們父子一舉揚名天下知……”
后腳跟來的唐安珍在門外聽到這里實在是聽不下去了,掀起簾子進來,看著裝腔作勢哭喊的婆母,心里冷笑一聲,上就說道:“母親說的是,這樣的兒子就得好好給點教訓。我瞧著您就該親自將他舉報給朝廷,罷了他的,讓他臭萬年。”
石氏哭不下去了,狠狠地盯著唐安珍,“你說的是什麼話?有你這麼做人媳婦的嗎?我看你就是沒安好心。”
“您說什麼都是對的,您做什麼都是對的,您想怎麼做隨您的心意,反正夫君這做不做對我來講并不重要。若是罷了也好,我也很多年沒回上京,沒回娘家了。而且夫君這做的著實辛苦,三更燈火五更的忙活,都比得上勤學苦讀的學子了,他能閑下來過幾天舒心日子,我心里更高興呢。”唐安珍神十分認真地看著石氏說道,好像是真的這麼想的。
石氏原本是拿準了唐安珍看中自己兒子的職,不敢鬧騰,怕對他前程有損,這才來了之后隨意折騰。
但是要是唐安珍不在乎了呢?
石氏想起要是兒子沒了職,自家頭頂上只有一個空爵位還面臨不保的境地,而唐家本就是國公府,而且又出了個唐越澤前程錦繡……
只是之前兒子說的傅嘉琰要休妻,是一點也沒放在心上,那種人到了這種地步怎麼還會休妻,他自己命都要保不住了,折騰這些有什麼用?
但是要是這樣就對唐安珍低了頭,以后豈不是更不住這個兒媳婦?
正這樣想著,就聽著唐安珍又說道:“家里來信說,伯府庫房被賊了,父親已經報了案,母親您來的時候,府里庫房還好好的嗎?”
石氏眼前一黑,報案?盜?
傅嘉琰怎麼敢?
傅嘉琰當然不會報案,這是唐安珍騙的。
傅元玉看了一眼妻子,抿抿,到底是也沒拆穿這話,只是心里也十分的難,母子婆媳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竟要用謀利益互相牽制,著實可悲。
要是真的報了案,石氏心中自然就慌了,哪里還能在兒子這里呆的下去,第二天就要啟程回上京。
兒子要做,當然不能有個坐牢的母親,那就真的前程盡毀了。
唐安珍夫妻把石氏送上回上京的馬車,兩夫妻坐在府里相對無言。
唐安珍出一個笑容,拍拍丈夫的手,“別擔心了,母親這麼厲害,沒事的。”
傅元玉抿抿,“回了上京之后,父親一定會跟母親起沖突。”
“可是母親要是留下,我們這個家怎麼辦?”唐安珍看著丈夫,“我跟你到了這個年紀沒什麼,幾個孩子呢?自從母親來了這幾日,你看看昭月了多委屈,母親也是有兒的人,怎麼就能把自己閨寵上天,把別人的兒踩到地里去?傅元玉,你要是心疼你就辭跟著回上京,我絕對不會攔著你,但是你要拿著我閨由著人踐踏,咱們倆這日子也別過了。”
唐安珍知道丈夫最憐惜長,此時拿著兒牽制他,他就容易心,這種時候就不得不強起來,不然他們這個小家就真的不好過了。
一朝變成三個崽崽的后娘,于靈兮也是極為無奈的。才剛嫁人就遭遇分家,這都什麼事呀?還好她早有準備,把娘家的東西都搬過來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三個崽崽都很可愛,那就認真養養吧!至于孩子爹麼,她是真的不怎麼在意………
嫁到秦家第二個月,孟元元獨守了空房。不是夫君過世、遠行,而是他被親爹孃認了回去。 臨行前賀勘問她跟不跟去,她搖頭,他聽完轉身離去,再未回頭。給秦家留下豐厚田產做報答,也算了清。 孟元元毫不意外,所有人都知道,是她利用手段污了賀勘的名,他迫於清名才娶了她。既他不再是秦家二郎,這親事自也不作數。 如此,她安下心來,平淡度日。 不料一年後,秦家大伯輸光家產,更在外面簽了契書將孟元元抵掉。 走投無路,她只能帶着還未及笄的小姑千里奔逃州府,敲響了賀家的大門。 賀府高門大戶,嫡長子賀勘天人之姿,逸群之才,被家族寄予厚望,家中自然不會認他當初娶的粗鄙村婦。 賀勘本人也清醒,念着養家恩情,只在府中給人安置了個容身角落,卻從不理會。 直到一日,一女子在府中打聽公子書房,身姿嫋娜,嬌豔欲滴,衆人才知道,窩在後院的村婦真正模樣。 孟元元覺得小姑適應了這裏,去找賀勘商議:謝公子照顧,改日我便離開。 賀勘見人這段日子還算安分,清淡掃她一眼:留在府裏也無妨。 見她柔婉退下,他當她是答應下。 轉天,賀勘在後巷碰見孟元元,她正和老家來的竹馬表哥見面,商討回鄉。 第一次,賀勘覺得自己該親自管教一下這個妻子。 妻,死後亦要同冢而眠,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