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七十六章 都不信我其實爆賺了?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七十六章 都不信我其實爆賺了?

 柳銘淇從來沒有負責過的修建道路。

 這些事當然不該是柳銘淇考慮的。

 不然的話,柳銘淇就太過勞累了。

 “這個怎麼修,什麼地方修多寬,修多厚,你就不用管了。”思緒過,景和帝問道:“是不是只要泥土匠們自己試驗,就能知道怎樣的濃稠程度,才能達得到度的標準?”

 “是的。”

 柳銘淇頜首說:“我這邊有一個目前這種度標準的配方,到時候可以給他們……當然這個也是可以據地形和況的變化而變化的,他們只要認真的多試驗幾十次、幾百次,就能得出實用結論的。”

 “殿下放心,他們不敢怠慢,我們墨家的子弟,對于實驗這種事從來都不馬虎。”這邊回答他的是工部尚書巫愚,也是柳銘淇的老泰山。

 在正式的場合,他的稱呼可一點兒都不馬虎。

 作為墨家在朝廷上的代表,他的態度也就代表著墨家的態度。

 這事兒弄好之后,可以惠及天下眾生的,當然是馬虎不得。

 “研究各種配比的問題,還可以放在最后。”葛松道道:“殿下,你這一天三百多袋,十天三千多,一百天的產量才能修建三里路吧?這樣的速度,未免太兒戲了!”

 “葛相你別慌啊。”

 柳銘淇曬然一笑,“這不是剛剛在實驗階段嗎?等到這邊確定好了它的功用達到了需求,我們下一步就要開始擴張了!我可是準備了整整兩千畝的土地呢!”

 “兩千畝?”景和帝對這個概念有些不懂,他簡單的問:“你就說全力開工之后,每天你能做多水泥就行了!”

 “人手夠用、原材料足夠、各種后勤保障得當、錢給得充足……一天我能保證十萬袋,也就是五百萬斤。”

Advertisement

 “也就是七里路不到八里。”

 巫愚這種行家馬上就拿著紙筆算了出來。

 他拿的還是紙和柳銘淇做出來的鉛筆,這些裝備因為簡單實用,攜帶又方便,早就已經深到了工部的各個方面,甚至是戶部都大規模在推廣。

 “太了!”

 皇帝率先就皺眉,“你就不能擴大點規模,然后多生產一點?”

 “陛下,這也得我要先培養出足夠多的練工人,讓他們有足夠多的經驗,足夠好的良品率之后,才會擴張啊!”柳銘淇哭笑不得,“一上來就大搞特搞,萬一弄出質量差的水泥來,不就白費了功夫嗎?”

 “是啊,陛下,這不能慌的。”鐘昶也在旁邊勸說。

 馬浩秋則是問柳銘淇,“按照殿下所說的,等到多久就能擴張?”

 “半年之后吧!”柳銘淇道,“依舊是按照蜂窩煤工坊的模式,先在京畿地區弄一個,然后四川弄一個,然后江南弄一個,西北、東北也都弄一個,這樣應該就足夠了。整個過程大概要花費兩年左右的時間。”

 “兩年太久了吧?”馬浩秋皺眉。

 “不久。”

 柳銘淇搖頭,“正好兩年之后紅薯就能大規模種植了,這些水泥工人們本就是力氣活兒,吃得多,又離了種地,有了紅薯就能補充大量的糧食……然后修路的時候,不也是需要很多人麼?他們的口糧也要考慮啊!”

 “對!”

 景和帝頜首道,“就是要考慮周全才好!兩年的時間而已,我們還等得起,不然連買水泥的錢都沒有。”

 說到這兒,他問道:“水泥的價格怎麼樣?你可不能當黑心商人啊!我們這麼大的量,怎麼也要算便宜一些。”

 此事柳銘淇早有打算,他當即說道:“按照如今的原材料和人工,一袋五十斤的水泥,售價在兩百文,我們才有微薄的利潤。”

Advertisement

 作為理科生,柳銘淇當然在做水泥的時候就有了盤算。

 裕王妃之前跟他也計算過價格。

 人對于計算本這種東西非常的悉,也非常喜歡。

 按照石灰巖從陜西運過來,粘土從湖北運來,然后還有石膏、鐵礦等等,加在了一起,便是原料本。

 然后便是工人的待遇了。

 做水泥的工廠因為塵太大,污染是非常重的。

 柳銘淇叮囑裕王妃尋找的是周邊多樹的山凹地帶,距離京城超過了三十里路,但這樣也不夠,到時候他還要把絕大部分生產區域搭建水泥車間,在車間里面生產。

 這樣既可以抵擋刮風下雨,又可以阻止灰塵過多的飄逸出去。

 然后車間里面的除塵裝備,雖然不是現代化的,但各種能用的措施都得用上,包括多放置水桶、每天清掃、加強防護……等等。

 這就需要工人們進車間生產的時候,必須要佩戴口罩,否則要不了三五年便會得嚴重的肺病,三十多歲就掛了。

 這也需要工人們班休息。

 雖然水泥工廠必須要三班倒的煅燒水泥,可工人們卻不用三班倒啊!

 柳銘淇定下的是每兩天上一道班,也就是每兩天工作四個時辰,同時還要請劉扁鵲給他們開清肺的藥湯、食補,由工廠熬制給他們喝。

 同時半年還要給他們請大夫檢一次,倘若肺部有損,那就直接換崗位,不再在這里干活兒了。

 如此這樣,雖然不能全部防止工傷,但至能極大的緩解,不至于弄一個汗工廠。

 想要達這個目的,花費不但是要高,給工人們酬勞也要高,福利也要好,不然對不起人家的賣命錢。

 裕王妃覺得兒子這樣的想法好。

Advertisement

 一個有良心的商人,才能走得更遠。

 于是整個兒的本核算下來,再把商稅給加上去,一袋五十斤的水泥全部本應該是一百八十文左右。

 柳銘淇喊價二百文,其實利潤真是不高了,充其量就是走量而已。

 別忘記,原料運過來的路途遙遠,各種損耗消耗可是不能控制的,這些必須要留出一些余地。

 “兩百文?!”

 一旁不怎麼說話的南宮忌忍不住驚呼了一聲,像是見了鬼一樣的看了看柳銘淇,又看了看地上的混凝土地面。

 不僅僅是他,鐘昶、葛松道……等等大臣加上了皇帝,都是這副作。

 柳銘淇被他們看得有點心虛,便道:“主要是原材料要從陜西和湖北運送過來,咱們京畿地區沒有,然后還有煉制料需要焦炭、需要的人工也很多,我準備招兩萬人……”

 “不是!不是!”南宮忌苦笑道:“一袋水泥五十斤二百文,一斤水泥才四文錢,您這……老夫知道您宅心仁厚,可虧本也不是這樣虧的啊!我們大康將要用到千千萬萬的水泥,這麼虧本下去,您能支持多天?還是要從長計議啊!”

 柳銘淇:“!?”

 他看到旁邊的所有人,居然都是一臉的贊同,頓時馬上醒悟了過來。

 又來了麼?

 上次是蜂窩煤,現在是水泥,你們以為我都賺錢嗎?

 可我又不好承認我賺了10%的利潤啊!

 年撓撓頭,“其實還是有賺的,買得越多,我賺得越多……”

 包括皇帝在,大家都不相信。

 一斤水泥才四文錢,原材料都要從外地運,你還有那麼多工人,怎麼賺錢?

 景和帝心中更是暗嘆一聲。

 這銘淇做事兒不但比銘觀更加的妥當,這份心氣魄也是銘觀難以匹敵的啊!

Advertisement

 明擺著這又是看著朝廷的財政無比困難,所以勉強不虧不賺,拼命為朝廷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這樣吧!”

 景和帝沉著說道:“丞相你們看看,要不要把這個水泥工廠的稅賦給減免一下?銘淇是好孩子,但咱們不能一直讓好人吃虧啊!不然天底下誰還愿意當好人?”

 “老臣明白!”曹儀點了點頭。

 在場的大臣們,有幾個家里沒有做生意買賣的?

 一斤水泥四文錢的買賣,能掙錢才怪了!

 哪怕是一百萬斤、一千萬斤水泥,又能賺得了多

 一百萬斤總售價也才四千兩銀子呢!

 柳銘淇拿他們沒有辦法。

 不過因為之前有了蜂窩煤工坊的例子了,所以他也有了定力。

 沒關系,以后我再多發明好東西出來,讓大家都能掙錢,朝廷也能資金充裕起來吧!

 思量過年問道:“陛下,您看這老百姓們的家里都是泥土地,我能不能賣一點水泥給他們,讓他們去把家里修建得平整一點,免得到污濁一片,生活起來也不爽利。”

 “這個法子倒是可以。”景和帝點點頭,“一戶普通人家,也不要那麼厚的混凝土地面,大約需要一千斤水泥當主要材料就夠了吧?五兩銀子,再加上河沙和鵝卵石,也不超過十兩銀子……嗯,貴是貴了一些,但這是一次的投,可以管幾十年的,可以接!”

 “還是算了吧!”

 這邊葛松道趕制止,“陛下,殿下,這首先要保證我們的軍用和朝廷用度啊!天下居民那麼多,他們要是把水泥搶了,我們怎麼辦?”

 “也是!”

 景和帝啞然失笑,“那這樣吧,還是定在兩年之后,看況再賣給老百姓……銘淇你覺得呢?”

 “陛下圣明!”

 柳銘淇比起了大拇指。

 “哈哈……最大的功臣是你才對啊!”景和帝拍了拍他的肩膀,臉上滿是開心:“銘淇啊,這大康沒有了你,可是不行啊!!”

 ……

 水泥價格按照標號325、425、525標準來綜合判斷,再加上對應米價橫向對比,折算一斤四文應該沒有問題。

 畢竟在現代,一斤普通水泥不過是0.2元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