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德無量!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德無量!

 第二天一大早,柳銘淇還在那兒鍛煉呢,趙壽便走進了院子。

 作為皇帝的親信,趙壽到親王府上自然有些特權,可以經過稟報后自己進來。

 見到了柳銘淇寒冬臘月仍舊著膀子鍛煉,趙壽不覺豎起了大拇指:“殿下,老奴見到的最為自律的親王世子,除了怡王世子之外,也就是您了!難怪不得您能在那麼危難的況下,還可以在錦州城里面堅持!”

 趙壽雖然沒有x子,但格卻絕對不偏激。

 他這麼一番贊揚,倒是沒有讓柳銘淇覺得自己被閹奴贊揚而生氣。

 年把手中的兩個石鎖給放下,然后緩緩的吐了一口氣,才笑道:“趙公公,你這麼早過來,肯定是那邊的混凝土地面有了結果了吧?”

 “嘿,是的!”

 提起這個,趙壽再次豎起大拇指,“今兒五更天的時候,葛相便匆匆忙忙進宮了,然后是周尚書……他們看到混凝土地面已經完全凝結化,還特意的找了大力士來用力的敲擊呢!那聲音真是震耳聾,皇上和老奴走在路上都能聽到。

 結果您猜怎麼的?他們捶了好一陣子,才算把那一半的混凝土地面給錘壞,但破碎的石塊仍舊很堅。熊校尉說啊,這都快趕上他們從錦州城墻頭扔下去的巨石的堅了!”

 “那是!”

 柳銘淇笑了。

 水泥也是改變一個時代的重要標識。

 即便是現代的建筑,絕大部分仍舊是水泥澆筑而

 像是老那樣全用鋼筋鋼板來做的樓房,在911之后就基本上沒見多了。

 這也就是大康的鐵產量不夠,本舍不得先編制一個個鋼鐵框架,然后將水泥混凝土澆灌在框架里面,鋪路面。

 不然的話,哪怕是三百年之后,這個混凝土路面都不會過時,都能承各種車輛的碾

Advertisement

 “殿下,如果您弄好了,要不咱們就進宮吧?”趙壽笑瞇瞇的道,“皇上他們還在等著呢!咱們也不好讓一堆人等著,是吧?”

 “好!”

 柳銘淇笑道,“趙公公,你這張啊,要是放到了戰國,那是妥妥的一個縱橫家啊!口才著實是了得!”

 “殿下客氣了,老奴也就是勤快一點而已。”

 到夸獎,趙壽表面上推辭,其實心里還高興。

 以前柳銘淇在他眼里只是一個熊孩子。

 哪曉得才兩三年的時間,柳銘淇居然完了史上最大的華麗轉為了天下一等一的人

 有時候趙壽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偶爾想著,要是真的皇上沒有了子嗣,選擇裕王世子可是比選擇寧王要好多了!

 循規蹈矩的人當皇帝,那可是有些可憐呢!

 ……

 兩人坐著馬車便進了皇宮。

 新式馬車現在已經付了第一批,宮里有了幾十輛,親王府也都有了。

 趙壽肯定沒資格自己擁有一輛,至現在不行,所以他出來時坐的是普通馬車。

 但回去的路上,柳銘淇特意讓他和自己同坐新式馬車,這便是一種尊重。

 年本沒多想,可趙壽卻覺得心里暖暖的。

 兩人進了皇宮,便開始走路去了乾清宮。

 今天的天氣就比不上昨天好,寒風瑟瑟不說,還略微有些降下小雪,天也有些發暗。

 走到跟前,柳銘淇才發現不僅僅站了一堆人,這一段長兩三米的混凝土地面上方,還搭起了一個簡易棚子,遮住了雨雪的降臨。

 “銘淇,過來過來!”

 看到了年,景和帝的聲音很興:“你來看!真的是堅如鐵啊!”

 一群大臣向柳銘淇的眼神,也變得非常之中帶著一崇拜。

Advertisement

 是的。

 崇拜。

 別看他們一群人差不多都是四五十歲,六十歲的都有,但聞道有先后,并不以年齡為尊。

 柳銘淇弄出了這個水泥,水泥攪拌而了混凝土地面,相當于給大康鄉村的老百姓們都上了一雙翅膀,有著靈便的通,他們再也不用一輩子都守在村子里、守在山坳里面,連出來見世面的機會都沒有了!

 從此過后,那些所謂的山路難行,也都完全不是問題了!

 這可是大大有利于朝廷對天下的掌控和統治的。

 未來的史書之中,肯定會給在場的皇帝和大臣們記下重重的一筆。

 就憑借著紅薯和水泥,他們已經穩穩的名垂青史了!——別以為他們只是沾,發明出來了是一個事兒,推行和修建難道就不花功夫和時間了?這些可都是要他們來完的!

 柳銘淇給了他們未來如此高的榮譽肯定,同時他們反過來,也會通過鋪設全天下的道路,來讓柳銘淇顯得更加的偉大。

 這便是行走在人世間的圣人啊!

 看著柳銘淇的臉龐,許多大臣心中心悅誠服的這麼想道。

 棚子下面的混凝土路面,實際上已經被砸得破損不堪,就留下了一米不到的完整地面,其余的都碎了大大小小的石塊。

 柳銘淇順手撿起了一塊混凝土,拿在手里的沉重是有的,不過如此的碎塊兒,還是顯得有些可惜。

 倘若加上了鋼鐵架子作為骨架,哪怕是增加一倍的力量,使勁兒的敲擊,也不可能碎這樣。

 說起來很神奇,但這就是科學的力量。

 據計算和探查力量分布的規律,自然而然的就能規劃出最好的方案。

 果然!

 相比起水泥來,還是鋼鐵本稱之為現代工業的骨架啊!

Advertisement

 柳銘淇不覺更加想念澳洲島上那遍地都是的天超級富礦!

 當然了,這肯定已經是大康的囊中之了,區別只是在于什麼時候去取。

 柳銘淇希能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船隊就能送千上萬的家庭去那邊定居,然后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建設海港,去修建道路,源源不斷的把超級富鐵礦石運回國開始煉制。

 恰好的,我不是發明了水泥嗎?

 到了那邊正好可以作為修建港口和道路的主材料。

 思緒一晃而過。

 柳銘淇抬起頭來,向大家到:“怎麼樣,諸位?現在你們相信了吧?”

 “信了!”

 葛松道點點頭,恭恭敬敬的給柳銘淇鞠了一躬,“下代天下的老百姓,謝謝殿下的天才發明!您這一次,功德無量!”

 葛松道是朝廷的副相,又是鐵骨錚錚的法家重臣,他都如此了,許多員也跟著一起行禮參拜。

 最后連帶著曹儀都不由自主的鞠躬行禮。

 這群人之中,南宮忌雖然也是一樣的行禮,但是眉頭卻皺了起來。

 他相信葛松道肯定沒有別的意思。

 但這樣當著皇帝,這麼多大臣把裕王世子當救世主一樣,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畢竟最近皇帝還在焦慮皇子的問題,裕王世子可也是太子的候選者之一!!

 景和帝倒是沒有什麼想法,笑呵呵的等到他們起,才道:“銘淇的這些才能啊,用在咱們大康上,真是好事兒一件!你們大家也要好好的幫助他,去實行這些目標……”

 “臣等自然盡心盡力,不敢有半點怠慢!”

 百之首的曹儀拱手回應道,但隨之卻話鋒一轉,“敢問裕王世子殿下,這個混凝土的產量如何啊?”

 柳銘淇解釋道:“曹相,混凝土只是品的名稱,它的原料分別是水泥、河沙、鵝卵石和水,其中最重要的原料是水泥,只要有了足夠多的水泥,還有篩選過后的細膩河沙,就能按照比例大規模的攪拌后灌澆混凝土了。”

Advertisement

 一位來自于海邊的大臣就問道:“殿下,您強調的是河沙,難道海沙不行嗎?”

 “大人你的這個問題問得好!海沙里面還有太多的鹽分,而鹽分是可以腐蝕很多東西的,包括混凝土。”柳銘淇笑著道,“雖然短時間沒有關系,但一二十年之后,路面便會變、損壞甚至坍塌了!所以用淡水河里面的河沙最好,至可以保證五十年都有這麼堅的質量!”

 頓了頓,他又道:“現在我們的產量并不高,全力開工一天下來只有三百多袋,每袋五十斤。如果按照三丈三寬、一尺厚的標準,制造二里路就需要二萬七千六百袋。”

 “這麼多!?”

 眾人看了看面前的混凝土地面,覺得一萬多袋水泥才修一里路,簡直是離譜!

 “當然了,如果愿意降低標準,變一丈二尺寬、半尺厚,那就會減一半的用量。這樣……”

 “不用減了!”

 景和帝當即就斷然拒絕。

 他剛才估算了一下厚度和寬度,知道這其實比大康的道還要狹窄不,倘若還要削減一半,那不是兩輛馬車并排著走都不行了?

 厚度也是一樣。

 誰不知道越厚的地面越能抗擊碾

 你才一尺厚,都還要減,這還要不要質量了?

 看看我們祖宗修好的直道,最厚的地方起碼都有三尺以上,那才用料扎實!

 嗯,不過呢,如果只是修建村鎮道路,短距離的道路,倒也可以稍微寬松一些。

 像是盤山路這樣的地方,那標準更是不一樣的。

 況,分析嘛!

 ……

 跪求訂閱!求一個全訂!!叩謝老爺們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