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零四章 工業和機械的種子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零四章 工業和機械的種子

 說一千道一萬,制造大炮的第一要素還是炮

 這個炮不是你用澆灌法做好了形狀就行了的。

 首先第一個你得用上好的鐵或者青銅來制造炮,這樣才可以保證炮堅固耐用。

 如果是里面雜質太多,用不了幾十一百次,就得全部裂開來,不但沒有用,還會炸傷自己人。

 即便是你在外面加了幾十道加箍,也是不行的。

 然后炮部必須要車刀潔膛壁,使得里面不會坑坑洼洼,從而極大的影響炮彈的發距離,影響炮的使用時間。

 哪怕是如此,每隔一段時間也都要進行對炮的保養,拿回去繼續用車刀潔膛壁,使得在戰斗中的磨損得到回復。

 這也就要求了炮壁必須要厚實,而且是純度非常高的鐵或者是青銅。

 這一點對柳銘淇來講不是什麼問題。

 提煉純度更鐵,用一些相對來說簡單的法子就能做到。

 不說別的,咱們五十年代六十年來,不是有土法煉鋼這個事兒發生嗎?

 實際上這個想法和步驟都是對的,可關鍵在于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這個經驗,也沒有練的手段,所以才弄出一大堆廢鋼鐵出來。

 聽說那個時代,寺廟里的銅像可就遭了殃,甚至于那些古代的珍貴文都沒有逃

 比如說赫赫有名的大明宣德爐,便是毀在了這一場的事件之中,從此之后,基本上就沒有真貨了。

 說起煉制鋼鐵,其實古代并沒有那麼落后。

 比如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發掘出來的君侯的佩劍,竟然達到了中碳鋼的地步。

 這可是了不得的事

 許多人不曉得,鋼其實大致分為三種: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

 其中低碳鋼被稱為鋼,用是特別的,高碳鋼因為太過堅,通常都做鉆頭、鉸刀……哦,對了,機床上就有大量運用的。

Advertisement

 我們平日里接最多的通常就是中碳鋼。

 比如汽車、船、武等等,還有日常的各種建筑、家用電、零部件、鋼制品等等,用的都是中碳鋼。

 所以在兩千多年之前,我們的祖宗就已經制造出了中碳鋼的冷兵,簡直是一個奇跡。

 可惜的是,這種技巧不是經過技化、標準化生產的,而是出自于一些絕頂的工匠,一些機緣巧合的機會,才打造出來的。

 不能夠復制。

 不能夠復制,就是標志著一個技是不是功的標志。

 除開了這個意外,古代人對于打造鋼,也是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的,并且發展出來了灌鋼法、炒鋼法等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古人不懂現代的知識,沒有含碳量的概念。

 區別生鐵、鐵、鋼的主要依據是它的使用能,且脆者為“生”,可鍛者為“”,其剛強者為鋼。

 因為古代的炒煉過程是在半態下進行的,渣鐵分離較難,產品所含夾雜往往較多,故而即便是含碳量較高,但因為其不剛,也只能稱作“鐵”。

 其實這里面最大的難點就是一個——去除鐵礦石融化之后的那些雜質。

 包括了鐵水之中的各種元素。

 但點破了又很簡單,那便是讓這些雜質元素氧化,就可以離鐵水。

 而最終達到0.25%-0.65%左右的含碳量,便可以得到中碳鋼。

 是的。

 你沒看錯,柳銘淇現在要做的,就是越過青銅和鐵,直接使用中碳鋼來鑄造大炮的炮

 這樣不但穩定更好,更不容易炸膛,也能讓它的重量降輕,使得能更加的經久耐用。

 可別小看了這個鑄炮材質改變這個事

 它對于整個武的影響,那是直接更新換代的革命。

Advertisement

 從鐵到鋼的轉變,也不亞于一次工業革命。

 現在柳銘淇就有一種澎湃的使命

 這一次,也要到我中華大地再次領先了!

 這鋼鐵的研究和運用,終究是我們會遙遙領先。!

 ……

 前幾天,在借調了一群鐵匠師傅之后,柳銘淇便把自己整理好的“炒鋼法”和“灌鋼法”給了他們。

 還有怎麼增加空氣流通,讓燃燒溫度更加高的方法。

 其實也很容易,直接你在半封的環境中,用大型的皮鼓去吹氣就可以。

 就是那種五六十年代,農村里的公社食堂里面用來燒灶的皮鼓。

 它的做法并不復雜,利用了空氣流迫、封閉氣的原理,直接就能做出來。

 柳銘淇讓池三兒轉告他們,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煉制一批鋼出來。

 今天柳銘淇過來,便是看他們做得怎麼樣。

 遠遠的坐在馬車上時,他就能看到鋼鐵工坊的上空冒著濃濃的黑煙。

 如果隔得近一些,空氣中都彌漫著一難聞的氣味。

 一方面是煤炭燃燒的味道。

 另一方面也是各種有害質飄散出來的味道。

 幸好這邊稍微偏僻一點,附近周圍也沒有什麼農田,倒是不用擔心污染到了田地。

 在這個時代,田地可是最為神圣的東西,連皇上都要提倡珍惜田地,不可能去踐踏田地。

 當然了,這種程度的煉鋼,還達不到污染整個區域的地步。

 只不過是稍微到影響罷了。

 “殿下!”

 見到柳銘淇過來,剛被調過來的繡衛頭子就討好的過來迎接。

 在打造這個實驗基地的時候,柳銘淇只是對高敬說了一句“這是堪比木柄手雷工坊重要的地方”,高敬就趕派了一個百人隊過來駐守。

Advertisement

 除此之外,帝京府衙門也對附近展開了大規模的不間斷巡邏。

 最近的一個軍營地距離此也只有二十多里,一旦有什麼事,上千軍九衛將士就會沖過來救援。

 因此在安全上已經可以放心了。

 柳銘淇拍了拍繡衛頭子的肩膀后,轉問也同時趕出來的丁卓道:“里面況怎麼樣了?”

 丁卓是裕王府老一批的侍衛了。

 之前在西邱村橫掃那群人販子的時候,護衛柳銘淇的侍衛之中,就有他一份兒。

 也由于那時候了不輕的傷,所以最近他漸漸的轉為了做府的行政。

 又因為他有救主之功,所以三兩下他便已經為了主管,直接被派來打理這個非常重要的實驗工坊。

 “嘿,殿下您別說了!”丁卓眉飛舞的道:“這群頑固的家伙一開始還不怎麼樂意,覺得您是在瞎搞。結果呢?第一爐的鋼煉制出來之后,他們都傻了眼了!一個個跟瘋子一樣大喊大!哈哈!!”

 柳銘淇笑了笑,倒是不以為意。

 鐵匠也是屬于這個時代的技宅男,對于自己的專業最興趣,也是最到驕傲。

 忽然遇到一個之前什麼都不是的人,把他們調到這邊來,然后指手畫腳的,告訴他們要怎麼做怎麼做,你說他們會不會服氣?

 要不是看在他是一位帝國親王的份兒上,看在他是保衛了大康的圣人的份兒上,他們說不定早就開始撂擔子不干了。

 對付這樣的人,最好用的一個辦法就是拿出實在的東西來,在他們擅長的領域折服他們,這就能一勞永逸了!

 說話之間,他們已經走進了圍墻。

 這些圍墻實際上還在修,按照柳銘淇的要求,起碼要修五米以上的圍墻,而且還要厚實,另外面積要大,占地百畝以上,這樣才能在以后容納更多的煉鋼爐子、工作場地。

Advertisement

 一些專業的煉鋼爐需要的配置,也在不斷的完善中。

 包括了搭建起來的一系列高爐,還有幾個大大小小的從務府運過來的大小爐子。

 前幾天鐵匠師傅們便是在這里完了第一爐鋼的煉制。

 他們現在正圍在一個小鋼爐前面,一個彪悍的膀子年輕人,用鐵槳正在攪拌著里面燒得通紅的鐵水。

 下面則是有人在用皮鼓拼命的煽灌氣。

 大家的臉上都是滿滿的笑容和驚嘆。

 見到了丁卓和繡衛頭子陪著一個年輕人過來,他們也不以為意,還在聊著自己的。

 “李師傅,嚴師傅,方師傅……”丁卓招呼著他們,“來,你們不是想要見殿下嗎?他現在過來了!”

 “啊?”

 一群人這才來了神,紛紛的圍了過來。

 “殿下,你能告訴我,為什麼用這樣的皮鼓,就能大幅度的減雜質呢?”

 “什麼做雜質元素啊?”

 “為什麼這個含碳量的不同,造的鋼的質就不同呢?”

 “您提到的氧化理念非常好,是不是也適用于打造兵方面呢?”

 “殿下,你來看看,我們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吧!”

 “……”

 看著大家七八舌有充滿著好奇的心思,柳銘淇微微一笑,“好!大家不要慌,我們慢慢的來!現在我先給你們講一講什麼做含碳量……”

 年沒有煉制過鋼鐵,但論起這些理論功夫,他可一點兒都不遜于人。

 現在面前的這群鐵匠的實際作能力可以打八十分以上,但是理論卻本不及格,甚至于只能算懵懂。

 只有讓他們開竅了,把理論掌握好了,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別看他們有些都三四十歲了,但因為有了很多年的打造、煉制鐵的經驗,所以只要能讓他們在理論上開竅,那麼馬上就會突飛猛進!

 現在的煉制出中碳鋼,并不是他們的終點,也不是柳銘淇找他們來的唯一目的。

 制造出合格的大炮,車刀這種機械工業簡易機床,才是難題所在啊!

 你別小看了車刀。

 它能利用機械的原理,代替人工來堆炮壁的部進行拋理,這就是工藝進步一個臺階的存在。

 我大明的紅大炮這些為什麼質量不好,經常容易壞掉?

 原因就在于沒有統一化標準!

 那群外國傳教士們知道流程和制作方法,但他們沒辦法把車刀給帶過來,所以這就造了差距。

 這跟機床是一個道理。

 所以啊……

 柳銘淇期待著在未來不久,就是眼前的這群人,或者是自己的二代年團中,忽然出現一個驚才絕艷的人,可以開始制作簡易的機械化機床!

 唯有機床發明出來了,大規模制造制式武,才能為現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