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提。
柳銘淇是一個很務實的人。
科學家一般都很務實,騙子才會高談闊論。
比如說八.九十年代,那個著名的“水化油”的騙局,俊秀才最深刻的就是話大王的鄭叔叔都為之搖旗吶喊,更別說那些員、學者、企業家們了。
正因為務實,所以柳銘淇想要做的不是高大上的阿姆斯特朗炮,而是非常傳統的前裝膛炮!
是的。
就是前裝膛炮。
以現代的眼來看,前裝膛炮就是垃圾。
不但發非常麻煩,比如每一次發完畢,都要用一個布團掃帚把里面的火藥渣子給清理干凈,然后才能再次填裝炸藥、彈丸,進行發。
而且關鍵在于它的威力太小啊!
這個前裝膛炮平日里倒是有實心彈、開花彈、霰彈、榴霰彈等等。
可因為前裝膛炮的力不足,也就是火藥的推力不夠,所以如果是遠距離的發打擊,就只能靠實心彈——也就是鐵球!
年創造出前裝膛炮,當然是為了海上作戰而用。
海上作戰一般都是遠程作戰,而且經常是你想要打別人的艦隊,他們會逃跑。
這就先天需要一種遠距離攻擊武。
這個時候,在這個年代,在前裝膛炮的時代,還真就是實心彈最為實用。
實心彈殺傷力最大來自于鐵球的碾、撞擊,而不是我們想象中看到的電視劇里面“轟”的一聲炸開來的樣子。
可以說這種殺敵方式非常的原始,一點兒也不現代化。
然后前裝膛炮的準度也不高。
陸地上還好一點,比如說在海上的時候,因為船只的顛簸,還有距離太遠的緣故,二十炮能有一炮命中敵艦,都算你撞了大運了。
不然你以為為什麼在十七八世紀的時候,大不列顛的炮艦單面就有三四十、六七十門的大炮啊?
全靠數量去取勝。
一次齊能有一顆炮彈擊中敵艦,他們都得歡天喜地。
不說是那個時代,如果是二戰這種炮艦已經發展得很恐怖的時候,老和倭寇在太平洋上決戰的時候,同樣是十炮能有一炮命中敵人,都是老天保佑。
最后是靠什麼解決的?
不就是靠飛機靠近了敵艦扔炸彈、發機槍子彈的麼?
所以你看,這就是為什麼航空母艦是最有威脅的武的最重要原因。
因為只有它運載的飛機,才能一窩蜂的靠近之后準的擊中擊沉敵艦啊!
單靠炮艦,雙方把炮彈完全打了,都不一定能有什麼大的傷亡,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而倭寇在太平洋上生死海戰慘敗的最大原因,正是他們的艦載飛機不夠先進,以及過多的飛行員損失之后,得不到有效及時的補充。
后來弄得即便是有飛機,駕駛飛機的飛行員也因為是新手,所以一上去就被軍飛機給打。
最后沒有了制空權的倭寇,哪怕是航空母艦和戰艦的實力都強于同在戰場上的軍,也只能是被打得屁滾尿流,最后慘敗收場。
嗯,沒錯。
我說的就是中途島海戰。
回到眼前來。
我們討論事、考慮事,一定要著眼于當下。
先把當下的問題解決了,然后才有機會說以后。
哪怕我們知道有一天天外來客會不友善的飛過來,但你會因此而停止生活嗎?
不會的。
所以還是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走,才是最正確的態度。
因此就能想通了,為什麼柳銘淇想要做前裝膛炮。
最大的原因便是按照現在這個科技發展的現狀來看,即便是馬六甲海峽以外的歐洲人,已經發展出來了炮艦海軍,他們的炮艦大炮水準都不高。
不然他們早就沖過來,橫掃整個東南亞海域,從而威脅大康,想要覆滅大康,將這邊的民眾變他們的奴隸了。
要知道。
早在我大明還在的時候,那時候他們的炮艦是什麼水準?
那時候他們都敢跑到沿海來,想要靠著幾艘船、幾百個人滅亡整個大明,你說如果他們有了十七八世紀的那些炮艦,他們還會不來?
早就飛上天了好不好!
既然這些人連十六世紀的水準都沒有達到,那我的前裝膛炮完全就夠用了,最最二百年之是完全夠用的。
當然前裝膛炮肯定不會用兩百年,最多二三十年之后,柳銘淇就能把后裝線膛炮給做出來。
但在這個時候先做出前裝膛炮來,才可以趕得上瓜分民地的熱啊。
最好還是把所有的西方國家給打得趴下,這樣不但可以分掉最重要的民地,還可以把歐洲市場給全部打開,讓那里為我大康的商品傾銷地!
或者許多人都不曉得,實際上第一次阿片戰爭的時候,英軍攻打大清,只不過是想要讓大清開放市場而已,并沒有什麼毀滅大清,占領為自己的土地的想法。
因為英國是一個商人為主的國家,他們最喜歡的是做生意,而不是什麼在萬里之外和數億人干架。
只不過后來他們發現,這個國家又古老又落后,偏偏還有那麼多的財富的時候,那心思就完全變了,變了強盜。
這便是第二次阿片戰爭的由來。
那時候他們就只是找個借口,就過來搶劫了。
最大的害者也是我們最慘痛的痛——萬園之園圓明園!!
我大清花了接近百年才完全修建好的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群,就這麼被搶得一干二凈,然后又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直接一把火給燒了。
說多了都是淚。
這一世如果西方還是按照之前的發展軌跡,他們也有不的好東西。
那麼我大康的艦隊抵達他們的港口之后,同樣也可以做一點喜聞樂見的事。
誰他們說的,“大炮程之,皆為真理”,這也好的,對吧?
好了,回到眼前的前裝膛炮來。
在理的力學和軌道學上面,都會拿炮彈的軌跡、程、推力等等來說事兒,因此柳銘淇這種理學博士是真正的去觀過各個時期的大炮的。
對于現代的大炮的構造柳銘淇都能一清二楚,更別說這種原始的前裝膛炮了。
在漫長的三百多年時間里,前裝膛炮自然也有好幾代的產品。
發展到了后來,也可以稱得上是其領域的巔峰了。
柳銘淇不造也就罷了,一造肯定就要制造這種巔峰前裝膛炮。
前裝膛炮也不是大家想的那麼簡單,比如說做一個一的鐵炮炮就可以開始用了。
首先這個鐵炮炮必須要用很純凈的鐵,不能有雜質,不然多用幾次就得被震裂開來。
接著還要給炮加上幾道加箍,這樣能防止炮因為部的劇烈震或者火藥的炸力而碎裂開來。
然后炮也是圓錐形的,從最后炮尾到炮口是不斷的小的,但它里的炮膛卻是呈圓柱,必須要大小尺寸一致——不同的只是外面包裹的炮壁而已。
炮尾的位置,還有一個瞄準標記,也就是炮膛軸線,發展到了十九世紀,上面還有學瞄準儀。
同時炮口的位置也有同樣的瞄準標記,這是來校正炮口的仰角的。
加上了炮尾的學瞄準儀,這樣炮彈的飛行軌跡就更加能近本的設想,打得更加準一些。
炮之外,還有炮耳、尾紐、尾門等部件。
到了這里可以說一下的步驟。
火藥包從炮口塞進去之后,先用布團棒把它在炮尾,再把實心彈、開花彈等塞進炮口。
第二步,在炮尾退回來一點的正上方不是有尾門嗎?
打開尾門,用鐵等破火藥包,再灑進黑火藥,點燃黑火藥,然后迅速的關閉尾門,等待火藥包在炮里面炸開。
在電視上聽到的“轟轟轟”發炮聲音,就是這個火藥包在炮里面炸的聲音。
然后它就產生了巨大的推力,將前面的實心彈、開花彈等等推送出去,打擊敵人、敵艦。
等到發完畢,旁邊等候著的士兵趕拿著布團棒,將炮里面的火藥殘渣等全部清除干凈。
接下來,又是重復之前的裝彈過程,又重新發第二。
傳說中,發展到了極限的日不落海軍,這樣的舷炮齊,五分鐘可以有五次!!
而同一時間段的歐洲其它國家,標準是五分鐘一次!
由此可見,經過幾百年發展的英國海軍,在那個時代真是一個BUG的存在,沒有人能阻擋!
你更別說他們最兇悍的超級大炮艦,單面就能裝載七十門的火炮了!
如此多的大炮,如此高速的炮擊,簡直是一個移的超級炮臺,完全難以想象在那個時代還有什麼比這更加兇猛無敵的。
也只有后來的艦載機,才能從空中俯沖擊潰炮艦,不然始終都是無解的存在。
廢話了這麼多,實際上就一個目的。
那便是告訴所有人,你想要靠炮艦獲得在大海上的霸權,其實是一個非常任重道遠的事。
但正因為任重道遠,所以柳銘淇必須要早點做準備。
你沒有出海去和敵人拼殺磨礪,去在戰斗中獲得進步,何來談以后的發展呢?
……
注:查了整整一天的資料,我很認真的在用自己消化了的知識來寫,希能讓老爺們看得通俗易懂~~~
沈兵的穿越生涯有點背 改良個投石機,一發命中已方主帥的帥營 掰個手腕,你告訴我對手是項羽? 押個犯人,你告訴我犯人叫陳勝、吳廣? 撩個妹,你告訴我妹子叫呂雉(劉邦的老婆)? 還讓不讓人好好穿越了! 全都到我碗裡來 六國算什麼,匈奴、羅馬都要送上膝蓋……
新書《昭周》已發布,請諸位移步一觀!!!李信,平南侯的私生子。母親病逝,跟隨舅公進京尋親的他,被平南侯府罵作“野種”,趕出了家門。于是,這個無家可歸的少年人,被活活凍死在了破廟里。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另一個李信來到了這個世界。作為一個光榮的穿越者,李信給自己定下了兩個目標。一,活下去。二,打倒渣爹!ps:已有兩百萬字完結老書《將白》,人品保證,書荒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