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銘淇發現,這一次的“坐牢”,只相當于來到了宗人府做客一樣。
他和柳銘璟除了不能出宗人府之外,其余的時候,都是可以隨意走走。
宗人府平日里其實還忙的,肅王的眼睛里面摻不進沙子,那些犯法了的宗室子弟,很多都會被抓進來。
比如柳銘淇和柳銘璟就看到了十幾座小院里面,關押了不的宗室子弟。
甚至于那種正兒八經的牢房里面,都還有好幾十個宗室子弟。
有臉皮厚一點的還直接給兩人打招呼。
“淇哥兒!璟哥兒!”
“喲,你們都回來了呀!恭喜恭喜!”
“淇哥兒,等我出去了之后請你吃飯哈,我們談一談生意!”
“德王殿下,能不能跟肅王爺說說啊,咱們這里太冷了,給我們多一個烤爐吧……”
“……”
看吧!
你從這些人的口氣就能知道,其實宗人府并沒有那麼的恐怖。
雖然有被打得哭爹喊娘的,但大部分的人其實都只是關押閉而已。
畢竟經過太祖的限制,帝京府每一次都是法家重臣當家,他們的棱角早就被抹平了,那些傷天害理的事他們大多都不敢做。
一些小罪小惡,倒是能接。
況且從去年開始,裕王府組織了一個宗室子弟的蜘蛛網銷售模式,里面大家做生意一的利潤,全都拿來分給了中下層的宗室,讓大家的日子都能好過一些,這樣犯罪的自然就更了。
今年雖然因為打仗,許多地方的生意都停了,但由于各種資的產量在增加,所以應該還能打平。
撐過這麼一兩年,柳銘淇相信一定能獲利更加厚。
正因為想起了“宗室分紅救濟金”這個東西,柳銘淇便讓池三從家里拿來了今年的賬本,以及各種生意的概要總結。
寫生意總結,是柳銘淇教給裕王妃的管理辦法。
不但是裕王妃自己要寫,底下的主管們每個月都要寫一次,然后半年報和年報會更加的詳細。
只有這樣,才能看到有多失誤,或者是功,然后做出經驗教訓的總結,讓生產和銷售都能更上一層樓。
這幾個月柳銘淇沒能看到總結概要,不過從過去的況來看,這種寫出來的自我總結和反省,還是有用的。
先說最近柳銘淇最關心的一個。
蜂窩煤。
現在已經是九月下旬,進了初冬了,帝京城的天氣已經變得有些冷,人們通常都穿上了厚服。
因此在這個時候,蜂窩煤的用量就要大幅度的增加了。
哦,忘了說一句。
就在柳銘淇和柳銘璟回京的路上,西羌、回鶻和乞,都相繼的撤軍了。
乞撤軍本不用管。
他們本來就在域外,所以大康只是恢復了之前的防線,沒有別的作——在寬闊寒冷的乞高原上去找乞人的麻煩,那是自討苦吃。
西羌和回鶻的撤退,比他們來的時候要快很多。
實際上據西北的探子斥候們的報,他們在七八月份就開始在搬東西了。
他們占領地方的所有存糧、各種軍械、各種瓷鐵資等等,甚至是老百姓當季的糧食,他們也收割得干干凈凈。
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們占據了大半的甘肅,已經完全是空白一片。
除了那些已經撤到了地的居民們,那些還活著的甘肅村鎮民眾們,失去了幾乎一切東西,急需要朝廷的救援。
不僅僅他們,被圍困了三個多月的銀川、嘉峪關等等地方,各種資消耗得特別厲害,大康必須要趁著大雪沒有封路之前,盡快的把東西給他們送過去。
糧食當然是第一要素,然后就是蜂窩煤了。
在北方邊疆地區,天氣寒冷得厲害,有了蜂窩煤才會有溫度,才會讓大家的冬天過得比較舒服。
因此其實早在八月份,朝廷看到西羌和回鶻的攻勢已經變弱的時候,便已經開始大量的下蜂窩煤訂單了。
西北地區的蜂窩煤訂單足足有五十億個。
乍一看很多。
可你分配到那麼多人上,還有兵士們的消耗還要大一些,又牽涉到了整整兩三個月的時間,五十億個真不算多。
為了他們的用量,不僅僅京畿地區的兩個蜂窩煤工坊在瘋狂開馬力生產,四川威遠的蜂窩煤工坊,也在抓時間供應他們。
今年四川的運氣最好,南詔這種外強中干的家伙,還沒有怎麼攻打四川和貴州呢,就被四川巡張子哲和貴州布政使蘇小松打得落花流水,丟盔卸甲的逃了回去。
之后蘇小松親自率領三萬多軍士,一口氣屠了他們兩座城池,殺死抓獲土人數十萬,更是震撼得他們好幾個月不敢彈,屁都不敢放一個。
這也是四川和貴州的七八萬大軍能夠牢牢守住甘肅南部,不讓回鶻和西羌軍隊越過半步的重要依仗。
正是由于四川的政局非常穩定,所以他們的生產和生活都沒有到什麼影響。
新任西南總督潘弘茂雖然打仗不行,有些保守,但做民生是沒問題的。
他知道現在全天下都打得稀爛,也就是四川和中間的兩湖、江西、兩廣沒有什麼影響了,所以到了年底的時候,肯定需要四川的支持。
因此,在積極備糧的同時,他又命令威遠這邊的蜂窩煤工坊加速度快速生產,能生產多是多。
這樣一來,不但他們早早的就把西康邊境要塞的蜂窩煤給送過去了,現在還有三十億個的蜂窩煤,時刻能送到西北去。
這邊張子哲率領的五萬四川軍隊剛剛回來,那邊的三十億個蜂窩煤就直接送到了西北最前線的嘉峪關、銀川等地了。
京畿地區的蜂窩煤工坊、還有新野蜂窩煤工坊也同樣在加拼命生產。
他們不但是為了京畿地區自己,不僅僅要給西北,還要為北方的山西、河北、下面的兩湖,東北三行省準備。
不過因為柳銘淇答應了廖石聰,火速派了上千個干的工人們去了唐山和承德兩地,開設了兩個蜂窩煤工坊,如今差不多已經開始準備生產了,倒是能供應河北、遼寧和山東的蜂窩煤。
還有江南的兩個蜂窩煤工坊,它們也承擔了整個江南的取暖燒火做飯的供應。
柳銘淇也真是心狠,無論在哪個區域,只要你不是隔蜂窩煤工坊隔得太遠的,都只是兩文一個的蜂窩煤。
比如說江南這邊,包括了江南三大行省,哪怕是太偏遠的山區,加上了運費也同樣才三文一個。——偏遠地區是有補助的,出廠價就是三文錢兩個,這樣加上運費過去,他們這些蜂窩煤販子也有錢賺。
如果是這些人想要運到別的地方,比如就近賣掉,那裕王府也同時鼓勵舉報,遇到發現了這樣的人,不但直接罰款,而且還一定扔到監獄里兩三年,沒有半點商量。
關于這一點,各地府也是很支持的。
不僅僅因為這是裕王府的生意,更因為他們也支持這種民生的東西不能被提價。
冬天的時候,吃和暖是最重要的兩環。
一旦這兩個基礎的能滿足了,就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死傷。
否則朝廷追責不說,一旦鬧起了什麼起義之類的,他們更是自討苦吃。
況且賺錢的東西多了去了,你在這蜂窩煤上面賺這一文兩文的,有意思嗎?
但是話說回來,在柳銘淇來說,在蜂窩煤工坊上賺的錢就太多了。
之前利率就是百分之二十五,純利潤達到了百分之十五,現在加上了更多的工坊,各種技和管理越發的練,所以純利潤其實是增長起來的,一度都達到了百分之二十。
如此算下來,今年的蜂窩煤預計總產量是六百億個,按照兩文的售價,純利潤足足有二千四百萬兩銀子!!
看著這個預算的數目,裕王妃就有點頭昏。
所以當初柳銘淇在江南的時候,做下半年總計劃的裕王妃還給他發了一份文書過來,專門問這麼多的錢,應該怎麼辦!?
柳銘淇深深知道,錢多了是一定燙手的。
別說是在我國,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首富,都是如此。
因此必須要做得不留痕跡,不能讓人家嫉妒。
故而沒有辦法,柳銘淇只能向老媽建議,再次增加這些工人的待遇。
不是說工錢。
一天平均一百文的工錢、如果是夜班還有五的浮,一個月下來至就有四兩銀子了。
對于一個三班倒,每天只工作四個時辰的工人來講,這明顯是很高了,再高就顯得不合理,會引發不的矛盾的。
比如說現在,新野的許多地主就已經在嚷嚷了,說蜂窩煤工坊跟他們搶人,老百姓都喜歡進工坊工作,不愿意租種他們的土地了。
倘若你一個月加到五兩銀子、六兩銀子,那提前的工業革命就得到來。
在現在這個時候,工業革命是不適宜的,需要等到政局更加穩定,老百姓們至吃喝不愁的時候再開展,才是最好的時機。
柳銘淇可不希在中華這片土地上,出現什麼“羊吃人”的況。
不能加工錢,那就只能加待遇。
待遇就很簡單了。
平日里他們本來就在工坊里面吃喝,還能帶一點回家給家里人吃,這就是一個很大的福利。
現在每一個工坊的每一個工人,從七月份開始便可以多帶一倍的食回家,另外還按照級別的不同,最低的一線工人,只要能順利完任務,每個月都發給了每人三尺布料、十斤豬、一斤鹽。
如果是排名第一的班組,那麼獎勵直接翻倍!
這可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福利。
別看這些東西集采購下來,也就是每個月多花費五錢到八前銀子的事,但給予工人們的幸福,那是這點銀子沒辦法比擬的。
因為這些是白給,是額外給的收。
誰不想白嫖?
每個月都有這些東西,都能給家人帶去幸福,工人們自然就更加珍惜眼前的工作,不愿意丟掉。
他們都曉得,除了獎勵之外,還有相應的懲罰制度的。
每個月都有一些好吃懶做、做工不認真仔細、喜歡說閑話搞氣氛的人,都會被直接解雇。
看到了這些人因為損失了了工作而大哭大鬧,甚至是磕頭請罪都沒辦法挽回的樣子,一個個的工人們就更加珍惜現在的機會了。
有獎勵,有懲罰,這樣的工廠制度才完整,才容易發展。
……
好吧。
說了半天,柳銘淇看到家里的賬本匯總和展,即便是給了這麼多的獎賞出去,今年蜂窩煤工坊的總利潤都會超過兩千萬兩。
單是這一筆錢,就足夠繳納兩次柳銘淇放下如此滔天大罪的罰金了。
意思是他再這麼來一次也夠……
呸呸呸!
什麼再來一次,我才不呢!
但是這筆錢柳銘淇也不會一年給,而是會分三年。
不然你一下子就拿出來這麼多,人家更會懷疑你賺太多了。
當然了,朝廷一下子有三百多萬兩,還是很夠用了。
在京的九品以上吏們上上下下共有上萬人,三百多萬兩足夠補上他們之前三個月的欠薪俸祿。
只要能先解決這部分,那麼剩下的等到朝廷的秋稅全部到帳之后,俸祿給予應該不難。
熬過了今年,明年江南、福建和兩廣的對外出口貿易能做好,自然錢大筆大筆的賬,各種稅賦也能增加。
大康歸結底還是商業社會。
一年的稅賦之中,比如鹽務、茶務、瓷、海貿等等商稅差不多有接近一億兩銀子。
糧食稅賦相對來說比較,大概一年收也就是八千萬石糧食,折合下來也就是八千萬兩到九千萬兩上下。
為什麼說糧食稅賦相對比較?
這是說的占比。
別的農耕王朝,糧食稅賦通常要占到八左右,結果現在大康朝連一半都沒有到,這就是商業的巨大威力了。
它可以有效的減老百姓們的負擔。
在朝廷有能力從別的地方賺到更多的錢之后,對于田賦和人頭賦等等,自然就會減。
一旦減了這些,老百姓們的負擔也會變小,生活起來也會更加的容易,從而日子過得穩當。
老百姓們生活穩當了,自然就不會造反了。
所以這個事是非常有持續的,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模式。
南宋以那麼小的一塊土地,養活了差不多一億的人口,而且還沒有什麼大型的反叛造反之類事,不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這樣的發展模式嗎?
倘若不是蒙古強行打斷了這個進程,取代歐洲國家實行大航海的,就是我們了!
現在的大康,海貿商業是比不上南宋的。
可是有了柳銘淇,大康就可以朝著比南宋更加寬廣的道路狂奔,始終走在更正確的道路上。
柳銘淇很想看一看,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到底能把大康帶到哪一步了!
即便任何王朝都有破滅的一天,他也期自己的大康,以后再不濟也要變大不列顛一樣,保留皇室的基本權益。
不過想到達到這一步,就要看柳銘淇怎麼努力了!
……
我錯了!我就不該對中國腳球有半點期待!!!
看個屁的比賽直播啊~~~
戰國之末,華夏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貴為公子。他卻重生成秦國小卒黑夫,雲夢秦簡中的小人物。為免死於溝壑,為掌握自己命運,他奮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趕上了一個大時代。六王畢,四海一!千年血統,敵不過軍功授爵。六國豪貴,皆被秦吏踩在腳下。黑夫只想笑問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南取百越,北卻匈奴,氐羌西遁,樓船東渡。六合之內,皇帝之土。在他參與下,歷史有何改變?秦始皇固有一死,天下將分。身為秦吏,又當如何抉擇,是推波助瀾,還是力挽狂瀾?
轉生開局就是親王世子,俗稱小王爺 大康國朝安穩,四海清平,商業發達,皇帝大伯又是出了名的寬厚待人 我以為我已經站在了人生的巔峰,可以一直飛,一直爽,不斷飛,不斷爽…… 結果現實卻和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世間最殘忍的一幕,就這麼展現在了我的面前…… 我本想當一條與世無爭的快樂鹹魚,可你們為什麼偏偏不讓我如願呢?
秦小道是一個白白凈凈(腹黑無恥),看似天真憨厚(齷齪陰險)、膽小懦弱(無法無天)的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回到大唐貞觀年間,邊上還有一個嬌滴滴的小娘子喊自己夫君……且看秦小道如何剛正不阿(溜須拍馬)、鋤強扶弱(仗勢欺人)、指點江山(拳打門閥,…
秦瑱穿越三國,成了一個寒門士子。 為了改變命運,四處求學,最終投入曹操麾下。 憑著超越時代的見識,屢次建功。 本想輔佐曹操成就霸業,沒想到卻因功勞太大,引起曹操忌憚。 正逢宛城之戰,眼見老曹要一炮害三賢,秦瑱再次勸誡,卻惹得曹操怒斥。 於是秦瑱果斷掛印而去,你老曹不是多疑嗎?那這軍師不當也罷! 至此,秦瑱轉入劉備麾下,以一人之力,提前改變天下大局。 奪淮南、戰呂布、敗孫策、取荊州,短短數年之間,輔佐老劉成就霸業。 多年之後,曹操遲暮,病榻之前,謂眾人云: 「孤一生行事,但無悔過,唯秦子瑄離去,孤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