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八十章 想辦法保人!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八十章 想辦法保人!

 此時此刻,剛剛睡了個午覺起來的景和帝,見到了一直等候在外面的繡衛大都督高敬,以及已經被撤資的前副相南宮忌。

 景和帝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天沒有這麼舒服的睡過午覺了。

 前幾天的錦州城大捷,讓自己晚上睡覺能踏實。

 今天凌晨抵達的寧遠城大捷的報告,更讓自己中午也能安穩的睡個午覺了。

 想想這麼多天地獄般的張生活,景和帝頗覺得往事不堪回首。

 不過現在一切都開始好起來了!

 倭寇對江南的窺伺被狠狠的打了回去。

 最危險的遼西走廊也解除了危險,只要能熬過這個冬天,那麼大康必然再也不是今年的這個模樣兒!

 就連西北的回鶻和西羌,他們的進攻也陷了困頓,最近一段日子都漸漸的變弱了。

 顯然在冬天來臨之前,他們就會不得不后退。

 否則各種后勤全部喪失的況下,天氣冷得連拿起兵都困難的狀況下,他們再呆在大康,就純粹是找死了!

 至于說北方的乞

 那更是跳梁小丑,本不足為懼。

 哪怕是之前驍騎衛大將軍祝星駿冒險將軍隊全部帶到了山海關,連景和帝在的所有朝廷大員都深信,以金沉白這樣的自私自利、老巨猾,一定不可能再次攻打長城防線的。

 果不其然。

 如今東北的戰事已經差不多接近尾聲,可乞族還是沒有彈。

 而且看樣子他們還在開始準備收了。

 畢竟在乞高原上的冬天,可不比室韋北部的冬天更加暖和啊。

 如若不是那麼惡劣的自然環境,乞族說不定日子還要好過一些,沒有今天這麼的狼狽。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這并不代表景和帝沒有煩心事兒。

Advertisement

 他的煩心事兒并不是兩位皇妃的肚子越來越大,誕下皇子也就是最近一兩個月的事

 這事兒還早,現在不用多關注。

 讓景和帝煩心的,是兩個膽大包天的侄兒。

 準確的說,是自己親弟弟的兒子。

 柳銘淇。

 景和帝倒不是想要狠狠的懲罰柳銘淇,不僅僅因為他抗命去了江南殺敵,更因為他冒死進了錦州城,還冒充了太子。

 這些事,說實話皇帝并不在意。

 不是因為他先后到了廖石聰、張鐵、熊大寶和張勤的奏章,上面都說明了那個時候千鈞一發的形勢,得柳銘淇不得不那麼做。

 景和帝就不相信柳銘淇想要當太子。

 哪怕柳銘淇是被公認的圣人。

 因為他太了解這個侄兒的心態了。

 要不是適逢其會,要不是國家在危難之中,你想要讓他放棄舒適的生活,到去奔波忙碌,那都本不是可能的事兒!

 柳銘淇最喜歡的應該是做發明,然后做生意,是典型的富貴王爺心態。

 這樣的侄兒,他就很喜歡。

 但現在有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柳銘淇最近玩得了。

 抗命去江南殺倭寇,這個比較簡單,肅王肯定會罰他們,但心卻是很贊賞兩個侄兒的。

 冒死進錦州城去和守軍同生共死,肅王肯定還是會懲罰他們,但心卻更加的贊賞兩個侄兒,覺得他們很有種。

 這個觀念,在上次兩兄弟吃飯的時候,他就已經給皇帝說過了。

 “祖宗保佑!我大康皇室柳家,熱未冷,未來自然可期!”

 所以這前面的兩個事兒都好辦。

 關鍵是后面兩個。

 兩個都是馬蜂窩。

 超級大的馬蜂窩。

 第一個就是柳銘淇狗膽包天,竟然敢冒充太子,自己偽造太子儀仗、天子節、假黃鉞,以此來迫使本來要去攻擊寧遠城的室韋聯軍改變主意,對錦州城展開前所未有的瘋狂攻擊。

Advertisement

 景和帝知道柳銘淇是什麼意思,大臣們也全部知道,但問題在于知道并不代表能理解啊!

 比如史臺的史中丞王智耿,在知道的第一時間就反應激烈的上書,懇請皇上“斬殺此不忠不義之獠,以正國之本,清天下臣民之心。”

 景和帝當場就懵了。

 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直接把奏章扔到王智耿臉上的沖,沉著臉一言不發。

 王智耿并不是一個人。

 在此之后,起碼有十幾個朝臣,紛紛上表要求懲德王柳銘淇。

 大家都不是傻子,雖然其實第一時間皇帝就已經下旨說明,這是自己讓德王做的,可沒有人相信。

 誰都不相信皇帝會把太子這個事兒當一個殺敵制勝的的籌碼。

 所以肯定是柳銘淇自己擅作主張的。

 當然了,里面有很多人是屬于投機之輩,想要以此來獲得好名聲。

 可不管怎麼說,這事兒景和帝又不可能不管,總得給出一個說法來。

 好嘛。

 第一個大簍子景和帝還沒想好怎麼解決,柳銘淇第二個簍子又捅破天了。

 這是隨著之前他的整作戰計劃,一起送到京城的。

 實際上到了京城的時候,錦州城的反攻已經開始,整個計劃已經開始實施了。

 雖然主意是柳銘淇出的,但文書奏折上面是以廖石聰的簽名為主的。

 大康有這個好,不像是北宋皇帝那樣,畫下各種陣圖,遙控指揮前線將軍你必須怎麼怎麼做才行。

 從太祖開始,他們就喜歡放權。

 放權給邊疆的大將軍、總督們來做出決定。

 這樣就能夠據瞬息萬變的戰局,做出最有利于大康的決策。

 至于說尾大不掉什麼的,大康的皇帝和朝廷們并不擔心。

 因為大康最銳的軍九衛,一直牢牢的掌控在京畿地區周圍。

Advertisement

 哪怕是某一衛的大將軍率軍出去了,這軍九衛的家屬還在京畿地區生活著呢。

 一旦有人說要造反,那這些軍能豁出全家人的命跟著干?

 你開什麼玩笑!

 只要軍不造反,那麼一切都好說。

 更別提大康這些年的農業和商業做得都好,老百姓們沒有什麼不滿意的,于是更沒有什麼造反的土壤。

 話題說回來。

 廖石聰沒有撒謊,奏章上說明了整個作戰計劃都是柳銘淇提出來的。

 其實一切都非常好,連葛松道、周之孝等通軍務的大佬們都拍案絕,一看就斷定,這個連環計劃一定能能功。

 至斬殺兩個城下的十五萬室韋聯軍都沒有什麼問題!

 但關鍵在于這計劃之中有一個很犯忌諱的事

 那便是柳銘淇建議直接放棄掉已經不堪大用的錦州城,回山海關以去,等待時機再重新奪回錦州城。

 這下子可是捅了大婁子!

 因為這就算是大康建國八十多年來,第一次喪失掉大片的領土,以及放棄一個有象征意義的雄城。

 錦州對于東北的防務重要,是白癡都知道的。

 那就是大康面對世上第一強悍的室韋的第一道屏障。

 現在你說放棄就放棄了?

 出賣國土!

 喪權辱國!!

 一時間,朝廷里面到都是各種爭議,且以反對和憤怒的居多。

 實際上上面的那些大佬們,比如幾位丞相,都沒有反對。

 甚至于葛松道還說了一句“在戰略上,德王殿下做得非常好”。

 不過沒有用。

 葛松道說話的當天就被五個史給彈劾,兩個史當著他的面兒痛罵他。

 當然了,皇帝還是守住了的。

 他本沒有理會那群在下面磕頭如同死了爹娘一樣的家伙們。

Advertisement

 要斬我家銘淇?

 瘋了吧你們?

 且不說他是我侄兒,只憑著他在東北的力挽狂瀾,舍生忘死,我就不能殺他。

 不然到了以后,誰敢盡心盡力的為國效力,為大康的江山社稷賣命?

 所以他一直就是拖,說等到整個結果出來再談。

 現在。

 今天。

 早上捷報就來了。

 東北戰場上,第二戰的寧遠城之戰已經結束。

 如同德王柳銘淇設想的那樣,我軍大獲全勝,斬殺了超過七萬敵軍,俘獲兩萬多人,剩下的全部瘋狂逃竄,猶如喪家之犬一樣。

 如此,東北大局已定,室韋絕對沒有實力在這寒冬臘月即將來臨的時候,來繼續進攻寧遠城。

 寧遠城就這麼保住了!

 但與此同時,錦州城就這麼被放棄了。

 十萬民眾陸陸續續會被船只接回到山海關以的遼西安置。

 錦州城守軍將在廖石聰的帶領下,駐到寧遠城里面,以備室韋軍有可能的最后瘋狂反撲。

 軍九衛的三位大將軍也沒有離開,也是協同防守。

 京畿總督熊文慶回到山海關坐鎮,而驍騎衛大將軍祝星駿率領一萬軍隊重新進駐寧,提防沽源長城防線又有什麼意外。

 德王柳銘淇和怡王世子柳銘璟,將乘坐船只,一路順著大運河南下,回抵京城。

 好吧。

 后面的一切,在一些人眼里都不重要。

 他們只關心仗打贏了,錦州城真的被放棄了。

 前面一個打贏了就代表著大康安全了。

 后面的事就代表著德王柳銘淇喪心病狂,丟棄祖宗和英烈們打下來的土地,罪大惡極!

 今天幸好不是大朝會的時候。

 景和帝不用去面對那些咄咄人的史和大臣們。

 但丑媳婦總要見公婆,他不可能一直這麼躲著。

 所以他就必須要想辦法。

 高敬就不用說了,繡衛監聽天下,這是他的私人心腹。

 南宮忌之前不好講,但如今他是鐵定的戴罪之,想要有一個好的結果,必須要皇帝對他力保,這才能安穩的退下去。

 皇帝讓他想辦法,他不能不想。

 從這一點來說,南宮忌比別的人都值得信賴。

 “說說吧!”

 喝了一口茶的景和帝,振作起了神,看向了高敬。

 高敬趕拱手道:“回稟陛下,這風聲已經傳出去了!民眾們對于德王殿下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他們都很激德王殿下!”

 “廢話!我都激銘淇,他們能不激嗎?”景和帝皺了皺眉,“說正事兒!”

 “是!”

 高敬低下頭道:“我們的探子也開始在為德王殿下說好話,并且探聽民眾們對于德王殿下忤逆大不敬的事實的看法。結果還是很讓人欣喜的,有許多的老百姓都認為,德王殿下這是為了保住實力,保住老百姓們,不得已而為之的。”

 “這個很多的老百姓,到底有多?”景和帝追問道。

 高敬遲疑了一下,道:“大約是有一半左右。”

 “不夠不夠!”景和帝連連搖頭,“這樣怎麼能形輿論優勢?怎麼能給那些家伙力?……南宮相,你來說說!”

 南宮忌點點頭,“陛下所言甚是!高大都督的人,還要進一步的進行各種引導才對!這里面要飽含著幾個方面。

 第一個,如果室韋人放棄打錦州城,去打寧遠城,那麼很有能能兩個城池都保不住,德王殿下也是迫不得已,為了救二三十萬軍民,才拿出了皇上給他的許可,冒充太子的!這樣對他有很大的危險。

 第二個,如果大勝之后不放棄錦州城,尾隨而來的室韋援軍一定會攻破錦州城,那麼里面十萬老百姓一定會慘遭屠戮,就像是被倭寇屠戮的那些老百姓一樣!

 甚至因為沒有去救援寧遠城,室韋軍隊在攻破錦州城之后,還能飛撲到寧遠城,順便也殺關寧遠城的所有人。

 要讓老百姓們把注意力放在數十萬軍民的傷亡上!因為他們本就是老百姓,所以對這種兵災最為害怕,那麼就一定能贊同德王殿下的辦法!”

 說到這兒,南宮忌頓了一下,才道:“另外……老臣還有一個比較不那麼恰當的法子,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景和帝一揮手:“說!”

 “那些史和大臣也有點太過分了!罰德王殿下是肯定的事兒,但那是皇上和宗人府的事,關他們什麼事兒?”

 “對!”

 景和帝一拍掌,打斷了南宮忌的話:“說得好!繼續!!”

 南宮忌道:“那麼我們就可以一些消息給老百姓們,說這些人是見不得德王殿下立下大功!他們這些骨頭還想著和室韋和談呢,結果被德王殿下破壞掉了,所以他們恨德王殿下,才想把他置之死地!”

 “呃……”

 景和帝嚇了一跳,“怎麼會?不至于!不至于!!”

 “老臣也知道,但話卻必須要這麼說嘛!”南宮忌低頭道:“這才能形民意,讓老百姓們來保德王殿下,這樣陛下您就有了借口!畢竟天下老百姓的意見,不比這群家伙的話更加重要?”

 “咦!?”

 景和帝眼睛一亮,他馬上起,在房間里走來走去,臉上不斷的閃爍著興彩。

 高敬悄悄的看了南宮忌一眼。

 心想這個南宮相不愧是老狐貍啊,這麼損的招數都想得出來。

 經過這麼一次的謠言,那些史和大臣的臉,可就丟了呀!

 皇帝同樣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相比起那群人,他更在乎自己的侄兒,不可能讓立下大功的侄兒寒心。

 所以琢磨了一陣,他就下了決心:“子宣!”

 高敬抱拳道:“微臣在!”

 皇帝道:“你聽到南宮相的辦法了吧?能不能做到?”

 “能!”

 這個時候高敬還有什麼好說的?

 “那好!”

 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去吧!把事做得漂亮一點!”

 “是!”

 高敬心頭不覺苦了起來。

 這事兒,可真是難辦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