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七十九章 冷宮(2)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七十九章 冷宮(2)

 相比起民間歡騰一片的氣氛,皇宮里面卻有著幾種不同的緒。

 首先高興大家肯定是很高興的。

 至是皇宮里面的宦、宮等普通人高興。

 最近宮里的氣氛實在是太抑了,讓他們都有點膽戰心驚。

 現在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了,那麼接下來的冬天就好過了,年也好過了。

 比他們更高興的還有宮里的嬪妃、貴人們。

 最高興的便是太后娘娘。

 本來皇帝是不準備讓太后知道柳銘淇空降到了錦州城的。

 但因為之前柳銘淇就太過分了,擅自留在江南,參與了一系列慘烈的戰爭,讓老太太心都是一直提起來的。

 要不是后宮不能干政,早就下了懿旨,讓孫兒趕回來了。

 不過從那以后,一直都關注著戰局的發展,大相國寺是隔三岔五的必須要去的地方。

 柳銘淇空降到了錦州城,便是從大相國寺知道的。

 因為那一天,恰好裕王妃也跪在菩薩面前,半天都不起來。

 看著小兒媳婦那種悲痛絕的表,老太太勒令立刻說出真相。

 然后……

 然后老太太就暈了。

 這個小家伙啊,太混賬了!

 不但私自跑到被重重包圍的錦州城,居然還為了解救寧遠城,亮出太子儀仗、天子節和假黃鉞,生生的讓敵人瘋狂的來攻擊錦州城!!

 這樣的行為,不是自己送死是什麼?

 等到老太太清醒過來,已經被抬回了皇宮,皇帝就守在的面前。

 太后還記得跟皇帝說的話。

 “陛下啊,能不能有什麼辦法,救救銘淇和銘璟他們?”

 “母后……兒臣……對不起!”

 “啊?難道就一點生機都沒有嗎?”

 “有是有,但……但丞相們認為,哪怕是有這樣的機會,銘淇和銘璟都不會離開的……這兩個孩子,都是死腦筋!”

Advertisement

 “啊!!!”

 然后又暈了。

 這段時間以來,老太太除了去祈求菩薩保佑還能有點神之外,其余的時間都是毫無生氣。

 直到錦州城的捷報傳來。

 皇帝第一時間讓趙壽沖到太后寢宮,向稟報了這個好消息。

 老太太一共看了三遍謄抄的文書,然后又問了趙壽三遍,才終于喜笑開的親自駕臨書房,做最后的確認。

 從書房回來,老太太不顧還是深夜,直接讓人點了一萬響的鞭炮,嚇得宮里許多人都睡不著。

 第二天一大早,便大張旗鼓的去了大相國寺還愿,并且用自己的私房錢,讓大相國寺去城外施粥一個月。

 哦,對了,那天裕王妃也在,一樣的喜盈盈,然后同樣的讓大相國寺施粥半個月——兒媳婦是不可能和婆婆一樣的。

 今天早上,聽到了寧遠城大捷,柳銘淇和柳銘璟馬上就要被“押送回京”,老太太又是執行了老作,先放鞭炮,然后再去大相國寺還愿。

 嗯,還是又到了小兒媳婦,大家又一起愉快的還愿和施粥。

 回來之后,太后覺得看哪兒都好,怎麼都開心。

 哪怕是轎子爛在了路上,差點摔著也沒有生氣。

 走出來一瞧,太后發現自己所位置是在冷宮附近。

 想了想之后,直接就進了冷宮。

 現在冷宮里面的沈貴妃和陳貴妃兩人,早已沒有了大半年之前被關進來時的歇斯底里了。

 們很吵鬧,也很有什麼靜。

 連帶著冷宮里面的氣氛又陷了冰冷和空寂。

 有時候別的人都希們再吵吵鬧鬧的,這樣還能有點生氣兒。

 太后進了冷宮,徑直去了那個曾經去過的小院子。

 小院子里面的那個姑娘,正在房間里面抄寫著古書。

Advertisement

 見到了有人進來,抬頭一瞧,便放下了筆,盈盈的站了起來,行禮道:“娘娘!”

 太后看了看,先沒有說話,而是去書桌前,看了看正在寫什麼。

 “楞嚴經……”

 太后笑了笑,“你是準備為自己消除罪孽,求來世嗎?”

 “也是,也不是。”

 姑娘搖頭道:“民是在祈求大康能免除災難,不用再有那麼多的苦楚,凡是因被侵略而故的人,都能有一個好的來世。”

 太后訝然的道:“你的消息還靈通的。”

 “嗯,小珠和小雀出去拿送東西、洗服的時候,總能聽到一些的。”姑娘平聲回答道。

 冷宮也是有很多人在伺候著的。

 大康可不像是別的朝代那麼殘忍,特別是景和帝當朝以來,冷宮的待遇就不錯。

 即便是像這位姑娘這樣的超級罪犯,后來也給配了兩個小丫頭伺候,也就是小珠和小雀。

 或許是姑娘的態度太過平和,太后再次打量起了

 穿著一袍的姑娘,雖然已經被關押了大半年,可一點兒都無損的天仙容

 或許是稍微瘦了一點,但看上去又是那麼的潔白無瑕,惹人憐。

 收回了思緒,太后緩緩的道:“對于銘淇這一次的功,你應該很高興的吧?”

 “德王殿下有大才,這是民我一直都堅信的。”姑娘說道:“現在他發揮了自己的智慧、勇猛和犧牲神,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大勝!我大康有此圣人在,說不定能走出一條和別的朝代不一樣的道路來!”

 “等一等。”

 太后皺眉了,“銘淇固然是舍生忘死,可這一次的大勝,卻是西北總督廖石聰、京畿總督熊文慶、虎賁衛大將軍完翼、金吾衛大將軍方開岳、熊渠衛大將軍李南淵、遼寧巡王浩、驍騎衛將軍張鐵……等等忠臣猛將齊心協力做出來的啊,和銘淇又有什麼關系?”

Advertisement

 “咯咯~~”

 姑娘忍不住笑了起來,“娘娘,您難道還真的相信這些對外宣傳的話?”

 太后是真的不知道,聞言來了興趣:“此話怎講?”

 姑娘道:“您想想看啊,包括東北總督廖石聰在,他們之前有過這麼驚才絕艷的表現嗎?誰能這麼一口氣策劃了錦州城、寧遠城的連環大戰?其中牽涉到了各方面的配合,您以為是這些僵腦子的人,能想出來的嗎?”

 太后還是搖頭:“你就聽了一點傳聞,這樣的判斷很不合實際。”

 宮里是本沒有多的。

 特別是接連兩次的大勝,許多沒有傳到外面的作戰經過,在宮中已經有很多人談起了。

 姑娘淡淡的一笑,“其實,還有兩個很重要的事實,佐證了我的推測。”

 “什麼?”

 “您記得他們說的熱氣球協助作戰的況嗎?”姑娘道:“天上有熱氣球,地上有木柄……是木柄手雷吧?這樣的協同作戰,除了德王殿下,那些老頭子怎麼能想得出來?”

 太后聽著不覺頜首。

 這倒是真的。

 “然后,更重要的一點……”姑娘道:“以那些人的榆木腦袋,敢提出在大勝之后,直接放棄錦州城,去兩面夾擊寧遠城的室韋聯軍嗎?丟掉錦州城這樣的事,誰敢擔負責任?他們不過只有死守而已。”

 “嗯……”

 “德王殿下之前在葬花樓和我談及天下大勢的時候,偶然間我曾經聽他說過一句話。”姑娘用崇敬的語氣復述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您看這一次對錦州城的作,是不是有這樣的意思呢?”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太后重復著姑娘說的話語,眼睛漸漸發出了耀眼的芒。

Advertisement

 “我孫兒真是天下第一的天才!”忍不住贊嘆道。

 這里就只有和姑娘兩個人,所以太后稍微失態一點也無所謂。

 姑娘笑了,“可是啊,太后娘娘您別忙著驚喜……小子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說吧!”

 “按照這樣的況發展下去,德王殿下的下場恐怕不妙啊。”

 “嗯!?”

 太后的笑臉一下子僵住了,不善的看向了姑娘,“你什麼意思?”

 “皇上和大臣們,現在是明顯掩蓋德王殿下的功績,這倒是沒有什麼,他們也是在保護德王殿下。”姑娘細聲的道:“可是德王殿下擅自偽造太子儀仗、天子節、假黃鉞這些東西,卻是送了一個把柄給皇上和大臣們。一旦以后有什麼變故,這個事恐怕就會給德王殿下招來莫大的禍事啊!”

 “呵呵!”

 太后搖頭一笑。

 覺得這個人是在挑撥離間。

 皇帝本不可能是那樣的人。

 一時間,覺得很是無趣,便站了起來,轉往外走。

 “娘娘,您別忘記了,德王殿下如此天資卓越,圣人之資,無疑就是當太子的最好人選。”姑娘提高了聲音,“但是天家無!倘若有一天,有人覺得他威脅到了太子的位置,您說那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放肆!!”

 太后轉過來,冷厲的呵斥道:“混帳東西!你好大的膽子,這種事是你說得的嗎?信不信我今晚就賜你三尺白綾,送你上路?”

 “您即便是要殺我,我還是要說的,我絕對不是什麼挑撥。”姑娘卻不怕,“您要記著,德王殿下如今已經展示了自己的驚人才華和能力,皇上卻沒有適齡的太子來制他!未來主老臣,未嘗不是一種患!您在的時候可以保住德王殿下,可您不在了呢?”

 太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徑直走了出去。

 等候在院子里的白遷看到太后氣沖沖的樣子,大氣都不敢出一口,跟著走出了冷宮。

 “白遷!”

 站在冷宮外面,太后停住了腳步。

 “老奴在。”

 “那個人大不敬,給我吩咐下去,令此地主管……”

 太后的話說到一半就停了下來,然后沉默一陣。

 接著,長嘆了一聲,坐上了已經換過的轎子,什麼話都沒有說。

 白遷跟隨幾十年,當然了解這位太后的心思。

 這就是不再罰那個人的意思了。

 吩咐轎夫宦起駕之際,白遷心中難免有些詫異和嘀咕。

 那個人究竟和太后娘娘說了什麼?

 居然能把一向溫和的太后娘娘氣得如此嚴重!?

 也是一個人才啊!

 ……

 求訂閱!求月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