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三十六章? 抵達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三十六章? 抵達

 準備的過程沒有什麼好水的。

 這些不是柳銘淇的長項,但在全天下都關注著的況下,北方水師也是拿出了最積極的干勁兒。

 僅僅是方磊他們抵達的第二天,浩浩的九十多艘船只,就已經從連云港開出。

 這還不是全部。

 登州水師還要出三十多艘船只來護衛,都是大型戰艦。

 這個幾乎集中了大康北方水師三分之二實力的艦隊,只要不遇上東瀛人和南北海盜的大匯集,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問題。

 況且南方水師早就聯合舟山水師一起,封鎖了夷州海峽和東海。

 海盜們只喜歡炎熱的天氣,不喜歡寒冷的天氣。

 越到北方越是寒冷,顯然他們也不會主的跑來北方的。

 至于說倭寇,他們水師還不備和北方水師決戰的實力,否則也不會之前用那麼多小作了。

 當一個認真起來的大康水師出現在這片海域的時候,它就是十足的王者!

 船上除了一應的資之外,還有五千名騎兵。

 這些騎兵里面一半是羽林衛,另一半是這一次戰斗中表現優異的江南駐軍,經過選拔來和羽林衛一同戰斗。

 沒辦法。

 羽林衛只有兩千多人,本沒辦法形巨大的威懾力,以及接應能力。

 所以朝廷命令劉仁懷選拔了五千人,急運送到了連云港,然后再選拔調配,最后連人帶馬的上了船。

 就這五千騎兵和他們的隨資,都占據了十幾艘大型運輸船。

 從出海的第一天,天空上面便漂浮著十幾個熱氣球。

 每天早上升上去,中午降落下來;黃昏升上去,晚上再降落下來。

 最理想的自然是降落到靠邊兒的船上,但很多時候他們都只能降落在附近的海上,再由船隊之中最小的艦船跑去打撈救援。

Advertisement

 甚至還有直接掛在了船帆上面的,沒幾天的功夫,出意外就重傷了三個,輕傷了七個人。

 其中一個傷的便是方磊。

 他純粹是被一陣忽如其來的風給害了,直接撞在了船上,然后就栽了下去。

 他們總共才三十七人,如此的傷比例,讓一群吃瓜群眾都心驚膽,可哪怕是方磊,第二天纏著繃帶,又神抖擻的出現在了熱氣球里面。

 能跟著方磊來的,就是從一開始柳銘淇配給他的裕王府家丁侍衛們。

 這些人都是最可靠的人,家里至兩代在裕王府干活兒,屬于完全的死契家生子。

 來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妻子都叮囑過,這一次你們很有可能載的就是殿下,咱們裕王府可就這麼一個殿下,你哪怕是再怎麼辛苦,也要保證他的安全啊!

 因為,他的安全就是我們全家人的安全。

 嗯。

 這個道理很簡單。

 柳銘淇死了,裕王府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二三十年之后,這個王府就不存在了,連降爵繼承的資格都沒有。

 一旦裕王府不存在,那這些家生子們就了孤墳野鬼,一下子破落了下來。

 到時候一大家人的生活怎麼辦?

 所以哪怕是從最現實的角度,他們都寧愿自己死,也不能讓柳銘淇死。

 他們還帶來了裕王夫婦、素姐姐給柳銘淇的信件。

 裕王是中規中矩的寫了幾句勉勵的話語,裕王妃可就一通大罵了,罵這個小王八蛋不孝,竟然敢拋開他們去干這種事兒!

 一次不夠,居然還來一次?

 不過雖然老媽是痛罵了自己,但柳銘淇拿著明顯是被淚水浸,然后又干了的邦邦的信紙,心中還是很和愧疚的。

 自古忠孝難兩全。

 他現在算是明白這個意思了。

Advertisement

 蕭素琴寫的信件也是頗有些哀怨,有擔心柳銘淇的,也有自己居然承恩雨兩個月卻毫無所得的愧疚。

 幸好素老板沒有說出“沒能給你留個孩子”這樣的喪氣話。

 當然了,這些對柳銘淇并不重要。

 現在談一切的親都不大現實,活著回來這些才有意義,不然人都死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

 從連云港出來,三天之后,船隊便已經匯合了登州水師派來的戰船。

 登州水師的大型戰船也就是這麼三十多艘。

 剩下的他們也都出了,不過去的地方卻是百濟半島和九州島的百濟海峽周圍。

 這一方面是防止那群立場不明的海盜們的再次襲,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有提前預警的功能。

 不然晚上被人家的火船給燒了,在大海上真是天天不應,地地不靈。

 如今已經是秋天,海面上倒沒有結冰,不過吹來的氣息卻已經開始寒冷了。

 柳銘淇他們已經換上了一套薄棉

 大康是有棉的,不過這種棉并不是柳銘淇悉的棉花,而是由一種做“木棉”的做

 效果比起真的棉花來要差許多。

 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康居然還沒有大規模種植棉花,這一點還得等柳銘淇回去之后,派人去南方看一看,尤其是海南。

 那可是黃道婆老人家的故鄉,也是中華棉紡技的發源地啊!

 和柳銘淇的悠閑不同,這邊一大堆人每天忙著打撈熱氣球,然后進行各種修繕和更換零部件。

 為了他們這一次的行,連云港周圍最好的木匠,最好的鐵匠,最好的針織補大能,都已經全部被請到了兩艘中等船只上面,隨時準備各種補救。

 這群大拿不愧是英之中的英,他們短短幾天之就掌握了熱氣球的一切零部件制作補過程,哪怕是撞得稀爛,他們也能很快的復原,或者干脆重做一個出來。

Advertisement

 嗯,這群人以后也不可能出去的了。

 等到打仗完畢,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就會被送到京城里去,直接進熱氣球工坊做事,繡衛全程溫馨陪伴護衛。

 當然了,待遇不用擔心,裕王府德王府是出了名的大方。

 話題扯遠了。

 正是在怎麼不斷的出事故、不斷的修補過程中,三十七個駕駛員的技有了極大的長進。

 超過有二十人次,居然能穩穩的降落到了甲板上面。

 雖然是最大的船,可也讓人目瞪口,一群水兵忍不住就高聲好。

 在此過程中,大船堅定的往遼東灣奔赴而去。

 別看地圖上的距離很短,實際上海上的行駛還是很花費時間的。

 畢竟現在可不是蒸汽力時代,而是人工劃槳時代。

 你要是順風順水還好一點,那大部分都是只要掌握好方向便可以,如果是逆風的話,就得靠壯的水手們瘋狂劃槳了。

 現在是秋天,風還有點冷,不過是從北往南,而恰好他們的行駛方向是從南向北,自然就顯得很艱難。

 不過水兵們都知道什麼做救急如救火,現在錦州城和寧遠城都在等著自己的救援,晚一天就很有可能導致兩城淪陷。

 所以他們都是拼了命的劃船,一天除去必要的船只休整時間,其余的七八個時辰,都是一刻不停的劃船。

 如此這般,短短七天時間,便已經進了遼東灣,再過了兩天時間就抵達了寧遠城外面的花島。

 別笑。

 真的是花島。

 因為東北天寒地凍,這里并沒有什麼固定的居民。

 夏天時有一些漁民回出來打魚,但后臨時住在花島上,但冬天卻完全空了。

 東北的冬天可不是開玩笑的,特別是這海上四面都沒有阻擋的地方。

Advertisement

 不過這個花島對艦隊卻是一個優點,因為這就代表著他們在此有了一個據點,用現代化來說,他們已經擁有了一艘不沉沒的航母。

 分寸了三分之一的艦隊船只,柳銘宥和十一個助手,以及三十個即將乘坐熱氣球降落寧遠城的德王府侍衛們之外,剩下的船只繼續往北而行。

 是給木柄手雷是沒有用的,只有這些有過富使用木柄手雷經驗的人去教導,去做總籌,木柄手雷才能盡其用,而不會被浪費。

 之前在浙江第一道防線的三大城的浪費況,是再也不能出現了。

 這一次方小胖他們過來,之前被柳銘淇差遣去保護他們的一百千牛衛也跟著回來了,這群人也過一個多月的特種訓練,比一般的千牛衛強許多,倒是多了一份戰斗力。

 “銘宥,盡量讓他們活著回來!”

 臨走之前,柳銘淇給了堂哥一個熱的擁抱。

 柳銘宥很顯然不習慣這樣的熱,不過他還是認真的點頭:“放心,我在,他們在。”

 “還是算了。”

 柳銘淇趕苦笑,“如果事不可為,你也不要勉強,千萬不要把自己搭進去。如果我有不測,大康的科技樹就靠你們攀登了!”

 年說得輕描淡寫,柳銘宥聽得卻是心頭一

 攀科技樹這樣的詞匯,他聽得已經習慣了,但這位堂弟師父如此的淡然說出決絕的話,卻讓他心頭很是難

 柳銘宥生淡薄,可他不是不懂事。

 知道在這種事上,柳銘淇肯定會把所有該代的代好。

 可一想起柳銘淇很有可能會死的時候,他還是有點黯然神傷。

 黯然神傷之中,柳銘宥沒有看到,旁邊站著的方磊也是同樣的皺了眉頭。

 沒錯。

 這話柳銘淇給他也說了一次。

 在事不可為的況下,千萬不要去錦州城救他,及時止損最重要。

 但你說得那麼輕巧,做的話,哪有那麼容易啊!

 方小胖臉晴不定,都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就這麼著,分開了的艦隊,又繼續飛速行駛了一天多的時間,才抵達了錦州港。

 錦州港是這片區域最大的港灣。

 之前在那片無主地帶上的千上萬的商戶們,他們的貨就是從這里進進出出。

 靠著商貿往來,以前的錦州城周圍民眾可是富裕得很。

 可惜戰一來了,這邊就完全沒有了人煙。

 室韋聯軍早就派了數千騎兵,在周圍巡邏審查,時刻預防著大康軍隊從這里上岸。

 比如說現在。

 早就得到消息的他們,已經火速派出一萬銳的騎兵,齊刷刷的就這麼站在碼頭不遠,盯著這越來越近的船隊。

 在這種況下,強行登陸是絕對不行的,哪怕是損失慘重的上了岸,也是被人屠殺的對象。

 碼頭是他們大康人自己修的,又寬敞又平坦,騎兵在這邊正好發力。

 人家室韋天下第一騎兵的譽,可不是吹噓得來的!

 在這個上面,別說是大康了,就是西羌和回鶻都不敢頂

 上一次柳銘璟他們帶著羽林衛殺過去,最主要的就是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室韋人沒有想到還有靠著船只投送這麼多軍隊到自己后方的作。

 但等到他們反應過來了,一路圍追堵截,殺得那一個如火如荼。

 要不是柳銘璟他們帶夠了木柄手雷,還有柳銘璟這樣的絕世猛將沖鋒陷陣,恐怕這五千多人,頂多能有幾百人能逃出生天都算謝天謝地了。

 不過幸好柳銘淇本沒有想過要和他們正面對決。

 只是瞧著那整整齊齊的騎兵隊伍,柳銘淇開始幻想,如果自己有炮艦,哪怕是十九世紀的,這麼一陣齊轟過去,無論多銳的騎兵,都得崩潰掉。

 可惜了!

 只有等著再有幾年,江南那邊的造船技更加湛了,把四桅帆船做得盡善盡了,才可以考慮安裝火炮的事

 但那時候自己已經能做出合格的鑄鐵炮了嗎?

 想到這里,柳銘淇不覺有些分神。

 當然了,他的分神并不影響熊大寶和張勤他們的作。

 事實上錦州城、寧遠城和外界的聯系,就一直沒有斷過。

 那些書上說的什麼鷹隼專門捕捉信鴿的傳聞,并不怎麼真實。

 特別是在晚上,鷹隼本看不見,靠的是自的紅外應才能捕捉一些食

 鴿子在晚上明得很,鷹隼基本上都抓不住。

 所以存貨有幾百只信鴿的兩座城池,一直對外面的消息了解,外面對里面的況也了解。

 不然也不會在最危機的時候,這邊拼命派人去救援他們,以及燒毀室韋的糧道了。

 包括了那些三不管地帶的商人們之中,也有不大康軍的間諜。

 在船上也是,廖石聰和張勤一直和他們在聯系。

 于是柳銘淇他們不但知曉了錦州城的況,還知道了三不管地帶的商人們被洗劫一空的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