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你好還蠻廣泛嘛,居然對玉牌也有研究?”
解一凡壞壞一笑,竟想也不想就從脖子裡把玉牌摘下放到傅老爺子手中。幸虧老人此時的注意力已經完全集中到了玉牌上,所以他的這個作纔沒引起傅老爺子懷疑。
“不對,這不對。”
傅老爺子瞇著眼睛仔細端詳了一會玉牌,搖搖頭放在桌上。
“呃……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嗎?”
解一凡有些心虛不敢與傅老爺子看過來的目對視,只好裝作很好奇的模樣把玉牌拿到手中學老爺子翻來覆去的看。
簡單來說,解一凡因爲跟著老頭的時間久了,不僅學會了老頭的世故,而且心眼極多。雖然他很想在傅老爺子這裡爲自己想知道的東西找到答案,但他從來都不是個乖巧的人,以他的格,那些辛辛苦苦得來的玉牌又怎麼可能帶在上呢。
可他沒想到,傅老爺子能一眼就看出他拿出的玉牌是前些天在艾買爾那裡仿製的其中一塊。
好在艾買爾仿製的那幾塊玉牌極見功力,幾乎與解一凡藏起來的那三塊一模一樣,所以他也不擔心自己會錯過什麼。
但究竟玉牌裡面有什麼呢?這纔是解一凡想知道的重點。
傅老爺子斜乜瞭解一凡一眼,也沒有追究玉牌的真僞,而是皺著眉頭說道:“這種玉牌應該不止一塊吧?你能告訴我,你現在手裡有多塊嗎?”
解一凡心中猛地一驚,臉上卻裝出一無所知道:“怎麼?這種垃圾東西你也興趣嗎?”
“你真的認爲它是垃圾嗎?”傅老爺子饒有興致看著解一凡問道。
解一凡嘿嘿一笑,並不解釋。
傅老爺子笑笑,道:“縱觀歷史長河,各時代都帶著各自時期的特有味道,不管是從造型,還是工藝、裝飾、圖案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民族文化與民俗風。”
“老爺子怎麼突然說起這些了。”
這次解一凡笑的很不自然,甚至眼中出了許尷尬之,他知道,以傅老爺子的睿智,可能已經看出自己在說謊了。
這尼瑪真是左右爲難吖!
但要不要說實話呢?解一凡不知道。
誰知傅老爺子卻從口袋裡拿出一個老舊的白布袋子,頓時,一面和解一凡拿出來那塊玉牌極爲相似的玉牌出現在解一凡眼前。
“這……!”
解一凡愣了愣,眸中滿是震驚。
一直以來,解一凡都以爲這些玉牌應該有四塊,而分別存放在江南四大家族手裡纔是,但現在看來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傅老爺子手裡怎麼也有一塊相同的玉牌呢?
看著解一凡瞠目結舌的模樣,傅老爺子呵呵一笑,道:“如果我猜的不錯,你應該很好奇我手裡怎麼也有一塊玉牌吧。”
解一凡呵呵一笑,搖頭道:“以你的份想要什麼沒有?一塊玉牌有什麼好值得奇怪的。”
傅老爺子說道:“你有沒有看過宋應星 的《天工開》那本書?”
“呃,沒有。”
解一凡不解,困地搖了搖頭。
傅老爺子笑笑,把兩塊玉牌放到一起,道:“《天工開》裡有這麼一句話,做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
解一凡似懂非懂點點頭。
傅老爺子也不管解一凡究竟是真懂還是裝懂,說道:“玉牌佩件從明清開始流行,造型多爲扁平狀,有雙喜、瓶、海棠、圓,橢圓等造型,正背面常裝飾子、侍、高士等人以及走、花鳥、山水等圖案,有的還鐫刻詩文、吉語等,或作者落款。”
解一凡撇撇,不置一詞。
對於玉牌的出自什麼年代解一凡並不關心,他此刻最想知道的是以江南四大家族的財力怎麼會把這種材質做工都不堪的玉牌看的像寶貝一樣,如果說這裡面沒有藏著,打死解一凡他都不信。
傅老爺子看都沒看解一凡一眼,自顧自說道:“明清時期玉牌的琢工手法多采用剔地文的表現手法,刀法剛質有力,棱角分明,線條簡練、獷、隨意。”
“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解一凡有些不耐煩了,皺了皺眉說道。
“就知道你小子耐不住子。”
傅老爺子呵呵一笑,重新拿起桌上的兩塊玉牌,道:“你自己看吧,這兩塊玉牌其中有一塊是仿製的,但手法很高明,就連玉牌平面紋樣剔地底子打磨不夠平坦,起伏不勻的細節都沒錯。”
解一凡愣了愣,眼睛猛地一亮,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明。
傅老爺子拿出自己的那塊,慢慢推向解一凡,說道:“但你不覺得奇怪嗎?我這一塊玉牌完全沒有蘇工玉牌應該備的拋特點。”
“呃……可能是工匠認爲不值得把功夫花在這種不值錢的玉上吧。”
解一凡哼哼唧唧苦笑撓撓頭,心裡卻把艾買爾狠狠腹誹了一遍。
哪知道傅老爺子卻突然站起來搖了搖頭,凝視解一凡說道:“小子,說了這麼多你怎麼還不明白呢。”
“明,明白什麼?”
解一凡心裡已經有了幾分猜測,但仍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模樣眨了眨眼睛。
“豬腦子!”
傅老爺子冷哼一聲,道:“你雖然找人仿製了玉牌,但卻不懂變通的道理,如果平時能多充實一些自己的知識也不至於到現在連這塊玉牌出自什麼地方都看不懂了。”
解一凡:“……”
傅老爺子瞥了一眼門外,幽幽嘆息道:“我不知道你那塊玉牌是找什麼人仿製的,但我的這塊從琢玉的手法上看,應該出自倭國工匠之手。”
“啊!”解一凡陡然驚呆了,大一聲。
傅老爺子瞪了解一凡一眼,道:“瞎什麼,還嫌不夠嗎?”
“哦!”解一凡訕訕一笑撓撓頭。
傅老爺子明知道屋外不會有人,但仍然謹慎地打開門窗,低聲道:“據我所知,這些玉牌應該和一本書有關。”
“書?什麼書?”解一凡很無語地瞪大眼睛。
傅老爺子微微一笑,道:“東箴言!”
一時間,解一凡臉上寫滿驚詫。
作爲一名勁修煉者,解一凡對東箴言多多有一些瞭解,他知道在古代,大多數倭國忍者都是東的狂熱份子,儘管很多忍者不是刻意去修習宗,但從生下來他們就被灌輸了宗思想,以後會不自覺的沉溺於其中或多或的到一些影響。
所謂宗是相對於佛教顯宗而言。
他是古阿三國後期佛教的特,是佛教與阿三國教結合的產。流派方面可分爲代表阿三國和華夏國漢地宗的雜、由華夏國宗流傳到倭國後改良演化形的東和藏。
唐玄宗時代,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三位阿三宗大師來到華夏國,他們傳下了宗的教門。宋末元初,由蒙人帶西藏的教,經過和當地喇嘛教的融會後形了藏。
而直到明朝永樂時期,朝廷認爲宗過於怪異,便下令廢逐,故雜在中原勢漸衰微,可晚唐時期由空海大師代到倭國的東真言宗卻得到了廣泛傳播。
可笑的是,因爲倭國人天生五行不全,他們當時本無法參東箴言中對勁修煉的法門要點,最終把好端端的東西練了不倫不類的忍。
但很奇怪,倭國人卻奇異地把忍和宗法門結合到了一起,通過不懈努力能使修行者發揮全部潛力,讓與宇宙通達到天人和一的境界,達到了忍者追求的極限。
“知道什麼是忍嗎?”傅老爺子問道。
解一凡笑笑,道:“忍起源於漢代的五行。”
傅老爺子點點頭,道:“忍思想的源來自殷周之際的姜太公呂。是他首先提出了忍概念,並寫在了傳世名著《六韜》之中。後來,孫武、張良、韓信等相繼對忍理論進行了完善。特別是孫武的《孫子兵法》倍忍者階級推崇。”
解一凡點點頭,這些老頭當年都給他講過。
傅老爺子道:“我第一眼看到這塊玉牌的時候也很好奇,但當年沒有閒功夫去了解這些東西,直到最近幾年有了閒餘時間才慢慢了解到被倭國人視爲忍者至寶的東箴言早在百年前就流落到了華夏的江南。”
解一凡面喜,彷彿霾中見得一線明,有些興地起,在屋快速來回走了幾步,道:“老爺子,你是想說那些忍者其實是來找東箴言那本書的嗎?”
傅老爺子先是微微點頭,隨即又搖頭道:“現在還不敢確定。”
解一凡馬上滿頭黑線。
傅老爺子笑笑,道:“最開始的時候我也和你一樣有過這種想法,但越到後來越發現不對。”
“有什麼不對?”解一凡大奇。
傅老爺子道:“可能當年他們來的目的是爲了尋找東箴言,但後來他們的野心越來越大,本不滿足於只尋找一本書那麼簡單。”
解一凡突然失聲道:“你是想說,他們想通過控制江南四大家族,而達到縱整個華夏國最富裕的江南經濟命脈的目的嗎?”
傅老爺子神凝重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