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同樣圍過來,都知道真正唐三彩是什麼價值。
假如是真的,將會是這次公益活的一樁談,算是大新聞。
而且,大家看向韓國人金圣基的目就有點怪怪的,大家似笑非笑。看得出,對這樣的一種可能,大家還是愿意接的。
“真的假的?”
“讓顧老看一下就知道了。”顧老,是現場他們認為最有能力的一位大拿。剛才,顧老其實沒有看,可能是對韓國人拿出來的東西不興趣。
“確實,顧老看一下就知道真偽了。”
……
要說剛才,那是韓國佬拿出來的東西,顧老不愿意沾手,現在就沒有這種想法了。
顧老跟胡楊笑道:“小伙子,我能看看嗎?”
“老人家,您請。”胡楊將那件唐三彩駱駝遞過去。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上群芳爭艷,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它以造型生真、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這種藝品,其實是外國人帶火的。
在二十世紀初被發現時,并未引起國收藏界的注意,主要因其是殉葬冥,不甚吉利。
但外國人無此顧忌,大肆收購,終使大批三彩品流出國門。當國收藏界醒悟時,三彩資源已近枯竭。
不過,此后唐三彩一直被造假,被近百年來的無數作偽者弄得一塌糊涂。由于作家手段不斷提高,一些外國古董商或收藏家都照樣“吃藥”。
因此,怎麼鑒別唐三彩,就了一個關鍵問題。
“真正的唐三彩,有翹皮紋,這是它難以模仿的特征。”顧老跟大家說道。
唐三彩真品表面釉層較厚,釉中氣泡很,用眼觀察,表面裂紋不明顯,更不會有橫七豎八的長紋開片。
但是,釉表有非常明顯的“如干涸開裂翹曲的塘泥”現象,即民間所說的“翹皮紋”。
迄今為止作偽者還無法仿出與真品唐三彩一樣的“翹皮紋”來。因此,“翹皮紋”是唐三彩鑒定中一個最重要的特征。
顧老觀察了一會,沒有說話,只是微微點頭。
這件唐三彩,有翹皮紋,但眼看得并不是太明顯,估計是迷住大多數人的最大原因。顧老自己心里承認,要是自己頭一回看,恐怕也會疑,不敢太肯定。
隨后,顧老對著作品比劃一會,讓人不能理解,尤其是直播間的菜鳥們。
胡楊只好跟他們解釋,顧老這是在觀察造型,唐朝的駱駝,有它的特。
一般來說,頭小、頸長、瞟壯,比例準確,彩純正華貴。駱駝的軀很壯,但部細小,突出表現的是腱的骨骼,正是這骨與的變化對比,使駱駝圓渾而不臃胂,矯健而不失俊雅。
只見眼前的這一件,駱駝高40厘米,彩釉駱駝眼圓目瞪,引頸昂頭,張口作鳴狀,鼻孔微張,四肢強勁有力,立于一長方形踏板上,頸部駝梳剪整齊,背部雙峰,向左右傾倒,表現出了駱駝仰天長鳴時的生理特點。
“這是唐朝的駱駝。”顧老忍不住說道。
看到華仔和菲姐眼中的疑,胡楊跟他們解釋:“唐朝是一個強大的王朝,唐朝人很自信,這是一種神面貌。所以,做出來的駱駝,看上去也是比較高傲的,就像這一件,眼睛要瞪上天一樣。
那種低頭垂腦、無打采,要死不活的駱駝,絕對不是唐朝的。”
直播間的觀眾一聽,差點笑噴。
好吧!唐朝確實牛,連駱駝都高傲了。
聽到胡楊的這種解釋,顧老也忍不住笑:“呵呵!小伙子說得沒錯!看來,你對唐三彩也很有研究,實力不俗。”
王會長給顧老介紹:“ 顧老,他胡楊,是九龍玉杯和柴窯瓷的發現者。”
這話一出,所有人震驚地著胡楊,顧老也非常詫異。片刻之后,直嘆:“現在的年輕人,不得了呀!”
韓國人金圣基也目瞪口呆。
他自然也聽說過九龍玉杯和柴窯瓷,那都是頂級的國寶文,要是拿去拍賣,上億都是小事,真正的價值連城,比唐三彩還要珍貴得多。
這時候,他心里已經覺很不妙,那很可能,是真正的唐三彩呀!這時候,心里要滴,那麼珍貴的寶,居然拿出去做慈善,還是給中國人做慈善,真是日了狗了。
嘆之后,顧老繼續給大家分析:“真品釉質比較厚潤,基本順是白,黃`,綠和藍。這麼看,倒也看不出什麼病。”
由于長埋地下,歷經千余年,土壤環境和土壤里化學質酸:堿等的侵蝕,亮奪目的澤已變得和瑩潤,釉面的開片均勻細小`,有規律,開片四邊微微上翹,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片與片之間的間隙有銹蝕的銀沁,類似于漢代綠釉壺的泛鉛現象。
其實,還有就是專業人士口中的“隕石坑”。
胡楊告訴大家,因為長期埋在地下,其胎釉必然會到“侵蝕”,出土后的三彩馬常常會出現斑駁落的現象,形一個個像“小圓鍋”形狀的微小圓坑,也就是所謂的“隕石坑”。
這種自然形的缺陷所呈現的特征,也是我們辨別真偽唐三彩的一個重要依據。
“不過,這件作品,出土的時間在清朝,長時間被人盤玩,所以隕石坑并不明顯,反而包漿顯示出清朝的特征,也是大家誤以為是清朝件的一個原因。”顧老跟大家說道。
隨后,又從其他的方面繼續講解,最后鑒定這是真正的唐三彩。
金圣基見大家看向他,頓時扯出一點非常勉強的笑容,看得直播間的觀眾們都哈哈大笑,覺太爽了。
讓你裝!這代價,有點大呀!
真正唐三彩的價格,盡管這兩年有所下降,但也是幾百萬級別的。剛才顧老也跟大家說了,這是難得一見的品。
其實,大家也可以理解,畢竟是親王玩過的東西,品質能差嗎?
()
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