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鑒寶直播間 第222章 激動的方館長

《鑒寶直播間》 第222章 激動的方館長

,最快更新鑒寶直播間最新章節!

方館長還是主持會議,是針對如何安排展覽九龍玉杯的事項,應該放在哪個區域的什麼位置等等,有很多的事項。

九龍玉杯的消息,現在已經傳出去,將會放在他們博館進行展覽。

從昨天開始,就有很多電話打到方館長的手機,或者博館,確認九龍玉杯的信息等等。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

還沒說完,會議室的大門打開,葉欣先跟大家說一聲抱歉,然后走到方館長邊,在他耳邊說了兩句。

方館長本來還驚訝,不是安排這丫頭接待胡楊的嗎?不會是出了什麼問題吧?

但聽了葉欣的話后,頓時臉大變,猛地轉頭:“確定?”

他實在是太吃驚,自己博館居然藏著一件柴窯瓷?要知道,柴窯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一件完整的,日本傳出來的哪一件,都被人懷疑是冒充貨,本不是真的。

萬萬沒想到,他只是給面子,讓胡楊來博館進行一次深的直播,竟然讓他發現了一件如此稀罕的國寶。

葉欣搖頭:“還不敢確定,所以陳老讓我通知您過去看看。”

方館長點頭,朝一臉懵的參會人員說道:“大家暫時散會,時間等通知。”

說完,本不等大家反應過來,就跟著葉欣走出會議室,留下一群面面相覷的眾人。他們紛紛暗想:還有什麼事,能比九龍玉杯更重要?

方館長一邊快步走,一邊聽葉欣將過程說出來。

他很嘆,也很郁悶,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善舉,居然換來這麼大的驚喜。據葉欣的描述,他幾乎可以猜測,那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柴窯。

特征很明顯,胎薄,明亮如鏡,天青,只是大家不敢敲,還不知道是什麼聲音。

Advertisement

“看來,我們的工作還是做得不夠仔細,差點讓一件國寶被銷毀。”想到這,方館長心有余悸。

同時,還贊揚胡楊幾句,對那個年輕人,是越來越欣賞了。別的不說,單單是這份細心,就值得大家學習。

有時候,人不需要很聰明,不需要很強大的天賦,只要做事認真、仔細,其實就能有所作為,在自己的崗位上就一番事業。

“嗯!以后確實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不過,這次不能怪大家,況很特殊。”葉欣還是維護大家說道。

方館長微微點頭,知道不能怪大家工作不認真。如果像葉欣說得那樣,一件柴窯夾在兩件民窯瓷中間,那還真不好發現。

主要是兩件民窯的瓷碗本沒什麼價值,也就得不到多的關注,被忽略是人之常的事

葉欣接著說道:“那個胡楊還真厲害的。”

方館長一聽,頓時笑了:“所以,你們要多流,以后多來往,關系再進一步……”

葉欣翻白眼,這話有點糟糕,怎麼聽起來好像是在牽紅線,介紹和胡楊往一樣?

兩人很快來到文修復區,看到了胡楊等人。陳老還在仔細做鑒定,臉上滿是興。一旁的胡楊顯得有點無聊,沒人搭理。

方館長一來就夸:“小胡,干得好。”

胡楊略顯尷尬,這件寶,他本來想要順走的,只是迫于無奈,沒得逞。現在聽到主的夸獎,有那麼點不好意思。

“我這不是誤打誤撞嗎?而且,是不是寶,還不好說呢!”

方館長不信這鬼話,以你的能力,會鑒別不出是不是寶?這是藏拙給誰看?

不過,他對胡楊也多了一分警惕,剛才還提醒葉欣,以后這家伙來他們博館,不能讓他帶走一片碎片,這小子眼睛太毒了。

Advertisement

“實力發現也好,誤打誤撞也好,總之也得謝你。嗯!我會讓人給你送錦旗的,獎金相信你也不需要。”方館長難得開玩笑。

直播間的觀眾,聽了方館長的話,以及看到胡楊那郁悶的表,頓時直樂:好玩!方館長也是頑梗的人。

“小方,你來看看,是不是柴窯瓷。”陳老聽到方館長的話,才注意到他的到來,馬上高興地招呼道。

柴窯是周世宗柴榮于五代周顯德初年所燒,出自當時的北地河南鄭州,但至今未發現實址。

周世宗的王朝存世時間很短,他上位之后,才五年時間,國家就滅亡了。

所以,柴窯存在的時間也非常短,這是柴窯至今是個謎的最重要原因。

方館長就專門做過相關的研究,他認為,要找址什麼的,恐怕不怎麼可能,估計早就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曾經的柴窯聲名貫耳,在宋代中期就已經片瓦難求,若有址,必定會傳承至宋代,之后代代相傳也就無從考證了。

胡楊一直有個疑問,在這個時候,也就忍不住詢問:“聽說,汝窯繼承了柴窯的工藝,這個說法可靠嗎?它們都是天青的,覺有點道理。”

陳老立即微笑解釋:“我和小方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柴窯失傳得太快,有兩種可能。

一、柴窯的工匠們在周世宗去世后,忠于其政權而不再燒造,窯口解散,技不外傳。

二、柴窯的關鍵技只有周世宗本人掌握,之后隨之失傳。其后,原來柴窯的工匠利用柴窯的技索發展出了汝窯。 因此,汝窯相當于繼承了柴窯的一些特點。”

但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現在沒有人說得清楚。

Advertisement

方館長先從上分析,“雨過天青云,者般作將來”是周世宗對柴窯的要求,意思就是必須以雨過天晴之時,白云散開出的天藍為標準。

那麼,胎薄,方面,都符合傳聞中的柴窯瓷

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有細紋,制異。為古來諸窯之冠,但底部大多黃土。這些都是歷史上對柴窯瓷的一些評價,那麼,我們就可以大致索,柴窯大上就是那樣的。

因為現在沒有的參照,大家也只能從一些描述,去鑒定它是不是柴窯瓷

“釉面玻璃質極高,有明如鏡的效果;釉面有細細的開片紋路,質量輕,給人以致、的視覺和,符合古人的審價值標準。初步判斷,基本上是柴窯瓷,接下來,我們看看年代吧!”方館長說道。

大家覺得,薄如紙,這評價有點過分了。

但其實,并不過分,古代的紙張稍微厚很多,加上古人的贊,略帶夸張手法,這很正常。

眼前的這件瓷,已經薄得足以讓人驚艷。

自宋代以后,即興起摹古仿制之風,特別是明清時期,仿古之風達到高峰,歷代都有仿古贗品或造假古董問世,清末、民國時尤甚。

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鑒定家,要學會辨別偽品或仿品是何朝代、時期、地區所仿,其主要特點、手段、影響如何,是古代仿品、現代仿品或是做假古董。

其中,給文斷定年代,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鑒定工作的必修課。

目前古陶瓷鑒定分期斷代法,以明清時期為例,還是習慣于先按大的朝代劃分,再按帝王年號細分。

胡楊跟大家解釋:“從斷代科學看,實際上這種按小朝代劃分法不盡合理,因為按時代發展和變化規律來說,本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因此按照年代或時期的早、中、晚劃分可能會更符合實際況。”

Advertisement

“不錯,元代以前的,定出大的朝代即可,不必按皇帝年號分期,但其中朝代較長的還可分出早、中、晚三期。

那麼,我們要學的東西就比較多。

就拿瓷來說,我們得了解每一個朝代的各大窯口,它們燒制瓷的特;還要記住每一個時代的流行元素,時代特征等等。

柴窯瓷,因為沒有參照,也沒有窯口的信息,加上周世宗所在的王朝太短暫,沒有太多資料可以查閱,所以剛才說的那些,好多不能用在柴窯瓷上。

我們可以……”

這次,到方館長給大家講課,進行深淺出的分析,仔細研究眼前的這件瓷碗。

一通猛分析之后,方館長給出結論:“以我的看法,它應該就是柴窯瓷,非常寶貴。不過,接下來,我們還要給它做熱釋測試,知道什麼是熱釋嗎?我給大家講一下……”

正要講解,方館長看到葉欣不斷給自己使眼

陳老也笑道:“剛才,我帶大家去參觀了熱釋的辦公室。”

方館長老臉一熱,打著哈哈:“原來大家都知道,那我就不繼續累贅。除了熱釋檢測,進一步確認這件瓷的年代之外,我們要會邀請全世界各地的瓷研究專家,一起分析。”

他已經預測到,不久后,全國的文界,甚至全世界的古瓷研究圈子,都會被眼前這件柴窯瓷碗所震驚。

他們博館,將會迎來一大波的貴賓。而且,他們博館將會為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公認柴窯瓷真品的博館。

想到這些,持重沉穩的方館長也忍不住激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