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鑒寶直播間 第184章 乾隆4大家

《鑒寶直播間》 第184章 乾隆4大家

馮師傅暗笑不已,想道:這回你也被這小怪嚇到了吧?

不過,這還只是開胃菜,等你看到小胡那書法,不是眼珠子都要掉下來?劉墉的書法雖然不錯,但他更贊賞蘇軾的。

書畫界,蘇軾的地位也要比劉墉強。

你還只是學到劉墉八多的髓,和小胡比起來,還是差了不。依馮師傅看,胡楊應該是做到了九以上的。

這難度,就不是簡單地百分之九十減去百分之八十。要知道,越到后面,越難學,越難模仿。

更何況,人家小胡還那麼年輕,還有前進的空間,不像你這老家伙,都快要去報到的人,還有進步的空間嗎?

馮師傅笑道:“小胡,那是他自己的作品。”

此話一出,胡楊和華仔驚訝地著章左老爺子。直播間的觀眾同樣吃驚,大呼:高手在民間呀!

誰曾想,一個普普通通的退休老頭,書法造詣已經如此牛

剛才胡哥也說過,僅僅是從書法上看,幾乎跟劉墉的筆跡一樣,那相當了不起好嗎?多專攻書法的人,也做不到這種程度。

如此的話,那麼旁邊的那一幅,應該也是章左老爺子的作品了。

果然,就聽見馮師傅接著:“旁邊的那幅,也是他自己閑著沒事干弄出來的。”

胡楊看了一會,皺眉:“這幅作品,從風格上看,是鐵保的作品,有晉唐名家的風采,以及自然天真的筆墨趣。

這一幅,不像是臨摹的,真跡的吧?”

鐵保是滿洲人,胡楊喜歡這位書法家,算是旗人中,第一書法家。

這個人,對于書法十分喜,這可以從他的一首詩中看出:“半生涂抹習難除,一任旁人笑黑楮,他日兒孫搜畫篋,不留金幣但留書。”

Advertisement

雖然久居高位,但他只想留給子孫是他的書法作品。

胡楊沒想到,能在這里看到鐵保的作品,果然是名不虛傳。

以前就聽人說,一個人的品行,能從他寫的字看出一二。這話,雖然有點以偏概全,不夠準確,但也確實有那麼點意思。

他的書法以晉唐人為宗,無不心摹手追,悉心研,極善吸取晉唐名家中有益的書法營養,他始終不輟臨寫晉唐、宋、元、明時期名家的法帖,臨池工夫天下莫及,才形了自己的獨特的書法面貌,了書法大家。

鐵保曾說:“作書如做人,以自然流暢,不假修飾為妙”。

故自然天真是鐵保書法藝特點,表現在書法創作上就是反對造作態,追求自然天真的筆墨趣。

嗯?真跡?

不對呀!這一幅,明明是馮師傅親眼看那家伙臨摹出來,怎麼可能假?所以,肯定是胡楊看走眼。

“哈哈!所以,老章的書法還是可以的,以假真了吧?”

章左用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的老友,良久,才說實話:“這幅是真的,我臨摹的那幅,這次出國帶給我姐姐。”

他對胡楊的鑒定本事,真的吃驚了。神乎其神到這地步了嗎?也就這樣看一會,就看出是真是假,別的專家,不都是用放大鏡,認真瞧個半天,才下定論的嗎?

一時間,他對老馮的評價,心服口服。

啊?

馮師傅頓時尷尬無比,他娘的!這老家伙好坑呀!換了的話,能早一點說嗎?害得他出丑,故意的吧?

“噗!馮師傅尷尬了。”

“就怕空氣突然安靜。”

“哈哈!只有我想笑嗎?但不吹不黑,我胡哥在鑒定寶這方面,真不是吹的,一般的專家比不上。”

Advertisement

馮師傅輕咳兩聲,試圖掩飾臉上的尷尬。

“哦,哦!原來換了呀!呵呵!我說呢!我說呢!怎麼有點不大一樣了。”

章左瞪了一眼自己老伙計,暗罵:你懂個屁,自己人面前,說什麼大話,裝什麼行家呢?你什麼水平,我會不知道?能看出什麼不一樣?

行云流水一樣的用筆,是胡楊最為欣賞的,看鐵保的書法,心會安靜下來,沉寂下來。真正的好作品,往往就是能帶給人各種神影響。

章左看胡楊的表,就知道這是一個真正能欣賞書法的人。這一刻,對胡楊的好度大幅上漲。

“怎麼樣?看出這是鐵保什麼時候寫的嗎?”他問道。

胡楊想了想:“從這字來看,有一淡泊名利的味道,我猜測,應該是他被革職的時候,而且還是第二次被革職的時候做出來的。”

據他的了解,鐵保雖然是滿族人,而且也確實做到了非常大的,但幾經挫折,兩次被革職,分別流放到新.疆和吉.林。

在每經波折的人生遭逢中,鐵保總是表現出異常曠達的心,給人一種進退安然、榮辱不驚的個展示。

章左點頭,這幅作品,他是專門查證過歷史資料的,就是他升為禮部、吏部尚書。林清事變時,由于極力追查通匪太監,又被革職,流放吉林之后,寫的這幅作品。

“有眼!不錯,不錯!”

其實,鐵保作品比較多的時期,還是他做兩江總督的時候,好多都是那個時期作出來的。

胡楊將目放在剩下的兩幅作品,有點意外,跟章左說道:“ 章老爺子,您這是打算收藏‘乾隆四大家’的作品呀!”

只見另外的兩幅,分別是翁方綱和親王永瑆的作品。

Advertisement

加上一開始,他臨摹的那幅劉墉的作品,不就正是湊齊了乾隆時期四大書法家的作品嗎?沒想到,章左老爺子還有這種好。

說到這,章左有點得意,笑道:“可惜,上次遇到劉墉的哪幅作品,對方要價太高了。不然,我這就真湊齊乾隆四大家的作品。”

那次,他找到劉墉的后代,對方就珍藏了好幾幅作品,一直不舍得出手。似乎是遇到了什麼困難,才愿意出手一幅。

不過,人家是知道行的,所以要價不低,喊三百多萬,章左有點拿不出手,也就錯過了。

事實上,這些年,他收集了不書法家的作品,但他最欣賞的,還是乾隆時期四大家的作品,所以展示在自己客廳的,就只有鐵保等人的書法。

翁方綱的作品,算是四大家中,藝水準最低的一位。不過,他學識廣博,對書、歐書和唐人寫經、漢隸都下過很大的功夫。

這位清朝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家,寫字和做人都很講究,講究出。比如,他的書法,每一筆,都似乎能找到以前書法家的影子,所以,沒有自己的特點。

不過,這樣也有一個好,那就是吸收了別人的書法華。他認為哪位書法家的橫筆畫最好看,他就模仿下來,吸收變自己的。

“翁方綱,你說他是一個講究出的老古董,絕對沒有錯的。他的書法,每一筆,都講究要有來歷。

他始終墨守前人規,不求創新,終究只是以工夫見長。

正是這樣,他和劉墉經常互懟、相譏。劉墉也會臨摹別人的作品,但他喜歡創新,整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東西,要有自己特點的。

這種行事風格,無疑就是和翁方綱是走極端的,所以兩人算是水火不容。”胡楊跟直播間的大家說道。

Advertisement

親王永瑆,其實大家并不陌生,在乾隆的兒子中,是多才的一位,也就是大家經常看電視劇的十一阿哥。

這個人,無論是政治手段上,還是書法、文學等領域的就,都非常厲害。”胡楊介紹道。

軍機,在清朝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機構,而永瑆作為一個親王,曾經總領軍機,可見手中的權力有多大。

書法上,他創造了“撥鐙法“。

所謂的“撥鐙法“,是運筆的一種技法。鐙一作燈,故亦有譬喻執筆運指如挑撥燈芯的。

書畫界對他有個評價,認為他能有那樣的書法就,很大原因上,是因為他是皇族,眼界寬、收藏廣。

據記載,這位十一阿哥單單是藏書的地方,就有好幾個,什麼“詒晉齋“,“看云閣“、“聽雨屋“等等。

他所藏多宋元舊刻籍,宋元代的書畫,為一時之冠。

可事實上,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書法家,那一位不是藏書富?上面說到的乾隆四大家,每一位的藏書都很富,放在今天,都是大收藏家級別的人

在古代,草冒頭的機會很,那些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中狀元的可謂是麟角,比珍稀還要

能在文學上、繪畫、書法等領域取得就的,差不多都是名門族。人家自小就接書本,耳濡目染。

“老章,你不是收藏了不清朝的花紋箋嗎?小胡現在需要那玩意,你就讓點給他。”馮師傅替胡楊提出這次來的目的。

章左郁悶,就說嘛!

無事不登三寶殿!怎可能無緣無故來看他?,是惦記他那為數不多的花紋箋,那可是他走了很多地方,才收集到的。

你這死鬼,說得倒是輕松,讓一點給別人,不是你的寶,你當然這麼說。

那麼珍貴的古紙,這小伙子拿去干嘛?

頂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