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人幾乎死絕了, 徐家只是顧炎武的外甥家。
在這個時代,外甥占了外字,幾乎就是外人了。昆山三徐和顧炎武還算親近, 其他子侄輩, 和顧炎武一點關系都沒有。
佟國綱連親弟弟佟國維都管不住, 顧炎武還能管得了徐家?
但徐家就是能厚著臉皮, 蹭顧炎武的名聲, 不考慮會給顧炎武帶來什麼麻煩。全然不顧顧炎武當初顛沛流離的時候,他們不但沒幫上忙,顧炎武暫住京城,已經朝為的三個外甥都靠借他的錢生活。
錢到現在都沒還。
但顧炎武還是沒有計較。
畢竟顧家人都死絕了。他總要為姐姐留一點脈。
而且徐家以前還是不錯的。昆山的人這麼念著徐家, 就算徐家后代做出了混賬事也沒人告發, 不僅是因為徐家三兄弟朝為,更是因為當時昆山屠殺的時候, 徐家救下了許多人。
顧炎武的姐姐和姐夫都是好的, 否則也不會培養出昆山三徐。可惜死得早,兒孫沒人管教。
所以當看到胤礽的拜帖之后,他嘆了一口氣,讓這個自稱漢人學子的家伙滾了進來。
顧炎武沒看胤礽。
他看著徐元夢道:“那些文章是你寫的?”
徐元夢拱手:“是。”
顧炎武淡淡道:“還行。我考考你。”
徐元夢激不已, 在朝堂中的自傲勁然無存。
顧炎武考校了徐元夢一些經義, 又指點了他幾句。
徐元夢一副益匪淺的模樣,看得另一個文人噶禮有點郁悶。
好吧,他承認這個老頭子有幾把刷子。
顧炎武看向噶禮, 淡淡道:“你有什麼想請教的?”
噶禮的確準備了一肚子的問題, 想要在太子面前拆穿這個沽名釣譽的人。
然后, 噶禮也恭恭敬敬行大禮, 然后乖乖退一邊去了。
顧炎武道:“沒人了?”
胤礽:“還有我還有我。”
顧炎武道:“沒人就請回吧。”
胤礽:“老師, 看這個看這個,唐先生寫的!他說他治財比你厲害!”
顧炎武罵道:“誰是你老師!給我看看!唐甄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他治財厲害,怎麼沒見他把自己的財治好!”
胤礽先把書給顧炎武,然后道:“可是顧先生和唐先生不是朋友嗎?”
他記得唐甄被康熙派去臺灣開拓海外大局時,專門來昆山拜訪顧炎武,兩人結為知己。
顧炎武翻著唐甄新寫的書:“豎子不相為謀。”
胤礽:“?”
唐甄和顧炎武同為明末清初“四大啟蒙思想家”。他是四大啟蒙思想家中唯一想要出仕,想要為帝師的人。
現在他也的確是帝師和太子師。
胤礽有三個老師。杜立德已經致仕歸家;顧炎武本不認他這個弟子;唐甄去了一趟海外之后就老找借口不回大清,現在常駐新大陸。
他這三個老師有了等于沒有,只能看著他們寫的書或者信自學。
當太子當到他這地步,也是蠻令人同了。
唐甄跟著大清海軍游歷海外之后,吸收了海外的思想,越來越激進。
不過他的激進只表現在學問上。給太子和康熙的書信中,唐甄卻很謹慎,說變革是百年大局,讓他們千萬謹慎。
顧炎武的思想是“利國富民”,懷疑君權提倡眾治,批判理學;唐甄也提倡“富民政策”,反對君主□□,否定理學。
這是他們能為知己的原因。
但顧炎武的思想類似于“君主立憲”,而唐甄則要“走向共和”了。同一思想流派中的不同分支,比不同思想流派還能打出狗腦子。他們倆“決裂”也就可想而知。
而且唐甄現在還是帝師太子師,天天和顧炎武寫信說些不需要君主的話,讓顧炎武認為這家伙對不起太子,妖言眾不臣不忠。
明明唐甄才是出仕的那個,顧炎武是居的那個。顧炎武和唐甄在吵架的時候,位置好像反了似的。
他們倆忠于自己的思想,和立場無關。
唐甄還強壯,能跟著大清船隊到跑;顧炎武已經七十多了。
當唐甄拿著一手資料和顧炎武辯駁的時候,顧炎武總是很憋屈。
所以他為了完善自己的思想,已經學了多門外語,和他關系最親近的徐元文已經了他的專職搜集書本的人。
胤礽盤坐在團上,和顧炎武隔著一個矮桌:“我上次出使的時候,想把徐家三兄弟帶上,他們一個都不肯去。”
顧炎武一邊看書一邊道:“他們已經后悔了,現在在惡補外語。”
胤礽道:“徐元文和徐秉義還行,徐乾學差了些。”
顧炎武翻書:“徐乾學學問還行,品行這些年確實出了些問題。”
胤礽道:“但徐元文和徐秉義有點書呆子,連家里出了事都不知道。虧徐元文還力主整頓吏治,控制土地兼并,征討紳錢糧。他若知道自家的事,怕不是要氣得吐而亡。”
顧炎武先罵了一頓唐甄,然后道:“公肅的子的確剛烈,恐怕真的會死。你要告訴他?”
胤礽道:“告訴他也得等我回京之后了。我要去杭州微服私訪。”
顧炎武抬起頭:“你不是專門來見我,而是要去杭州微服私訪。”
胤礽嚴肅道:“我當然是專門來見先生!但我也的確有公務在。”
顧炎武深呼吸了一下,然后卷起了書本。
胤礽:“?”
胤礽:“啊啊啊啊,別敲腦袋,別敲別敲,我什麼地方做錯了嗎!”
胤礽在拜訪顧炎武之前就叮囑其他人,顧炎武做什麼都不準上前。
現在他被揍,其他人也只是心疼地移開視線。
顧炎武破口大罵道:“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你沒學過嗎!你的師傅沒教過你?唐甄天天都在外面跑,本不當好太子師!你就算仗著自己生而知之小小年紀到跑,也不該在微服的時候做會暴份的事!”
顧炎武得知太子出使的時候,已經差點心梗塞了一次。
顧炎武不喜歡大清的皇帝。他看出這個皇帝和其他封建帝王好不到哪去,頂多當一個讓百姓勉強活得下去的所謂明君。
但顧炎武很喜歡太子。
他把自己救國之民的希都寄托在了太子胤礽上。
太子也沒有辜負他的期。無論是剃發令還是為大明忠臣建祠立碑,還是遠通海外鼓勵經商,這些政策都在他的心坎上。
顧炎武可不相信,沒有太子,這個平平無奇的皇帝會做這些事。
所以才總角之年的太子居然出海遠行,顧炎武差點氣死。
那個愚蠢的皇帝就不怕太子出事嗎!
顧炎武趕寫信給唐甄,結果唐甄這家伙好像去新大陸了,本不回信。
現在這家伙居然自己撞上來被自己罵,可趕上了。
顧炎武本想罵幾句就罷了,哪知道胤礽居然有微服暗訪的重任在。
這老頭的脾氣就下不去了。
若不論水土不服和旅途勞頓,微服暗訪的危險遠高于出使國外。胤礽又立于危墻下就罷了,居然還做這等會暴份的事。
他會接待的學子,肯定都會被徐家查一遍。徐家那群蠢貨都知道了,他們的份還瞞得下去嗎!
胤礽被顧炎武追著一頓胖揍,罵得狗淋頭。
他委屈:“以前顧先生見到我時,還會把我抱在膝蓋上,現在您居然揍我!”
顧炎武大罵:“你不該揍嗎!”
胤礽道:“該……但我這也是沒辦法啊。父親信任的人太,要干的活太多,只能讓我來。不止我,我才八歲的四弟弟都被派去天津干活了。”
顧炎武:“……”
顧炎武深呼吸:“你父親是不是有那個大病?”
徐元夢等人:“……”
罷了罷了,顧先生是前明民,罵大清的皇帝很正常。
(而且他們也認為皇上這做法有些過于揠苗助長,有一點點問題。)
胤礽嘆氣:“我也這麼認為。先生放心,我們來拜訪您,或許才更能藏份。”
顧炎武冷哼了一聲:“你是來找我對你這次微服暗訪出謀劃策?”
胤礽搖頭:“先生能超越仇恨為我授課,我怎麼會讓先生為難?我不會讓先生參與大清政治,為大清統治出謀劃策。我只是有一些學業問題想要詢問先生。我們的書信都會被父親檢查,有些問題需要當面問。”
顧炎武看了徐元夢等人一眼,道:“這次他居然沒派監視你的太監?”
胤礽道:“我長大了。”
顧炎武冷哼:“說吧。”
徐元夢等人冷汗都冒出來了。
你們當著我們的面,談什麼不能讓皇上知道的事!能不能先把我們支走!
胤礽先問的是關于如何讓現在的學子們接自然科學的問題。
現在會識字的人大部分都是儒生。經過理學束縛,他們都較為迂腐,很難接新事。
胤礽想用儒學包裝一下自然科學,最好再加上諸子百家,讓自然科學的推廣更順利一些。
顧炎武是儒學大家,深儒林人士戴,能為胤礽提出建議。
這件事很重要,但可以告訴康熙,不是胤礽此行的重點。
胤礽的重點是,他要不要在大清散播他的小本子。
他把小本子給顧炎武之后。
顧炎武的臉皮使勁抖,看著快過去。
顧炎武道:“唐甄不知道從哪得到同樣的書籍,思想越來越偏。這些書籍是你寫的?”
胤礽:“嘻嘻。”
顧炎武卷起書本,使勁敲打胤礽的頭:“你能不能忍一忍,多忍一忍,你還是太子!你是不是不想當這個太子,想讓皇帝砍你的頭!”
胤礽捂著頭道:“父親才不會砍我的頭,他頂多圈我。哎喲,別打了,如果現在不能推廣,那就算了,我先留著。先生看看,這里面有什麼需要改的嗎?我可是要當傳家寶傳下去。”
顧炎武氣得都快過去。
一個太子師天天喊著要廢除帝制就罷了,你作為太子和未來的皇帝怎麼也來?!你還問我要怎麼讓這些書融合現在的社會事跡?
我看中的圣太子怎麼這麼作死!
顧炎武揍完胤礽之后,略地看完書,然后把書丟進了火盆里,給胤礽口述自己的想法。
顧炎武的語速非常快,沒有拿紙筆,一點都沒有給胤礽記錄的機會。
胤礽使勁聽著記著,調了全的注意力。
其他人則茫然。你們這樣說有用嗎?能記住嗎?
徐元夢再次滿頭大汗。他很想跟上顧炎武和太子的思路,卻發現兩人跟說天書似的,他完全思考不過來。
這就是差距?
顧先生和他有大差距就罷了,為何太子如此年,和他差距也如此大?
他本以為太子只是在政務上十分出。若論學問,自己還是能給太子當老師的。現在看來,太子能給自己當老師才是。
徐元夢不由挫敗。
顧炎武趕著天黑之前把胤礽趕了出去,沒有留胤礽過夜。
他們全程沒怎麼說徐家的事。不過胤礽已經知道顧炎武對徐家的理。
顧炎武居然是故意讓徐家作大,然后寫信告訴徐元文,讓嫉惡如仇的徐元文一口氣理掉宗族中不法之人。
昆山三徐都在京城,對昆山的子嗣疏于管教,那些宗族更是地方一霸。而且那些不法之事可能還有徐乾學的支持。
徐乾學想要為朝中漢臣魁首,用錢的地方太多了,急需家里的支持。他也很收賄賂這種可以顯示出權勢的事。
顧炎武故意縱容徐家人,沒有第一時間寫信拆穿,居然存著敲打徐家和拆分三徐的心思。
以徐元文的嫉惡如仇和徐秉義的老實忠厚,他們發現徐乾學私下做的事之后,定會和徐乾學劃清界限。
齊春錦在周家宴上鬧了一場笑話,之后就隨父母遷到了苦寒的定州,自那日后,她卻開始日日做夢,夢里男人孤傲狠戾,像個活閻王,到了后來更每每掐著她的腰,像是要將她整個掐碎了一般;五年后,齊家大房敗落,齊春錦一房得以回京,周家又舉大宴,宴上人人討好攝政王,齊春錦小心翼翼地縮了縮身子:……這不是那個日日入她夢的男人嗎?-攝政王宋珩權傾朝野,俊美無雙,年近三十卻仍未娶妻,無人知曉日日神女入他夢,只是宋珩遍尋不得其人。周家宴上,眾人紛紛向他薦上自家女,宋珩一眼就瞥見了那張熟悉的面容,嬌軟動人,承三分媚意,還不等高興,面容的主人撞上他的目光,驚慌失措地往后躲了躲。宋珩:……他有這樣可怕?女主嬌媚柔軟貪吃好睡小慫包,男主表里不一每天都在被女主可愛哭的大壞蛋。 一個小甜甜日常文,炮灰死得快,配角都可愛,看女主怎麼變成團寵。免費章杠我我會杠回去哦寶貝~
馮玉貞爹孃不疼,丈夫早逝,唯唯諾諾、逆來順受過了一輩子,在個性冷淡的小叔子問她願不願意跟他住的時候,也因爲怯懦拒絕了。 在崔氏老宅寄人籬下,被任勞任怨使喚七八年,卻被他們污衊不守婦道,捆住手腳沉了塘。 死後才得知原來他們都活在話本里,而話本里的主角正是她的小叔子,崔淨空。 崔淨空外表光風霽月,實則多智近妖,本性暴虐恣睢,是個徹頭徹尾的僞君子。 沒人會預料到,自第二次科舉下場後他連中三元,一朝金榜題名,步步高昇,而立之年便登堂拜相,位極人臣。 在其權傾朝野十餘年間,崔淨空徇私枉法,大肆追捕清流,滿朝文武噤若寒蟬,時人私下無不唾其爲“奸相”。 馮玉貞再睜開眼,卻發現自己居然回到了夫君的喪禮上。 此時的崔淨空尚還衣衫破舊,只是個秀才。他面無波瀾,眼珠黑沉,像是攝人心魄的黑珍珠,還看不出日後的嗜血本性,啓脣正問她:“不知嫂嫂可願隨我而居?” 這一回,馮玉貞攥緊了袖口,咬脣點了點頭。 後來在數不清的春情浮動、無力招架的時刻,她都無比悔恨這個無異於引狼入室的決定。 對方步步緊逼,而她退無可退,哪怕逃出萬水千山也無法擺脫他的桎梏,最後只能任由他饜足地全數佔有。 崔淨空是個缺乏情感、感受不到喜怒哀樂的怪物。 讀書也好、爲官也罷,對他而言,一切難關都輕鬆地宛若飲水吃飯,所有的變數無不在掌控之內,所以他漠視生死,只貪圖嗜血的快感。 除了當他理所應當地以爲寡嫂會乖乖等在家裏,待他高中狀元后順理成章地接她去京城成親—— 然後,她逃跑了。 這是頭一次,崔淨空嚐到了痛苦的滋味。 怯懦、弱小的寡嫂,同絕大多數世人一般別無二致,愚昧不堪的貞娘,卻最終成了一條拴在他脖頸上的繩子。 她輕輕扯一下,崔淨空就只能俯首稱臣。
又名《毒妃嬌軟,引禁欲殘王夜夜破戒》王妃被掛在城頭三天了! 她道歉了嗎? 沒有!她轉身投進你叔叔的懷抱了! * 一朝穿越,醫毒雙絕的云知微被人算計,即將處死, 她當場退婚,打臉渣男賤女! 再勾勾手指,招惹上權傾天下的攝政王! “王爺,你的好侄兒瞧不上我,” “不如,讓他叫我一聲嬸嬸聽聽?” 相傳,那癱瘓在床的皇叔殘忍暴戾,冷酷無情,曾將覬覦他的女人大卸八塊,扒皮示眾! 當所有人都在猜測著云知微的死法時,她卻一雙回春妙手,治好了王府里即將夭折的小世子,連那坐在輪椅上的殘王也藥到病除,健步如飛! “夫人,三年前你覬覦本王,現在更別想逃了!” 1V1,雙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