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死絕,也必須拖住西戎兵馬。”
這就是皇帝的態度。
幽州兵馬死絕算得了什麼?
能比京城更重要嗎?
能比大魏江山社稷更重要嗎?
能比他這個皇帝更重要嗎?
為武將的職責,就是不畏戰,敢死戰到底。
蕭氏面平靜,“陛下同我說這話,沒有用。我不是燕守戰,我沒辦法替他做決定。”
“那你替朕想想,如何才能迫燕守戰就范?燕云權人在哪里?”
蕭氏低頭一笑,“陛下真的問錯了人,我也很想知道燕云權的行蹤,只可惜他顯然不信任我,至今沒有派人同我聯系。至于如何迫燕守戰,我建議陛下換個思路。
迫,沒有用。即便抓住燕云權,也毫無用。大不了舍棄一個兒子,反正燕守戰有的是兒子。燕守戰那人本不吃這一套。但是,只要有足夠的利益,說不定能打他。”
咦?
永泰帝不由得深思起來。
良久,他開口問道:“朕要許諾出什麼條件,燕守戰才肯出兵死戰?”
蕭氏提醒道:“是許諾不夠!”
“難道朕要將皇位都給他嗎?”永泰帝怒道。
蕭氏始終平靜無波,無論皇帝是怒是喜,都能做到平靜應對。
輕聲說道:“陛下誤會了我的意思。想要打燕守戰,除了錢糧外,就只有地盤。”
錢糧?
朝廷和府暫時沒有足夠的錢糧。
又是鬧反賊,又要賑濟災民,還要保證軍隊的后勤供應,朝廷和府的力很大,錢糧始終于不敷出的狀態。
拿足夠的錢糧打燕守戰,除非從別的地方克扣。
這個方案,永泰帝有點遲疑。
各個地方的錢糧,都是以最標準發放。
一旦克扣,恐怕會引出新的子。
至于南軍和北軍的錢糧,那是萬萬不能的。
皇帝還得靠南軍北軍護駕,平定天下。
地盤?
永泰帝斟酌了一番,“燕守戰想要哪里的地盤?”
蕭氏輕咳一聲,鄭重說道:“他想要渤海郡!”
“他想出海?”永泰帝思路敏銳,只需一個地名,就察覺到燕守戰的用意。
蕭氏說道:“他是不是想出海,我不清楚。如果陛下肯將渤海郡給他,并且明發天下,他一定會全力以赴,阻攔西戎兵峰繼續南下。幽州山多,地勢地脈復雜。同西戎兵馬鋒,未必需要正面迎戰。當然,這是我的淺見。燕守戰為朝廷大員,地方將領,他肯定有更好的作戰方略。”
永泰帝想了想,問道:“只要朕將渤海郡給他,你確定他會出兵?不用另外給糧草?”
“是!不用另外給糧草。他會自籌糧草。大不了劫掠西戎,將西戎的糧草牛馬搶過來,足以滿足軍需。”
永泰帝聞言,笑了起來,“朕還是小看地方將領。他們有的是辦法,也有實力,唯獨不肯替朝廷分憂,不肯替朕分憂。朕就這麼不值得他們效忠嗎?”
“陛下誤會了!”
“朕沒有誤會!天下將領,除了北軍忠心耿耿外,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都想擁兵自重,做個軍閥。他們心中無君父,無朝廷,更沒有百姓社稷。他們只想著占地盤,擴充人手,將實力壯大。”
“他們壯大,就是大魏江山的壯大。”
蕭氏說著自己都不相信的話。
只是必須這麼說,不能順著皇帝的話,讓皇帝鉆進牛角尖。
別人不了解皇帝的脾氣,了解。
得用用力,將皇帝拉回理智的道路上,而不是疑神疑鬼。
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一邊用著人,一邊又防備懷疑。
這樣子做事,沒人會真心。
畢竟,皇帝可是有前科的人。
天下諸侯王被他誅殺殆盡,收回封地,全都圈養在京城。
陶家被他狡兔死走狗烹。
若非陶皇后居中斡旋,陶家早就死絕,墳頭上的草都有三人高。
如今又和世家翻臉,雙方你來我往,鬧了無數個回合。
這樣一個冷酷無,言而無信的皇帝,沒有人愿意效忠。
如今勢下,皇帝必須允許地方將領有自己的小算盤。
即便將來可能出現尾大不掉的況,也必須容忍。
先解決當前最大的危機,西戎。
等將來戰事平息,再據局勢采取行。
只是,皇帝做事不能做太絕,但凡他肯留一面,自然會有更多的人效忠他。
可惜,皇帝不懂。
他被慣壞了。
先帝開了一個很壞很壞的頭,讓皇帝以為通過殺戮,就能達一切目的。
真是蠢!
教導皇帝的大儒,也是一群心眼壞的人。
總而言之,皇帝只相信王霸之道,不肯相信仁義之道。
永泰帝盯著蕭氏,“你是在提醒朕,手段不要太強嗎?”
蕭氏抿一笑,“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并無別的意思。地方將領強大,尤其是邊軍的強大,才能震懾草原部落。西戎今年膽敢南下,一是因為草原干旱,他們眼看活不下去。二是因為涼州兵馬調,邊關人馬不足,給了他們可乘之機。
陛下不要將西戎想得太厲害,我常年在邊關,我多知道他們的想法。他們畏懼大魏軍隊,他們這次冒險南下,一路順利,卻不敢分兵,為何?因為畏懼!一路僥幸,一路戰戰兢兢,一旦遇到地方將領大部隊,他們就得慫!”
永泰帝半信半疑。
他沒看到西戎戰戰兢兢,只看到西戎一路凱歌,燒殺劫掠,猖狂囂張。
分明是一副肆無忌憚的模樣。
何來畏懼?
蕭氏沒有說。
所謂的畏懼,自然不是畏懼地方府,不是畏懼大魏朝廷。
而是畏懼大魏邊軍。
他們畏懼涼州兵馬,畏懼幽州兵馬。
常年打道,彼此之間的戰斗力,各自心中都門清。
西戎很清楚,自己長途作戰,又是沿途劫掠,后勤資越來越多,也越發拖累行程。
一旦涼州兵馬追趕上來,完蛋了!
幽州兵馬半途阻截,也會要了老命。
他們怕!
正因為怕,所以沿途瘋狂劫掠。
趁著涼州和幽州兵馬打來之前,能搜刮多就盡全力搜刮。
之后,才是考慮如何離開,回到草原的問題。
只是,這些話,蕭氏不會說出來。
但凡皇帝肯聽取別人的意見,這些事自會有人提醒他。
很顯然,皇帝目前重用的人,沒有一個人了解西北況,甚至沒有人真正懂兵事。
皇帝甚至不曾召見駙馬劉寶平咨詢西北況。
全京城,沒有人比劉寶平更了解西戎。
他常年軍武,和西戎沒打道。
說不定,這次西戎南下兵馬,大部分的部落首領,他都認識。
如此托大,蕭氏也是無可奈何。
希現實能打醒皇帝,讓他正視自的不足。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歷朝歷代……
皇帝越老越糊涂!
當皇帝越久越殘暴。
沒有例外!
即便是史書上的明君,到了晚年,一樣昏聵無能!
永泰帝緩緩搖頭,他不相信蕭氏的話。
關于西戎的那部分,他一個字都不相信。
但他相信蕭氏對燕守戰的判斷,許以重利,就能使燕守戰出兵,全力阻止西戎兵馬南下。
他對蕭氏說道:“你退下,朕得好好想想。”
蕭氏起,躬告退,還不忘提醒一句,“陛下,兵貴神速。”
“朕知道!無需你來提醒。”
蕭氏低頭一笑,轉離開。
已經做了該做的,也說了該說的話。
聽不聽,信不信,管不了。
接下來局勢會如何發展,全靠皇帝怎麼做。
是繼續一意孤行,還是聽取眾人建議,且看著吧。
蕭氏沒能立即出宮。
陶皇后派人來請,請到未央宮做客。
蕭氏欣然同意。
……
未央宮,陶皇后命人準備茶水點心,招呼蕭氏座。
“已經有多久,本宮不曾和筑妹妹一起品茶閑聊?”
蕭氏抿一笑,“多謝娘娘意!我和娘娘,好像不曾有過品茶閑聊的機會。”
陶皇后放聲大笑,“哈哈……瞧本宮這記,還是筑妹妹記好。很可惜,年時候,我們沒能為朋友。”
蕭氏笑道:“但我們做了親家。”
陶皇后點點頭,“真是奇妙啊!本宮和你做了多年親家,有機會坐在一起閑聊。怎麼樣,最近各方面都還好嗎?”
“承蒙娘娘關心,我一切都好。”
“陛下心國事,殫竭慮,脾氣急躁了些,筑妹妹請多包涵。”
“皇后娘娘言重了。陛下是君,我是臣。陛下無論說什麼做什麼,我自然都要恭順聽命,何來包涵?”
“哈哈……是本宮說錯了話,你可別見怪。”
“不見怪!娘娘請我來,不會真的是為了閑聊吧。”
陶皇后似笑非笑,“你不愿意同本宮閑聊嗎?”
蕭氏放下茶杯,“娘娘時間寶貴,我豈敢耽誤娘娘的正事。”
“筑妹妹果然有顆七竅玲瓏心。不瞞你,本宮今兒你過來,是為了西北一事。陛下可曾你?”
蕭氏低頭一笑,然后緩緩搖頭,“多謝娘娘關心,陛下不曾迫我。”
陶皇后正道:“筑妹妹,你可不能了委屈,什麼都不說。”
蕭氏笑了笑,“娘娘,我并非無能之輩!”
言下之意,老娘不是蠢貨,小手段就不要拿出來丟人現眼,人看不起。
題外話
周六,兩更。
元寶考試順利通過,撒花慶祝!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穿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村姑。村姑就村姑吧!姑娘我只想過平凡日子,種種田,養養花。蝦米?爲情自殺?情郎死了,她卻被十里八鄉的人唾罵,天降掃帚星,斷子絕孫星,造孽剋夫星……連累父兄下獄,母妹受欺,還有一大堆極品親戚。這小日子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柴米油鹽,事事鬧心。窮鄉僻壤,觀念閉塞。沒有良田
作為一名合格庶子,褚三始終稟誠著不爭不搶,安份守己的原則,待時機成熟便可一飛衝天,自立門戶。不料,某天他爹出門喝喜酒,喝著喝著,居然把新娘給喝回來了!爹說:「這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女,便宜你了。」原因:新郎跟小姨子跑了,剛巧小姨子是他的未婚妻,新娘無處嫁,乾脆就抬進他家給他當媳婦!沒落伯府的庶子娶了高門嫡女。原本瞧他還算順眼的嫡母立刻瞧他不順眼了!平時懶得搭理他的嫡兄嫂子也上門找事了!庶兄天天上門說酸話了!褚三的蟄伏生活瞬間雞飛狗跳,再也不能好好跟人暗中搞謀反了!褚三翻著白眼:「真能惹事,我纔不要你!」媳婦兒:「嗬嗬,本姑娘也不倒貼。但和離之前,我都罩你。」他以前習慣蟄伏隱忍,但自從成親後,所有牛鬼蛇神,媳婦兒都衝上前擋著。待他功成名就之時,她說:「也該橋歸橋,路歸路了。」褚三:「我好像習慣了有媳婦兒罩著的日子……」她打了個哈欠:「不幹!」褚三:「那換我罩你。」
古玩界奇葩,穿成深閨庶女。 生母對她恨之入骨,嫡母只想拿她墊路,家中姐妹時來添堵。 孟毓曉大怒:你們這些拖後腿的女人,莫要妨礙我經商賺錢、另開門戶! 咦,王爺? 你也經商? 真是好巧,好巧!
阿鳶是揚州出了名的瘦馬,生得玉骨冰肌,豔若桃李,一顰一笑便勾人心魄,後來賣進安寧侯府,被衛老夫人看中,指給安寧侯世子做了通房。 安寧侯世子衛循爲人清冷,性子淡漠,平生最恨寵妾滅妻,將阿鳶收進後院,卻極少踏進她的院子。 阿鳶自知身份卑微,不敢奢求太多,小心伺候着主子。 時間久了,衛循便看出自家小通房最是個乖巧聽話的,心裏也生出幾分憐惜,許她世子夫人進門後斷了避子湯,生個孩子。 阿鳶表面歡喜的答應,心裏卻始終繃了根弦。 直到未來世子夫人突然發難,讓她薄衣跪在雪地裏三個時辰,阿鳶心頭的弦終於斷了。 她要逃! 起初衛循以爲阿鳶就是個玩意兒,等娶了正妻,許她個名分安穩養在後院,並不需要多費心。 後來阿鳶的死訊傳來,衛循生生吐出一口心頭血,心口像破了個大洞,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