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侯府小啞女 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河拆橋玩得賊溜

《侯府小啞女》 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河拆橋玩得賊溜

臘月初。

燕隨送了兩頭生豬到京城。

宰殺后,將新鮮的豬送到縣主府。

燕云歌親自刀,分解豬

今年,準備親自手做一批臘香腸。

廚娘的手藝是不錯,只是做出來的味道不合的心意,總覺著差了點什麼。

廚娘虛心學習,“四姑娘要求高,等閑飯菜都看不上眼。得多學多看,多試著做新菜,才不會被四姑娘嫌棄。”

廚娘心里苦啊,在廚房干了幾十年,人到中年還要重新學習。

只能說四姑娘刁。

蕭氏也常說燕云歌刁,故而的廚藝也是首屈一指,時常琢磨一些新菜式。

唯獨有一點,燕云歌重口味。

蕭氏吃不了太重口味的飯菜,偶爾嘗個新鮮還行。

燕云歌在家里忙得不亦樂乎,做好了香腸臘,還不忘給二姐姐送去,同年禮分開送。

燕云琪收到臘香腸,抿一笑,“四妹妹有心了!這麼冷的天,虧愿意親自手做這些活。拿去掛著,改明兒嘗嘗味道。”

二皇子蕭文掃了眼臘香腸,“你家四妹妹最近很閑嗎?”

竟然有時間持廚房事,富貴山莊是要破產倒閉了嗎?

真要破產倒閉,他倒是可以拿出一筆錢接盤。

開荒數年,荒地變良田。

這個時候接盤,是個好機會。

燕云琪說道:“最近外面,母親不讓出門。自然也是多一事不如一事,整日就琢磨吃的。聽說縣主府池塘里的魚,都快被吃了。”

文聞言,哈哈一笑,“懂得趨利避害,不錯。最近的確很出來活是對的。”

燕云琪看著他,有些擔憂,“朝局如此混,殿下不擔心嗎?”

文放下手中的書本,“擔心也無濟于事。已經挨了父皇一掌,本殿下可不想再挨第二掌。”

Advertisement

“聽聞三殿下已經在回京的路上,年前肯定能趕回來。這一次,他賑災有功,陛下肯定會賞賜他。”

“你想說什麼?”

文看著燕云琪,似笑非笑。

燕云琪一臉坦然,“外面很多人都在議論,等三殿下歸京,局面定有變。說不定陛下會立下儲君。”

文聞言,嗤笑一聲,“父皇和朝臣斗得不亦樂乎,皇室宗親紛紛加這場斗。金吾衛天天出抓人,北軍出京鎮反賊,京城只留南軍鎮守。如今看來,似乎朝臣沒有還手之力,被父皇著打。殊不知,更大的禍事還在后面。我建議父皇將北軍召回,地方上的叛讓地方將領解決。只是,你覺著父皇會聽我的嗎?”

他答非所問,反而說起朝臣斗爭。

燕云琪遲疑了一下,斟酌道:“陛下急于平息地方上的叛,好騰出手來,全力對付世家。恐怕在反賊被消滅之前,陛下不會召回北軍。你的意見,很顯然陛下聽不進去。”

文哈哈一笑,“你瞧,連你都看得明白的事,還需要我廢話嗎?本殿下心與否,對朝政毫無影響。父皇鐵了心,只許人順從,不許人有半點反對意見。算算時間,已經多久沒開過正式的朝議,大朝會缺席了多次?我們啊,全都是白心。至于三弟,他這個時候回京,是福是禍,且看著吧。”

文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燕云琪有點驚奇。

他是心灰意冷嗎?

當真不再關心朝政?

“你”

剛開口,蕭文就打斷了

“朝政你不必關心,你只需教導好我們的閨,旁的事我自有打算。”

燕云琪低頭,自嘲一笑,“你說的對。朝政我是白擔心,我一介婦人,沒人樂意聽我的意見和想法。我也說不出特別有見解的話。”

Advertisement

文不置可否,更沒有出言安

似乎是默認了燕云琪地自嘲。

空了許久的詔獄,終于住滿了人。

有學子,有員,有世家子弟

永泰帝是下定決心,要和世家死磕到底。

皇室宗親搖旗吶喊,雙方劍拔弩張,隨時都有可能發更大規模的火拼。

朝議,永泰帝只肯召見宗親員,不肯見朝臣。

偶爾,他會召見一二重臣,最終都是不歡而散。

雙方都不肯退讓一步。

永泰帝以皇權人。

世家則仗著充足的人力,力,財力試圖迫皇帝低頭妥協。

臨近年底,京城不太平,京城以外的地方,反賊鬧得越來越厲害。

越來越多的流民被裹挾進反賊隊伍,盲目地跟著一起造反,一起打家劫舍

北軍一路橫推,戰力兇悍。

只是,兵將有限。

反賊人多勢眾,悉地形,又有人通風報信,私下里提供糧草軍械。

以至于北軍剛消滅了東邊的反賊,西邊的反賊又鬧了起來。

西邊還沒解決,東邊又出來一群舉旗造反的反賊。

北軍可謂是疲于奔命。

如果沒有世家在暗中搗鬼,沒有世家給反賊提供糧草和軍械支持,以北軍的戰斗力,早就將這群烏合之眾的反賊給滅得渣渣都不剩。

奈何,皇帝和世家爭斗,勢一步步惡化。

反賊沒有被消滅,反而在世家的支持下,一步步坐大。

大有傾覆天下之勢。

可是對于這些況,皇帝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他堅信,只要服了世家員,所有的問題都能瞬間解決。

他這麼想,也沒錯。

只是,服世家員需要多長時間?

大魏江山經得起那麼長時間的禍害嗎?

萬一沒能服住世家,該怎麼收場?

到時候皇權還剩下多

永泰帝可能考慮過這個問題,可能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Advertisement

反正他就是一個勁地往前沖,不撞南墻不回頭。

陶皇后倒是心花怒放。

不得皇帝同世家死磕到底。

如此一來,皇帝就得一直重用外戚陶家,用陶家去對付世家員。

陶家是一把鋒利的刀,好用,而且聽話。

皇帝指哪打哪,絕不擅做主張。

皇帝使喚著陶家,如臂指使, 十分痛快。

為此,他難得大方一回,賞賜陶家金銀布匹數車。

陶老大卻不高興。

他跑到未央宮,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我心頭有點慌!”

陶皇后橫了他一眼,“瞧你這點出息,本宮都沒慌,你慌什麼。”

陶老大哼哼兩聲,“皇后娘娘當然不用慌,再怎麼樣也牽扯不到你上。可萬一,陛下妥協,陶家首當其沖,就得被推出來殺了祭旗。”

陶皇后板著臉,“尚未分勝負,你就認定陛下會輸?你就不能想點好的。”

“難道娘娘認為陛下能贏?”

這話問住了陶皇后。

過了良久,才開口說道:“陛下能不能贏,不重要。重要的是,陶家必須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本宮也要趁機抓住機會。一旦勢發生改變,對我們不利,當機立斷要采取非常措施。”

陶老大心頭一跳,低聲音,悄悄問道:“娘娘做好準備了嗎?”

陶皇后神一笑,“你按照本宮吩咐地去做,不要有疑慮。他日功名就,本宮自然會保陶家三代富貴。”

陶老大明顯松了一口氣,“有娘娘這番話,我就放心了。娘娘可要早做準備,我瞧著這局勢,恐怕未必能讓陛下如愿。地方上的反賊鬧得越來越厲害,眼看要過年了,還在折騰。心不讓人過個安生年。”

陶皇后半點不慌,“只要京畿一帶,沒有反賊鬧事,就不用心。”

Advertisement

陶老大蹙眉,他認為陶皇后將事想得太簡單,太低估反賊鬧騰天下的本事。

“娘娘別忘了,反賊背后可都有世家的支持。他們有糧草,有軍械,打幾回仗,UU看書www.uukanshu.com只要打出了經驗,有了一群老兵帶隊,很快就會氣候。屆時再想平,可沒有娘娘想的那麼容易。”

陶皇后抿一笑,“你真以為本宮沒想過這個問題嗎?你要記住,只要陛下和世家達了協議,屆時不用朝廷心,世家就會主撲滅反賊。只需斷了反賊的糧草和軍械,那群烏合之眾抵得住北軍一個回合嗎?”

陶老大靈魂拷問,“陛下何時同世家達協議?或許該問,陛下何時妥協?再這麼折騰下去,皇帝真的有可能過河拆橋,讓我們陶家頂罪。”

陶皇后輕聲說道:“今年別指。等過了年,本宮認為半年,定會見分曉。”

陶老大“哦”了一聲心里頭始終不踏實。

陶皇后干脆說道:“三郎即將回京,你不信本宮,也該相信三郎的氣運。他是天選之子,又立下大功。等到回到京城,肯定會有一場大富貴。屆時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陶老大悄聲問道:“娘娘確定三殿下能得到一場大富貴?陛下親口說的?”

陶皇后板著臉,輕聲呵斥,“陛下有什麼理由阻礙他上進?諸多皇子中,有誰比三郎更合適?”

“娘娘不要把話說得太滿,世上沒有理所當然的事。當心陛下臨時反悔。”

陶老大提醒陶皇后。

永泰帝毫無信用,已經不是第一次。

過河拆橋,是永泰帝的拿手絕活。

陶老大上過一次當,不想再上第二次當。

最近朝堂鬧得厲害,他心頭頻打退堂鼓。

很是不安!

他決定回家就稱病不出,等到明年局勢明朗再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