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侯府小啞女 第二百四十二章 希望在眼前

《侯府小啞女》 第二百四十二章 希望在眼前

王元娘帶著沈小哥,回了一趟娘家。

為了安全,特意花了點錢,坐上山莊的馬車。

給娘家送去糧食布匹,錢,以及可以當鹽用的醬菜。

弟弟妹妹們高興壞了,猶如過年一般。

王老實只會咧著,樂呵呵的笑,招呼婿喝水,就沒了話。

王大娘好歹還能招呼人,又兒子陪著婿說話。

拉著王元娘去里屋說話。

看到閨送回來的布匹,王大娘稀罕壞了。

“這麼艱難的年月,你們小兩口在富貴山莊做活,竟然還能攢下這麼多糧食和布匹。你送這麼多東西回來,婿沒意見嗎?沈家那邊要是知道了,定有閑話。”

王元娘低聲音,怕堂屋里的沈小哥聽到們的對話。

“是他主建議,我送糧送布匹回來,兩家東西分量都一樣。沈家那邊,不清楚況,娘親在外面可別說。”

王大娘一聲嘆息,“難為你!嫁了人,還要惦記著娘家。也怪我和你爹沒有用,辛苦一年也吃不上飯,只能指你來幫襯。”

王元娘不高興,“娘親說這個做什麼。大壯已經可以掙錢,過幾年弟弟妹妹也都能出一份力,到時候你和爹就可以福了。”

王大娘出苦笑,“福不指,只要不打荒,缸子里面有米有面就滿足了。你呢,以后不要送這麼多東西回來,太貴重,被沈家人知道肯定會有閑話。

婿不介意,是因為他心疼你,不想讓你難做。可你也不能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你們將來還會有孩子,你得替孩子準備。像這棉布,你拿回來我們也用不上,不如留著,將來個孩子做小。”

王大娘想將棉布退給閨,實在是太貴重。

有糧食有醬菜,還有一百文銅錢,足夠熬過這個冬天。

Advertisement

王元娘卻不樂意,“我那里還有!給了你,你就收下。我孝敬你的,不行嗎?”

“可是太貴重,這麼好的棉布,那是我們這樣的人家能穿的,糟蹋好東西。”

“不穿也可以用來換糧食。”王元娘擲地有聲,“山莊最近活,錢不好掙。等到開了春,這種況估計還得持續一段時間。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我估計到時候幫襯不到家里。有了這匹棉布,日子實在是艱難,就用來換糧食,怎麼著也能對付過去。”

王大娘都不敢棉布,怕糙的手將棉布刮,毀了這麼好的布匹。

“這匹棉布真好!穿在上肯定很舒服。等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用來換糧食,倒也要得。現在布匹貴,貨又,有錢都買不到這麼好的布匹。”

王大娘很是稀罕這匹棉布,特意用干凈碎布頭包起來,生怕沾染了一點點臟污。

將布匹鎖在箱籠里面,鑰匙放著,才松了一口氣。

上了鎖,就不怕被人

拉著王元娘,“山莊掙錢怪容易的,比種田容易吧。”

王元娘點點頭,說道:“得有一門手藝,怎麼著也不會著肚子。那些佃戶,日子也艱難,吃了上頓沒下頓。不過,不管多艱難,也比流離失所做流民強。”

王大娘斟酌著,“你看不能將三娘帶到山莊,給找個活干。手巧,你是知道的,給機會,肯定能學會一門手藝。留在家里,就怕將來說不到好婆家。家里的況,你也看到了,實在是沒半點辦法。”

王元娘聞言,發愁。

“山莊現在沒有適合三娘的活,又沒有手藝。要不,讓先在家里學著編編草鞋,或是繩子。總得學一學,有點基礎,才能通過管事的考核。我才能幫說好話,給安排個能掙錢的活。”

Advertisement

王大娘難免有點失,“今年真的沒辦法了嗎?”

王元娘搖頭,“真沒辦法。我聽管事說,東家今年虧了好多錢,所有的活只要練工。我們現在的工錢,干同樣的活,只有去年的三。我和沈小哥都得省吃儉用,否則一點糧食都攢不下來。這次送回來的布匹,糧食,都是年初,工錢高的時候攢下來的。換做現在,能有飯吃就不錯了。”

“哎”

王大娘一聲嘆息,“世道艱難!沒想到那麼大的山莊,也會虧錢。”

“虧得可多了。今年種什麼都不行,還要虧種子錢。什麼都漲價,我們工坊已經大半年沒開過全天工。都是做半天,有時候半天都做不了。”

王大娘點點頭,“那就依著你的意思,先讓三娘在家里跟著你爹好好學學,好歹打個基礎。等到明年,還是得想辦法,替在山莊找個活干。就當是替自己攢嫁妝。如今,沒有嫁妝,都說不到好親事。”

“那些娶不到婆娘的漢,還敢挑三揀四?”王元娘不敢置信。

王大娘嗔怪,“三娘當然不能嫁給漢,怎麼著也得是有點家底子的人家。那樣的人家,對姑娘家都挑剔。”

王元娘“哦”了一聲。

王大娘了心思,“你們工坊可有合適的小哥?要不介紹給三娘。這年月,還是得有一門手藝傍才行,不用擔心挨。”

王元娘答應道:“回去后我仔細打聽打聽,要是有消息,我讓人給你們送消息。”

“行!”

說完三娘的婚事,王大娘又開始心兒子二壯的婚事。

“你二弟,也是老大不小的年紀。要是有合適的,你給相看相看。”

“二弟現在能掙錢,就是苦了些。他是男兒,晚幾年親也不要。等他多攢點錢,將來說親姑娘家才稀罕他。”

Advertisement

“真要再等幾年?我和你爹,都著急。”

王元娘忙說道:“山莊的男兒,親都晚。怎麼著也得有點家底子,至能拿出一份聘禮,才能親吧。二弟現在掙的錢,給了家用,一文錢都剩不下。你讓他娶妻,難道空手去娶嗎?誰家父母這麼狠心,將閨許配給一窮二白的男人? ”

王大娘想了想,“你說的有理。那就再等幾年?”

王元娘重重點頭,“好歹讓二弟攢點聘禮,再說親的事。”

“行!都聽你的。”

王元娘同沈小哥在娘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又趕往婆家。

沈小哥幾兄弟早就分家,但父母都還健在。

當初他親的時候,就已經約定好,他人不在家里,照顧不了父母的起居生活,就得出錢出糧盡孝道。

當他帶著媳婦,給父母送糧食送布匹送錢,可把老人家高興壞了。

幾個兄弟也高興。

他們贍養父母,沈小哥送給父母的東西,終究也有他們的一份。

最令人稀罕的還是棉布。

偏遠鄉下地方,哪有機會見識到棉布。

沈小哥送回來一匹棉布,比兩百斤糧食還讓人高興。

連帶著,對王元娘的觀也好了些,沒有親那會那麼挑剔。

兒媳婦能干,也能掙錢養家,好!

沈家條件比王家條件好。

晚上吃的是稠米粥,伴著醬菜,還有半個面饅頭。

饅頭一看,就知道放了好幾天。

每天吃一點,省著吃。

即便放在鍋里熱過,始終比不上當天新鮮做的饅頭。

不過,沒有人挑剔。

這年月,能有一口吃的,就是最大的幸福。

小兩口在婆家住了一晚,又急匆匆趕回山莊。

年底,爭取多干點活,多攢點糧食。

等到明年,青黃不接的月份,就有余力幫襯兩邊家里。

家里還剩下兩匹麻布,鎖在箱籠里沒

Advertisement

這是小兩口的家底子,等到急用的時候,兩匹麻布也能派上很大的用場。

這一天,王元娘去四季布莊問活計。

新任四季布莊富貴山莊分店店長高初,他告訴王元娘最近沒有適合的活計。

正在王元娘失不已的時候,接著他又問道:“你家沈小哥會做皮靴鞋底嗎?”

王元娘愣了下,也沒敢夸海口,只說道:“我家那口子什麼都能做,手巧得很,老師傅都比不上他。要不我先回去問問,他要是能做,我就他過來回你話。”

高初點點頭,“你趕去問問。我們這邊接了一批皮靴的單子,皮貨已經到了京城,就等著匠人開工。”

“那你稍等,我現在就去問他。”

王元娘著急不已,急匆匆跑回家,沒看到人。

又跑到工坊那邊,人果然在。

著氣,問沈小哥:“會做皮靴鞋底嗎?四季布莊需要匠人,你行不行?”

沈小哥遲疑了一下,“我沒做過皮靴鞋底,不過要是能讓我觀一下,我肯定能學會。”

這就是沈小哥的天賦,手工活一看就會,一會就

兩口子能在災荒年間吃飽穿暖,還有余力照顧兩邊家庭,多虧了沈小哥的天賦技能。

王元娘拉著他,“你跟我來,你親自和高掌柜說。無論如何讓他給你一個機會。”

只要能拿下這活,過年之前,肯定還能攢一筆糧食。

想到糧食,王元娘心火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