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箋在重詩會上面, 每天巳初書齋開門, 店里就能進一群士子、武人、富戶、工匠,乃至閨閣子的丫鬟仆婦……一疊聲地催著要買畫箋。
因王大人澄清了人箋的制造者是個忠義漢子, 他那些兄弟朋友派人去購時就不提“崔人箋”這個名字, 只規規矩矩地說要買“崔箋”。但這說法本來就是別流傳出來的, 排著排著隊,就會聽到有人要“崔人箋”。
知人心里默默地笑了, 卻沒去糾正別人的誤稱。而且這略帶香艷的法十分順口, 以至看店的兩個伙計有時忙得頭腦昏,也會順口問客人:“今日崔人箋已售罄, 客可要來一本沈園集?里面前三名的詩與湯案首《詠婉寧》頁后也配了人圖, 而且一本只要一兩五錢銀子。
“一盒人箋八張, 也要二兩銀子,這才一兩五錢就能買到彩印四人圖和本縣才子最新的詩集。客想想,這就相當于只花五銀銀子就買到了一套詩集,又是帶彩圖的, 天底下還有這麼便宜的書嗎?”
有些詩的人就買了, 有些不詩但畫的也買了, 還有些人是單為了收藏他們家刻印品而買的。托這彩圖的福,往常只有參加詩會的才子們才肯買兩三本送人的詩集,這回竟也賣出了二百來本。
詩集印出來之后,崔燮還計掌柜給所有與會之人各送了一本。
參加詩會的書生出詩集是慣例。崔燮在園中攬下此事,他們原也都抱了為收藏自己的詩文而買幾本的念頭,卻沒想到崔燮竟把詩集印得這樣致, 還特為他們繪了新圖。而且這麼一個未及志學之年的年,竟還地給他們每人送了本書,他們這群生員難道還能裝聾作啞,收下書就不理人家了?
詩會主人沈諍牽頭,與預定寫狐頌文的湯寧等幾人聯袂登了崔家大門。
他家那條街口豎著急公好義坊,幾位秀才在牌坊外下車,過了牌坊不等上車,那座頂著圣旨的如意門就已在眼前。幾人于是也不再上車,直接走上去敲開崔家大門,跟崔源報上了來此拜訪的意圖。
崔源想不到小主人竟結了秀才相公,喜得半晌說不出話來,連忙把他們讓進廳里,黃嫂丈夫去林先生家請假,讓崔燮回來待客。
主人不在,幾位客人便自己喝茶聊天,順便打量著崔家這座院子。
他就住在這麼小的院子,用著這樣破舊的家什……
當初在詩會上見時,他們倒沒特別注意一個沒功名的小學生。后來白得了崔燮的畫箋和詩集,再看到他住著這樣的院子,沈諍不就有些慚愧——沈家家大業大,印書的事就該他包下,他卻未曾多想便同意這麼個清貧年承擔了。
他還分送了參與詩會之人每人一本新書,這麼多筆銀子賠進去,他家里的店鋪還支撐得住嗎?
沈諍滿心同,甚至想掏出銀子補他,又怕傷了他的自尊心,等到崔燮回來便紆折地問他:“崔公子那套詩集印得極致,我有心買幾百套送給原籍老家的親友,不知你那里有多余的印本嗎?”
崔燮卻不知他那顆扶貧的心,進門先親手替幾位才子斟了茶,笑著答道:“既是沈前輩喜,我便工人早晚多干一會兒為你加印。前輩不知,那重詩集賣得極好,幾乎每日都賣到斷貨,若要幾百套,匆促間可能備不出來,還要請前輩見諒。”
沈諍這才意識到,崔燮雖然住著小院子,用著不雕花的舊家什,但他會畫人圖、會制崔箋,并不像他想象的那麼貧寒。
那這麼住就是“居貧閑自樂”的名士風流了。
他看崔燮的目頓時不一樣了,含笑說:“我亦不急著要。你家工人按步就班地印,多余的給我留著些就是,我到年底才要往家送禮品。”
湯寧早等著跟崔燮談狐的故事,見沈諍說這些買賣的事說個不了,便心急地打斷了他,拉住崔燮說:“崔世弟先不用理他,來看看我們給婉寧寫的文章。”
崔燮朝沈諍點點頭,接過湯寧等人拿來的文稿翻看。他看的時候便不時閉上眼默誦,放下文稿后仍像是沉浸在那些致纖秀的辭句中,反復誦其中佳句。
他雖然一句也不曾點評,這樣的表現卻比什麼點評之辭都讓幾位供稿人滿足。
湯寧卻了聲“世弟”,把他從文的世界中拽出來,說道:“你看了我們的文章,也該讓我們看看你的文章吧?你那遇仙記的手稿我們在外面不好討要,都到了你家里,還不肯讓我們先睹為快麼!”
若是別人要看,他還要抻抻。這些可是免費來的評論家,自然是要請他們先看看,好再多寫幾條評論了。
崔燮雙眼微瞇,出一個發自心底的喜悅笑容:“求之不得。請各位前輩隨我去一趟書房。”
哪怕沈、湯等人都是見慣世面的生員,看見他的書房那一刻,也頗了些沖擊:那麼窄小樸素的房間,那麼簡陋的書柜,里面卻放著整整一面墻的書籍!書架對面的墻上,還掛著個挖了空槽的白板,用來倒計縣試剩余的時間,看得他們也不由得心著計算自己離明年鄉試又還有多時間。
進到崔府不足半個時辰,崔燮的形象在他們心里便從京家的風流子弟變了一個不圖,不計較外,只讀書,用心科舉的清雅書生。
這間書房給他們的震憾還不只如此。
細觀架上的書,每本背后都用不同的箋紙粘書脊,紙上寫了書名。粘書背的箋紙竟也是按照經史子籍而分了不同系,令人一即知其分類。其中正對著書房門的幾排書架上擺著的,竟是僅在縣學里才能找齊的《五經》《四書》《理》大全。
雖然世人都說《五經大全》僅僅拼湊了宋儒經傳,是制濫造之作,可是普通書生又能到哪里尋得那麼齊全的宋代文章?他們這些生員也是要到借書來看,這麼個居貧素的小學生,竟備辦了整套《大全》,真是羨煞了他們這群儒生。
一名生員不指著書柜問:“這是世弟家里給你置辦的書?可、可否容我一觀?”
崔燮痛快地應聲:“前輩何須客氣。書擺在那里就是要給人看的,前輩們喜歡便拿下來看,若是想抄寫,就在北窗炕上抄,我人拿文房四寶來。這張窄(沙)床(發)墊子高了些,坐著看書還好,抄書容易腰背不舒服。”
那生員嘆道:“世弟真是朗闊子。那愚兄就不客氣了。”
有兩三名書生都按捺不住,在他書架前面瀏覽,翻找自己需要的,但還不好意思拿了書就抄,只坐在沙發里看。
他那沙發坐著也特別舒服,坐深了腰部正好被托住,不必繃著。這些書生多年伏案,都是腰直坐著,難得這麼放松一次,坐上去簡直就不舍得下來。
湯寧和兩個書癡倒是坐在炕上,湊在一起翻看著四本訂在一起的書稿。書稿旁還放著幾張他新畫的黑白線稿,對比著看,越覺著故事香艷濃麗,四位佳人各有各的風采,都是令人難以割舍的奇子。
他不由得說:“我再給你那三篇里的佳人也寫篇小賦吧?同是絕代佳人,豈宜厚此薄彼,只婉寧獨得讀書人稱頌?不只我,也徐兄、樂兄他們同下筆,你印在正文前面作個序如何?”
眾人都高聲答應,樂意替他寫文。崔燮懇切地謝道:“求之不得,多謝前輩們厚這幾位佳人。”
湯寧按著他的桌子笑道:“我是這幾個佳人,只怕王兄他們的是崔家的書房。崔世弟,我厚替大伙兒討個,你往后能否容我們常來你家中做客、讀書?我們這群人也是知事的,不會占你上學的工夫。”
崔燮看著沙發上那幾人手里的《五經大全》,了然地點了點頭:“前輩們愿意來我家,自是晚生的榮幸。不過這屋子太小,待不下人,前輩可略等幾天,我把書房搬到西廂,多布置幾張桌椅、窄床,各位愿來的便自行來看書即可。”
他答應得這麼痛快,書生們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沈諍這個財主更是提出要替他布置這個書房。
崔燮笑道:“我訂的都是幾錢銀子的尋常家,并不費鈔,沈前輩不必替我心。只有一件事要請諸位留意——若是看書時有什麼損壞的地方,還請各位當場抄寫一頁附在后面,以方便后人借閱。”
這麼多書他自己也看不了,索布置一個小閱覽室,跟這些讀書人以書友,先打其部刷一波名聲。
沈諍嘆道:“崔世弟有古君子之風,竟能以這般難得的藏書盡付與人閱看,愚兄又豈能讓你一個人持。待你家的書室建好,我便派幾個書房小廝幫你維護,絕不讓你這屋子書有一半毫的損壞。”
那幾位捧著書不撒手的也都說:“崔世弟肯將這樣的書借與我們,我等又豈能辜負了你的信任,任意污損書籍?若有損壞,必定抄一本來賠,絕不使你有損失。”
他們在崔家看了半晌書,回去之后還對他家的沙發回味無窮,提起崔燮便不唯夸他家的箋好,還要加上一句:“好藏書,好友,雖沒進學,卻有名士之風,是我輩中人。”
===========================
崔燮在書生里刷高了聲,人箋也跟著水漲船高,堂而皇之地了士子鄉宦案頭的清供。計掌柜店里的生意也是大火,每天過手的銀子便達數十乃至上百兩。
他們為了印這些箋紙和沈園詩集攏共投了二百多兩銀子,是重詩會上預定的箋紙和王公子那筆大單就回了本,剩下的全是純利。
從前這店鋪干得最好時,一個月也未必能有這麼多收。計掌柜數銀子數得不只手發,就連心都,月底結帳時趕把銀匣和帳本抱到崔家,在崔燮面前數著才安心。
崔燮翻著賬戶上的流水,驚訝地發現他這箋紙銷量不僅沒隨著賣得久了而下降,反而是在緩緩攀升的。書生們雖不像剛出時那麼買了,卻有許多普通人家將他的箋紙當作拿得出手的表禮,有院買去給兒附庸風雅,有客商捎到外地銷貨,偶爾還有王公子介紹來的大客戶,一次訂下上百兩的畫箋。
這麼多銀子,足夠他考上生員后直接上京,還在京里舒舒服服地包客棧住到考完秋試了。
若到時候鄉試落了榜,他就悄悄回來,不讓崔家人知道他進過京;若是有幸考中,他就是有功名、有資格做的舉人,崔家人還能對他想打就打、想殺就殺嗎?
他想得滿心振,對計掌柜說:“既賺錢了,就再多招幾個短工來刻版,有靠得住的長工也招來。四人的畫箋賣得這麼好,就得趁熱把故事投出去,別等客人看畫看膩了,就不想買咱們的書了。”
計掌柜老驥伏櫪,也依然壯心未已,應承著要找好版工盡快雕出小說文版,又問崔燮什麼時候能再出新一批畫箋。
崔燮卻搖了搖頭。之前又是詩會又是畫箋的推廣,初期宣傳已經鋪得相當到位了,再出新的畫箋反而多余了。剩下的時間他要畫小說圖和附贈的頁大圖,還有一樣宣傳推廣必備的大招……
他捋了捋的下,有竹地笑道:“山人自有妙計。”
計掌柜很想知道東家又有什麼妙計,這時候崔燮反而嚴起來了,怎麼問也不肯說,急得他抓耳撓腮地。
不過自從崔燮接手書齋,短短兩個月就把這窮到要租院子的地方擰轉了日進斗金的旺鋪,這簡直是天生的命帶貔貅。他自己反正沒這樣的財運,與其自己拼了老命想掙錢的方兒,不如就讓這位招財的東家自己折騰去,總能折騰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