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燮這一走,也有不相識聞迅來相送。眾人依依惜別良久,才放他出了城門,各自回車進城去了。
崔源趕著自家小車在前,嚴員外尋來的趙車夫趕著租來的大車拉著崔燮和捧硯,一前一后地趕著路。到城外五里亭附近,卻忽然冒出輛綠篷小車擋在途中,從里面掀簾跳下一個儒雅的中年人,竟是上次問完他治哪一經后就再沒出現過的劉師爺。
他連忙扶著捧硯蹭下車,跟劉師爺見禮,謝過他和傅知州的關。
劉師爺著長須笑道:“我今日前來,不單為送公子還鄉,還有一份知州準備的禮要捎與小公子。”
幾名仆人從他車上搬下兩個大木箱,默默打開箱蓋,而后退下,出里面滿滿當當的兩箱書。
劉師爺朝箱子一指,自豪地說:“我家知州深公子求學之心,特命我送了這套《五經四書大全》來。這些書全遷安也只在縣學里能找出一套,尋常讀書人想借都借不到。公子拿去與四書章句、五經正義相對照,好生揣,多讀多思,幸勿負知州大人意。”
崔燮的神也鄭重地起來,長揖道謝。
劉師爺生了他一禮,又朝后揮了揮手,那幾名仆人便從車上搭下個稍小的箱子,打開后仍是滿滿一箱書。
崔燮忍不住吞了口口水,有點懷疑自己撐過了十二年應試教育和四年大學工讀生涯的大腦在這古代還夠不夠用的。
對了,他腦海里還帶著老三的移盤,那盤是2個T的,雖然存了不片子和網絡小說,但剩下的空間似乎還有1個多T,應該、應該能存下這些書吧?
劉師爺看著他的臉震驚到空白,以為他是為自己的用心,滿意地笑了笑,說:“這些是我前些日子找同鄉搜羅來的,北直隸治下州縣近些年縣、府、道試的案首闈墨,都經過挑細選,篇篇錦繡。你拿去認真背兩年,別的不敢說,一個生定然穩穩的。”
……背下那麼一箱子書才是個生,劉師爺這是鼓勵他還是想打擊他呢?
劉師爺命人把書搬進他乘的大車里,拍著他的手殷殷勸道:“我知道你是宦子弟,不走科場這條路也有辦法選。可捐、恩蔭出來的職畢竟非正途,不僅要看令尊的位,且前程有限,做個七品也就到頭了。還是自己掙個兩榜出……起碼像我們知州這樣,正經的舉人出才有底氣。”
他這幾句話說得很輕,聽在崔燮耳朵里卻像重錘一樣,一下子打散了他剛才因為書太多生出的畏懼心理。
這時是明朝,是士農工商四階壁壘分明的明朝,員的力量強悍到無以反抗。
如果他考不上舉人、進士,那就一輩子只能俯伏在原父親,甚至那個能上國子監的異母弟弟之下,因為國子監出來能選。如果原二弟做了,而他只是個普通百姓,到時候別說給死去的小崔燮報仇,連他自己往后的人生都在別人縱手里。
就算他能利用化學書上的先進技賺錢也沒用。這個時代講究“父母在,無私財”,徐夫人是他繼母,有母子名分在,他再能賺錢,也是別人養的一株搖錢樹,一旦供不上他們的貪,就會被砍掉或賣掉。
只有自己獨立出來,沒人敢像現在這樣隨意置他,才能籌謀以后。
他深吸一口氣,清空腦中思緒,抬眼看著劉師爺,誠懇地謝道:“多謝劉先生提點,在下定然好生讀書,不負先生今日之教。”
劉師爺含笑點頭,目送他離開,直到馬車走遠才收回目,著胡子低聲自語:“崔公子這是開竅了嗎?怎麼好像我勸了他幾句之后,他那周氣質忽然就沉下來了,不像之前那般浮躁,一提讀書就像有人要打殺他似的?”
仆從們也不知師爺自己嘀咕什麼,牽著馬過來問他要不要回城。
他看著湊上來的馬頭,忽然自失地一笑:“人家是五品的公子,前程自有他當的老子心,我在這兒思想有什麼用。后年就是吏部大計,我還是回去想想怎麼理清錢糧戶冊,幫大人得個上等考評吧!”
=====================================
安頓好劉師爺搬的三箱書,兩駕馬車都到車軸嘎吱嗄吱的,走得極慢。四人都不敢在黑地里趕路,只得早歇晚行,慢悠悠地從順天府轉進永平府,直到第三天上午才趕到了遷安城北的老宅門外。
這座宅子早年間被崔郎中典給一個和他同在縣學讀書的王秀才開蒙館。不過去年遷安縣與周圍大片村子都遭了大水,王相公家里的房子和地淹了,父母都因水災去世,便把院子退了,自己回村守孝。
這間院子在洪水時也被淹過,后來又空了一年沒人住,就顯出了幾分殘破相:如意門的門頭上了許多瓦片,檐下的雕花磚這兒缺一塊那兒一塊,墻上爬滿青苔。原本紅漆大門的也漆,一把半新不舊的銅鎖掛在門上,還是那秀才退房后換的。
崔源下得車來,出鑰匙開門,通州來的趙車夫幫自己卸門檻。
他們這兩輛大車嘎吱嘎吱地攆進來,其實早驚了左鄰右舍,周圍房門后也有許多人悄悄打量他們。不過這個時候在家的大都是婦人,見趕車的崔源和趙車夫都是壯年男子,便不好上前跟他們說話。
兩駕大車一前一后地進了門,趕進二重院子,著正房臺階下停住了。
崔源先跳下車,開了正房大門,著捧硯拿水進去灑掃,給小主收拾出休息的地方。趙車夫往院子里尋了塊木頭卡住車,從小車上往下搬行李。
崔燮那尊是過傷的,作大了怕扯掉痂皮,便扶著車門慢慢挪下來,先繞著院子看了一圈。
崔老太爺當初住這房子時是下了本錢翻蓋過一回的,磚木都是上好的料子,砌磚的三合土里還摻了糯米,雖經風吹雨打多年,墻壁倒還都完整。
院子大門開在東南角的坎位,進門正對高高的影壁,門后是一溜倒座房,外院靠西側有座石磚壘的馬棚。影壁上的垂花門和大門正相對,過了垂花門便是主院。院子整是細長條的,地面鋪出一片青石甬道,分別通到正房和兩個廂房階下。院子兩側花圃里長滿了野草枯枝,西北角一口八卦井,里面黑幽幽地已沒多水了,井沿爬滿的綠苔。
整座院子是四合院的結構,卻又跟北京四合院略有區別,正房當中是穿堂,過門能看見里面二層樓高的后罩房。兩側的耳房長長地往前突,把里面半個院子圍了凹字形。院里四面建著抄手游廊,上頭抱著層豬的漆,底下的漆皮都泡開了,出里面本兒的舊木頭。
崔燮心口砰砰地跳,有種出乎意料的幸福。
這院子怕不得有五六百平米,房子也有二十來間之多,還帶花園。擱在前世,他連買這里一間房都買不起,可現在這麼大的院子白給他住著,崔源父子還都一副他苦了的模樣。
這樣的苦他愿意天天啊!
這麼大的院子就他們仨人住,什麼事都能自己做主,這不比關在京城那個家搞宅斗,沒事挨板子強多了?
崔燮對著院子唏噓了一會兒,也走到那輛小車旁,幫著車夫和崔源往下搭箱子。那三個干活的都攔著他,說:“公子是讀書人,別搬這些重的東西,仔細傷了你的手。”
崔燮袖子都挽起來了,見人家不用他,只好自己挽尊:“那我去找兩塊木板,你們就把箱子推下來,比抬下來搬省力。橫豎箱籠里也沒多值錢東西,摔摔不要。”
院子角落里堆著些不知從哪兒拆下來的木板和竹竿,他過去抱了幾塊,捧硯忙跑過來搶了去,讓他上屋里老實歇著。他們父子在車后搭了板,挑出幾個盛著瓷、擺件的箱籠捆上,橫穿過一竹竿,請趙車夫幫忙進屋里,剩下的就從直接從板上推下來,省了不人力。
這邊沒有崔燮手的地方,可他一個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的大好青年,真不習慣坐著看別人干活,就在旁邊轉悠著遞水、綁繩子,能幫一點是一點。
趙車夫接過水袋喝了幾口,羨慕地說:“你家小人真個會下人。俺在北直隸走過這麼多趟車,那些雇車的都恨不得拿人當牛馬用,多沉的箱子也要人手抬肩挑,生怕剮蹭掉漆皮,更沒見過當主家的親手給家下人遞水的。”
崔源卻是心疼得不行:“我家爺是讀圣賢書讀到心里去了,仁義……”
崔燮看著正埋頭干活的捧硯,默默地想:你親兒子才值得心疼呢,十三四歲的孩子就給人打工……沒人權的封建社會啊。
殺破狼小說是一部古風純愛(耽美)文,講述了大梁安定候顧昀與他從邊陲小城帶回的皇子長庚的故事。 溫柔賢惠病嬌年下攻VS廢柴聾瞎受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先出場的是攻!先出場的是攻!先出場的是攻!……但總體來看,本文不是主攻文=w=
前世的魏無羨萬人唾罵,聲名狼藉。 被情同手足的師弟帶人端了老巢, 縱橫一世,死無全屍。 曾掀起腥風血雨的一代魔道祖師,重生成了一個… 腦殘。 還特麼是個人人喊打的斷袖腦殘! 我見諸君多有病,料諸君見我應如是。 但修鬼道不修仙,任你千軍萬馬,十方惡霸,九州奇俠,高嶺之花,<>
沈嶼晗是忠勇侯府嫡出的哥兒,擁有“京城第一哥兒”的美稱。 從小就按照當家主母的最高標準培養的他是京城哥兒中的最佳典範, 求娶他的男子更是每日都能從京城的東城排到西城,連老皇帝都差點將他納入后宮。 齊國內憂外患,國力逐年衰落,老皇帝一道聖旨派沈嶼晗去和親。 在和親的路上遇到了山匪,沈嶼晗不慎跌落馬車,再一睜開,他來到一個陌生的世界, 且再過幾天,他好像要跟人成親了,終究還是逃不過嫁人的命運。 - 單頎桓出生在復雜的豪門單家,兄弟姐妹眾多,他能力出眾,不到三十歲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CEO,是單家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 因為他爸一個荒誕的夢,他們家必須選定一人娶一位不學無術,抽煙喝酒泡吧,在宴會上跟人爭風吃醋被推下泳池的敗家子,據說這人是他爸已故老友的唯一孫子。 經某神棍掐指一算後,在眾多兄弟中選定了單頎桓。 嗤。 婚後他必定冷落敗家子,不假辭色,讓對方知難而退。 - 新婚之夜,沈嶼晗緊張地站在單頎桓面前,準備替他解下西裝釦子。 十分抗拒他人親近的單頎桓想揮開他的手,但當他輕輕握住對方的手時,後者抬起頭。 沈嶼晗臉色微紅輕聲問他:“老公,要休息嗎?”這裡的人是這麼稱呼自己相公的吧? 被眼神乾淨的美人看著,單頎桓吸了口氣:“休息。”
簡介虐身虐心超刺激!暴躁變態皇帝攻/倔強倨傲吐血病弱權臣受!前面超虐,後面超甜!三年前一場宮變,杜玉章舍棄了家族,只為了保住摯愛的性命。誰料愛人登基為帝,對他卻再沒有半分憐惜。從此,白日里,他是位高權重,萬人之上的左相杜大人;黑夜中,他就成了輾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