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顧文佑回到兵部,侍郎便急忙忙告訴他,
“顧大人,咱們下半年給衛所配備的軍折子,被李相給扣住了,李相說讓您親自去一趟。”
顧文佑聞言頭疼得,喝了一口茶轉朝政事堂走去。
李元朗悠哉游哉在衙門等著他,看到他大馬金刀的進來,胡子一抖哼笑了一聲。
“顧尚書,你說這世上怎麼有那等毫無眼力勁的人,放著飛黃騰達的機會不要,偏偏要當條咸魚,嘖嘖,我都替他愁。”李元朗砸了砸道。
顧文佑知道他在暗諷自己,當下面不改問道,
“李相,折子看好了嗎?為何留中不發?”
李元朗慢騰騰放下茶杯,皮笑不笑道,
“你先回答老夫剛剛的問題。”
顧文佑:“……”
“那件事,下只有一句話,獻頭可以,獻無門。”
李元朗氣的把茶杯朝他砸了過去。
杯子在顧文佑腳邊上碎了一地,顧文佑眼皮抬都沒抬。
“你個倔驢,你氣死老夫可以,難道也敢這麼跟陛下說話?”
顧文佑沒吭聲,如果對方不是皇帝,他早不知道把他打哪去了。
“經歷行宮一事,現在滿朝文武都知道陛下對你兒另眼相待,你還矯什麼!”
顧文佑冷眼看他,
“經歷行宮一事,下更加知道宮是兇險之事,我兒不適合!”
“你……那現在旁人都知道你兒得陛下青睞,試問誰敢跟天子搶人?”
“我兒可以不嫁人!”
“……”
這天沒法聊了。
顧文佑上前在李元朗桌案上找了一圈,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折子,再次嚴肅遞給他,“李相,堂堂宰相,以勢人不對,快些蓋了!”
李元朗忍無可忍,面對這種骨頭,他這三寸不爛之舌也是無計可施。
也不能真的耽擱政事,當下只得蓋了門下省的,將折子發出去。
顧文佑接過折子,連句道謝都沒有,轉就走。
李元朗氣的胡子直抖,最后徑直去書房告狀。
皇帝在看禮部尚書及兩位宰相定下的科考題,就聽見李元朗罵罵咧咧的。
“陛下,顧文佑太不識抬舉了,您今后可得敲打下他,別讓他尾翹起來了。”
皇帝聞言放下奏折,失笑道,
“怎麼,這黑臉將軍又把您給得罪了?”
“可不是嘛,老臣就是相中了他的兒,想替陛下開個口,結果這頭倔驢死活不答應,可把老臣給氣死了,滿朝文武能這麼沒眼力見的,也就他顧文佑一人!”
皇帝聞言也只有一腔苦笑,那日在行宮攤牌后,顧文佑肯定記恨上了他了。
他其實是想告訴顧文佑,顧曦已經是他的人,再攔著沒任何意義,誰敢跟天子搶人。
可惜顧文佑是不吃。
皇帝本沒料到,此事竟是如此棘手。
“那就請李相再接再厲吧!”皇帝最后只能說這麼一句話。
李元朗聞言氣惱的嘆了一聲,起告退,
“唉,只能如此了…”
出了書房門口,李元朗嚼著皇帝的話,
咦?不對?
陛下剛剛說什麼?
再接再厲?
這是鼓勵他?
天可憐見的,他李元朗當人這麼久了,皇帝嫌他嫌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如今頭一回得了一句好話。
太真是打西邊出來了呀。
皇帝既然慫恿他再接再厲,他也不能含糊,當即回到政事堂,吩咐人告訴顧文佑,晚上邀請他去黃云樓喝花酒。
得到消息的顧文佑:“……”
“不去!”
兵部底下一眾大臣推著他往外走,
“尚書大人,您不去倒霉的是咱們,咱們兵部的折子是別想過審了。”
顧文佑深深吸了一口氣。
當日傍晚,李元朗苦口婆心唾沫橫飛了一個晚上,滿臉期待著顧文佑,希他給個準話時,顧文佑一臉深沉道,“李相,天子再大,也不能越過人倫常理,婚姻乃父母之命妁之言,拙荊逝去前,曾再三囑咐顧某,只此一必須珍之,不求門楣高貴,只求人品中正,家世清白,娶小者,必須三六聘,明正娶,四十無子方可納妾。”
“拙荊之言,猶然在耳,早聞李相特別敬重故去之妻,顧某亦然,若是李相能達到拙荊要求,顧某便親自備下嫁妝將小送上婚車,再無二話,除此一途,其他任何,顧某蓋不敢應,否則,寧愿頭點地,濺白,萬難從!”
顧文佑說完這席話,起朝李元朗長一拜,隨后大步離去。
被灌了個大醉的李元朗抹了一把鼻梁,踉踉蹌蹌扶著門框起,著顧文佑的背影,怔怔不語。
次日早朝過后,中書令王琰出了太極殿,看著李元朗獨自立在大殿前仰天長嘆,不由好奇,走上前問道,“李相,何故在此幽嘆?”
李元朗見是王琰,頓時滿臉苦楚,搖著頭道,“唉,我大概不適合當人…”
“哦?”王琰聞言撲哧一聲笑出來,扶著李元朗的肩,忍著笑問道,“李相可是朝廷出了名的大人,今個兒怎麼發出這等嘆?陛下的婚事還得仰仗您呢!”
李元朗年長,平日蘇瞬卿和王琰都禮讓三分。
李元朗著白胡須白了他一眼,
“你看看哈,昔日老夫將京中名門貴之名單畫像送給陛下,讓陛下挑納妃,陛下看老夫,左一個不順眼,右一個不順眼,遠遠看到老夫就繞道走,可把老夫給愁死了,”
“好了,如今陛下好不容易開了竅,唯獨就看上了這顧氏,可偏偏這顧文佑就是頭倔驢,舍不得將他那兒送宮,說是他亡妻臨終有言,不求門高貴,只求世清白人品中正,需得三六聘,明正娶,四十無子,方可納妾,”
李元朗攤攤手,“你聽聽,你聽聽,這什麼話嘛,照他這麼說,他兒必須得是皇后,而且這后宮還不能有別人,這像話嗎?”
最后搖著頭往下走,
“唉,算了,我還是認認真真的當這侍中,不再淌這趟子渾水了!”
王琰聞言立馬扯住他,忙道,
“李相,這倒是像顧文佑說出的話,此人不求功名利祿,也不是攀權富貴之人,即便是天子娶妻,也沒有強人所難的道理,他這話意思很明白,若是讓他兒為后,且后宮不納妃,那他也無話可說,怕是知道咱們不會答應,所以找這個由頭堵咱們和陛下的!”
李元朗聞言就差沒哭出來了,
“可不就是嘛,偏偏陛下又看上了,可要廢后宮又是不可能的,陛下答應,咱們都不能答應,我這夾在中間,左右為難,這人還怎麼當呢?”
李元朗甩甩袖往下走,
王琰見狀急忙跟上去,立在他跟前攔住了人,
“李相呀李相,您可不能撂擔子不干,無論如何顧文佑這話也得您去告訴陛下呀!”
“我不去我不去!”李元朗推開他,
“那不行,李相,善始善終,必須得您。”
李元朗滿臉沮喪,
“讓蘇瞬卿去吧,他一貫聰明,沒準能給陛下出個主意…”
王琰哭笑不得,“得了,那咱們就等著陛下當和尚吧…”
李元朗聞言立即止住腳步,胡子吹噓地瞪了他一眼,扭頭朝書房方向走去。
皇帝剛下朝回來,正坐著喝茶休息,
李元朗求見,皇帝立馬就讓他進來了。
“李相愁眉苦臉的,是怎麼回事?”
李元朗巍巍跪在地上,
“陛下,臣有罪,沒法為陛下求的顧氏,顧文佑是個死心眼,臣無可奈何,或者陛下干脆下旨,抗不抗旨就看顧文佑的了。”
皇帝聞言瞇了瞇眼,指了指了自己旁的團,
“李相先坐。”
李元朗跪坐了過來。
“顧文佑怎麼說?”皇帝問道。
李元朗便一字不落的把顧文佑的話轉述給了皇帝聽。
皇帝聞言笑了,他悠悠喝了幾口茶,將黏在白底青花茶杯口上的茶葉給攆起丟開,緩緩開口道,“李相覺得如何?”
“當然不行!”李元朗氣的吹鼻子瞪眼。
“三宮六院,古而有之,陛下廣納世家,也是為了安籠絡各方勢力,為朝廷穩固著想,豈可為了一子而廢六宮?”
“祖當年就是因著納了云南王之,從而穩固南疆,太祖求吐蕃為妃,吐蕃至此歲貢不斷,天子后宮如同前朝,豈可說廢就廢!”
皇帝不聲的點著頭。
“李相說得有理,不過這后宮呢,自然有好,也有差,歷代后宮林立,皇子紛爭不休,導致前朝不穩,也不勝枚舉。”
李元朗聞言眉頭一挑,正要說話。
皇帝忽的抬眸問他,
“李相,你覺得朕比父皇如何?”
李元朗神立即僵住,他咳了咳,“嗯……先皇溫和……”絞盡腦的想了想先皇的優點,再比一比當今圣上,當今圣上登基才三年半,在邊關堅壁清野,肅清都督府和衛所之弊,整糧備械,強勢的擊退了北方戎狄幾次進攻,不僅未失寸土,還把前朝丟失的四座城池給奪了回來。
面對邊境小國偶爾侵邊試探,也是一改先帝羈縻之策,強勢的回擊,打了對方措手不及,四境小國誠心歸附。
在朝中,更是推行平準均輸之策,富國強民,商貿繁盛,僅僅三年,原先頹廢的關口漸漸人來人往。
三年一次的科考馬上舉行,報名人數乃歷朝之最,儼然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也正是因有此賢明圣主,朝中文武員上下一心,力爭開創太平盛世,留名青史。
李元朗思及此,認命地嘆了一口氣,
“唉,先皇文治武功不及陛下…”
皇帝笑了笑,“先皇后宮幾十位宮妃,朕后宮至今空無一人。”
“……”
李元朗徹底不想說話了。
他頓了頓,擰著眉頭起,
“陛下,您若是想為了顧氏廢后宮,臣不答應,三省宰相也不答應,且不說后宮一事,那顧氏娃滴滴的,子和,毫無城府,哪里適合當皇后?”
皇帝聞言氣結,
“李元朗,蕭楚楚的事你忘了嗎?難不你想弄個心機深沉的人給朕管后宮,把朕的后宮管得烏煙瘴氣,算計朕,算計太后嗎?”
李元朗覷了皇帝一眼,扶著腰拱手道,
“哎喲,陛下,老臣腰疼,告退!”
皇帝是被顧氏所,強詞奪理,不跟他說了!
李元朗溜了。
皇帝氣得牙疼。
這邊顧曦完全不知道顧文佑與李元朗因為已經過了許多招了。
眨眼從行宮回來了數日,馬上又到蘇銘科考的日子,顧曦想去報恩寺幫他祈福,許個高中的愿。
如今顧文佑看看的,不許出門,哪怕是去蘇家,也是楚恒全程陪同。
這一次要去人多的報恩寺,顧文佑直接就拒絕了。
“爹爹,兒要去給哥哥祈福,就這一次,今后再也不出去了,爹爹就應了兒吧!”
聞名邊關的黑臉將軍,面對兒的撒,神也免不了有些松,滴滴的樣子能人的心化開。
最終顧文佑想著皇帝日理萬機,也不可能來堵顧曦,猶豫了一下就應下了。
“但是,必須喊你長姐一道去。”
“沒問題!”顧曦滿口答應。
次日一早,顧曦便央著顧蕓一道出門,顧蕓俏,今日穿了一殷紅長,明艷萬方。
而顧曦呢,為了不招人眼,選擇了素凈的打扮,只穿了一件淺藍的香云紗長,十分秀雅。
姐妹倆相攜出了側門,顧曦便看到陳二牽著馬車走了過來。
“給大小姐,二小姐請安。”
顧曦和春梅換了個眼神,微微吃了一驚。
皇帝又把陳二派了回來。
父親失蹤,母親病倒,眾親戚粉墨登場,搶家產,爭地位,欲除她而後快。皇上下旨賜婚,許她榮華富貴,卻隻把她當棋子。敵國太子對她百般柔情,處處維護,卻暗藏驚天禍心。殘廢夫君對她視如不見,卻將她推入陰謀漩渦。羅剎門主半夜爬進她的房,誘她紅杏出牆,當真居心叵測。明槍暗箭,接踵而至。魑魅魍魎,競相登場。她輕蔑一笑,扭轉乾坤。鐵騎錚錚,縱橫天下。
宋清藍一睜眼,竟然穿成了正在生孩子的產婦。窮困潦倒,水盡糧絕,祖母重病臥床。還有四個弟弟和雙胞胎嬰兒要養。宋清藍擼起袖子開始賣煎餅果子,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大弟弟成了知名的皇商,二弟弟封了鎮遠大將軍,三弟弟考了狀元做高官,四弟弟瀟灑仗義過一生。就在宋清藍覺得自己終于可以松口氣當條咸魚了的時候,她那戰死沙場的丈夫卻回來了。還望著她深情款款的道:“娘子,再多給為夫生幾個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