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能改變許多東西,對於年紀已長,對魯國的一切都習以爲常的孔子而言,趙氏取代三桓,挾持魯君,在魯國妄稱卿族,這是難以接的事。但對於曾參這代人而言,他們從小就在趙氏控制的魯國生活,幾乎沒聽說過三桓,對深居高牆的魯君也知之甚,若是父輩不提過去的事,他們還以爲魯國從始至終就是趙氏幕府在統治呢!
所以對於魯國將化爲趙國郡縣這件事,曾參並未產生排斥的心理。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國家的存滅也是常有的事,周公封建了五十三個姬姓國,現在還剩下幾個?沒錯,魯國的確是周公的直系後裔,地位非同一般,但同樣是周公子嗣建立的凡、蔣、刑、茅、胙、祭都已經消失不見,若是周公澤已經耗盡,魯國被兼併又何足爲怪呢?
對於魯國百姓而言,政局穩定,則生活安居,相比名不正言不順的傀儡國狀態,變趙國的編戶齊民也許更穩當些,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事了。
所以曾參雖然會惋惜一聲,卻不會痛心疾首。
而且在曾參眼裡,天大的事,都比不過父慈子孝,原本趙一個人孤居國外,雖然是趙無恤之子,卻不是趙無恤之臣,頂著卿的名頭,行趙國郡守之實,如今重新確定了他的地位,這是好事啊!
被曾參這麼一勸,趙也安心多了。
他笑道:“子輿一席話,讓我輕鬆了許多,父親讓任章做了瑯琊相,讓我二十歲行冠禮後再去就封,這之前,就在鄴城好好學習一下治國之道。”
趙誠然相邀道:“子輿,可願隨我一同臨漳學宮?”
曾參頷首道:“臨漳學宮薈萃天下書籍,還不斷推陳出新,天下士人趨之若鶩,如今加上伯主的《對酒當歌》,公開招賢,只怕去的人更多,參也魯,若是自行前往,只怕連學宮的門檻都進不去,若是公子能攜我,實在是求之不得!”
兩個年輕人就這麼說定了,趙也開始期待起自己的鄴城生活來,在那裡,他可以經常出長樂宮,見到闊別已久的母親……
不過曾參旋即又想起一件事來:“公子,既然闞子我做了魯相,那張子去哪了?”
張子就是張孟談,他那讓人如沐春風的施政,是讓魯國人逐漸接趙氏統治的重要原因,魯人皆言:”我有子弟,張子誨之。我有田疇,張子之。張子若去,誰其嗣之?“
闞止雖然是魯國人,但其行政素來酷烈,雷厲風行,只怕不會比張孟談做的更好。
“張子治魯十年,有大功於趙氏,故另有重用。”
對於自己的恩師,趙對他很是激,也希他能在趙國有更好的前程,這會拊掌笑道:
“就在今早,董子正式從相邦職位上卸任,他的繼任者,正是張子!”
……
董安於將沉甸甸的相印還給趙無恤,再拜下堂,而趙無恤也十分正式地對董安於行禮,這位輔佐了趙氏三代人的老相邦,再怎麼尊崇都不爲過。
在看著趙無恤將收好舊的相印讓人封藏到府庫後,董安於彷彿放下了一件心事,轉對張孟談語重心長地囑咐道:”孟談,相邦者,爲百之首,其出行時,羣臣避道,禮絕百僚……從今以後,你便是趙國的相邦了,不但有此尊崇,也要承擔重任,上佐國君理,順四時,下遂萬之宜,外四夷封君,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
“小子謹記!”
這就算完接了,董安於拍了拍張孟談的肩膀,朝趙無恤又行了一禮後,揹著手慢慢走出殿去了。
這位老人本來會在六卿之裡爲了保全趙氏家族而選擇自殺,在他的命運被趙無恤改變後,又兢兢業業地爲趙氏辛勞了半輩子,但也親眼見證了趙國的橫空出世,趙無恤的大霸中原!
有張孟談這樣的出的年輕人來繼任,他也可以放心地放下相印,在鄴城做一個悠閒的老翁,他的長子董褐也在朝中擔任封疆大吏,次子則會去封地無棣。趙無恤允諾,只要趙國存在一日,董氏便將與趙氏一榮俱榮,縣君之位,世襲罔替!
對於趙氏的老家宰而言,此生,足矣。
送董安於出殿後,趙無恤著他的背景遠去,對張孟談嘆道:“董子的時代結束了,接下來,是寡人與你的時代……”
張孟談素來謙遜,他很有爲臣的自知之明,連道不敢。
“孟談休要謙虛。”趙無恤邀他回到殿坐下,說道:“過去助寡人魯,又爲寡人竊魯、治魯的功績且不說,前幾日的盟會裡,孟談那宰割天下,三分齊國的妙計,已有宰輔之姿,董老相邦,也對你寄予厚啊。”
“都是君上的威儀,臣的那些伎倆,不過是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這是趙無恤取甄邑時用的計謀,一晃近二十年過去了,兩位弱冠年也變了穩重的中年人,但那時候同榻而臥,暢想未來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所以趙無恤纔對他說“這是我們的時代了!”
趙無恤拍了拍手,又讓子夏將新的相印呈上:新的相印比之前的更加緻,大司馬的印是虎印,堂稱爲白虎堂,相邦的印則是蛇印,堂爲玄武堂,其寓意是“蛇知氣兆之吉兇,建之於後,察度事宜之形兆也”,與宰相的職權十分吻合。
趙無恤指著那玄武印道:“這個印,便是趙國相邦之印,等下個月在鄴城大殿上,寡人正式將它授予你!”
君主如此推心置腹,張孟談有些容了,他也不用藏,便將心裡所想悉數道來。
“臣以爲,接下來幾年,趙國應該弭兵休戰,囤積糧食,讓百姓能從頻繁的徵召裡緩過氣來。同時,也要將東方急劇擴張的土地整合進來。”
趙無恤頷首道:“孟談此言大善,如今最大的問題是,趙國太大,地方萬里,是靠鄴城發號施令,已經有些不夠了。東方諸郡有水路船運,政令還算通暢,但太行山割斷東西,雖然新修了路,但通依然不便。故寡人決意,除了鄴城之外,在山西另設一都,那便是新絳!”
張孟談了然:“這莫非是在效仿宗周,實行東西兩京制?”
何謂兩京制?即一國兩都制度。此制源於西周,當時西周的都城在鎬京,在征服東方侯,爲了方便治理殷地,周公旦又在邑營造了一座新城,即邑,一東一西,確立了宗周三百年社稷,這種制度也在後世爲漢、唐效仿,甚至演變爲更加複雜的五京制。
“不錯。”趙無恤做了一個比喻:“或許是趙氏以玄鳥爲旗號的緣故,世人常將趙國比喻大鳥,負海而,南面而立。”
“若只有鄴城,西邊便有些顧及不暇,但若實行兩都制,寡人據需要在東都西都間停駐。這樣一來,趙國,就如同一隻長著兩個腦袋的鷹,左臂據河西涇渭,膺擊秦國、義渠,右臂傅海岱淮土,垂頭燕國、中山、三齊!如此,則趙國可安,天下可定矣!”
(~^~)
小鎮的平凡少年踏入京城,做最逍遙的皇帝,娶最美的皇後。
身為現代人的韓策意外穿越,成為了大梁皇朝鎮北侯府的小侯爺,韓家滿門遭難,韓策如履薄冰般的生活了十年,十年之後,韓策奉召來到京城,本想著低調,可是實力不允許!
貞觀大唐,江山如畫;長安風流,美人傾城。 妖孽與英雄相惜,才子共佳人起舞。 香閨羅帳,金戈鐵馬,聞琵琶驚弦寂動九天。 …… 這其實是一個,哥拐攜整個時代私奔的故事。
開局成為李二的影子,在他失蹤後,開始冒牌皇帝。卻不料因此啟用了冒牌皇帝係統,開啟了他的假皇之路!模仿殺神白起,殺得突厥血流成河,震撼全唐!模仿漢祖劉邦,一顆七竅玲瓏之心,分曉忠奸!模仿水族龍神,一聲怒吼,全大唐暴雨,從此大旱不存於世!半年後,李二迴歸,卻被眾叛親離。長孫無垢:對不起,我懷了他的孩子,我們離婚吧!李秀寧:你不配為我李家人,滾!長樂:你滾,你這樣的畜生不配當人父!李二吐血三尺,當場暴斃。這時,係統出聲了:恭喜宿主絆倒正皇,即將穿越到下一個曆史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