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官道無疆 第40節 難題

《官道無疆》 第40節 難題

應該說潘曉良和宋大兩人搭檔時期黎經濟發展取得了一些績,但是正如宋大自己所說的,黎經濟在前兩年取得發展較快的績,很大程度還是源於全國整經濟形勢向好的大氣候。

當然也和潘曉良與宋大採取了適合黎發展的一些措施有關,像吸引來自沿海地區的投資,主要是承接了沿海向陸轉移的一些產業,原因也很簡單,沿海勞力價格上漲較快,而陸的黎力、能源價格都相對低廉,而且黎昌東,鄰長三角地區,在地理位置上也有一定優勢。

現在國經濟氣候不佳,各地經濟都到了很大的衝擊,黎這種沒有建立起有較強競爭力的支柱產業系的城市,就有些尷尬了,怎麼來應對,這也是一個考驗人的考題。

單從傳統產業上來說,黎的礦機和工程機械產業是有一定實力的,但是黎工程機械要和東面的徐工、廈工,西面的三一、中聯重科相比,都有較大的差距,這也從近年來黎工程機械廠規模雖然還在不斷擴大,但是效益逐年坡就能看得出來。

“鄔俠,池楓,大,黎的產業規劃比較凌,前期的工程機械和相關機械零部件產業,主要是以當年國家轉移的二三線企業爲主,現在軍轉民了,推向市場了,一些企業淪落下去了,還有一些仍然還能維持,因爲它們還有自的一些技和基礎優勢,但我覺得,這仍然是黎的一筆寶貴財富。”陸爲民也思考了很久才找到這個切點:“大,我記得你去年提到過徐工集團在考慮新建生產基地,曾經考察過黎工程機械廠?”

Advertisement

“嗯,有這回事,但是他們是想要收購,市裡邊覺得不合適,這事兒就黃了。”宋大點點頭。

“爲什麼不合適?”陸爲民反問。

宋大一時間爲之語塞。這還用問麼?黎工程機械廠是黎市屬骨幹企業,雖然說效益日漸坡,但畢竟還是在盈利,這要讓徐工收購了。怎麼代?那不又得被罵敗家子,說不定國有資產流失的帽子又得扣過來了,老百姓是不會管徐工是國資還是民企的。

“是不是市裡覺得一下子被徐工收購了,市裡就沒有主心骨了,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抱走了。不踏實?”陸爲民繼續問道:“可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強者通吃,弱者被食的格局,黎工程機械廠的規模太小,雖然現在看起來還在盈利,但是你們也注意到了從2007年達到巔峰之後,到現在其效益一直在緩慢下,去年下速度進一步加快了,工程機械行業要想做大,一方面是要在技上的大投,甭管你是通過收購有技基礎和專利的企業。還是你自己研發,那都是海量資金的投,二是要說規模效應,沒有規模,本控制不下來,市場好的時候你還能勉力維持,市場差的時候,你就會到冷意了。所以,我不認爲黎市政府拒絕徐工的收購是個好主意,如果徐工真的能把黎打造爲一個它的製造基地。同時能夠給黎帶來一些相關的產業佈局,我個人認爲徐工收購是好事,但徐工應該提出一個怎麼打造這個製造基地的規劃方案,只要能夠兌現。市裡邊不應當反對,要記住,政府是服務者,不是經營者,那是企業家的事。”

陸爲民旗幟鮮明的表明態度,讓鄔俠和池楓都看到了陸爲民和常人不一樣的一面。像這種主出讓盈利企業,甚至可能是市場會很好的企業,一般來說領導都不會明確表示支持的,頂多也就是從側面含蓄的表示一些意見,像陸爲民這樣一來就表明態度,真的很見,這相當於不給自己留後路,一旦遭到反對或者非議,自就有風險了。

Advertisement

“省長,當初我們市委市府也是考慮過徐工的收購計劃,徐工在打造這個製造基地的表述上不是很清晰,當然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我們認爲黎工程機械廠還是有前景的,而且還在盈利,所以……”宋大皺著眉頭解釋,他覺到陸爲民好像不太看好目前的黎工。

“大,我剛纔都說了,黎工的規模太小,研發投不高,當然這和它本實力有關,兒就目前來說工程機械產業的黃金髮展週期已過,下一步就是拼實力的時候了,黎工產品的市場份額和銷售收,沒有哪一項進了全國前十,甚至前十五都很困難。而實力來源於什麼,我的理解就是技優勢,而且是長期的技優勢,技優勢也就意味著不但要有厚實的技儲備,而且還要持續的在研發上的加大投來確保這個優勢,黎工現在不備這個實力,黎市政府也不可能用財政來支撐黎工在這方面投,所以我不認爲黎工能在今後激烈的市場競爭生存下來。”陸爲民語氣很平靜,就像在說一件與己無關的事,“目前黎工在礦機制造上還有一些值得一看的東西,真正到了國煤炭市場也衰退下來,礦機市場下,恐怕你想讓徐工收購你人家都不幹了,黎工即便是被徐工收購,我認爲出路也不在礦機上,而是在鐵路工程機械上,我瞭解到徐工有意要在這上邊發力,如果能夠和徐工在這方面達建設鐵路工程機械製造基地,我覺得也許這是黎工的一條出路。”

陸爲民十分直白的話語讓在場的三位黎領導都有些沉默。

如此悲觀的預言,對於三人來說都是一個打擊,尤其是宋大,當初徐工收購,潘曉良和他都是投了反對票的,當然這也有來自省裡相關領導的反對意見影響,但是更主要的還是在於他們對黎工依然看好,沒想到今天陸爲民一來就用如此肯定的語氣斷言未來工程機械市場不容樂觀。

Advertisement

對鄔俠和池楓來說,一樣有些難以接,一來就賣國企,這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會不會被扣上敗家子的帽子?

見三人都是沉默不語,陸爲民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意見對三人都是一個打擊,心理上有些難以接,但是當一方領導,不能單憑行事,在陸爲民看來,像黎工這種中小型工程機械製造企業,在全國經濟形勢一片向好時當然問題不大,一旦步下行期,那問題很快就會顯現出來,如果徐工願意收購,並投進行改造,甚至把黎打造爲一個生產基地,當然是好事,對政府來說,只要企業活了,就業保住了,產業來形了,你就是贏家了,至於說徐工在裡邊賺了多,那都不重要。

“行了,我這就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我的意見,你們應該聘請專業的市場分析人員來對工程機械市場進行一個評估和預判,然後對黎工的優劣勢也進行了一個評判,最後再來考慮黎工的生存問題,政府的職能是什麼,保證市場良好秩序,促進就業,至於說國企在政府手上的去與留,我個人認爲要況而定,就市一級政府,乃至省一級政府,除了特殊行業,我都不支持保留,應該逐漸市場化。”陸爲民很坦然的道:“當然,這是我的一些個人觀點,未必正確,你們也不必接。”

從工程機械這一塊產業發散開來,陸爲民也談了自己對黎諸如電子、塑膠以及食品等產業規劃的一些看法,陸爲民給他們的建議是雖然面臨經濟下行的挑戰,但是黎是昌江最靠近長三角地區的地區,也是昌江陸路進長三角地區的跳板,長三角地區進昌江的門戶,隨著沿海地區勞力價格不斷上漲,沿海地區一些產業向陸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黎的條件對於沿海地區的這些產業是有很大優勢的,在吸引這些產業轉移上比其他城市有更好的區位優勢,應該很好的抓住這個契機。

Advertisement

但是陸爲民也提醒,沿海地區轉移過來的產業,很多都是屬於規模小、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等外貿出口型的企業,黎在吸引這些遷產業時要加以區別,尤其是要注意企業來了之後的用工規範問題,否則日後就會出現不紛爭。

話題到最後自然是黎想要爭取的省裡在黎的一些投支持,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支持。

宋大在去年自己還是市長時就找過陸爲民,陸爲民那時還是省委副書記,當時就是以要扶持貧苦地區貧爲理由來解決天樑等貧困縣的通瓶頸,陸爲民當時也承諾過要推這些問題解決,現在陸爲民是省長了,這項工作就更義不容辭了。

因爲黎的貧困地區和宜山那邊的貧困縣都是連一片的,這個問題宜山方面也找過陸爲民,陸爲民也覺得應當予以解決,只是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方案。

還能再給1000票麼?月票才寥寥幾張,老瑞也要淚奔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