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官道無疆 第172節 無限可能

《官道無疆》 第172節 無限可能

陸爲民也注意到了杜崇山表的複雜,略驚異,不知道哪裡又到了杜崇山的緒。

不過杜崇山倒是恢復的很快,覺察到陸爲民的目,就迅速調整了過來。

“被你這麼一說,我心裡都沉甸甸的了,下一步我們昌江發展何去何從,我們心裡不是更沒數了?”杜崇山若有所思。

“省長,我說實話,的確不太好辦,當然並不是說咱們就束手無策了,我只是提個醒,可能今後幾年,怕是不太可能再有前幾年那樣的好時了,輒百分之二三十,甚至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速,在哪裡都不太可能了,能夠過兩位數的增速,就已經是非常不錯了。”陸爲民也沒遮掩什麼,“第二產業的發展在過去十年間是一個黃金時代,基本上是全面發展,這也是我們城市化和工業化帶來的重化產業大發展時代,但是現在,中國的城市化和重化產業發展都告一段落了,在產業發展上會更有傾向和選擇了,第三產業和一些新興的製造業可能會引領時代流,而很多傳統產業則要面臨痛苦的升級和轉型調整,當然在這個調整過程中,依然有很多機會。”

“哦,看來你雖然悲觀,但是還是藏了點兒私啊,我聽說你在調研昌西、西樑、州等地時,都提出了貧工作要有新思路,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第一產業?怎麼,你覺得在農業上大有可爲?”杜崇山的消息也很靈通,陸爲民的一些觀點很快就傳遞到了他的耳朵中。

“有些人又在以訛傳訛了,我是說過農業在很多山區丘陵地區的農民貧致富上大有可爲,但是我也說過這不是解決一個地區發展的靈丹妙藥,有些人總把我說的一些話上綱上線,無限誇大,哼,也不多用腦袋想一想。”陸爲民連連搖頭,“我調研過我省貧困地區的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落後貧困地區都屬於山區和深丘地區,通不便,缺乏資源,更沒有產業基礎。山區農民文化科學技知識匱乏,更缺乏基本謀生技能,而他們大多都生活在本地,不願也不敢離家去打工掙錢,那對這部分人怎麼來解決他們的貧致富?所以我覺得可以在細農業和現代農業上做文章。依託他們現有的土地水熱資源,對他們進行適當的農業基本知識技能培訓,利用現有的土地水熱資源和他們的勞力,尤其是沒有污染的原生態環境,來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農業,提供高端的無污染農產品,來實現增收致富。”

Advertisement

“哦,你是覺得這一快很有市場?嗯,差不多,國大城市中產階級羣的數量現在已經膨脹到了一個相當的程度。他們對食品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停留於種類和數量上了,對安全標準要求也日益提高,綠生態無污染無農藥殘留,無化激素,這些都爲了眼下網絡上的討論熱點,而這些城市中產階級對這方面尤爲看重。”杜崇山點點頭,“如果在這一塊上下點兒功夫,的確可以跳出窠臼,闖出一條新路子來。”

“嗯,省長。但這一塊的容量也就那麼大,你要說靠這個就能把一個地方整經濟面貌改變,用腳想一想也不可能。”陸爲民撇撇,“也不知道是哪個說起風就是雨的。把貧的對策上升到了振興總經濟的高度,這也太誇張了一點。”

“地方經濟要發展,歸結底還是要落在二三產業上來。”杜崇山總結道:“只是現在第二產業發展遇到了高原瓶頸,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尋找新需求新市場也是一個索過程,第三產業的發展的力還不足。同樣也需要探索,電商產業,通訊服務產業,件信息業,這些都是你在藍島提出來的思路,我們昌江況和藍島不同,但是我覺得有些方面還是可以借鑑的,像電商產業,也包括流業,這一塊上,我們昌江地長三角外圍腹地,通閩浙,襟帶淮楚,輻中原,是大有可爲的。”

“省長,電商和流業發展,還是要依賴於第二產業的發展,我們昌江和沿海諸省相比還是有些不同的,對於我們來說,製造業還是基,現在部分製造業產能結構過剩,部分產能落後需要淘汰,但是有一句話說得好,只有夕的企業和夕的人,沒有夕的產業,關鍵在於創新變革,創新變革哪些方面?技和理念,技上的創新可以賦予傳統商品更新穎的功能和驗,或者就是在製造效率和本上得到變革,使其更競爭力,理念的創新可以是開發創造出新的需求和新的商品,也可以是消費模式營銷模式上的創新,一言難以蓋之,我們昌江的製造業只能走這條路,也只有這條路才適合我們,當然,因地制宜,與之相匹配的第三產業也能夠帶消費,促一二三產業的優化組合,但基還是在第二產業上。”

Advertisement

陸爲民的話很直白,沒有什麼花哨,直言昌江經濟的本。

“爲民,說更一點兒。”杜崇山皺了皺眉,“第二產業這麼大,我們又涉及到這麼多地市州,你拿點兒更的東西出來。”

陸爲民苦笑了起來,“省長,您這就是趕鴨子上架了,?怎麼個法?到什麼程度?你要我說宋州,我就說宋州的機人產業是個好契機,隨著勞力價格不斷上漲,一些可以取代簡單勞的工業機人和自機械臂等設備會越來越吃香,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這一塊市場很大,而宋州有這個基礎,還有伏產業,雖然遭遇了寒冬,但是寒冬之後就是春天,化石能源帶來的環保力在我國越來也顯現,霧霾就是一個典型,所以從長遠看這一產業也是很有前景的;再比如昌州,航空航天產業是拳頭龍頭,應該圍繞這一塊做大做強,把產業鏈做長,在細化和專業化上推進和鼓勵產業鏈上各個環節都要做到極致,這一塊值得深挖,……”

陸爲民一口氣羅列了好幾個地市的支柱產業發展方向,但馬上就話鋒一轉:“不過省長,黨委政府在市場經濟下,必須要做的是讓市場規範化法制化,讓市場變得更爲明和有競爭力,可以在一些產業上給予政策上的適當扶持,其他,還是要通過市場自己來實現,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個更適合產業發展的環境。”

“我明白,就像你在藍島提倡的,法治藍島嘛,還有你在宋州推崇的,企業信用徵信系建設,這大概就是你的兩板斧吧?”杜崇山微微搖頭,似乎突然變得有些興趣乏乏了,“這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可啊,宋州在做,州也在做,但是其他地市就更多的是流於形式了。”

Advertisement

杜崇山的話讓陸爲民也無言以對。

他推崇的徵信信用系建設,宋州和州都在做,但是宋州做得更好,因爲那時他是市委書記,州略差,因爲那時他是市長,重視程度一樣,但是所位置帶來的力度不一樣,效果也就不一樣,至於說其他地市州,雖然省裡也組織了對宋州徵信信用系建設經驗推廣,但是說實話那也就是表面文章,真正落實,還是要靠各地市州委政府自的意識到位,這種上邊一陣風,下邊敷衍了事的運式過場,意義不大。

覺察到了杜崇山眉宇間流出來的一縷疲倦之,同時也還有幾分蕭索落寞,陸爲民心裡也微微一震,他不知道怎麼杜崇山突然流出這樣的緒,是工作不順心,還是另有所想?

“省長,您是不是有什麼……”陸爲民試探的問道。

杜崇山垂下目,搖了搖頭,角又浮起一抹笑容,“你也發現了,好像我的心境不太好吧?沒什麼,就是有些懷,或者是我年齡的原因吧,來昌江這麼多年了,再說氣候不適應,但是也有了,現在總覺得有點兒憾,總覺在昌江還有些未竟之事,……,不過人生就是如此,不如意十之八九,爲民,你說是不是?”

陸爲民心中轟然巨響,睜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著杜崇山,“省長,您這是……?”

“爲民,現在還不好說,不過當著你,我也不想說什麼虛頭腦的東西,我覺可能中央不會放任昌江這樣一直下去,我也覺得不合適,我和國釗書記之間有些分歧,但都是工作上的,沒有私人恩怨,不過這畢竟影響到了工作,我覺得中央應該拿出一個意見來,再這樣拖下去,對昌江對大家都不利,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想法,需要服從組織的安排。”杜崇山笑得很豁達,“所以啊,存在很多可能,爲民,你自己也需要多考慮一些,考慮遠一些。”

Advertisement

第二更送到,目標1200!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