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十年 (二)
金學曾和徐啓,都是從萬曆朝走過來的,回首過去的歲月,他們不得不承認,是天神在眷顧著大明朝——要是沒有朝廷總收總支的實現;要是沒有那場提前發生的金融危機,讓人們意識到了糧食安全的重要;要是沒有那些更耐寒的新大陸作被廣泛種植,如今的大明朝會是什麼樣子,不堪設想。
第一項,使國家有能力集中調配資源,救濟災省份;第二項,使南方至可以自給自足;第三項,玉米、土豆、紅薯的推廣種植……使北方農民有了穩定的果腹主食。它也是大明朝能穩定不的關鍵,以至於朝野上下衆口一詞,說是‘土豆和紅薯拯救大明朝’。
在這樣的連年大災之際,吃飯問題是國家倒一切的大事,所以戶部的高們這樣不辭勞苦的奔波,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作爲專門負責農政金學曾,又比別人肩負著更加艱鉅的重任,他和大明朝頂尖的農學家,《農政全書》的作者徐啓,要在這個冬天走遍北方各省,監督土豆和紅薯種苗的換新工作。
與傳統作不同,土豆和馬鈴薯不是生長自種子,而是生長自小塊的塊,這使它們可以高產。但也因爲沒有種子,使它的狀不太穩定,連續種植會出現產量逐年下降,甚至產生毒。從前年起,各省就開始發生產量下降的現象,今年更是出現了大面積的食用中毒,這是在之前沒有想到的。
對此科學院的人束手無策,還是沈默先認識到,這應該連續種植所致。但他也拿不出解決辦法,只有重新從南大量進口,然後培育一代苗,以此更新種苗。
雖然這法子治標不治本,但在這時候,能治病的就是好郎中,所以戶部下了大本錢,和農科所合作,大規模的培育一代苗,然後分發到各省去。兩人此行便是巡視秧苗的更新如何……這關係到來年幾千萬是否會肚子,所以兩人已經打算就在下面過年了。
喝了幾口烈酒暖子,金學曾掏出銀質的煙盒,遞一給徐啓。
“……”徐啓搖搖頭道:“雖然‘菸法案’沒有通過廷議,但我堅決相信吸菸有害健康。”
“這麼多年了,也沒聽說誰菸死……”金學曾哂笑一聲,給自己點一,深吸一口道:“你呀,活得太仔細了。”
“如果部堂有興趣。”徐啓板著臉道:“可以到科學院去看看吸菸者的肺。”
“沒那興趣。”在這位大學者面前,金學曾沒有架子,嘿然一笑道:“我現在就想著,在開春前把剩下的幾個省跑完。”
“應該沒問題。”談到正事,徐啓的臉上有了欣的笑容:“我們這兩個月沒白跑,有了這些新的秧苗,又能再撐五年了。”
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王康魂穿歷史古代,成為伯爵府上的敗家少爺。上輩子太窮,這輩子只想嬌妻美眷,醉生夢死,舒舒服服地做一個蒙混度日的敗家子。卻不曾想家族危機四伏,外界麻煩不斷……于是無奈的王康走上崛起之路,敗家敗出了家財萬貫,敗家敗出了帝國霸業…
他,穿越至三國成為八歲孩童被童淵收養,與趙雲,張任和張繡稱兄道弟,於洛陽憑藉卓越的見識獲得蔡邕賞識,並成為蔡邕的門生,在虎牢關之戰與呂奉先大戰兩百個回合,從此聲名鵲起。他麾下謀士猛將無數,能與當世梟雄曹操一較高下。他終將成為統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