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袁象和劉晉戈還有再勸的意思,鄧名便道:“我已經下定決心,若是你們還是不同意,那我就讓督師把你們留在奉節,這次出行可能會遇到危險,我需要與我同心同意的兄弟夥伴,如果你們覺得不妥我也不勉強,總比路上再鬧分歧好。我會再向督師要兩個人,”說著鄧名掃了一眼沉默不語的周開荒:“若是周千總也不贊同的話,我就要三個。”
劉晉戈聞言大怒:“鄧先生把我們的一番好意當什麼了?”
話纔出口劉晉戈就發覺自己的態度好像有問題,他剛纔苦勸鄧名不要冒險是聽從父親和師爺的待,可現在突然又想起師爺說過要“事君唯忠”,凡事不要和鄧名爭辯,更不要當出頭鳥去反對鄧名的決定——這待明明是自相矛盾了嘛。
陷困的劉晉戈話才說了一半就變了啞,邊上的袁象替他補上了後半句:“既然鄧先生已經有此決心,卑職誓死跟隨。”
周開荒沒有說話,只是向著鄧名重重一抱拳。
“好吧,都去準備一下,我們明日就要出發。”
……
當晚文安之就做好了預備工作,給鄧名一行的乾糧、武也都再三檢查,最後文安之還把鄧名找來做最後的待:“慶是蜀王的舊部。”
“哦?”鄧名對這話有些不解。
文安之早就料到鄧名不懂,後者在這方面鬧出過不笑話,第一次說到蜀王的時候鄧名還以爲蜀王是明宗室——其實蜀王被西營殺得絕嗣,永曆把這個王爵封給了曾經的西營王子劉文秀,這還導致很多川軍心中不滿。
“蜀王和晉王有些不和……”既然文安之已經瞭解鄧名是個派系一竅不通的人,現在就不會再暗示而是明明白白地給他講解起來。由於李定國劉文秀到死,還把劉文秀的很多部下都歸爲“舊秦兵”——指他們是孫可派,所以劉文秀的部將暗地裡對晉王有意見。文安之的意思就是鄧名到了建昌後,要多對馮雙禮強調建昌對朝廷的重要意義,話中最好提晉王李定國,免得惹馮雙禮不快:“慶公忠國,但……”
文安之說的話讓鄧名心裡頓時又是一個疙瘩:都什麼時候了,還要在意這個?
之前文安之就給鄧名講過很多類似的注意事項,他知道文安之在四川這個派系衆多的地方做督師必須要注意這些,也很清楚文安之不厭其煩地給自己講這些完全於護好意,是爲了明軍的團結,但鄧名還是不能不到荒謬——不是覺得文安之荒謬,而是覺得這個時代還有南明實在太荒謬了,都已經被滿清打得快要無立足之地,但門戶之見卻依然這麼重。軍隊要分闖營、西營、嫡系;西營裡又要分晉王系、蜀王系、秦王系;不僅僅是西營,闖營和嫡系裡面也是七八糟的派系。
“督師放心吧。”鄧名向文安之保證:“我一定不會在慶面前說晉王什麼好話,也不會說要他堅守建昌保證晉王退路,免得他一賭氣撤去都了。”
文安之聽出了鄧名話中的嘲諷之意,不過他也知道這並非針對自己,他輕輕嘆了口氣:“你心裡有數就好。”
貞觀三年。此時李世民已擦拭了玄武門的血跡,雄才大略,氣吞山河。此時一代名相馬周還在給人餵馬,蟄伏於市井,等待著宏圖大展。此時公主殿下們初成年,豆蔻年華,情竇初開。此時一代驍將和名臣們,開始了他們的故事。也在此時,陳正泰來到了這個世界,他經歷了懵然,隨即縱身躍入這無數王侯將相掀起高浪的歷史長河,故事從這貞觀三年開始……
穿越回大唐,卻被李世民逼著娶公主,別人是駙馬,蘇程偏要做詩酒風流舉世無雙的駙馬爺!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亂,有一布衣,拔劍亂世中。他運籌帷幄,輾轉征伐九萬裏,劍鋒所指,敢令八百諸侯。他東征西討,蕩平割據軍閥,克定天下。他以柔治天下,勵精圖治,天下英才,盡歸其麾下。他叫劉秀,東漢第一個皇帝。“這皇座,隻能我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