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574章 願爲東主赴湯蹈火!

《大明官》 第574章 願爲東主赴湯蹈火!

何娘子說完自家事,又聽完方應說了縣衙之事,略加思索便道:“那牢頭心意是好的,但話說的不對。”

方應道:“怎麼不對?難道他敢欺騙我不?”

何娘子解釋道:“倒也不是騙你,只是這說話的法子不對,他應該小聲告訴你,而不是讓別人聽到。若是如此,事就好辦了。”

方應恍然大悟,確實是這個道理。如果那牢頭告訴自己張貴的下落,而別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獲知真相,對方也不知道出了馬腳,那自己活餘地就大的多了。

再想想,大概是自己當掌印員當久了,日常聽到的都是各種稟報,習以爲常的沒有想太多。那個牢頭雖然也算是幫了自己一次,但終究是說話辦事水平不到家,仍需提高。

又聽何娘子道:“汪公子離去之前,確實給了奴家幾個聯絡人,有東廠的,有錦衛的,急時候可以使用,比如錦衛北鎮司掌刑千戶吳綬。但是,方老爺你確定要用?”

方應對這個人名很耳。千戶吳綬?他不是與前西廠千戶韋瑛一起被髮配了麼?又被汪芷弄回來了?

不過這不是重點,頓時方應也糾結了,低頭沉默片刻。爲此暴與汪太監的“結盟”關係值得不值得?

之前他與汪芷雖然合作很多,但大都是暗地裡籌劃配合,其實並沒有公開聯手結盟。

即便有點類似跡象也不打,政治本來就是縱橫捭闔的。兩邊爲了共同利益暫時聯合一下也不奇怪,誰又敢保證自己一輩子不求到太監?

所以真正知道方應與汪芷關係的。也就何娘子這種人,其他人即便近如劉棉花。也只能有所猜測但不敢肯定。

Advertisement

而這次,如果東廠提督汪直本人公開下令放人,在別人眼裡,可以看做方應爲了救人,付出換代價求到了汪廠督這裡。

但如果方應爲了救人,輕易的便能擅自驅使汪芷留下的親信人馬,這讓有心人知道了,只怕就要看出一些端倪——若不是真正的鐵桿政治同盟,方應怎麼可能做到這一點?

可是對張貴那邊。方應也不能不聞不問,首先這是個政治品格江湖道義的問題;

其次對方**可能是衝著他方應來的,不然錦衛吃飽撐著沒事幹去捉拿一個小小衙役?他方應若放手不管,豈不等於是任由對方施展?

最終方應下定了決心,“鬼知道對方打的什麼主意,明天我要覲見陛下,不想有任何患!

當然做法可以折衷一下,不能只傳一句話就讓那個吳綬出來辦事,那樣外人看起來太不合理。所以我要親自去錦衛鎮司鬧一鬧。然後讓吳綬再出現就比較合理了。”

何娘子略有擔憂,“你要親自去?不會鬧出事故來罷?”

方應很自信的答道:“明天我要奉詔進宮,今天誰敢輕易把我怎麼樣?誤了明天的事,等於是讓陛下知道。天威莫測誰願承擔風險?”

何娘子當即便讓人去給千戶吳綬傳話,方應帶著婁天化、王英、方應石離開了酒家,前往皇城西南的錦衛鎮司而去。

從西城往北城。又從北城往東城,最後還要回西城。今天方應的行蹤簡直就是繞了皇城一圈。他實在不耐煩走路了,僱了轎子。快速小跑著前進。

下午時分,到了錦衛鎮司衙前衚衕口外,方應下了轎子,與三名隨從一起朝裡面走。

Advertisement

森森的衚衕裡,方應一邊走著,一邊講起古來:“我當年初次到京城時,就是在這裡名,那時候家父下了天牢......”

方應石唏噓不已的接上話:“一晃都是七年前的事了,那時候秋哥兒你真辛苦,每天到錦衛外面,又要詩作賦又要整日長跪,還被人埋伏襲,熬下來忒不容易。”

“也是你名地方,若不是你一人打了五個來襲的錦,我還不知道什麼下場。”方應捧了方應石幾句。

此後又萬分慨道:“七年前要我親自出馬去鬧,七年後還要親自出馬去鬧,怎麼覺沒有一點也長進。”

方應與方應石你一句我一句的講著陳年舊事,當時沒有跟隨來京的王英和當時只會在浙江會館討飯吃的婁天化兩人完全不上,只能幹看著方應與方應石閒聊。

王英還好,他在方應邊時間長了,鞍前馬後功勞苦勞都有,自家親妹子又是方應妾,對此無所謂,只管笑著聽方應和方應石互相吹牛。

但婁天化就有點難了,他從方應邊離開了將近一年,今天才剛剛厚著臉皮找回來,心裡正忐忑著;再加上他與方應又沒有別的特殊關係,難免有點敏,這種狀況下有種被排斥在小圈子之外的覺。

正當婁天化悽婉哀怨的低頭想著心事時,忽然聽到方應說:“婁先生,你剛纔一隻爲東家,究竟是過去慣了,還是想再謀一份西席生計?”

婁天化聞言連忙擡起頭來,傻子都知道這時候該怎麼答話:“自然是願爲東家效勞!”

方應點點頭道:“也好,本邊確實也缺一個幕席,暫時又沒什麼可靠之人,你若不嫌棄,束脩照舊如何?”

Advertisement

婁天化正逢心和事業低谷時,猛然聽到招攬,頓時恨不得涕淚零以明心跡,千言萬語只化爲一句:“願爲東主赴湯蹈火!”

“赴湯蹈火就不必了。”方應笑了笑,阻止了激的婁天化表忠心。但卻停住了腳步,若有所思道:“本忽然又想起一個問題,若就此前去鎮司衙門大鬧,很是不妥當。”

王英等人面面相覷,你方大老爺都走到這裡,鎮司衙門就在前面不遠了,卻又突然冒出這話......

方應解釋道:“你們想想,本雖然心痛張貴遭遇,救他出水火之中,但畢竟份差別懸殊。那張貴只是個衙役頭子,本雖不嫌棄他的份,但在世人眼裡卻是賤役。

若只是傳句話說還好,但要是爲了一個四民之外的賤役親自前往鎮司大鬧。無論有理沒理,傳出去之後,只怕朝野上下都會認爲本輕率、不知自重、有損面罷?”

唔......這確實是一個問題,王英等人明白歸明白,但卻無法回答。這個決定只能由方應本人做出,別人勸不了什麼。

方應的目再一次投向婁天化,婁天化下意識打了個激靈,到有什麼不好的事要發生。

方應遙指錦衛鎮司衙署大門,對著婁天化道:“婁先生,當年本在宛平縣時,你與張貴都是本的左膀右臂,你們兩人之間的也很深厚。

如今張貴莫名其妙被錦衛捉拿,一無聖諭二無駕三無證供,純屬濫用職權,你不到憤怒、不平、痛切、含冤麼?”

婁天化此刻正在爲了重新迴歸組織(今後有飯吃)而心激盪,猛然聽到東家又把話頭扯到自己上,略略愣了愣。

Advertisement

然後他順著東家的話答道:“東主所言極是,在下對此確實很憤怒、不平、痛切、含冤,恨不能拼盡全力救出張貴。”

“哦......”方應的再次問道:“如今鎮司衙門就在眼前,你不想去爲了好友,發一次不平之鳴,討一個說法?”

婁天化遲疑片刻,苦笑答道:“東主所言不錯,在下份張貴好友,確實應該如此!”

方應拍了拍婁天化,“那你就去罷!你且放心,本就是你的可靠後盾,絕不會置之不理的!”

我靠!他獨自去錦衛鬧事?婁天化忽然到這個世界充滿了深深的惡意......普通人聽到這句話,第二個念頭肯定就是:能活著出來嗎?

方應無奈的解釋道:“說句實話,本不便爲張貴出面,但你可以。你打著張貴好友的名義,去錦衛鬧一鬧,不用怕鬧大,只是可能會吃點眼前的苦頭。

其後若連你也陷了進去,那本可以名正言順的出面了。畢竟你與張貴的賤役份不同,你是本的親信幕席,邊最機之人,

所以你要出了事,本於理不能坐視不管,出手救你也不失面,別人也不會多議論什麼。”

這裡面的道理,婁天化早就明白了,此時此刻還能說什麼?的熱淚盈眶,千言萬語還是隻化爲一句:“願爲東主赴湯蹈火。”

方應關切的說:“赴湯蹈火就不必了,只是拿好分寸,不要鬧的過了頭,白白讓自己罪。”

王英和方應石用最同的眼神注視婁天化,沒法子,不得不爾,此之謂苦計也。方應出場之前,總要有個夠份的鋪墊之人,總不能堂堂的士林華選清流名人方大青天爲了一個衙役去大鬧錦衛罷?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要復還,婁天化咬咬牙,滿懷悲壯的一步一步向鎮司衙署大門行去。

ps:??拖到現在更新不能怪我,起點後臺一直進不去!今天要補12000字啊啊啊啊,繼續碼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