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明官 第547章 輿情三板斧

《大明官》 第547章 輿情三板斧

所謂匿田地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作手段可謂是八仙過海五花八門,在這上面地主們常常是挖空心思——

比如有功名的人備一些免賦役特權,便藉此非法接收超額土地投獻,藉此逃避賦役;又比如買賣土地時,勾結府胥吏小地契面積,原本買賣十畝的,地契上卻只寫五畝;

還有將土地假託到某家絕戶名下的,然後想方設法註銷了絕戶戶籍,然後土地便藉此從府籍冊中“消失”;至於強行霸佔土地,然後不在府備案登記的,那都是最上不了檯面的做法了。

在重賦重稅的江南地方,許多大地主都免不了有這方面的問題。至眼下坐在韓家大堂裡的這九家裡,沒有一個敢說是完全清白的。

韓雄韓大老爺見自己費了一番口舌,漸漸將親友家主們說服,心裡也暗暗鬆了口氣,要是他們都支持自己,那就人多膽壯了。

不然單憑韓家獨自反抗欽差大臣,地頭蛇對過江龍不敢說一定會失敗,但風險卻是非常大的,一旦失敗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

所以韓大老爺得知欽差大臣打算對韓家下手後,第一個想法就是將親友家族都拉攏起來,將風險分散降低。

恰好此時,有個管事匆匆上了大堂,對韓雄稟報道:“老爺!據族人舉報,今天莊子周邊出現了一些陌生人,也沒見辦什麼事,只在附近轉悠,見人便打探我韓家消息!”

韓雄拍案道:“不出所料,果然來了!這必然是欽差大人遣人來刺探況!”

如果在座衆人先前只信了八,那麼現在就是十了,原來韓雄不是危言聳聽,欽差大臣真的要手!

Advertisement

先前有所懷疑的徐家人立刻問道:“事已至此,不知韓兄有何計較?不妨與我等說來!”

韓雄等的就是這個時候。便喝了幾口茶後侃侃而談:“經我思慮再三,眼下不宜與欽差,也毫無此必要。正所謂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爲上策。

那方欽差手段雖然酷厲。但卻未必諳世故,想法子虛張聲勢,他知難而退就行了。我想從輿手,有三板斧下去便足矣!

首先,將欽差大臣要對付我韓家的消息散佈出去,讓滿城人都知道這個事,明白來龍去脈。

其次,如今在座一共九家,要用一個聲音說話並有所表示,還要做出點事給別人看。讓別人知道我等是共進共退的!

有這樣的事實擺出來,不信那方欽差不反覆掂量、三思後行。一家也許容易收拾,但九家合起來,誰敢有把握手?尤其是爲了一個子,是否值得?

其三。我等使人放出話去,要大肆宣揚清理田土的難度,連帶增強別家大戶的信心。同時方欽差徹底明白阻力有多大,能主知難而退纔是不傷臉面的做法。”

衆人聞言一起好,“韓兄的法子好極,頗有含而不之妙,實乃上策!”

說定了之後。衆人散去,然後就是鼓的按照韓大老爺的安排行事。

一日之間,欽差大臣意圖清理田地,打算拿平門外韓家開刀立威的消息傳遍全城。當然,韓雄這邊並沒有宣揚欽差大臣是因爲纔拿韓家開刀,這有點打臉。不符合含而不的初衷。

然後又過了一天,包括韓家在的九家大地主公開聚會,地點就擇在位於閶門外通要地的江樓。

Advertisement

這些地主之間互相換了幾十畝土地,並商定了要聯合在他們的地面上修一道堤壩和若干渠,用於防洪和灌溉。

在傳言韓家要被欽差大臣開刀的時候。九家地主公開演了這麼一出,就是傻子也知道別有深意!這等於是向別人表示,他們九家是同氣連枝、共進共退,搞一個就等於是搞了一窩。

至此爲止,無論欽差大臣也好,被當目標的韓家也好,似乎都沒有什麼實際作。但就這空對空的輿還是製造出了張氛圍,激起了本地人的高度關注。

圍繞著清理田地的問題,在有心人的宣揚下,輿論似乎不大看好方欽差,因爲這件事實在太難了!

從舊例來看,有很多員做過這件事,但沒有收穫全功的,甚至敗走麥城的也爲數不

從現實來看,大地主在本地勢力盤錯節,員都是外來戶,怎麼可能真正搞得清楚土地問題?

別的不說,丈量統計田土就需要依靠胥吏來做,而胥吏卻很容易被地主們收買。而且胥吏還要在本地討生活的,沒必要在這種事上得罪土豪們。

更別說方欽差大概也只能做到年底,沒幾個月就要走人,哪有時間仔細推行清田事務?

其實還是有很多貧戶或者窮人心裡支持欽差大人的舉措,但面對一個隨時說走就走的員,本地其他人就算憤恨土豪廣佔土地轉嫁稅賦,但又怎能拿出真心來協助方欽差?不怕被土豪們秋後算賬麼?

這一番分析下來,凡是稍有智商的人,對方欽差都沒什麼信心,產生了支持也是白支持的念頭。

但其他心裡有鬼的地主們倒是放心了不到方欽差還真辦不這事,他們不用過於擔憂。何況還有韓家等大戶頂在前面,他們只管跟在後面搖旗吶喊就行了。

Advertisement

當所有人都對你沒信心時,那就沒有人是可靠的了......如此韓雄的目的全部達,而且是非常順利的完,不費吹灰之力便讓欽差大臣陷了輿上的被

不過這種被僅僅是靠著猜測和推斷帶來的,欽差大人還沒有任何實際舉,也並沒有真正出手,這就有了足夠的迴旋餘地——在韓大老爺看來,這個迴旋餘地就是他故意留給方欽差的。

只要欽差大人稍有覺悟,就該懂得知難而退的道理,那麼還算能保住臉面,總比出手後遭遇挫折要好,稱得上是皆大歡喜。

作爲一個年紀輕輕就能混到欽差的員,或許會魯莽熱,但想必不會是極端迂腐和愣頭愣腦的人。面對如此明顯的利益得失,該做出什麼樣的抉擇,簡直再明顯不過了。

ps:

下一更明天上午之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